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3|回复: 0

在舒适表象的背后——对西方当代居住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7 10: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舒适表象的背后——对西方当代居住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
汪丽君 舒平
--------------------------------------------------------------------------------

Behind the Comfortable Appearance
——A Typological Study on the West Contemporary Domestic Architectures

汪丽君 舒 平
Wang Lijun Shu Ping

摘 要 20世纪的最后20年,家庭的新变化给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大量开发住宅建设已失去了往日的热忱而转向城区重建。因此居住建筑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时代。建筑师们通过各自不同的住宅设计作品来表达对时代挑战的思考,并着手探索未来居住建筑的形态。
关键词 居住建筑 形态 类型学
ABSTRACT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new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put new questions in front of architects. Most of the West Countries lose ze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large scale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 former days and change over to the city proper re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is an age that the domestic building facing a variety of styles. Architects express their speculation on the challenge of the new age through their different design works, and even start searching for the form of the future domestic architectures.
KEY WORDS domestic architectures, form, typology
中图分类号 TU-0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3959(2002)03-0050-04

20世纪的最后20年,经济的稳定与新建筑技术的飞速进步促进了居住建筑形态的发展。第一台苹果机电脑问世于1980年,康柏磁盘出现于1983年。之后,设计的过程以及设计的表现方式都永久地改变了。平面图——这种概念化的、并一直被门外汉所惊疑的工具——被代之以新的方法,传统的形体表现被代之以有无限可能的计算机模型方案。业主第一次在建成之前就有机会了解到建筑师的想法。而这时的西方文化越来越强调个性的自由发挥,这就给住宅的建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晚婚、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和离婚率的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家庭新变化也给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 概念的界定
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对象已经非常适应:起居、穿衣、坐凳、开车、使用计算机。我们理解对象的品质,不仅通过其功能,而且通过它能表现什么来评价它们,进而期望寻求能够反映我们感受的内容。我们不只追求耐久,而且还注重对象吸引我们的东西。我们购买“潜水表”,不是因为我们会背着氧气瓶下海,而是由于其中包含一种高耐久性的感觉,而且由极度的精确反映了一种极高的品质感。我们买椅子,不只是为了坐得舒服——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有关什么是舒适、什么是不舒适的概念也是由它的形象得出的——而且还由于其能表达一种传统或是现代的感觉。它可以是一件家庭的雕塑,或是给予一个空间以闭合感。因此住宅的形态在本质意义上反映的是人们对所处时代生活品质的追求标准。
第二次大战后住宅供不应求,导致许多西方国家在20世纪50~60年代误入不顾质量而盲目建设的歧途。从70年代后期开始,建筑界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到了80年代,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大量开发住宅建设已失去了往日的热忱而转向城区重建。因此居住建筑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时代。与执着地信奉现代主义的那些年代相比较,上个世纪最后的20年至今的建筑设计理念尚未得到归纳整理,特别是在居住建筑形态领域更是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通过对类型学理论的研究,本文选取20世纪的最后20年作为研究西方当代居住建筑形态的时间限定范围,并强制地将其按时间划分为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阶段以便分析比较。但需要说明的是,这20年间的居住建筑形态表现是多样而纷杂的,它们之间的界限并非是清晰的,反而经常表现为混沌和含糊。正因为如此,通过这种类似断代史的分类方法可以便于我们分析、比较以及理解事物的本质。
二 1980~1990:复杂性的重现
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居住建筑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东西。在日本,安藤忠雄1981年设计的大阪增野(Koshino)住宅(图1),剔除了日本当代城市视觉上的混乱,同时也提供了面对新的地方景观的态度。安藤为在复杂矛盾的世界中寻找内部一贯性而努力,同时也分别注意到了各种地方元素,从壁炉到特别的房间的特质。这提醒着20世纪的80年代:这10年当中简单、单一的解决方法已经过时,技术的进步也加快了很多。
这也是设计语言大变革的时代,1981年埃托雷·索特萨斯设计的卡尔顿书架代表了“孟菲斯运动”,但是还有其他大量不同的理念。弗兰克·盖里的纸板沙发于1987年在威特拉投产。1983年由伊恩·里奇在萨塞克斯的鹰岩为老科学家所做的设计中,高技术元素有了新的浪漫用途,裸露的钢缆结构身处茂盛的绿树当中,用于建造住宅。美学的循环周期越来越短,建筑失去了它曾经拥有的永久性而成为了时尚的一部分。
约翰·鲍森和克劳迪奥·西尔夫斯特林合作设计的西班牙马略卡的诺因多夫(Neuendorlf)住宅(图2)完成于1989年。这是一个德国艺术品商人的假日住宅,它指明了地方建筑的新方向——或者说是赋予了一种陈旧建筑语言以新的生命。这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再现了密斯·凡·德·罗的精练语言和浸礼派修道院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延续性”、“安宁”等旧有价值观的魅力。
弗兰克·盖里此时逐渐著名起来。他开始了一系列雕塑性住宅工作,这些住宅是他20世纪90年代的公共建筑的前奏,代表作是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他在明尼苏达州威扎塔的温斯顿客房体现的半表现主义(Sem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17 00:02 , Processed in 0.06926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