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985”二期工程拼的是质量而非数量,各入选高校都竭尽全力申报若干个科技创新平台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最终只有一部分能够申报成功,并按照实力、地位和重要程度被分成了I类和II类两种,其中I类高于II类。
之后,各高校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或者顶级I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作为“985”二期工程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些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和顶级I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不一定代表各高校实力最强、名声最高的学科,但一定是该校投入最大、最想发展和巩固的学科。
那么,看看其他985二期高校的选择,可以对湖大的985二期建设有一个更好的规划
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
点评:作为工科老大,清华校方最终从众多王牌学科中选择了“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并不让人惊讶。因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可能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影响力的朝阳学科之一了。如果能充分占领这个制高点,今后清华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优势也许会继续拉大。
北京大学——北京分子科学【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建】
点评:作为国内理科的老大,北大的I类平台同样比比皆是。北大校方将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定为与中科院共建的“分子科学”,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当然,北大在化学和分子科学领域的实力,决不辜负这个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地位,而中科院的加入将使得其领先地位绝对不可动摇。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
点评:复旦是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学府,但这不意味着复旦什么都强。当前复旦在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并不是国内最强的,但反正有人有钱,复旦不在乎,估计在复旦看来这是他们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地方。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点评:今年,上交将实力很强的上海二医大吃掉,从而完成了从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蜕变。但代表其最强实力的还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即当年老交大内迁西安没能带走的那一部分。于是,校方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毫无争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
点评:作为理科研究重镇,中科大校方选择了“微尺度物质科学”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实力是没有问题,但对于科大丰富的人才储备,财大气粗的清华复旦交大浙大始终虎视眈眈,这才是科大最大的麻烦。
浙江大学——信息与控制
点评:1998年与另三所高校合并后,浙大重新成为一所学科极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其工学和农学的整体实力非常强大。浙大校方选择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是“信息与控制”,向清华挑战的心态一览无余。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努力,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倾全省之力的扶持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南京大学——物质科学
点评:上个世纪后期,南京大学通过论文发表的数量优势,在老百姓心中一炮而红,被指责其是此后国内持续多年的、不重质量只讲数量的论文灌水风的始作俑者。这些批评不能抹煞南京大学的理科综合实力,其中天文学和地质学这两个学科都是国内顶尖,物理和化学也非常强。最终,校方选择“物质科学”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中科大正面交锋,估计南大是非常自信的。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制造科学与技术
点评:作为老交大的主要继承人,西安交大的工科实力毋庸置疑。2000年合并后,西安交大成为综合性大学,但核心依然在工科。校方选择了“制造科学与技术”,同样是西安交大享誉全国的顶尖王牌专业,没有疑问。
哈尔滨工业大学——宇航技术
点评:哈工大是国/防科工委下属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也是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工科大学。从学科建设的情况来看,找不出什么理由不让哈工大校方选择“宇航技术”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
武汉大学——武汉地球空间信息
点评:作为理科同样很出色的学校,武汉大学校方选择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却是“地球空间信息”——来自测绘、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个看似“冷门”的学科。不过,武汉大学在此领域的实力和地位远远高出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国内很难找到对手。不过有趣的是,这事实上就是武测的家底,由此可见武大合并的成功。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绿色化学化工
点评:这是唯一由两所985高校共建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南开的化学,天大的化工,合在一起堪称恐怖的组合。以两校的实力,本可独立发展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但为了尽可能占领制高点,两校决定联合共建“绿色化学化工”这个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如果最终合作成功,当前国内化学化工领域的平衡必将被彻底打破。但这也是双刃剑,合作不利的话两个学校将两败俱伤。
中山大学——广州生物资源
点评:2001年中山大学吞并中山医大,使得中山大学成为继北大、复旦之后第三所理学和医学实力都较强的高校。中山大学在传统生物学领域实力较强,于是校方选择了“生物资源”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与广东GDP在国内的地位相比,中山大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川大学——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
点评:作为西南第一高校,川大早在1993年就吞并了工科实力较强的成都科技大学,并在此后数年内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这次失败的更名致使其知名度下滑,给后来合并的高校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最终复名“四川大学”。2000年,川大再次合并实力很强的华西医大,西南霸主地位更加不可动摇。川大校方选择“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比较明智,这是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而川大在这方面的实力又确实强大。
北京师范大学——地球表层过程与综合减灾
点评:北师大校方选择“地球表层过程与综合减灾”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但相对同领域其他研究机构,北师大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吉林大学——物质制备科学
点评:2000年后由多达六所参差不齐的高校合并而成的吉林大学,虽然不少学科点实力较强,但没有一个成为国内无可争议的第一。如今,吉大校方选择“物质制备科学”作为其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同样并不明显。
厦门大学——嘉庚化学
