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8|回复: 0

她们走向了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14: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们走向了战争
   ——寻访1941年冬山东大青山突围战中牺牲的女八路
   文/张西
  
   缘起
  
  ■尚在9月初时,电影剧作导师黄丹要求每人写个电影剧本,寒假之前交作业。确定选题那天,我突然对导师说,我想去趟沂蒙山。我说十年前我去过那里,在一个烈士陵园里见过一段碑文,好像是说一对来自福建的青年男女,都是八路军的干部,在一次对日本军队的战斗中,双双牺牲在沂蒙山。女的好像还是政委什么的,被打伤后藏在一个山洞里,日本兵几次围山,后来到底是遭遇了日本兵,她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我想寻访一下这对夫妇的故事,看能不能做个剧本。
  
  大约十年前,已经记不清是怎样的一次采访机缘,我随着几名记者去了革命老区沂蒙山。那次采访活动结束后我们爬上一座山。我记得叫蒙山,尚未开发。我们在山上住了两个晚上,感觉很美。忘了是在此前或是此后,不知是谁安排的,反正我们去了一个烈士陵园。其他事都淡忘了,只有那段碑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记得当时心里隐隐地在动,也许那个时期我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所以,对任何美好的爱情都很关注。凭着直觉,我相信那对青年男女之间是有爱情的。他们一定大学生吧?为何从遥远的南方跑到沂蒙山抗战?他们牺牲在异乡,家人知道吗?我很想更多地了解他们。但那次由于来去匆忙,未能如愿。如今十年过去了,我竟然还记得他们,而且萌发了寻找他们夫妇身前身后之事的强烈念头。
  
  2006年秋冬来临之际,我决定再回沂蒙山,并未考虑寻访的结果会怎样,只是想去而已。也许我是个女性的缘故,在此之前,我从未关注过中国的抗战历史及抗战题材,在我看来,那种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属于男性作家的领域。然而这次却因着念念不忘那对牺牲在沂蒙山的男女而卷了进来。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对人?他们与当下年青人的区别在哪里?他们为什么选择了战争,而不是其他什么出路?他们绝对想不到,事隔那么多年,一个与他们毫无关联的人,却为着他们踏上了奔往沂蒙山的火车。
  
  他们作为战争年代的一抹烟云,早已消散的荡然无存,我能抓住他们的一丝踪影吗?我渴望着。
  
  
  2006年11月1日,周三,北京至临沂的火车上
  ●一夜醒来,已快到山东临沂的地界。那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草草洗漱之后,便安下神来看窗外的风景。对面卧铺,一个戴金丝边眼镜,高个子,衣装整齐,年龄约四十岁的男人正在专心地削红心萝卜。此前,我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地已经笑着打过几次招呼。他自我介绍是临沂市纺织部门的工程师。当他把红心萝卜削好之后,热心地分给了我一半,说,“吃吧,是你们北京的萝卜。”虽然对方是陌生人,凭着我对山东人的熟悉,凭着直觉,我相信对方是诚恳的。看到我竟然敢脆生生地吃着,他开心地笑了。
  
  听说我要去蒙山,听说我要找碑文上那两个人,工程师问,“东西南北四座蒙山呢,你说的是哪一座?”我一下子懵了,不知作何回答。他又问:“你确定那两个人都是从南方来的吗?他们叫什么名字?”我摇摇头:“我能说清的只是印象了。”工程师思忖片刻,说,“你要找的那两个人我听说过,好像男的是福建人,在八路军谷牧的部队里当秘书长;女的是济南市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叫辛锐。他们都是被日本人打死的。”再问下去,这位工程师也说不清了,他说这种事最好到临沂宣传部去问问。他还热心介绍说,临沂市宣传部长是个女的,叫丁凤云,特别能干。
  
  我很欣慰,原来我要寻找的人,竟然有人知道他们。尽管我的说法和这名工程师的说法有出入,对于接下来的寻找,我却充满了信心。
  
  2006年11月2日 周四
  负责我的接待工作的叫晁剑,虽然起了个男性名字,却是名警花。我料定她在当地小有影响,因为她经常在电视中主持警方的一些节目。刚一见面,你就会被她的热情和诚恳所打动,被她的漂亮和干练所吸引,大多数山东女性,都会给你一种温暖的感觉热情的感觉回家的感觉信任的感觉。小晁是个典型的山东女性。看着她活力四溢的样子,我心中暗暗比较,当年的辛锐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呢?
  
