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8|回复: 8

凤凰周刊:大抗战格局中的蒋介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5 13: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蒋中正,中华民国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抗战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国军队正是在蒋委员长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民族圣战。在一个极端贫困弱小的农业国家,中国军队凭借血肉之躯与顽强的民族斗志与强敌周旋,以冷兵器参与现代化战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由最初的空间换时间的非对称的拖延战最后发展为逐渐对称的反击战。这支军队是伟大的,统帅这支军队的蒋委员长更是伟大中之伟大者。当时中国国民之抗战勇气不曾有丝毫之泯灭,当时中国军队之抗战勇气亦不曾有丝毫之泯灭,因为中国还有陪都重庆在,重庆还有蒋委员长在,只要有此精神支撑则人心不死,无论处于何种艰辛之地步则抗战之决心亦不死。蒋委员长以坚强的毅力和决心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领导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率领一支四分五裂的军队实现一致对外的民族圣战,其功其德,千载之下,一人而已。--寒柳轩客








文/特约撰稿员 赵天楫

民族真正大团结的那6个月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7年7月17日,作为当时全国的领袖,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宣布对日抗战。

7月7日,日军进犯芦沟桥,一位二十九军的军官回忆说:“7月8号早晨,我们在南苑受军训,早晨还没起床,听到炮响。起床集合点名时,队长就提出一个军事通报。日本人在打卢沟桥,大家都吼起来了,好!终于打起来了,是那么种心理。我们盼了很久的仗,终于要打了。”

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说:“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做事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7月29日,日军占领平津,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战死。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这几年来的忍耐,骂了不还口,打了不还手,我们为的是什么?实在为的是要安定内部,完成统一,充实国力,到‘最后关头’来抗战雪耻。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来和倭寇死拼。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贼,驱逐万恶的倭寇。”“我们从今以后要认定不是我们失败,就是他们灭亡,只要全国同胞大家照我的一贯方针和精神,做继续不断的奋斗,日本人必不能灭亡中国,反转过来说,我们必定能够打败日本。”

随后,8月7日,决定国防大计的中国国防最高会议在南京召开。蒋介石、汪精卫、林森、中央各军事部门长官以及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刘湘、余汉谋等地方军政大员,还有将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红军总司令朱德等参加会议。如此之多的地方实力派首领,以及中共红军领导人齐集南京,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曾与蒋介石打过仗,过去都曾不同程度地与蒋为敌。如今到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关头,大家终于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共赴国难。最后,蒋介石宣布对和、战决策以起立方式进行表决。结果,所有与会者不约而同齐刷刷起立。

历史学者唐德刚说:“近百年来,中国民族真正大团结,只有6个月。就是在西安事变之后的6个月。中国全国人民异口同声,大家心里愿望一致,都拥护蒋委员长抗日。”作家柏杨是河南人,他说:“那时一听说抗战,一听蒋委员长领导抗战,那股热情。那时我们羡慕的就是大刀队,我们唱军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现在唱起来还热血沸腾。”

纷争难断的抗战大战略

以前,共产党说抗战是自己打的,国民党则为之忿忿,每到七七纪念都总揽抗战全功,说共产党只是在坐大避战。后来历史学者又说抗战打早了,要不是“西安事变”相逼,放弃剿共,提前抗战,若再拖个一、二年,待中国受德式武器装备训练一百个师,到时再与日战,必不致被打得那么惨,受创那么重,也不会有战后共产党也打败国民党取天下之事。

但唐德刚则从更高的历史角度说:“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同日本的抗战,可能拖两年。中国抗战再拖两年不打,欧战爆发,日本人在中国与苏联之间,它是不是选择中国?或它是直接打苏联?若苏联被德日两国夹攻打垮了,那这世界大不同了。丘吉尔讲,世界历史常常是偶然的事件,如西安事变就是很偶然的事。这个偶然事件,影响世界必然的发展。我同张学良讲过多少次,张学良老喜引我的话,唐德刚说的,唐德刚说的。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历史不是现在这样。世界历史也改变了。”