点评:位于沿海开放著名城市,并不意味着人才流失的速度就一定比内地慢,厦大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进入19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代,厦大遇到了与内地高校同样的问题——如何尽可能多的留住人才。不过,厦门大学在化学领域的实力依然很强,校方将其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定位于化学,意料之中。考虑到国内化学领域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不少,厦大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点评:无可挑剔的选择。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及其资源
点评:同上的情况。2004年中南大学“先进有色、稀有金属与粉末冶金材料”建设项目的成果获得当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举打破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局面。如此强劲的实力,促使校方自然选择“有色金属材料及其资源”作为其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 【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船重工集团717研究所等单位共建】
点评:早在1980年代的华中工学院,就是在校生人数最先突破一万的几所高校之一,其规模远远超出当时国内众多名校一大截。该校数年间培养的校友,比那些名校二十几年累计的还多。此后的华中理工和华中科技,最大的特点同样是大,其在校生规模不断刷新纪录。如今,华中科技校方选择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也是由多家科研单位抱团联合共建,深悟“人多力量大”的真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技术
点评:“校如其名”,北航最擅长的领域是航空航天。在2001年教育部的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该校一举拿下了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下属的3个国家重点学科,比哈工大、西北工大都多。因此,北航校方选择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是“航空科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毁伤与安全
点评:北京理工的自控本是国内一流,但被流放到兵器部之后从高精尖技术转向常规武器,学校地位也随之下降,因此,北京理工校方只好选择“爆炸、毁伤与安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符合北理工的自身特点。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航行
点评:同属国防科工委的西北工大,当今的处境非常尴尬,工科实力最强的部分是“三航”(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因涉及到太多的机密而无法让世人知晓。从而影响了招生。西北工大的校方根据自身特色,选择了“无人航行”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
同济大学——城市建设与防灾
点评:同济在1996年和2000年的两次合并,没能缩短其与复旦、上海交大的差距,上海老三的地位不无尴尬。不过,同济在民众中的口碑不错,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名气和实力早已家喻户晓,校方选择“城市建设与防灾”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实至名归。
东南大学——通信技术
点评:当年四大工学院之一。目前东南大学在通信技术领域实力较强,校方遂选择“通信技术”作为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不过,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实在是太多太强了。
大连理工大学——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
点评:作为曾经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大连理工的实力一向较强,尤其是在化学化工领域。于是,校方选择“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作为其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意料之中。
东北大学——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
点评:作为原冶金部的重点院校之一,东北大学校方选择“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作为其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似无多少悬念。
兰州大学——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
点评:兰大的退步之大,在全国也算很突出的了。兰大校方选择“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作为其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兰大在国内响当当的学科已不多了。
山东大学——功能材料
点评:山东省拨巨资扶持山大,再加上山东籍人才众多,山大发展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但他们的问题是有固步自封的倾向、缺少开眼看世界的眼光。这次山大校方选择“功能材料”作为其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
点评:唯一的平台,毫无悬念。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科技
点评:如果可能的话,各高校大多将自己的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定位于热门学科,少有像武大、川大那样另辟蹊径者。这样一来,不少顶级I类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领域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叠,如: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信息与控制”)、东南大学(“通信技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
北京大学(“分子科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绿色化学化工”)、厦门大学(“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湖南大学(化学生物科技);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山东大学(“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物质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宇航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技术”)、西北工业大学(“无人航行”);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及其资源”)、东北大学(“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
在这其中,信息和化学两大学科的竞争可谓白热化。而湖大可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选择化学生物作为自己的发展最重点。在与北大、南开、天大、厦大、大工的竞争中,湖大如果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将会使自己的实力和地位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可以说,湖大的这一选择是非常有魄力的,当然也是和在这方面的实力有关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我们究竟何以自处,这个问题非常严峻。何况,在这些平台中,与湖大重叠性最高、竞争最直接的就是北大与中科院共建的分子科学,这个组合在所有985平台中绝对是最强大的。湖大在生物上几乎是毫无基础,面对的又是全国最强大的对手,前途之艰险已不必多说。
而我们可以注意到,机械学科作为一个传统工科,似乎并不受到青睐,在机械方面实力强大的清华、浙大、哈工大等都选择看起来更热门的学科。而湖大作为过去机械部的部属学校,或许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虽然目前湖大机械方面的实力不如化学,但毕竟在这方面与西交竞争总不像在化学上与北大和中科院竞争那么有难度吧。如果钟志华校长能够顺利当选为院士、车身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够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话,湖大或许更加应该做出这样的战略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