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4|回复: 0

贝南克可能信奉“通货膨胀目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6 1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贝南克(Ben Bernanke)麾下的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将与格林斯潘(Greenspan)时代有何不同?

也许最大的变化就是Fed对待及讨论通货膨胀的方式。

作为学者,作为Fed理事,贝南特一直是目标通货膨胀政策的大力倡导者,他主张设立正式、公开的通货膨胀率目标,由央行负责维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标通货膨胀政策”。

这种主张目前争议颇多,自然也对即将卸任的Fed主席格林斯潘的路线有所背离。在格林斯潘的18年任期中,由于他在独立领导Fed和掌控美国经济方面的出色表现,美国从未设立过明确的通货膨胀率目标。

尽管这一政策的倡导者声称设立确切目标将有助于提高Fed的透明度以及履行Fed维持低通胀率的职责,但基于格林斯潘的以往功绩,反对者仍然坚称,此举将不可避免地限制Fed的灵活性。

最近20年,目标通货膨胀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采用。包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20几个国家已先后采用此项政策,欧洲央行也在此之列。

设立目标的形式多种多样。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将两年内通货膨胀目标设定为接近2%的水平,而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则设定了2%-3%的目标区域。

若贝南克的任命获得参议院批准,美国也很可能如法炮制,特别是考虑到贝南克正在设法使金融市场相信,猖獗的通货膨胀以及与之相伴的经济不稳定性不会在后格林斯潘时代卷土重来。眼下正值高昂的油价使Fed对通货膨胀形势日感担忧之际,对通货膨胀目标的讨论更是尤显重要。

支持者表示,理想的通货膨胀率不仅能够确保物价稳定,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一个成熟并且得到有效执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可以带来产出、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多方面的良好效果,”贝南克2003年在美国商业经济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发表讲话时表示。

过去,贝南克一直主张将美国的通货膨胀目标设在1%-2%的区域内,但他也表示,如果真的让它成为一个正式目标,最佳利率仍有待于Fed的仔细研究。

贝南克是目标通货膨胀政策的先行倡导者,这在其诸多学术文献及著作中均有体现,学术界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所使用的一些概念及短语就出自他手。他主张,一个正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将有助于指导政策,确保央行将重点放在保持物价稳定的长期目标上。

“你们谈论的人正是这一问题的先行思考者,”与贝南克就这一问题共同发表过文章的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弗里德里克•米甚金(Frederic Mishkin)说。

与其他央行官员一样,格林斯潘也遵循低通胀政策,但他并不赞成设立正式的通货膨胀率目标。目标通货膨胀政策的其他反对者也表示,这一政策可能在关键的环节将央行束缚住,迫使它们在经济需要更大回旋余地时却要机械地提高或降低利率。

那正是格林斯潘在某种程度上表示认同的观点,在格林斯潘出任Fed主席的18年中,美国经历了两次衰退、出现了两次股市崩盘,世界经历了数次新兴市场危机。格林斯潘在200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在关键的时候,运用简单的规则来指导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但贝南克在Fed未来的一些同僚却有可能反对这一观点。Fed理事唐纳德•科恩(Donald Kohn) 2003年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通货膨胀率目标时说,他讲话的前提是认定美国在过去20年中执行了一套非常成功的货币政策。科恩也一直是Fed主席一职的潜在竞争者。他说:“我们实现了物价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不高且保持稳定,而我们在实现这一切的20年中只经历了两次相对轻微的经济衰退......对我来说,继续原来的一贯做法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当然,这种做法可能是难以界定或解释的。”

支持设定一个正式的通货膨胀率目标未必就会使贝南克在通货膨胀问题上成为鹰派。事实上,当2002和2003年许多进口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导致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面临下行压力之时,贝南克对物价可能跌至人们乐见水平以下太多表示了担忧,他支持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应对这一局面。

鉴于经济学家们在设定正式的通货膨胀率目标一事上无法达成共识,看来Fed不大可能很快采取这一做法。但在贝南克执掌Fed的时代,各方围绕这一问题确实有可能展开激烈的辩论。

Fed前理事艾德华•格兰里奇(Edward Gramlich)说:“人们对他在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一事上的观点有所争议,他在坚持己见方面可能会比许多人走得更远些。”格兰里奇目前担任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临时教务长。他还说,贝南克非常具有灵活性,他不大可能将自己倾向于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的观点强加给强烈反对这一做法的人。

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的做法是学术界30年前提出来的。经济学家们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认识到,为了控制住目前的通货膨胀率,需要控制住个人和企业对通货膨胀率未来走势的预期。如果公众预计通货膨胀形势会加速恶化,由于认为物价将会大幅跃升,因此雇主将会要求提高售价,而雇员则会要求涨工资,而这会使物价形势更加恶化。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建议,各央行应为货币流通量设定正式的增长目标,比如说为银行存款设定增长目标,因为货币增长量是影响通货膨胀形势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但事实证明,衡量货币增长情况的指标不能很好地预示未来的经济活动情况。

所以各央行乾脆直接为通货膨胀率设定目标。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和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实行了这一政策。

从结果来看,在央行制定正式通货膨胀目标与没有制定正式目标的国家中,实际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并没有很大差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估计,从1997年2006年,加拿大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将约为2%,与美国相同;而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预计只略高一些。

米甚金表示,在过去20年中,格林斯潘在没有制定正式通胀目标的情况下,依然能一步步将通货膨胀率降低下来,这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然而,格林斯潘的继任者能否继续有效地控制经济就不得而知了。因而,他和其他一些人认为,制定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也许可以确保过去20年的成就能够延续下去。

