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12|回复: 8

关于萧条(过期相关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6 17: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的萧条风险
  文| 克拉斯穆尔佩佐夫(Krassimir Petrov)
  译| 简非
  最近读完罗斯巴德(Rothbard)的《美国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一书后,我忍不住将美国喧嚣的1920年代与今天中国火热的经济进行比较,并且不得不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1930年代所经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表明一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为什么大萧条会发生。为证实我的看法,我将在适当之处引用罗斯巴德的著作。
  在开始之前,我建议所有没有读过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一书的读者都把这本书拿过来读一下。首先,这会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阅读,罗斯巴德的机智写作风格使得阅读这本书充满趣味。其次,该书的第一部分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该理论对于理解信贷繁荣及之后不可避免呐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7: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大萧条》默里·罗斯巴德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1出版。
原价:31.8元。
默里,罗斯巴德是属于奥地利学派的美国经济史学家。他得出的结论是令人惊奇的,1929-1932年危机到来时胡佛政府实行的是固定工资制,这首先损害利润和投资的利益。这是彻头彻尾的政府干预,是为被自由放任主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致。同时,奥地利学派认为,理论的对错不能以历史来检验,只能以假设的确和逻辑相一致来证明。

目录
致谢
第五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部分商业周期理论
第一章关于周期的实证理论
商业周期与商业波动
问题:一连串的错误
解释:经济繁荣与萧条
萧条的次要特征:通货紧缩引起的信贷收缩
政府应对萧条的政策:自由放任主义
阻止萧条
奥地利理论中有关商业周期的诸问题
第二:章凯恩斯主义对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批判
流动性“陷阱”
工资率和失业
第三章对萧条的其他解释:一个评论
普遍的生产过剩
消费不足
加速原则
“投资机会”的缺乏
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
信贷性质说
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
第二部分通货膨胀下的繁荣:1921—1929年
第四章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
货币供给的定义
贷币供给的膨胀,1921—1929年
通货膨胀的产生,1:准备金标准
通货彭胀的产生,2:准备金总量
国加通货
贴现票据
买入票据一承兑汇票
美国政府证券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7: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美国经济大衰退?  
知名预测经济学家哈里•S•登特预言:此次衰退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萧条  


  ( 2005-08-05 12:05:3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哈里·S·登特通过其最新著作《下一个大泡泡》,发表了自己对美国经济的最新预言,其中最惊人之处是,他预测美国经济将在2009年以后,无法避免地进入衰退期,这种情况将一直会持续到2023年。

“至少也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最大的一次萧条”

   在过去两百年中,有两个趋势比气候对人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一个是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趋势,另一个是技术进步的趋势。   

   登特分析说,由于很多极端因素的作用,比如人口、全球化和经济进步的原因,现在的这次繁荣其实是一次泡沫式繁荣。第一个泡沫出现在1985年~1987年,但那时还不是技术泡沫。最近的、也是更大的一个泡沫出现在1995年~1999年,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技术行业的股票上。现在的,也是最后的一个泡沫将出现在2005年~2009年或2010年初,而且这个泡沫将是加速发展的。它可能会成为200年以来最大的牛市和技术股泡沫,对此,美国几乎无能为力。

   之所以如此,登特认为决定的因素在于美国的人口周期性衰退。据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的消费数据显示,人一生的消费高峰期主要发生在46岁至50岁之间。然后,在生命剩下的时间中,消费将下降。也就是说,每一代人会非常准确地制造繁荣和衰退的经济周期,它们大概每40年发生一次。而在美国,最近一次“婴儿潮”的高峰年是1961年,这一代人将在37岁进入高消费年,47岁达到最高点,而在那之后的岁月里,人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由此导致衰退的来临。这个时间大约从2009年或2010年开始,一直将持续到2022年或2023年。他警告说,“这可能将是历史上最大的萧条,至少也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最大的一次萧条。”

大萧条前还有四年时间继续繁荣

   按照登特的预测,美国人现在所处的时间,正好是这次大繁荣的中间位置,在剩余的四年时间里,美国还将继续繁荣,并且是加速度的,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美国的股市将在接下来进入最大的牛市。

