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期我一直在尝试创作一个<在**...>的连集
以诗歌/臆想性小说/两者之间的载体 表达为主
个人创作当中(已包括<在风中><在阳里><在雾底>,<在云上>正在构思中),自己本身还是比较满意的 整个创作过程中延续了我现在热衷的一种随意性流动状态,同时包括对梦境的理想性续写与对现实中某些特定唯美童话画面的较纯粹描述
这种状态最初应当从一年前参加系里面去浙江的美术实习时候开始萌芽的,于暑假创作短诗集<无处可去>时比较成形了
成形的同时还有当前的诗歌观,与同时存在一直苦恼着的关于对作品主客体间勾通的问题`
关于诗歌与后现代童话中创作者主观臆想性与事物客观属性之间某种神秘联系之间的桥梁如何连接
博尔赫斯早就关于词源学中不同的组合搭配(即可狭隘地认为是\"形式\")之间的趣味性几乎是无穷的
正是因为如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形式即内容\",即是说某一种特定的或是偶然的形式所能够表达的最完整的意义只有一个(PS:事实上早在古希腊早期巴门尼德就表达过类似这样的思想,比如\"存在永远存在\"同时\"非存在不存在\",这便是每一个词语都有特定相应的存在内容)
既然如此,虽然作者很可能在获得某一灵感的同时从此处灵感出发,于不同的环境与心态之下有可能获得不同的创作结果(偶然性极大地表现于此),而且在很多读者看来这样不同的结果形式可能于他们的意义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其间对作品的理解过程包含了太多复杂的自身先验......但于作者而言,即便在创作当时很多时候并不会完全咬文嚼字地去推敲某一个词或者某一个语气的不同(因为作者在真正的艺术创作过程当中应当是以一种惬意地随性状态而享受的,无论他表达的是轻松还是沉重/是幸福还是悲恸),但作品完成之后,作者从先站在一个客体角度观察自己的作品,再同时转换视角在主体创作者与客体之后来回体会之后便能发现这种因为偶然性带来的不同形式(哪怕仅仅是一个字的不同)是能表达出不同含义的
所以有一点上我也相当矛盾,就是如果作为纯粹的客体欣赏者身份,我们应当以如何的态度来面对作品,是应当努力地尝试去转换自己思维以接近创作者的逻辑,还是仍然保存那样一种随意的状态随波而流地随作品形式去展开自己的臆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