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23日 15:37
陈年谷的家乡古均州城
民女秦香莲与书生陈世美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后来进京赶考,时过三年杳无音信。
秦香莲携一双儿女进京寻夫,到了京城方知陈世美科考高中状元,且已经娶了皇帝的女儿,成为东床驸马。
此时陈世美一心贪图富贵,不认妻儿,并欲加害她们母子。
秦香莲百般无奈,喊冤开封府。
包黑子包拯不畏权势,为民申冤,铡了陈世美。
陈年谷墓地石雕
这就是创作于清代的戏曲《铡美案》的主要情节。
那么,历史上果真有陈世美,秦香莲吗?
大凡说书唱戏,剧中人出场都有自报家门的习惯。
在戏曲《铡美案》中,陈世美、秦香莲都提到自己是湖广均州人氏。
湖广,是明代至清初时的一个行省。包括现在的湖北和湖南。
均州,就在湖北,也就是如今的丹江口市。
陈年谷第十代孙子全家合影
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1964年,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均州古城变成了一片泽国。
一本名为《陈年谷秘史》的书所描写的正是有关陈世美的传说故事。书的作者叫童德伦。他耗费十年的精力,搜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终于写成了40万字的专著《陈年谷秘史》。出人意料的是,童老先生认为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这个人,《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在生活中的原型,是一个叫陈年谷的人。
不仅如此,童老先生还认为:生活中的陈年谷与戏曲中的陈世美,是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
童德伦:“我从小时候听老年人讲,戏中的陈世美就是陈年谷。陈年谷是一个清官,他不徇私情得罪了同学,同学们故意编戏辱骂于他。我一直想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据童老先生考证,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更没有贪图福贵,杀妻灭子之事。
通过考证,童德伦搞清了陈年谷的号叫熟美,是他上学时自己起的。
戏曲铡美案剧照
在那时,文人之间很少直呼其名, 一般都以字号相称。根据他的字号,我们也可以称陈年谷为陈熟美。这样,陈年谷又和陈熟美划上了等号。而陈熟美和陈世美已经非常接近,只有一字之差了。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陈熟美是陈世美的生活原型,那么陈熟美一来政绩突出,二来没有当过驸马,三来没有抛弃糟糠之妻的记载和传说。这样大相径庭的事怎么会混在一起了呢?
再说,陈熟美是明末清初人,而戏曲《铡美案》人所共知讲的是宋朝的事。那么,清代的人怎么能让宋代的包拯给铡了呢?
清顺治十五年,陈熟美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从均州到京都找陈熟美求官,被陈熟美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
怨恨而归的仇梦麟和胡梦蝶走到河南南阳,正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熟美,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
戏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把名字换了一下,把陈熟美变成了陈世美,还把陈世美说成了驸马。
牛晓文所著《陈世美真传》
改编后的《琵琶记》在河南、陕西、湖北一带不断传演,还真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共鸣。后来根据观众的愿望,又改编成陈世美让包青天给铡了。
于是清代的事也就演变到了宋代,戏名也变成了《铡美案》。
在中国古代把湖北湖南称为湖广行省的,只有在元代以后,即明代和清初。而宋代则是把省级区划称为“路”。湖北为荆湖北路,湖南为荆湖南路。既然陈世美自称是湖广人氏,也就肯定了他所处的明清年代,而不可能是包公生活的宋代。
周育德:“陈世美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戏剧舞台上那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事。当时的戏名不叫《铡美案》,叫《赛琵琶》。因为在这之前呢,舞台上还流行一出名剧叫《琵琶记》。”
《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一出悲剧。它创作于元代,作者高则诚。说得是河南书生蔡伯楷辞别父母和妻子,进京赶考。经过几番比试,终于高中状元。此后,又被牛丞相看中,入赘牛府,成了相爷的爱婿。蔡伯楷只顾贪图荣华富贵,早已忘了父母和妻子。不想家乡连遭大旱,父母双亡,妻子赵五娘生活无着,只有怀抱琵琶沿街卖唱,乞讨要饭。
《赛琵琶》这个剧名最初见于清朝嘉庆年间焦循所著的《花部农谭》。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花部中有剧名《赛琵琶》,余最喜之。为陈世美弃妻事。陈有父母儿女。入京赴试、登第,赘为郡马,遂弃其故妻,并不顾其父母。
戏曲铡美案剧照(秦香莲)
我们不难看出,《琵琶记》与《赛琵琶》之间的关系:两剧主要情节近似,主要人物也一一对应,所不同的是人物的姓名发生了变化。
《赛琵琶》的主要人物是陈世美和秦香莲,它是今天的《铡美案》的前身。
那么,作为戏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陈世美的妻子秦香莲,童德伦先生是怎样研究的呢?