   在《下一个大泡泡》中登特分析,对于大多数投资美国股市的人来说,从2005年——2009年会是其一生中最后的投资机会,在这几年的回报将有可能是之前回报的数倍。他说:“我们所有的基本面研究和周期研究都表明,投资者可能会在2002年到2009年底或2010年初,看到历史上最高的平均年复合回报率,不管是表示整个市场的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还是某些最强劲的部门(比如技术、生物科技、金融服务、健康保健和除了日本以外的亚洲),都是如此,后者的收益率还会更高。”

   技术革命的高潮也将在2008年底和2009年将达到高峰,那时一些最重大的新技术消费品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90%。很多新兴产业的主导企业将在那时拥有最高的地位。因此,投资、商业、职业生涯的最大机会将在剩余的时间中到来。

   他建议说:“从2005年2009年这段时间,不仅是一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投资机会,也是重新定位你的商业事业和职业生涯的最佳时机,你将决定自己怎样生活、以及在哪里生活,不仅针对即将到来的大繁荣,也针对紧接着的大衰退。”

过去的预言已经应验

   对于经济的预测常常让人无法相信,但登特在过去的作为,奠定了他在美国经济界的地位。

   哈里·登特是一位预测经济学家。他的成名之作是1992年出版的《大繁荣在前方》,在这本书中,他预测上世纪90年代将出现不可置信的大繁荣。而那时他几乎是完全孤立的。在那时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第一名是《破产:1995年》。1987年的股市大跌刚刚过去,房屋价格出现了崩溃,储蓄信贷机构发生了危机,接着又是海湾战争。日本经济、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同时破灭,美国政府出现创历史记录的财政赤字,1990年底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谁能想到接下来的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和股市回报竟会超过80年代呢?登特的观点是:其实,每个只要是出现繁荣的十年期,开始时经济都是很疲弱的。

   正是由于他在过去的准确预测,他的理论基础为很多大学所接受,并在美国媒体间广受关注。而美国著名评论家迈克·费莫尔在《纽约客》中撰文,“登特这次是在拿他的预言家的声誉赌博,我们尽管不必与他一起下注,但是却必须拽紧自己的钱袋,以防‘魔球’真的应验。”

   (曲志红 陆斌)

   新华社北京8月4日专电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中国经济的萧条风险》

  ——专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


文|杨晓宇

  安海斯-布希国际(Anheuser-Busch International)公司总执行长兼总裁斯蒂芬巴罗斯(Stephen J. Burrows)曾对记者表示过一丝忧虑:“近几年,中国的GDP增长很快。但是……太快了。”不过,他又说:“中国政府是一个很有经验的政府,我认为中国政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一个商人,巴罗斯凭着经验小心翼翼地判断着在中国所面临的风险与机会。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坚挺的GDP数字让相当一部分人骄傲并担心着。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严重问题,被所有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学者反复探讨着。奥地利派学者克拉斯穆尔佩佐夫(Krassimir Petrov)的一篇《中国经济的萧条风险》以非常确切的语气对中国未来面临的萧条风险发出警告。其时,中国采取严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控制过热的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长行长助理易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提醒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益的。比如说以前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美国人莱斯特R布朗在《谁养活了中国人》这篇文章里认为,在2030年,中国的粮食消费和粮食生产之间,将出现2.16亿吨乣3.78亿吨的缺口。事实上,中国大部分的粮食可以靠自给。世界粮食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可以给你一个答案,中国经济到了2008年不会崩溃。但是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我们对信贷、金融风险应当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和防范,这些都在讨论。”

  易纲说:“如果所谓的大萧条来临,央行是肯定能够应付这个情况的。”

  为更进一步理解佩佐夫及其提出的警告,《全球财经观察》专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此前,陈平教授也在另一场合看到这篇文章。

  信贷扩张导致萧条

  《全球财经观察》:奥地利学派是怎样一个经济学派?

  陈平:这个问题要从奥地利学派的兴衰谈起。奥地利学派是极端的自由主义学派,比货币主义还自由。货币主义至少还承认中央银行,奥地利学派把中央银行都废掉了。1929年大萧条来临之前,奥地利学派预言了大萧条的到来,所以名声很大。但是大萧条来了之后,他们唯一的主张就是政府什么都不用干。实际上,没有一个政府是会不干事的。所以,奥地利学派就这样“萧条”掉了。现在,奥地利学派又开始复兴了。罗斯巴德就是奥地利学派最后一个传人。罗氏是冯米塞斯的学生,而克拉斯穆尔佩佐夫就是罗斯巴德的学生。以前有人跟我讲过这个罗斯巴德,所以我看过他的一些东西。(参见附文《奥地利经济学派》)

  《全球财经观察》: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的看法与以往宣称中国面临崩溃的看法有何不同?

