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1|回复: 16

国内电气(信息,自动化)学院简介(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8 1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组建于1994年,目前信息学院由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及微电子学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其中包括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二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信息学院现有教师66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158人,副教授229人。在校学生7358人,其中本科生3893人,硕士生2530人,博士生935人。
信息学院建院宗旨,是为了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提高信息学科学术研究水平,加速信息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与联合,为清华大学承担重大科技任务与发展国家信息产业和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学院是清华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每年都有国内外最优秀的学者加入到信息学院教师队伍中来。培养信息学科高层次人才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信息学院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计划项目、中央各部委和全国各省市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学院教授自行选择的创新研究项目,成果丰硕。信息学院与国内外许多高校、著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保持着广泛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多次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
   信息学院现有4个一级学科,下设4个本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每年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百余人。
  
  信息院院士:.姚期智院士 [院士风采][2004年10月21日][4131]
孙家广 .李三立 张钹院士 周炳琨院 吴佑寿院士 .吴澄院士 李志坚 李衍达院士

2.清华大学电机与电子应用技术系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即原电机工程系,创建于1932年。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科技和管理方面的栋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系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范围,在电气工程的基础上,扩展到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信息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等新科技领域,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  

    本系现有的两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本科招生按学科分两个专业。自96级本科生开始实行本─硕统筹的培养模式。我系每年招收本科新生约150人,截止2000年底,我系共培养了本科生8700余人。 本系博士和硕士招生专业均为6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生物医学工程),4个全国重点博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1996年6月起,电气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试行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单位。我系电气工程学科博士点教学成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电工学科高层次人才”荣获1997年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特等奖。此外,我系还开办电气工程学科工程硕士课程进修班,直接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人才。截止2000年底,已培养博士毕业生180多名,硕士毕业生780多名。

   电机系师资:
  全系有中科院院士(卢强)、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IEEE Fellow(蔡宣三)各一名,特聘教授1人(孙元章),博士生导师57名,其中在职34名。另外还聘请12位兼职教授(校聘11名,系聘1名),7名客座教授(校聘4名,系聘3名)。

   一、 在职人员情况
目前,我系教职工共140 人 。其中教师101人,占全系总人数的70%;教辅人员39人,占全系总人数的30%。

1、 教师
具有硕士以上学历80人,占教师人数的80%;其中博士学历57人,占教师人数的60%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6人,其中教授29人,研究员7人,占教师人数的31%
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人,其中副教授26人,副研6人,占教师人数的35%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3人,其中讲师21人,助研12人,占教师人数的33%
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0人,其中研实0人,占教师人数的0%

2.教辅
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人,其中高工6 人,高实2人,占教辅人数的21%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6人,其中工程师13人,实验师3人,占教辅人数的36%
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1人(助工)占教辅人数的4.5%
职员10人,占教辅人数的25%
会计师1人,占教辅人数的4.5%
工人3人,占教辅人数的9%

二、 在站博士后26人,其中企业博士后7 人。
三、 非固定编制人员
* 企业编制 6人
* 科研合同制人员96人
* 助教博士生42人
* 退休返聘4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12人, 职员1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21: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专题: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发表于 2005-8-8 2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发表于 2005-8-8 2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安交通大学,儿时梦想的学校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3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电机系)的前身电工专修科创建于1908年,是我国高校同类学科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学院之一。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一贯保持重视基础,要求严格,注重实践的传统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方面处于国内高校同类学科领先地位。

  电气工程学院下设4个系:电机电器及其控制工程系、工业自动化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1个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并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各系设有专业实验室。

  电气工程学院长期以来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教授,目前有国家百千万工程人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人;还

  有邱爱慈、唐任远、张钟华、周孝信4位院士被聘为兼职教授;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25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1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700余名、各类研究生1350余名。学院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专业培养本科生和授予学士学位,并按下属四个学科培养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并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电气工程学院从1911年到1948年培养毕业生38届共计1144人;1949年至2003年培养毕业生55届毕业生共计17665人,其中博士学位毕业生273人、硕士学位毕业生1460人、本科生14285人、各类专科生1647人。先后培养出许多全国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和著名的专家学者,如钟兆琳、江泽民、王安、周建南、陆定一、蒋正华、朱物华、蒋新松、邱爱慈等众多杰出人才。历届毕业生中有24位成为我国两院院士,还有不少已成为国内新兴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国家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骨干。近年来我院培养的学生深受各界欢迎,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三年排全国第一。

  电气工程学院在教学方面硕果累累,十余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150余种,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优秀教材4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4项、省部级优秀教材11部。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

  电气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六年来该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28项、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国家电力公司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1986年以来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共13项、省部级奖近百项。

  电气工程学院学术气氛活跃,近三年发表论文被SCI和EI收录约300篇,已连续两年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发表论文数为全国高校第一名。近六年来在电工学科领域已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共6次,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学院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瑞典、荷兰、波兰、韩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近6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关系,并与其中一些国家的兄弟院校有长期的交换访问学者协议。目前学院在国际上已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2003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 第二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10: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期推荐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
发表于 2005-8-9 10: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_^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12: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 北 大 学 自 动 化 研 究 中 心 简 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是在已故的我国著名自动控制专家郎世俊教授创建的工业自动化研究室基础上,于一九九二年五月,由现自动化中心主任、博士导师柴天佑教授组织成立的,以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及应用为研究方向,致力于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冶金、环保、国防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的,包含教学、科研、研发、产业化等立体结构的新型科研机构。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三十余位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近两千平米的工作环境,年科研经费超过百万元,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培养了大批博士后、博士、硕士,成为培养工业自动化领域高级人才基地。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先后投资创建了辽宁东科电子市场,发起、组建了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完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建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辽宁东科电子市场,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在各自的领域已经取得良好的业绩。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现为东北大学校直属科研单位,同时已成为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沈阳)研究中心,辽宁省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市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同时为自动控制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11工程”建设学科。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原《基础自动化》杂志是国家级科学技术类期刊,获省部级优秀期刊及一级期刊称号。为使刊物适应工业自动化高技术发展的要求。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基础自动化》更名为《控制工程》(英文名为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
  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取得国际领先、对工业界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特别是在辽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发挥主导作用;为我国的自动化产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及产品,建成符合中国国情,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研究中心。  

柴 天 佑 院 士 简 介
柴天佑院士,1985年博士毕业,1988年为东北大学教授,1990年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现任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柴天佑教授先后承担与完成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余项科研项目。在多变量智能解耦、自适应控制技术和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智能解耦控制技术、以综合生产指标为目标的工业过程优化控制方法和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界,在冶金、电力等行业的十余家企业建立了综合自动化系统,树立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成功范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创建了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并使之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38篇,被EI收录170篇,被ISTP收录76篇。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培养了十余名博士后,五十余名博士,百余名硕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八项;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关连接:http://www.a-center.neu.edu.cn/A-center/production/
ps:东北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设立在机械与自动化学院,这在国内的自动化中间是比较少见的.东大的自动化主要以冶金自动化为依托,从资料上看感觉东大的特点是学科门类比齐全,不象湖大只有部分方向有一的优势.
发表于 2005-8-10 14: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了解东北大学的自动化研究中心
发表于 2005-8-10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人这么少啊,吼一句,狂顶一下!!!!!!!!!
发表于 2005-8-10 16: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  关注中……
发表于 2005-8-10 18: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之,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02:56 , Processed in 0.12062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