今天谈起抗日的历史,一句话就是:“我们打不过日本。”当初张学良九一八不抵抗,也说:“我们打不过有什么法子?”日本人曾说:“三个月亡中国。”中国人听了忿忿,但孙中山和蒋介石曾说:“日本人十天内就可亡中国。”因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已建立了一个头号的东方军事强权,而中国自甲午战争以后则一蹶不振,两国的军力差距以几何级数拉开。如果当时清朝的统治稳定,励精图治,或可一搏,但当时中国已整个衰败了。病入膏肓,从脑到身,从政治、经济到社会都坏了,徒有个大身躯而已。满清推翻后军阀混战,列强帝国主义也各找代理人,奉系军阀受日人扶持,一旦不受制,日人就把张作霖炸死。奉系曾发展出一套现代化之武力,有东亚最大的兵工厂,也有飞机等,但军队的素质士气仍不高,此为张学良后来想联共之因,因为他认为“红军能经长征不散”,太可佩了,要是自己的军队不早垮了?因此他叫周恩来派人来整顿他的部队。这种部队先在上个世纪20年代投入军阀内战,郭松龄的反奉败死又削弱了东北军,加上中原大战后的入关,九一八事起东北空虚,日本人第一仗就兵不血刃地占了沈阳。

当然并非说东北军是当时军队中最强的,否则又何至于被国民革命北伐军所败。西北军、两广军队都有勇敢善战的,但整体说来仍差日本皇军甚远。何况是内战不断,正如军事学家蒋百里所说的:“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合则强,反之则弱。”中国的生活条件当时极弱,历史学者黄仁宇的《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对蒋十分推崇,也就是认为蒋在抗战中能调动那样低水准的社会条件,坚持到日本战败,不能说战胜,实很难得,足称伟大。

当然,蒋介石也是中国在那时空下出来的领袖,他也有很多的弱点与错误。他领政的合法和正当性也有疑问。北方正统政府说他是叛党军头,共产党又视他是革命叛徒。党内胡汉民、汪精卫则认为他以兵谋篡党,这些矛盾都反映在抗战,抗战中他领那样个军,决那样的策,也有很多失误,但大历史总结看来,他化抚矛盾,调动全国力量,总算保住了国家生机。

首先是攘外还是安内之争。如果要安内剿共,就要与日本妥协,但日本又在“共同防共”之名下,一再扩张侵略;如果要攘外抗日,就要与苏联合作,停止剿共。这也是张学良与中共想打通西北,求取俄援之因。中国打不过,只有寻求俄援及后来的美援。战后雅尔塔密约外蒙的独立和今天台湾的问题都源于此。德国一直在抗战中调停中日的冲突,德国军事顾问到欧战开始才撤,淞沪抗战有人就怪蒋介石听了德国顾问法肯豪森的建议“依托上海”,结果中国1/5的军队,还是精华,断送在淞沪会战。

抗战前,蒋在联苏还是剿共间举棋不定,蒋得陈立夫、张冲在苏联的电报,可令红军输诚,联共抗日。但蒋仍想先消灭红军再谈联苏,结果西安事变突如其来,张学良逼蒋抗日,斯大林也力主保蒋。蒋重获新生,共党输诚,他也下了抗日的决心。

