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4|回复: 8

[舞文弄墨] 唐小兵:文学的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 17: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小兵:我校人文系97级毕业生,现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主攻中国思想史)

   人民诗歌奖颁给了自杀者(海子)和精神病人(食指),这确实给喧闹的文坛带来了一阵震撼,同时也引起了关于文学的力量的争议。事实上,这个事件引发了一个两难选择: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坚守或者一个连个人的理智都无从掌握的人,能说他们从文学中吸取到了永恒的力量吗?文学的力量的最低限度应是使人可以获取在这个不无酸辛的世界上存活下去的勇气,而非导引一个人飞蛾投火般地向往死亡和黑暗吧?然而,公众对这两位诗人极其诗作的认可和激赏,又说明他们的人格力量确实是巨大的,他们的作品(前者如《太阳》,后者如《相信未来》)实际上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人生的作用。譬如另一位自杀的先锋诗人顾城的名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为理想和真理而苦心孤诣的人们。

   那么文学究竟有没有力量呢?或者说文学到底是使人变得坚强还是使人变得软弱?柏拉图在其构筑的理想国里,诗人是列为被驱逐出城堡的队伍的,因为他认为像荷马这样的诗人的作品总充满感伤主义的气质与基调,总倾向于柔化人类的理智和情感从而使他们生活得忧郁而颓废,因此并不适合居住在一个崇尚健康和明快节奏的国度.在某种意义上,文学确实是一种使人趋向悲观和厌世的力量。她通过细腻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生活这件华美的袍上爬满的虱子,她通过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种种抗争的无意义和可笑,她通过场景和细节向我们传达生活的沉闷和忧伤。文学就像一面冰冷而客观的镜子,映照出世界的冰冷与人生的苦痛、被背弃的许诺、虚幻的将来、永远失却的童年欢乐、昙花一现的爱情、月夜里的孤独背影、常在河边坐着的迟暮和落寞,这一切无论美好或是悲伤都通过词语丛林向我们闪烁着幽微光芒,感染着我们多愁善感的灵魂,使我们惊悚不安的心灵更加忧郁和战栗。

   卡夫卡说:“艺术不能写拯救,只能写活着。”而卡夫卡一生的创作也确实证实了他对这个信条的恪守,他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生的虚妄和空无的状态,而从来没有试图构建一种拯救的乐观主义的情境。他深知文学力量的底线所在。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则在《人论》一书中指出:“一切时代的伟大艺术都来自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渗透——来自于狂欢的冲动和梦幻的精神状态。梦给予我们幻想的力量,联想的力量,诗的力量;醉则给予我们放纵不羁的力量,激情的力量,狂歌狂舞的力量。”换言之,艺术根源于无秩序无意识的做梦状态和醉酒状态,是对意识和理性的一种精神放逐,它本身就成了一种茫然的反理性的事物,那又怎么能给予人类一种必须依仗清明理性才能获取的力量呢?所以萨特曾不无悲观地写到:“文化并不拯救任何什么,也不拯救任何人。”人类沉迷于文学,醉心于午夜灯影里的阅读和写作,诚然是使自己向心灵深处开掘得愈来愈深,愈加发觉个人的渺小和人生的荒诞,与此同时人类也在慢慢磨蚀行动的勇气,吞噬变革现状的信心和活力。他们越来越自然地拒绝外面的世界而刻意为自己编织一只精致而敏感的茧。活着的唯一意义不是开创,也不是拓荒,而是缠绵伤感的回味。文学使人面对世界越来越紧张和焦虑、越来越趋向于自闭式的消极抵抗。