  陈平:在美国,差不多每年都有人预言中国经济会崩溃,每年也都有人预言中国经济将会压倒美国,所以在西方这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这篇文章的说法却与其他人不一样。从他们的观点看来,认为美国垮了,这样就会带动中国完蛋。之后,美国经济垮了,中国却从危机里再生。这个比方就相当于大萧条之前英国要完蛋,美国也垮掉,然后美国重新崛起。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唱衰美国,很有意思。

  《全球财经观察》:为什么会有大萧条?

  陈平:奥地利学派基本的观点认为,经济波动不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而是因为石油、金融信贷、房地产扩张引起的。经济热时,信用扩张过度,到后来银行贷款质量越来越差。经济一收缩之后,贷款就变成呆账了。所以说,信用一扩张之后,一张一缩,就是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

  作者举美国的例子讲中国,讲得很对。美国信用扩张的时候,经济就繁荣,房地产就热,然后对外国债券投资就高涨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利率。现在中国也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信贷过度扩张。作者在文章里认为,在这种扩张的情况下,美国中央银行也就是美联储想要进行道德劝说,这根本不管事。说到底,收缩银根不管事,道德劝说也不管事。所以,信用扩张的时候,中央银行想干预也干预不了了,最后只能出现萧条。作者讲到美国萧条的种子,和中国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实际上他认为就是由于中国经济通货膨胀性的信贷扩张。

  《全球财经观察》:这种说法是不是只适用于解释大萧条,而并不一定能解释现在中国经济扩张?

  陈平:如果一个经济学理论是对的,那么他对所有国家都适用。奥地利学派此处讲的就是,信贷扩张是一种内在的机制,不是央行错误造成的。二是扩张的时候,央行想干预也干预不了。

  《全球财经观察》:不过,目前宏观调控中针对金融的措施就是希望能够遏制住投资过热的情况吧。

  陈平:文中作者说了,道德劝说是没用的,政府的任何措施都是没用的。为什么没用呢?中国的这些产业是因为政治原因而投资的,所以你想要靠说服停止信贷的扩张是不可能的。因为信贷投入的产业正好跟政府的方向是一样的。

  《全球财经观察》:如果信贷过度扩张,物价应该会上涨。可是中国的物价指数过去几年一直低迷,只是最近才有所上升。为什么?

  陈平:繁荣的大部分时期,中国的消费物价大多数平稳并略有下降,原材料的价格猛然上涨。这一点也非常符合奥地利学派的看法。

  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波动是有迂回效应。比如说我加工鞋,不是买了皮就加工鞋,而是先去买生产资料、买加工鞋的机器……搞一大堆之后才生产鞋。中间过程太长,消费品没有涨价,但是原材料涨得很快。因为信贷扩张之后很长时间里,这端已经过热,而另一端还没有过热。有一个传导过程。

  美国衰退难使中国萧条

  《全球财经观察》:你如何看作者提出的2008年奥运会这个时间点?

  陈平:他判断中国的泡沫破灭将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崩溃。这一点,很多人都预测到了。因为中国政府肯定在2008年之前努力保持经济增长,然后通货膨胀可能就没有办法控制了。

  我认为,风险在于中国现在进口资源越来越多,矿山、石油等都缺乏,所以中国现在的贸易顺差可能会变成赤字。如果中国有贸易赤字,中国就会把美国债券抛出去来补贸易赤字。另外一个可能就是中国放弃盯住美元了。这件事情我倒是早就说过,奥地利学派和我的想法是差不多的。有意思的是,作者的结论是在所有预言中国崩溃的理论里边惟一对中国最乐观的。

  《全球财经观察》:这样单纯的类比有多大的合理性呢?