豪赌抗日的决心与本钱少的打法

大战略之难断如此,战术上也是一样。国民党常责共党在抗战中假打以保全实力为主,共产党则说国民党不认真打只想看住共产党,胡宗南的西北大军40万就是如此,但战场上打或撤涉及太多考虑,抗战重要将领郭寄峤记述“忻口会战”就谈及此。郭是东北军出身,曾参加郭松龄反奉之役,后来做新疆省主席,到台湾后做到国防部长。他是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的叔岳父。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与上海保卫战和台儿庄会战并列的的三大战役之一,平型关大捷也是此一会战的一部。当时第二战区长官是阎锡山,副长官是卫立煌兼前敌总司令,郭任参谋长。由于晋军军长李服膺,擅自弃守大同,蒋电令阎将李处决,郭说:“‘闻李服膺系阎长官外甥,阎长官以守备大同,是属临时决定,原无长远设施,自难长期支撑,恳先免予处决。’但中央一再不准,阎长官遵令忍痛将李军长处决。在激战中中央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及旅长郭廷珍等三人,从峤的指挥所驰往前线阵地视察,被敌机枪迫击炮射击,同时殉国。翌日,委员长蒋公曾由苏州打来长途电话,告诉卫将军,‘如不能支持,可后撤’。卫将军询我,我即接电话向蒋公陈述‘我们与日本人打仗,一切不如人,必然不利,但晋省概属山地带,由北平到太原,全属山道,此地不打仗,吾人将无处可与日本人作战,中央已答应将孙连仲冯钦哉两军拨来,目前请委员长严令各军,迅速开来,我想我们可以把阪原兵团消灭,至少亦能毁其大半,在国际上可以增加我们一点荣誉,现在不能撤退。’委员长旋答曰:‘可以,你们相机决定。’在蒋公指挥作战,能如此放宽,由部属相机决定,殊属难得。”

郭寄峤与朱德关系很深,见蒋介石都是他陪着去,他到台湾还常引朱德批蒋批毛的话,王铁汉将军劝他不要讲,以免蒋不悦招祸。他说:“从1937年冬迄1942年春我离开第一战区时期,敌军比较重大总攻击,计14次,每次使用兵力,约五、六师团左右或以上,而约在1940年夏季攻势时,适值大雨滂沱,到处山洪暴发,交通隔绝,此役在太行山中南部之十八集团军刘伯承师徐海东旅,集中条山之中央军十四集团军、豫军等,均有极多斩获,敌死伤甚众,俘敌官兵亦数百人,后勤补给汽车两纵列,并有营妓500余人。战斗结束后,不数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到我中条山指挥所,告诉我:‘下午徐海东旅长(该旅属刘伯承一二八师,师有十二万余人,每旅有四万余人)要来见你。’二、三小时后,徐海东由朱德陪同来见我,我首对徐海东说:‘你此次在太行山战役,很有功劳。’朱德在旁边说:‘可是有功劳,但搞糟了。’我很奇怪,问朱德:‘为什么?’朱德说:‘我们本钱少,照他这样打法,不久便打光了,所以毛主席叫他到延安去再受训。’这一段话在我的头脑中印象很深,这一战役杀伤敌人不少,俘获亦多,十八集团军徐旅本身伤亡大约4000人左右,他们所用的战术是分段、切、截、追杀,大约与在赣南打法差不多,不过日军火力大,战志坚强,故结果十八集团军牺牲亦不少。这一点,我特别要写出来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军事教育和作指挥官的人们,要个别研究,战斗中,盲目勇敢,愿意牺牲官兵生命,是不应该的,最后结账,必然失败。共产党人海战术,北方冯玉祥打仗的大刀队战法,对装备拙劣火力微弱的敌人,是有效的。对重装备,火力强且有制空权的敌人,那便是自找过分损伤。在今日科学武器时代,战场上多是面式火网,不能用落伍战术随便把官兵生命牺牲,企图侥幸的成功。”

最重要的淞沪之战,李宗仁说:“检讨淞沪会战的得失,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最高统帅犯了战略上的严重错误。我们极不应以全国兵力的精华在淞、沪三角地带做孤注的一掷。即使要在淞沪孤注一掷,也应该打积极的防御战,而蒋提出的‘获胜的要道’,令国军坚守阵地,来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却是单纯的、消极的防御战,形成失去主动、惨遭挨打的局面。这种‘战略上的严重错误’,国民党学者虽也同意‘似非得计’,但总以有桑榆之收为辩。”

台湾名外交家陆以正就说:“八一三开始,政府中央军是精锐尽出,在上海拼命抵抗了三个月。事实上把所有最精锐的部队都摆到那去,都打完掉了。这在当时政府是一个非常大的赌博。但那是值得的,因为你只有这样子,才能使其它国家知道中国抗战的决心。尤其是八一三后,第二天八一四,我们空军第一次出来,到黄浦江上去炸日本停的军舰。那人心真是振奋到了极点,现在想起来都还可以流眼泪。”

