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erhaps.blue

[电子书分享] 《蒙求》里那些人那些事(粗人求学,从启蒙开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3: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杨震是东汉人。他老爸杨宝是当时著名的文化大师。虎父无犬子,杨震自然也差不到哪去。小的时候便开始啃他老爸研究了一生的《欧阳尚书》,并啃出了名声。长大后,便是通晓经典,博览群书,在当时的文化界被称为“关西孔子”,地位那是相当滴高。
  杨震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一直没有做官。直到有那么一天,他讲课时,忽然有几只鹳雀,衔了三条鳝鱼放在他讲台上。于是一帮学生便开始鼓噪,说是要当官的预兆了。大概扬震也迷信吧,五十岁的时候居然真的开始当起官来。
  这一当果然就还当出了味道,官越做越大。在他跑到东莱这个地方去当太守的时候,有个他曾经举荐过的小官王密就携带巨款摸着黑蹿进门来了。当时王密带了十锭黄金,要送给杨震。想想杨震可是堂堂关西孔子啊,还真就没钻钱眼里去,不收。王密说夜黑人静,不会有人知道。杨震义正辞严地回了一句千古流传的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这就是著名的“四知”典故。
  所以杨震对钱是没什么感觉的。后来他当到了司徒,也就是“三公”之一,也是非常俭朴。别人劝他为子孙置点产业什么的,他说让后世子孙做清白官员的后代,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好了。这种觉悟现在听起来真是振聋发聩。
  这么个甚至说有点迂腐的人,可以想象于倾轧的官场应是格格不入。那个时候,皇帝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倚仗哺乳有功,很是嚣张,弄得朝廷宫内乌烟瘴气。杨震自然是极为不爽,逮着机会便参一本,结果惹恼了王圣一帮人,结果官是没得做了,王圣一伙人还不肯罢休,一定要治他的罪。杨震这读书人,那堪这般折腾,于是便留下遗言:“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次,忽设祭祠。”然后就喝毒药自杀了。
  死了后,传说有只大鸟在他坟前悲鸣。直到后来安帝死了,顺帝即位,才给杨震平了反。也算不枉他一世清廉正直。

  丁宽是西汉人,著名的易学大师。
  丁宽的奋斗史是传奇的。他出身并不好,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于是他便到一个叫梁项生的家里做书童。梁项生到当时非常有名的〈易经〉大师田何那去拜师学习,丁宽作为随从也就跟了去。
  不料丁宽远比梁项生更象块搞研究的料,于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了件喧宾夺主的事,他反倒成了田大师的入室弟子。
  事情还远不是这么简单。环境改善了,丁宽那便是如鱼得水,很快就得到了大师的真传,也就是说学成出师了。丁宽背着行囊刚出门,田何就开始对着剩下的弟子感叹了:唉,〈易〉已东矣!意思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研究易经的文化中心已经跟随这个丁宽转移到关东去了。
  按道理说,得到当时的大师如此肯定,丁宽应该可以满足了。完全可以自己开馆授徒了。可是丁宽不,他又跑到当时的大都会洛阳,拜另外一位易学大师周王孙学习。
  这样博采众长,丁宽终于成就了的易学宗师地位,被后世称为“易学祖师”。留有一本三万多字的著作〈易说〉。
  丁宽传了一个弟子叫田王孙,田王孙又传了三个弟子:施讐、孟喜、梁丘贺,就是后来易学界非常有名的“施、孟、梁丘”。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丁宽居然还文武双全。汉景帝时爆发了吴楚之乱(也就是“七王之乱”,这其中出了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周亚夫),丁宽就参军了,而且还立了一些功劳,因此还被叫做“丁将军”。
发表于 2007-3-19 1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很好的
光是那几个标题就是很有意味。
易东还不曾听说,令人自然想到道南。
我看能不能也写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2 16:39 , Processed in 0.05359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