   然而,文学并未因这种感伤的情绪而消亡于人们的生活,也没有被逐出历史的叙述视角。文学依然用她汩涌的乳汁哺育着精神饥渴的人类。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学会使一个再怎么残暴的人变得善良一些,而善良就是一种恒久的永不磨灭的品质。文学是培养人性的源泉,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是滋养真善美的沃土。人生无疑是充满悲剧的意味的,从更精确的意义上讲,生命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偶然,而死亡是永远悬垂在每个人灵魂之上的一把利剑。一部分人便企图用热爱文学(包括阅读和写作)来把自我从偶然中拯救出来。文学成了抵御和穿越遥无涯际的虚空和灰暗的最后一抹阳光。她明亮而温暖的跳动,仿佛通灵的舌头在慰藉人类千疮百孔的心灵,加缪曾经说国:“一切伟大的思想和一切伟大的行动往往都有一个可笑的开端。”人类企图凭借文学跨越存在的藩篱,穿透历史与人生的吊诡所沉郁而成的浓浓迷雾,从而在终极的意义上达到与自然和人生的审美的和谐.这表面上似乎显示了人的狂妄和虚弱,实质上充分表达了人类对永恒价值的不懈追求。人生的意义是被赋予的(赋予的主体是人类自己)而不是被给定的。我们的存在并非是被一种海德格尔式的神秘力量抛掷在一个给定的环境里。我们可以通过文学达到一种超越当下的境界。

   萨特在其童年自传《词语》中写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写作对于我无非就是乞求死神与经过改装后的宗教,把我的生命从偶然中拯救出来。我是一个教士。作为一名战士,我要通过我的著作来拯救我;而作为一个神秘主义者,我又试图通过词语发出的使人不快的轻微声响来揭示存在的沉默。”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人类通过文学获取了一种内在的力量,也获取了一个永恒的许诺,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诗人兰波的“生活在别处”、顾城和食指的追问生命的诗歌 。所有这些催人向上的文学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来和幸福的窗户。它们使人类不再屈从于强权与专制的压迫,不再习惯于充当唯唯诺诺的沉默的大多数,不再纠缠于个人的患得患失与蝇营狗苟,不再沉默于万马齐喑的黑暗和罪恶。人类获得了一份面向自我与命运的勇气,人类也发现了文学所拱卫的那抹真理与人性的阳光,人类终于站到了与上帝平等的台阶上。文学,毫无疑问又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气的根基。

   “荷马啊,我们都手扶诗琴坐在大地上/我们都是被生存的真实刺瞎了双眼/人,给我血迹,给我空虚/我是擦亮灯火的第一位诗歌皇帝/至今仍悲惨地活在世上/在这无边的黑暗里——/我的盲目和琴安慰了你们/而他,他是谁?/仿佛一根骷髅在我内心发出的微笑。”(海子《太阳》)海子的这节诗歌表现了柔弱后的坚强,绝望中的希冀,以及拷问灵魂的真诚和执着,它也许可以为文学究竟有没有力量这个问题提供一个神秘而深刻的答案吧。柔弱与坚强并不是截然区分的两极,也非水火不相容的两种品性,它们同为文学这只美丽而轻盈的荆棘鸟上的两翼,用泪水和微笑打造着人类宽广而厚实的心灵天堂。
发表于 2005-3-28 16: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鸣!
发表于 2005-3-28 21: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认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文学终究是为生活服务的
除了少数注定要为文学世界创造新财富的所谓作家
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文学,根本不需要我们顶礼膜拜
它应该只是我们的一个生活元素,用来丰富我们的修养和阅历
因为我们并不能给真正的文学什么
所以我们不能奢侈地说我们热爱文学
就我个人来说,最多只是喜欢用中文表达一点情绪罢了,甚至谈不上写文章
把文学摆到准确而自然的位置,我觉得才是对文学的真正尊重和理解
发表于 2005-3-29 13: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眼里没有文学,只有文字
发表于 2005-3-31 0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是激情的产物
任何理性的剖析都与文学无关
发表于 2005-8-11 15: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和艺术都是正常人眼中的疯子的游戏,不容于社会.
发表于 2005-8-11 15: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不懂文学。。。
发表于 2005-8-11 20: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是最早发表在《山楂》上的。谢谢兄弟,现在这篇好文字终于有电子版了。固一段时间:)
发表于 2005-8-12 16: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奶奶,我像你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22:51 , Processed in 0.0993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