忍辱负重的结果,得道多助的胜利

抛开种种关于抗战的战略、战术争议,其实说到底抗战的胜利是意志的胜利。张学良说:“如果使军队与民众真正觉悟,从内心上发出与敌势不两立之抗战精神,则力之增加实不可限量。”

柏杨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我是小学二年级。我们全班哭成一团。认为我们国家要亡了。我们才几岁啊,小学二年级,七八岁。”

陆以正说:“我们那一代从小到大,受日本人的侵略,对每个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们都非常反日本。而在台湾那一代,跟我的年龄差不多的人,那时他在做日本的皇民,所以完全不一样。我起先是在开封长大,九一八时日本人占了东三省,第二年一二八,我们家刚好搬到上海,住在济司斐尔路。那时日本人打蔡廷锴将军的十九路军,抵抗得非常激烈。真是以非常落后的武器,对付非常精锐的日本部队。那时我们住在沪西,越界租路的地方,看浦东那边晚上的炮火,房子烧得红红的,这印象之深刻,到现在不能磨灭。”

陆以正也看到了八百壮士的坚忍不屈:“四行仓库就是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四个银行联合的一个仓库。这个仓库正好在苏州河边上,所以派了一个营副叫谢晋元,带了几百人守在这个地方,挡住日本人。等到军队完全撤退后,四行孤军就没法再打下去了。公共租界为了人道原因,就让他们过桥到公共租界这边来,名义上把他们缴械。我记得就在上海沪西胶州路的地方,设立了一个集中营,把他们收容在那地方。结果这个地方反而成了抗战人的圣地。这些人关在那个里头,每天早晨还升旗,我常常与同学被带去参加升旗礼、降旗礼去劳军。那对我们是非常振奋的东西,国家抗战的象征。事实上那升旗典礼,非常的简单,是一个号兵吹个喇叭,看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冉冉上去。”

抗战初期,英美袖手,苏联有偿援助了中国大量的物资,包括1000架的飞机和5亿元美金,这笔珍贵的援助,中国人不应该忘记。联俄抗日,西安事变的基本目的达到了。蒋介石领导抗战,坚持到底,中国人也不应该忘记。但是更不应忘记的是,自助才能人助,如果中国撑不下来,重庆一失,苏联可能拿下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各省,与日本瓜分中国,中国会成为第二个波兰。

名教育家高梓说:“那时很了不起,可以说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敌忾同仇,打倒日本。天一亮就听到唱这个歌,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那个时候很振奋,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们在青木关马路边上,看着那些青年,站在卡车里开着走,真了不起。”

“那时我们处在一种劣势。但我们抗战的意志精神非常的强烈。我们都有这个观念,我们人口比他们多,多多少倍。我们只要打死一个日本人,我们就够本,打死两个就赚一个。就是这样想的。一定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我们有充分的信心。那时在精神生活上可说比现在活得还充实。大家很苦,可是不觉得苦,觉得很快乐。觉得很有希望。”

不管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是如何成王败寇,屈辱以终,他在对日抗战中运筹帷幄、忍辱负重、坚持到底,终得胜利,实在是功在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05-8-15 14: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国1/5的军队(多是国军精锐)断送在淞沪会战,有这样一种说法.

