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谓外宣,何谓内宣?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时,国际社会无法再一味地固守冷战时期的阵营,很多话题都有了国际意义,比如: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还有中国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等,都已不再仅仅是国内新闻的关注点。
每当《对外大传播》的记者采访外国驻北京的新闻机构时,每每会听到这些外国人提及的是《瞭望东方周刊》、《南风窗》等,那些有可能仍被我们视为“内宣”的刊物,占据了惜时如金的外国读者的阅读时间。而在这其中《瞭望东方周刊》又是一本让国内外读者也同样青睐的刊物。
是什么力量让《瞭望东方周刊》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崛起于如林的期刊市场?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前有独霸了半壁江山的《南方窗》的“围堵”,后有刚刚崛起的《中国第一财经》的“追捕”下,却能在上海,在这个中国新闻业群雄并起之地站住了脚跟,并且让人看到一片光明的前途?他们成功的经验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人来说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为此我们采访了《望东方周刊》的常务副总编辑韩松。
“我们刊物的成功来源于比较清楚的定位”
《对外大传播》:在办刊之初,《瞭望东方周刊》就打出旗帜——我关注的,也一定是全社会关注的。我们乐见一切美好的价值和权利在东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愿以真实的报道和言论贡献于这一进程——这样的宣言与追求都充满了人文精神和新锐之气。从今天的局面看,你们的追求与结果相吻合吗?
韩松:办刊之初,新华社定的方针就是主流刊物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且,让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比较有信心,这来源于我们比较清楚读者的定位。
新华社办有许多刊物。创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瞭望》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本以传递权威信息、纵览国内外大势为宗旨的刊物,至今仍是许多中国党政官员案头必备的决策参考读本。但我们当时分析这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在党政干部和“工农商学兵”之外,崛起了一个新兴社会阶层。他们拥有独立见解,渴望创造财富,向往掌握新知,奋力想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这些人群是《瞭望》这样的刊物没有覆盖到的。根据我们做的调查,这部分人最想看到对国内外重大时政和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想了解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仅靠红头文件和内部传达已经不能与这部分人达成圆满的沟通。
我们曾在沿海做过调查,发现私企老板都在看党报。为什么?他们要从中寻找政策。在《瞭望东方周刊》之前,有《南风窗》,它是个半月刊,充分阐释党的政策是这个刊物的长处,它的不足是新闻不足,对重大话题涉及不够。而有的新闻周刊社会新闻性比较强,追求的东西比较高尚,但它的时政新闻不够。我们正是寻找了他们之间的一个空挡。
“每组文章都力求发出响亮些的声音”
《对外大传播》:我们最近看到《瞭望东方周刊》策划了一些很有深度的话题,如《欧战60年毁灭与重生》,它让人类站在战争的废墟上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国与国之间能奉行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选题体现了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追求?
韩松:正如你所说的,《瞭望东方周刊》的每篇文章都有这样一种对主题的追求,每组文章都力求发出响亮些的声音。
我们连续两年的春节专题报道都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过去只要做这样的重头文章,就都是遵从一种思路——贯彻从中央往下的报道思路。而现在我们还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和人生。
比如2003春节那一期,我们做的文章叫“穷人过年”。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讲穷人如何过年。之前,我们把所有的记者都派出去了,在寒冷的天气里到街头看下岗工人,春节那么冷的天气,看人家为了挣春节的过年费站在街头唱歌。还有好多人过节不敢回家,因为在家乡欠了债。我们力图通过这样的文章使大家看到,在中国还存在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贫困的人们,从而使大家对科学发展观战略理解得更为清楚。用这种最接近中国现实的手法,去讲最真实的故事,刊物出来后让很多人感到震撼,同时也觉得我们的刊物有公信力。
2004年春节,我们做的选题是“过年洗个澡”。洗澡是基本人权,却少有人提及。“小康”、“温饱”这类词频频出现,但又有谁考虑洗澡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一个人邋邋遢遢,连洗澡这个基本生活条件都达不到,如何让他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在我们的文章中,大家可以看到有人花上万块钱洗一次澡,也有人只能一年洗一次澡,不能常洗澡,因为没水,因为穷。做这样的选题就是想引起读者关注——中国实现小康后,穷人过年的泪水与笑声。
还有,我们最早提出“新兴医院神话”和“经济学家为谁代言”等选题,尤其是“经济学家为谁代言”我本人非常满意。原先,大家一致认为经济学家是比较中立的,但现在我们发现有的经济学家仅为社会某一团体代言。
再比如第40期的封面文章:《未竟的邓小平》,就说明了邓小平依然在精神上领导着中国这样一个事实。邓小平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创新了,他带领这个国家往前走了,因而他离开大家这么多年,却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但那期内容难度很大,因为邓小平大家太熟悉了,必须站在对他整体把握的高度寻找与现实相联系的角度,不能太煽情,功过都得评说。那期刊物出来后影响很大。作为媒体,我们的确肩负着唤醒社会良知的责任。
(他的话使我们想起,在深圳的图书馆院落里伫立着一座雕塑——一个强壮的男人,正拼尽力气努力撑开铁质的门框,大踏步地冲出去。想起在浦东繁华地带马路旁静静斜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邓小平的话:“浦东开发不要动摇”。《瞭望东方周刊》就是这样收集引导人们释读对真理真实而宝贵的认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