  陈平:在这里面有一定的合理性。

  现在大萧条解释的理论有两种:第一种是弗里德曼的理论,是所有教科书里都提到的。大萧条是收缩银根,后来放松银根造成的。这种理论后来被另外一个教授Peter 反驳了。但是弗里德曼得了诺贝尔奖。

  第二个理论就是金德尔伯格理论,也就是认为当时大萧条的原因不是美国内部原因造成的。一战之前,全球贸易体系有一个主导货币,就是英镑。一战打完之后,英镑动摇了。动摇之后如果要维持全球贸易体系不垮,必须要有一个新的主导货币取而代之。当时谁能取而代之呢?就是美元。美国那时候完全是像中国人现在一样,没有全球化眼光。美国已经到了大国地位,但是不愿意取代英国成为大国地位。中国现在也是一样。现在中国经济开放的程度比美国还高了。所以当时他认为大萧条的原因,是英国金元帝国的地位崩溃,美国不愿意取代,加上法国的捣乱。构成三元结构,而三元结构最不稳定。

  现在的情形就很像二战以前。当然,他当时看到的局面就是美国、欧洲和日元。一旦出现国际性动乱的时候,应该是美国出来支撑。可是美国不管。这样英国就垮了。一跨之后,大家还搞保护主义互相踢球,于是整个经济就崩溃了。二战之后,日元不行了,可以取代美元的是人民币。然而现在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层整天焦头烂额,对付呆账都来不及,根本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实际上中国周边已经变成人民币区了。就是因为人民币盯住美元。文章就认为中国现在的情形与美国当时面临的情形一样。

  《全球财经观察》:为什么你认为,美国经济如果出现衰退,不会使中国经济也陷入萧条?

  陈平: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就在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我的看法正好相反,中国经济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地区经济差距大。此话怎讲呢?因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靠非法移民。美国修路的都是墨西哥人,欧洲修路的是土耳其人,现在是波兰人。非法移民造成的民族摩擦非常大。

  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导致农民工进城。你有没有付给他高薪呢?没有。你付给他的薪水比城里面的人低得多。因为地区差异大,城里面的人不愿意干的活儿,他认为比他原来好很多,拼命干。所以只要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存在,中国廉价、卖力的劳动流是不断地上,根本不用提供其他,只要提供机会就行了。这在其他国家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第二,恰恰就是对付经济波动的时候,地区经济高度不平衡是最大的一个缓冲区。一旦出现贸易逆差,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它可以内部消耗。所以说,现在的中国是一个高度非均衡的市场。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的萧条风险:

--------------------------------------------------------------------------------

经济学派中著名奥地利学派传人。奥地利学派是极端的自由主义学派,比货币主义还要自由。因为货币主义至少还承认中央银行,但奥地利学派把央行也废掉了。1929年大萧条来临之前,奥地利学派预言了大萧条的到来,立刻声名鹊起。但大萧条到来之后,他们的主张是政府完全不干预,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奥地利学派后来也“萧条”了。近年来,奥地利学派开始复兴。名著《美国大萧条》的作者著名经济学家罗斯巴德(Rothbard)就是奥地利学派的最后传人,而科拉斯穆尔是罗斯巴德的学生。

克拉斯穆尔尽管没有到过中国,却一直通过主流媒体和其他途径跟踪中国经济。当今年8月份他读到罗斯巴德的著作时,被美国在1920年代与中国今天的相似而震惊。更令其感到震动的是,过去美国所犯下的每一个错误今天中国都在重复。而且那些在当时被认为是正确的经济政策在今天的中国也被认为是正确的。于是克拉斯穆尔与许多经济学家讨论了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取得了相当广泛的共识。

观点: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
罗斯巴德在《美国大萧条》一书中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即解释了为什么信贷繁荣之后泡沫会不可避免的破灭的原因。科拉斯穆尔根据上述理论得出中国将会遭遇一场和美国1930年代的大危机一样的大萧条的结论。结论的主要逻辑是历史上一个超级世界强权和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之间的关系(英国和美国)。

曾经的英国和美国

在1920年代,英国是世界的超级强权,美国是正在崛起的巨人。英国独立地施行其经济政策,而美国多少有些以从属的形势调整它的经济政策。但是,英国在那时已经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为了给帝国的冒险埋单,英国追求货币贬值和持续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政策。换言之,英国是一个储蓄不足、净负债的国家,而其他国家为其提供融资。当时的美国是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而当其他各国拧紧借贷的水龙头时,英帝国崩溃了。

现在的美国和中国
克拉斯穆尔认为,今天的世界美国是支配性的强权国家,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巨人,美国在独立施展其经济政策,而中国相应地在调整自身。美国正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并且以可靠的货币贬值和无休止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方法来资助她过度扩张的帝国。即美国是储蓄消耗殆尽的净债务国,而其他国家正在为其融资。而中国是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如果其他国家关闭水龙头,美利坚帝国也会崩溃吗?