抗战初期,日军关东军为主力是由北向南沿南北交通线长驱直下的,对东南诸省形成了战略包抄,在战略上占据了地理优势.
为了改变这种战略对局,蒋不惜以精锐血拼淞沪,为的就是把主战场由北方引向东方,让日军关东军的南下战略改为海军为主力的西进战略,这样中国获得了战略纵深,可以退守大西南,而日军海军主力的西进则因为交通和地域等因素远比关东军南下困难.
 楼主| 发表于 2005-8-15 15: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公庐山抗战声明

1937年7月17日

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芦沟桥事变,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止,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

此事发展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诸位关心国难,对此事件,当然是特别关切,兹将关于此事件之几点要义,为诸君坦白说明之。

第一、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本年2月三中全会宣言,于此更有明确的宣示。近两年来的对日外交,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国内大都可共见。我常觉得,我们要应付国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的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是此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跟着今年二月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于和平的爱护。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第二、这次芦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是偶然突发的,但一月来对方舆论,或外交上直接间接的表示,都使我们觉到事变发生的征兆。而且在事变发生的前后,还传播著种种的新闻,说是什么要扩大塘沽协定的范围,要扩大冀东伪组织,要驱逐第二十九军,要逼迫宋哲元离开,诸如此类的传闻,不胜枚举。可想见这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限制的出入于我们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在,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已快要临到这极人世悲惨之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了6年之久,继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芦沟桥。如果芦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末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剩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芦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第三、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逼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第四、芦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但是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的约束。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对方犹能设身处地为东方民族作一个远大的打算,不想促成两国关系达于最后关头,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对于我们这最低限度之立场,应该不致于漠视。

总之,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常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达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待的。《文汇年刊》1939年5月初版
 楼主| 发表于 2005-8-15 15: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及人民一致所努力者,在完成现代国家之建设,以期获得自由平等之地位;以是之故,对内致力于经济文化之复兴,对外则尊重和平与正义,凡国联盟约,九 国公约——中国曾参加签订者,莫不忠实履行其义务。盖认为“独立”与“共存”,二者实相待而相成也。乃自九一八以来,日本侵夺我东四省,淞沪之役,中国东南重要商镇,沦于兵燹;继以热河失守;继于长城各口之役;屠杀焚毁之祸,扩而及于河北;又继之以冀东伪组织之设立;察北匪军之养成;中国领土主权,横被侵削。其他如纵使各项飞机在中国领土之内不法飞行,协助大规模走私,使中国财政与各国商业,同受巨大损失;以及种种毒辣之手段:如公然贩卖吗啡、海洛英,私贩枪械接济盗匪,使中国社会与人种,陷入非人道之惨境。此外无理之要求与片面之自由行动,不可胜数。受一于此,已足危害国家之独立与民族之生存,吾人敢信此为任何国家任何人民所不能忍受,以迄于今,吾人敢言中国之所以出此,期于尽可能之努力,以期日本最后之觉悟而已。及至卢沟桥事件爆发,遂使中国几微之希望归于断绝。

卢沟桥事件之起因,由于日本大举扩张天津驻屯军,且屡于辛丑条约未经允许之地点施行演习。日本此种行动,已足随时随地引起事变而有余;而本年七月七日深夜,日本军队竟于邻近北平之卢沟桥,施行不法之演习,继之以突然攻击宛平县城。我守土有责之驻军,迫而为正当防卫;我无辜之人民,于不意之中,生命财产毁于日本炮火之下,凡此事实,已为天下所共见。

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日本之行动有深足注意者,即其口头常用就地解决,及不欲扩大事态之语调;而其实际,则大批军队及飞机、坦克车,以及种种新战争利器,由其本国及朝鲜与我东北,源源输送至河北境内。其实行武力侵略,向我各地节节进攻之事实,绝不能为其所用之语调,所可掩蔽于万一。

中国政府于卢沟桥事件发生后,犹以诚意与日本协商,冀图事件之和平解决。七月十三日,我外交部曾向日本大使馆提议双方及时停止军事行动,而日本未与置答。七月十九日,我外交部长复正式以书面重提原议,双方约定一确定日期,同时停止军事动作,同时将军队撤回原驻地点。并曾声明: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此次不幸事件起见,准备接受国际公法或条约所公认之任何处理国际纠纷之和平方法,如双方直接交涉,斡旋,调解,公断等等。然而以上种种表示,均未得日本之置答。