  我问小晁,否听说过一对从福建来的夫妇,他们都牺牲在沂蒙山了。我说,火车上有个临沂籍的工程师告诉我,那女的叫辛锐。
  真是很幸运。晁剑一开口就说:“你算问对人了,前段时间临沂进京刚刚举办了“沂蒙精神展”,很多人都被感动的流泪,你是不是看了展览?我可是解说员呀。”我立刻对小晁充满了期待。我说,我没看展览。但你知道辛锐这个人吗?
  
  小晁说:“我知道,她和她的丈夫陈明一起牺牲的。但我想你要找的可能不是辛锐夫妇,因为辛锐是山东章丘人,她父亲还是个银行行长呢。她不是福建人。我估计你要找的是陈若克夫妇。”
  我问:“陈若克夫妇是怎么回事?”
  
  小晁立刻进入讲解员的状态,说:“陈若克是广东人,她丈夫朱瑞是当时的山东分局书记,江苏人。陈若克1939年6月来到沂蒙山,任山东分局妇女委员会委员、山东妇委执委常委。1941年11月7日,即将临产的陈若克在日军偷袭中,为俺护战友不幸被捕。在牢房里,敌人对她百般摧残,一只眼睛几乎失明。在敌人的残酷折磨下,第二天便早产生下一个女孩。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陈若克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开展绝食斗争。11月26日,敌人把折磨得昏死过去的陈若克用门板抬往刑场。刑场上,孩子无力的哭声唤醒了她,陈若克挣扎着站起来,伸出流血的手,对着孩子说:“孩子你来到世上,不有喝妈妈的一口奶,现在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说着,她把手上的血滴进孩子的嘴里。这时,残忍的敌人向她举起了刺刀,在她和孩子身上连捅27刀,年仅22岁的陈若克和出生不足20天的孩子壮烈牺牲。”
  
  小晁讲完了,她自己眼眶已湿,我的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出来。我相信,每一个女性,每一个做过母亲的人,听到这件事,都会难过的一塌糊涂。沉闷了一会儿之后,我遗憾地摇摇头,说:“我要找的那对夫妇好像没有孩子。应该不是你提供的陈若克夫妇。”
  线索虽然变成了两条。但我对意外出现的陈若克夫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多些了解她们的情况。
  
  我决定先去烈士陵园,看看十年前我见过的那块碑文还在不在。只要看到碑文,就清楚我要找的人是谁了。可是小晁又问我:“你要去哪个烈士陵园?我们这里有好多个呢,你十年前去的是哪个陵园?”
  我傻眼了,说:“是这样啊?那就先去离蒙山最近的那个吧。”
  小晁笑了,问:“是离北蒙山近的还是离南蒙山近的?”我艰难地分辨了一下说:“就先去你们这儿最大的烈士陵园吧。”我打定主意,挨个烈士陵园去寻找。也许能找到那段碑文,也许找不到了。找不到怎样呢?找到了又怎样呢?我还顾不上想太多。
  
  小晁提供了一条线索:华东烈士陵园里有个叫纪美的,二十几岁时当讲解员,如今四十多岁了,已经不当讲解员,提为科长了。她可能清楚我要找的那对夫妇的情况。立即催促小晁联系纪美。还好,纪美正在自己的家中。
  
  赶紧做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请市电视台的朋友帮忙摄像。翻阅小晁提供的“沂蒙精神展”解说词。
  
  (待续......)