“我们真正想要做的就是克隆格林斯潘,而这就是克隆的方式,”米甚金说,“我们希望确保未来Fed主席接班人能够遵守格林斯潘的原则。”

如今全球都在朝著制定通货膨胀目标的方向迈进,这也是更大范围内提高央行透明度的趋势的一部分。当各央行采用通货膨胀目标的时候,就是在明确地阐述自己的意图;采用通胀目标的央行还会定期向市场发布报告,让市场了解央行的想法。

贝南克2003年曾这样说道:“眼下在提高央行目标、计划、经济评价的透明度上进行投资,将来就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Fed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比如明确公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提早公布定期会议的纪要等等。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年初进行的一项非正式调查显示,外界对于Fed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仍然没有把握。8家密切关注Fed动态的公司中,有6家认为Fed有一个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Macroeconomic Adviser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内的4家公司表示,他们认为Fed希望通货膨胀率能维持在1%至2%之间。这里的通货膨胀率指的是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Fed认为这一指标在衡量生活成本方面比消费者价格指数更为准确。)

ISI group认为Fed的通胀目标为1.5%至2.5%;美林认为是1.5%至2%;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则表示Fed并没有隐含的通胀目标。

那正是格林斯潘在某种程度上表示认同的观点,在格林斯潘出任Fed主席的18年中,美国经历了两次衰退、出现了两次股市崩盘,世界经历了数次新兴市场危机。格林斯潘在200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在关键的时候,运用简单的规则来指导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但贝南克在Fed未来的一些同僚却有可能反对这一观点。Fed理事唐纳德•科恩(Donald Kohn) 2003年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通货膨胀率目标时说,他讲话的前提是认定美国在过去20年中执行了一套非常成功的货币政策。科恩也一直是Fed主席一职的潜在竞争者。他说:“我们实现了物价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不高且保持稳定,而我们在实现这一切的20年中只经历了两次相对轻微的经济衰退......对我来说,继续原来的一贯做法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当然,这种做法可能是难以界定或解释的。”

支持设定一个正式的通货膨胀率目标未必就会使贝南克在通货膨胀问题上成为鹰派。事实上,当2002和2003年许多进口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导致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面临下行压力之时,贝南克对物价可能跌至人们乐见水平以下太多表示了担忧,他支持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应对这一局面。

鉴于经济学家们在设定正式的通货膨胀率目标一事上无法达成共识,看来Fed不大可能很快采取这一做法。但在贝南克执掌Fed的时代,各方围绕这一问题确实有可能展开激烈的辩论。

Fed前理事艾德华•格兰里奇(Edward Gramlich)说:“人们对他在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一事上的观点有所争议,他在坚持己见方面可能会比许多人走得更远些。”格兰里奇目前担任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临时教务长。他还说,贝南克非常具有灵活性,他不大可能将自己倾向于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的观点强加给强烈反对这一做法的人。

设定通货膨胀率目标的做法是学术界30年前提出来的。经济学家们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认识到,为了控制住目前的通货膨胀率,需要控制住个人和企业对通货膨胀率未来走势的预期。如果公众预计通货膨胀形势会加速恶化,由于认为物价将会大幅跃升,因此雇主将会要求提高售价,而雇员则会要求涨工资,而这会使物价形势更加恶化。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建议,各央行应为货币流通量设定正式的增长目标,比如说为银行存款设定增长目标,因为货币增长量是影响通货膨胀形势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但事实证明,衡量货币增长情况的指标不能很好地预示未来的经济活动情况。

所以各央行乾脆直接为通货膨胀率设定目标。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和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实行了这一政策。

从结果来看,在央行制定正式通货膨胀目标与没有制定正式目标的国家中,实际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并没有很大差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估计,从1997年2006年,加拿大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将约为2%,与美国相同;而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预计只略高一些。

米甚金表示,在过去20年中,格林斯潘在没有制定正式通胀目标的情况下,依然能一步步将通货膨胀率降低下来,这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然而,格林斯潘的继任者能否继续有效地控制经济就不得而知了。因而,他和其他一些人认为,制定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也许可以确保过去20年的成就能够延续下去。

“我们真正想要做的就是克隆格林斯潘,而这就是克隆的方式,”米甚金说,“我们希望确保未来Fed主席接班人能够遵守格林斯潘的原则。”

如今全球都在朝著制定通货膨胀目标的方向迈进,这也是更大范围内提高央行透明度的趋势的一部分。当各央行采用通货膨胀目标的时候,就是在明确地阐述自己的意图;采用通胀目标的央行还会定期向市场发布报告,让市场了解央行的想法。

贝南克2003年曾这样说道:“眼下在提高央行目标、计划、经济评价的透明度上进行投资,将来就可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Fed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比如明确公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提早公布定期会议的纪要等等。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年初进行的一项非正式调查显示,外界对于Fed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仍然没有把握。8家密切关注Fed动态的公司中,有6家认为Fed有一个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Macroeconomic Adviser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内的4家公司表示,他们认为Fed希望通货膨胀率能维持在1%至2%之间。这里的通货膨胀率指的是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Fed认为这一指标在衡量生活成本方面比消费者价格指数更为准确。)

ISI group认为Fed的通胀目标为1.5%至2.5%;美林认为是1.5%至2%;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则表示Fed并没有隐含的通胀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15:46 , Processed in 0.06360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