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VS“韩流”
责任编辑 韩飞 2005-10-23 8:40:54
关于“海派”与“韩流”的比较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而有趣的话题。“海派”与“韩流”都经历了“由文化他者的指认到自我文化身份认同并自觉地进行文化主体形象建构”的过程。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它们的差异和共性同样不容忽视。上海大学学者曾军对此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缘起
海派 与三个艺术门类有关。一曰“绘画”,盖指以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融古今土洋为一体的绘画风格;二曰“戏曲”,来源于以“麒派”为代表的借鉴西洋戏剧形式改造传统京剧的流派;三曰“文学”,成为“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的结合物。
韩流 最初可追寻到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并播放韩剧《嫉妒》和1997年韩剧《爱情是什么》在央视的热播。但如果要真正从韩国内部找原因,应该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韩国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国”的口号以及一系列政府行为使然。
发展
海派 它似乎从一开始就以“海纳百川”的姿态自居,对域外现代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都具有开放的心态,但其中带有的某些消极因素如崇洋意识、市侩心理、奢浮风气的上海地域文化使其与这些年来上海的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隔阂。
韩流 韩国文化观光部于2001年底发表了《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明确提出了韩国文化产业进军中国的“先占战略”,打算先抢滩中国市场,进而以中国和日本为台阶,打入国际市场。近期“韩流”逐渐向时装、食品、电器、汽车等大众消费品拓展,这种以提供经济合作与交流平台为目标的“韩流”称为“新韩流”。
走向
海派 在近20多年的“上海文化建设”中,“海派”作出了许多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官方意识形态的方式重新界定自己,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文化身份,塑造一种新的文化形象。在这种意识之下,以泛化“海派”以至于取消“海派”来谈论“海派”便可以被我们理解了。
韩流 它是21世纪上半期投入巨资经过策划的商业文化操作,现已成为商业主义者“占有中国巨大的文化市场”的自觉商业文化战略,但仅靠大众文化及其相关文化产业的“韩流”能够实现韩国“文化大国”的梦想吗?抑或“文化大国”仅仅是韩国寻求经济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种经济策略?
文化资源选择和价值取向预设
海派 借助于文献式的影像资料、文学文本、历史文本以及保存相对完好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混杂的建筑,通过文化怀旧的方式点燃残存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对于老上海的美好回忆,从而实现其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可以说是“海派”在当代重建中的主要方式。
韩流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韩流”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支撑而成为韩国的全民族意识,而其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及在技术层面与世界全方位的接轨也有力地保障了它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过分市场化的、商业气息浓厚的大众文化成为韩国的首选。
对文化他者的态度
海派 存在“崇洋”与“排外”的现象,“崇洋”和“排外”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崇洋”所产生的文化优越感成就了“海派”“排外”的重要条件;但另一方面,“排外”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派”的“洋化”(国际化)。在近年“上海城市精神”讨论中,上海开始努力营造一种与中国其他地区之间合作共荣的文化形象,有意识地通过克服“地方性矛盾”来更好地实现“国际化目标”的努力。
韩流 韩国文化在历史上经过了“唐化”和“西化”两个阶段,而当今的韩国大众文化更是“成为直接将中国的儒家文化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对于韩国而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无疑是其源头文化之一。因此,当“韩流”选取中国作为它的抢占世界市场的战略的第一个目标时,它对于其源头文化的进入和影响便具有“有意识地对‘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进行某种区分,而将自己打扮成了儒家文化的最好的继承者之一”。
评点
海派 它的生长土壤在当代中国,克服“海派”中的负面因素在当下非常重要。
韩流 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1990年代中国社会急促变化所引起的文化空白,而“韩流”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应在真正理解中国和东亚的基准上,向世界诚实地展示其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遭遇的各方面的坎坷”,只有这样,才能“使‘韩流’成为具建设性的文化清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