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igereat

小沈阳现象与文化迷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2 2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楼上那位真不知道该说迟钝,还是~~~~~~~~~
不说了,如今的小孩真可爱
发表于 2009-3-23 1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品钦于2009-03-22 21:07发表的:
呵呵
楼上那位真不知道该说迟钝,还是~~~~~~~~~
不说了,如今的小孩真可爱
严肃点你该喊我叔叔
发表于 2009-3-23 2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表现有谁会相信你是三十许人么
呵呵,装大人好玩么
真是,小心我告诉你们老师哦,湖南的老师会打屁屁的
发表于 2009-3-24 0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需求导致商品供给。普遍人民的素养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层次,通俗的艺术不能被否定,因为源于人民生活。过个多少年,中国人才能达到集体去欣赏音乐会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8: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一哥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有人提出了文化层次的说法,中国目前在文化的层次性上有一定的混乱性。高雅的艺术比如歌剧,音乐会,还有例如国粹京剧这些因为“过于高雅”,一般的老百姓心向往之但又无奈何有“听不懂”,“看不明白”的苦衷;通俗的艺术比如小品相声,二人转等等又面临着或者衰退(如小品相声),或过于民间被有些人说为低俗,不堪成为艺术。
于是就有了老百姓喜欢的东西登不上大雅,大雅的东西入不了老百姓的心坎。这也许就是目前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文化矛盾,虽然看似平平常常,但要是仔细分析,也会发现原来这个问题已经比较严重,需要我们来认真对待了。
发表于 2009-3-24 1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常说存在既是合理的,任何民族的一种文化都是全人类所共同的财富,保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是当今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沈阳现象中,我只能说这种小沈阳文化不能说是中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从而遭到相当部分人的排斥和反感。

我不能说小沈阳的表演低俗,但是我确实不喜欢。当然,看了《不差钱》我也会发笑,也会笑的前俯后仰。但是笑过之后,想想这个小品究竟给我留下了什么?难道说仅仅是一场大笑?还记得黄宏前几年演的《砸墙》和《看房》,他从一个方面表现了农民工与城市人之间由敌对陌生到友好熟悉的过程,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另外的小品诸如写亲情的甚至会让我感动至极,但是2009年的春晚,很遗憾,我没有被感动。

也许正如舒一所说,这是人民的整体欣赏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主流文化也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属于贵族文化,而我们更多的人民却无法去感知这些。阳春白雪的文化到底是应该继续高雅的发展下去,还是放下身段迎合普通百姓的口味,这的确是摆在当今艺术家眼前的艰难的选择。说回来,小沈阳被诸多百姓所喜爱,遭批判的也算是一些大师学者级别的人物,这也印证了小沈阳的表演也许只是适合普通百姓的,当然,从那些学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他们想到的是应该让我们的人民去欣赏一些高雅的艺术,以此来提升整个民族的欣赏水平。
发表于 2009-3-24 2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犹记得楼主的口吐莲花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2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飞翔的鹰于2009-03-24 19:27发表的:
我们常说存在既是合理的,任何民族的一种文化都是全人类所共同的财富,保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是当今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沈阳现象中,我只能说这种小沈阳文化不能说是中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从而遭到相当部分人的排斥和反感。

我不能说小沈阳的表演低俗,但是我确实不喜欢。当然,看了《不差钱》我也会发笑,也会笑的前俯后仰。但是笑过之后,想想这个小品究竟给我留下了什么?难道说仅仅是一场大笑?还记得黄宏前几年演的《砸墙》和《看房》,他从一个方面表现了农民工与城市人之间由敌对陌生到友好熟悉的过程,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另外的小品诸如写亲情的甚至会让我感动至极,但是2009年的春晚,很遗憾,我没有被感动。

也许正如舒一所说,这是人民的整体欣赏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主流文化也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属于贵族文化,而我们更多的人民却无法去感知这些。阳春白雪的文化到底是应该继续高雅的发展下去,还是放下身段迎合普通百姓的口味,这的确是摆在当今艺术家眼前的艰难的选择。说回来,小沈阳被诸多百姓所喜爱,遭批判的也算是一些大师学者级别的人物,这也印证了小沈阳的表演也许只是适合普通百姓的,当然,从那些学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他们想到的是应该让我们的人民去欣赏一些高雅的艺术,以此来提升整个民族的欣赏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21: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9楼(tigereat) 的帖子

其实这又是小沈阳所引出来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对于黄宏的《砸墙》等作品在开怀大笑的同时表现出了深深的思考,因为这样的作品有思想内涵。但现在的情况是,这一类的作品的实际产出相当的少,我们每年很少看到这样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的作品。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像小沈阳这样的仅仅能让人开怀大笑的作品的价值又何在呢?有人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更引申出来的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为什么人们会对这一类仅仅为了娱乐而娱乐的作品记忆更深刻。第二,这类作品,或者这类艺术的价值又在哪里?是仅仅的娱乐么?
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又回归到了艺术的价值上。很让人思考。
发表于 2009-3-24 2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不认为小沈阳是艺术家,就他目前的作品而言,除非他以后的作品会有大的改变。小沈阳仅仅能让人开怀大笑的作品的价值何在,我想这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就像有一句话说的一样“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 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
发表于 2009-3-25 09: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追求什么?
追求权利义务的公平公正,追求一种“仁”、“爱”和“善”的境界。
而娱乐,娱乐是什么?
艺术要引导人们去追求“公平公正、仁、爱、善”,否则就不称其为艺术
娱乐就是打牌消遣、吃吃喝喝、胡侃瞎吹,它就是娱乐而已,娱乐没有艺术的功用,没有引人向善的功用,他有的是放松人精神压力的功用。
“现实”是人类有精神压力,而对于“公平公正、仁、爱、善”的追求又不能使其释放此种精神压力,那怎么办?
这是个追逐利益的时代,以利益为指向标的时代。传媒喜欢传播大部分人喜欢的“娱乐的”东西,而一些“公平公正、仁、爱、善”即意味着“压力”,所以得不到传播。所以网络上很热闹,热闹的是“娱乐”,却没有艺术。艺术不热闹的,因为坚持它的、懂它的人不多。
发表于 2009-3-25 09: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小沈阳是个娱乐圈的人,但不是艺术圈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27 00:35 , Processed in 0.09538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