童德伦:“秦香莲和陈世美都是戏剧人物,是艺术形象。她的生活原型真名叫秦馨莲。她是陈熟美的第二个妻子。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
这儿是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秦家楼村,陈熟美之妻秦馨莲的家乡。
受戏曲《铡美案》的影响,乡亲们很少有人知道秦馨莲的名字,他们只知道秦香莲。
戏曲铡美案剧照(秦香莲)
一九九五年,时任十堰地区文联副主席的牛晓文出版了他的章回体传记文学《陈世美真传》,比童德伦的《陈年谷秘史》早出版五年,而且材料来源也不尽相同。然而在两本书里,关于陈年谷的生平、婚配以及后来遭小人记恨写戏编排等等大的构架上基本相同。
均州城从来不演《铡美案》。1985年,丹江口市豫剧团创作排演了新编历史剧《陈世美喊冤》,演了几十场就停了。据说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票房也不看好。后来,剧团一名演员把剧本带到了四川广元。在那儿演出反而引起了轰动。
80年代末,这部戏还被拍成戏曲电视剧。
应该说,《陈年谷秘史》和《陈世美真传》两本书加 上《陈世美喊冤》这出戏,对陈世美的传说故事分析论述的差不多了。但它们毕竟属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范畴,难免会被人认为有一种编演的色彩。那么,正史中有没有对于此事的论述呢?
这是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丹江口文史资料》。
它是对地方史志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是严肃可靠的。
在这部文史资料的第一辑里,我们看到一篇题名《陈世美其人其事》的文章。
当时能够确认陈年谷号熟美的有三位老人。其中一位陈棠是陈年谷的第十代子孙。三位老人相互印证,搞清了陈年谷号熟美的由来:孟子在《告子章句上》一文中写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巳矣”。陈年谷由此想到,自己名叫年谷,而谷子熟了才美,于是就自称号熟美。
关于陈年谷同窗学友编戏辱骂嘲弄之事,文章也作了充分肯定,主要事实与童德伦、牛晓文书中所述完全一致。
丹江口水库岸边的龙山塔下就是被淹没的古均州城
文章发表之后,三位老人不幸先后离开了人世。只留了这篇很有研究价值的文史资料。
刚才我们曾提到过的陈年谷的第十代孙陈棠已经去世,那他还有其他后人吗?我们了解到陈棠还有一个胞弟叫陈吉棋,他仍健在,现居住在武汉。
在武汉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装工程处职工宿舍,我们见到了老人。
陈年谷以至后来陈世美的故事,陈吉棋很早就听爷爷和父亲说过。
陈吉棋:“小的时候我见过我家的神龛上供奉的祖宗牌位,有陈一奇、陈年谷。我还清楚地记得陈年谷的号叫熟美,他的墓就在我家的背后。以后修水库被淹没了。”
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
在水下40米处,就是千年古城均州,当然也包括我们在追寻的陈熟美的生平遗存。
现居住武汉的陈年谷第十代陈吉棋一家
古均州城在水底已静静地躺了40年,它原来的模样,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渐渐淡漠了。
然而,关于陈世美的传说故事却一直在它的岸边流传着。
对于这个故事,我们可否这样去认定:
陈世美是陈熟美,因为这是编戏的人渴望达到的目的;但陈熟美又不是陈世美,因为陈熟美没有忘恩负义,杀妻灭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