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5|回复: 0

东南大学校长在全国人代发飙:一流大学不是靠合并而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1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近年来,国内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在“211工程”、“985工程”的强力资助下,一批重点大学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和飞速的进步,为向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迈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我国大学在整体上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尚存在较大差距。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教授在两会期间说,大学的实力和地位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标志,反映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大学和国家、民族一样,落后就要挨打。我国大学的国际地位不高,国际合作能力、竞争能力比较薄弱;我国的科技综合实力也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世界级专家较少,许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应该看到此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关联性。

  什么叫一流大学?

  顾冠群的理解是,真正一流的大学应当是立足本土、有自己特色的大学:大学要立足本国、本地区实际,加强对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度,与国家地区共同进步。国际上一些新兴的著名大学,比如英国的华威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美国的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在最近几十年里,利用自身优势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且伴随着地区发展迅速崛起。这些大学的成功之路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的重点大学应继续坚持“顶天立地”,一方面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造出世界性的新知识、新成果;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国家目标和区域需求,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为国家、地区发展做贡献。同时,大学一定要坚持特色,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以特色见长,以特色取胜。顾冠群说,目前我国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攀比、贪大求全的现象。有些大学热衷于“大而全”,一味追求学科门类的齐全,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导致大学的体量急剧膨胀。这样做不仅稀释了原本不太丰富的办学资源,也使学校的传统和特色丧失不少。事实上,许多国际著名大学都是部分而不是所有学科闻名于世,但正是部分的学科优势奠定了它们在国际上的地位,这就是学校的特色。

  针对前些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中国各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涨热情和简单做法,顾冠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没有捷径可走。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除了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高涨的热情,更需要具有耐心和清醒的头脑,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顾冠群特别表达了对高校合并现象的看法:合并不是一流大学建设惟一的路径。大学合并,尤其是强校之间的合并,会使部分名牌大学的无形资产彻底丧失,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不安定现象,需要艰巨磨合,这就耽误发展时机,也会增加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强强合并”还会使我国大学的面貌严重趋同,都成为文理工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反而失去了特色。

  顾冠群说,一个城市或地区有两所甚至多所重点大学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样可以构建更加合理的学术生态,在合作和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等都是很好的例证。相反,一个地区只有一所重点大学,反而不利于该地区和该大学自身的发展。即使合并,也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学校广大师生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只有高校自己通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国际化上下一番苦功夫,力求先在某些学科、某些领域有所突破和建树,积点式地前进,才能逐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27 02:21 , Processed in 0.17410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