于此之际,中国地方当局为维持和平计,业已接受日本方面所提议之解决办法。中央政府亦以最大之容忍,对于此项解决办法,未予反对。乃日本军队于无可借口之中,突然在卢沟桥、廊坊等处,再行攻击中国军队,并于本年七月二 十六日致哀的美敦书,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北平。此则予双方约定解决办法以外,横生枝节,且为吾人所万万不能接受者。

日本军队更不待答复,于期限未至之前,以猛力进扑中国文化中心之北平,与中外商业要枢之天津。南苑附近,我驻军为日本轰炸机及坦克车所围攻,死亡极烈;天津方面,人民生命横遭屠戮,公共建筑、文化机关以及商店、住宅,悉付一炬。自此以后,进兵不已,侵入冀省南部,并进攻南口,使战祸及于察剩凡此种种,其横生衅端,扩大战域,均于就地解决及不扩大事件语调之下,掩护其进行。

当此华北战祸蔓延猖獗之际,中国政府以上海为东方重要都会,中外商业及其他各种利益,深当顾及,屡命上海市当局及保安队加意维持,以避免任何不祥事件之发生。乃八 月九日傍晚,日军官兵竟图侵入我虹桥军用飞机场,不服警戒法令之制止,乃至发生事故,死中国保安队守卫机场之卫兵一名,日本官兵二名。上海市当局于事件发生之后,立即提议以外交途径公平解决;而日本则竟派遣大批战舰陆军以及其他武装队伍来沪,并提出种种要求,以图解除或减少中国自卫力量。日本空军并在上海、杭州、宁波以及其他苏、浙沿海口岸,任意飞行威胁,其为军事发动,已无疑义。迨至昨(十三)日以来,日军竟向我上海市中心区猛烈进攻,此等行动,与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向河北运输大批军队,均为日本实施其传统的侵略政策整个之计划,实显而易见者也。

日本今犹欲以淞沪停战协定为借口,将使中国于危急存亡之际,尚不能采用正当防卫之手段。须知此等停战协定,其精神目的,即欲于其地点内双方各自抑制,以期避免冲突,不妨碍和平解决之进行。若一方自由进兵,而同时复拘束他方,使之坐而听受侵略,此为任何法理任何人情所不能曲解者。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

此等条约,其最大目的,在维持正义与和平。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日本苟非对于中国怀有野心,实行领土之侵略,则当对于两国国交谋合理之解决,同时制止其在华一切武力侵略之行动;如是则中国仍当本其和平素志,以挽救东亚与世界之危局。要之,吾人此次非仅为中国,实为世界而奋斗;非仅为领土与主权,实为公法与正义而奋斗。吾人深信,凡我友邦既与吾人以同情,又必能在其郑重签订之国际条约下各尽其所负之义务也。
发表于 2005-8-15 1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非功过,自在人心……
发表于 2005-8-16 0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在绝境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在美国参战且日军现出颓势后开始把目光重新转向反共,同时对国内腐败监管不力.

<一寸河山一寸血>其实也有很强的偏向性,算不上很公允,不可全信.
发表于 2005-8-16 0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月光笑侠于2005-08-16 01:10发表的:
蒋在绝境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在美国参战且日军现出颓势后开始把目光重新转向反共,同时对国内腐败监管不力.

<一寸河山一寸血>其实也有很强的偏向性,算不上很公允,不可全信.
蒋纬国当总监制,难免
所以孙元良这样的人也能在里面大言炎炎
发表于 2005-8-16 01: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相早已掩埋,如不费心费力了解事实,只凭历史书的只言片语而定人之善恶美缺,不足以服人心那
站在蒋在其自身立场,有些事我实在无话可说,在某些方面他却有其惊人的判断水准,这是稍有主见的人都晓得的
然而其监管之不力,腐败之横行,借刀杀人之心,早已为其落败埋下伏笔!
俱往已,今朝莫不如是,实无 看头!!!!!!!
发表于 2005-8-16 0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然古今失败后而被人歌功颂德的又有几人.
历史早已化做尘土,真相已不副存在,我们可恨被遮蔽双眼,
然又奈何,徒空嘘长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6 02:32 , Processed in 0.0879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