作者:张西 回复日期:2006-11-29 14:30:42 
  2006年11月3日,周五。下午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当我来到陵园门前时,还不敢确定这儿是不是我曾经来过的地方。我极力回忆,但回忆却是死寂一片。但是,当我进到陵园里时,似乎有点记忆了,一些模糊不清的东西开始在眼前晃动。因为我记得在陵园的中央有一座挺拔的烈士纪念塔,而现在,我眼前就有这么一座47.5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会不会就是这个陵园呢,我还不敢确定。
  
  小晁打断我的思绪,说,讲解员纪美已经在办公室等我们,让她先介绍情况好不好?我说不好。我要独自一人先找找那块碑文!
  我记得陵园的中央有一座很高的纪念塔,在塔的后边或右侧,有一片烈士墓才对。我好像是在一片烈士墓碑靠右的地方看到那块碑文的。
  我这样回忆着,也这样边走边找着。我尽量寻找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渐渐地,那种感觉真的就被唤回了。一个墓碑接一个墓碑地看过去,那种曾经来过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终于,我的双脚停在了一座合葬墓前,我的眼球定在了“陈明、辛锐烈士之墓”前,我激动地对小晁说:“快来呀,找到了,就是这块。”
  
  我竟如此幸运,找到十年前看到的那块碑文。看到了“陈明、辛锐烈士传略”。
  
  我和小晁兴冲冲地去见资深讲解员纪美。一看到纪美那副贤淑的模样,我愣了一下,随即对纪美说,“你们这儿没有其他讲解员了吧?如果没别人,那我十年前见过的就是你。我记得当时很文气的讲解员陪了我们一会儿。有件事我印象很深,我们当中有个记者,特意悄悄跟我耳语,说如果娶老婆就找讲解员这样的。我虽记不清你当时的模样,但那个讲解员的气质应该就是这种。”纪美显然没有任何印象了,她笑着核实道:“我们这儿的确只有我一个讲解员。”
  
  她送给我一本中共出版社出版的《光照千秋》,里面介绍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及烈士情况。我还拿到了中央文献了版社出版、临沂市委编的《沂蒙英烈颂》,其中关于陈明和辛锐的传略很是详细。
  
  辛锐(1918——1941),原名辛树荷,原籍山东省章丘县辛寨村人,因随祖父辛铸九迁居济南,亦称济南市人。早年在济南上学,高中肄业。在家教影响下,善于作画,16岁时就在济南民众教育馆举办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辛锐的父亲辛葭舟(曾任潍县官钱局局长,建国后任山东省交通厅厅长)离开济南,辗转到达滕县,在那里结识了共产党人郭洪涛、郭子化等。1938年,他率儿子辛曙明和女儿辛锐、辛颖参加八路军,随后来到沂蒙抗日根据地。辛锐入伍后,从事文艺工作,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省妇女联合会秘书、《大众日报》沂蒙工作团干部。她能写善画,能演能唱,1939年元旦《大众日报》创刊号上毛泽东主席木刻像,就出自辛苦锐之手。
  
  1940年月11月,山东分局决定成立山东纵队姊妹剧团(次年3月8日正式成立),甄磊任政治指导员,辛锐任剧团团长。她们亲自动手编写剧目,组织排演,曾排演《雷雨》、《血路》等大型剧目。
  
  1941年三八妇女节,辛锐与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喜结连理。11月初,日本侵略军5万余人对沂蒙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辛锐带领20多人疏散到费县东辛庄一带。11月30日,在猫头山与敌遭遇,战斗中她腹部、双退受重伤,当日晚被抬到山东纵队第二卫生所驻地的火红峪村,隐藏在一个山洞内治疗。由于伤势好转,于12月16日被医护人员抬出山洞,住在火红峪村聂凤举家中。次日,日军到该村一带搜山,第二卫生所医护人员抬着辛锐突围。为了不连累战友,她命令同志们将她放下赶快突围。辛锐向敌人扔出一颗手榴弹,让战友把她放在几块巨石之间的隐蔽处,大家趁硝烟未尽突围。她向赶来的日军连投两枚手榴弹,最后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辛锐牺牲后,聂凤举和第二卫生所的同志将她的遗体就地掩埋。1944年10月费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西梭庄建立革命烈士陵园(现名大青山烈士陵园),将辛锐烈士和在大青山战斗中牺牲的297位烈士忠骨,葬入烈士陵园内,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陈明、辛锐迁葬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唐士文 撰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19:13 , Processed in 0.1344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