奥地利学派观点
大萧条的出现是因为繁荣建立在信贷扩张的基础上。在整个繁荣期内,1921-1929期间,货币供应增加了61.8%,年均增长7.7%,通货膨胀非常显著,即美国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性地信贷繁荣。这种繁荣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特别明显。此外,还出现了“对外国债券的投机高潮,直接反映了美国的信贷扩张,特别是由信贷扩张产生的低利率。”当时,为抑制繁荣,美联储徒劳地向市场进行到的劝说,希望将信贷扩张限制于“合法的生意”。重要的是,消费价格通常保持平稳,给人的感觉经济发展稳健。事实上,经济本身很不健康。因此泡沫破灭是人们颇感意外。

在中国,许多学者在欢呼经济的增长,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通货膨胀性的信贷扩张,其规模让1930年代的美国相形见绌。据统计,2001年、2002年、2003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分别为34.2%、19.3%、18.1%。因此在过去三年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约是美国在1920年代的三倍。这样中国的股市在很多年都很繁荣,房地产市场更是如火如荼。就像当年美国一样,中国以贸易盈余的美元购买美国的国库券,为美国提供融资。就像当年美联储一样中国也希望通过手段把投资投向应投的领域,以遏制投资的增长。

在中国繁荣的大部分阶段,消费物价大多平稳而且下降,原材料的价格却在大幅上涨,这一点十分符合奥地利学派的观点,高端产品(比如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于低端产品(比如消费品)的价格的上升,这表明信贷扩张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尽管现在通货膨胀还没有达到失控的状态。因此,今天的中国经济条件与美国1920年代令人瞩目地相似,而多年的信贷扩张预示着泡沫破灭在所难免。

在货币和出口政策方面,1920年代,英镑被高估,而且被小的国家用作储备货币。当英国在那时执行通货膨胀政策时,该国宰相其他国家输出黄金,主要是美国。美国有意地刺激对外贷款,使得美国的贸易没有建立在一个互惠和有益交换的稳固基础,而是基于一种狂热的贷款刺激。胡弗表示即使是坏账也促进了美国的出口,是提供就业和救济的低成本手段——这种手段导致了后来的金融灾难。

今天美元被高估,被用作世界储备的货币。美国执行其通货膨胀政策,正在向其他国家输出美元,主要是中国和日本。而中国的货币和出口政策与自己实施的盯住美元政策挂钩。这样做的主要动机是:1、通过低估自己的货币刺激出口;2、通过买入过多的美元并在投资与美国政府债券,中国充当了美国的对外借贷人;3、刺激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需求,以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中国的贸易不是建立在互惠和有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对外贷款的基础上,因此贷款的成本非常高,因为贷款要用被大大贬值了的美元偿还,这将加剧中国银行业的金融灾难。

严重程度将取决于两方面的进展:1、中国政府将在多长时间内追求通货膨胀的政策;2、中国政府与泡沫破灭搏斗的顽强程度。通货膨胀扩展得越长,与泡沫搏斗得越顽强,中国的萧条就越有可能变成一次大萧条。还有,意识到美国当年的大萧条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萧条时重要的,中国的萧条也将引发美国的泡沫破灭,引发其他国家的衰退。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7: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

案例呈现:
1929年-1933年美国出现了大萧条。其主要表现是:一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1929年中期,美国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到同年秋季,局势已非常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都在大幅度减少。从1929年到1934年,美国GDP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期间下降了24%。而消费价格指数在萧条期间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G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二是股市爆跌。在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期间,股市爆跌85%。因此,人们几乎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而实际上,在股市崩溃之前,经济下降始于1929年8月,并且持续到1933年。股市崩溃只是大萧条的一个重要表现。随后,证券市场终于走向下跌。经过9月份逐步下跌和10月初局部上升之后,到10月末,证券市场陷入了混乱。10月24日,即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额达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记录。三是奇高的失业率。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1929-1933年,GNP下降近于30%,失业率从3%升至25%。从1931年-1940年的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其范围从1937年底的14.3%到1933年高达24%之间。现在国际上通常将12%的失业率作为临界线,因而大萧条时期持续10年之久接近20%的失业率确实称得上奇高的失业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7: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一个解释以及与中国目前形势的类同性
经济学界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循环理论,在分析大萧条的原因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萧条原因最好的说明,也许就是一个或几个社会集团支出减少的幅度超过了其它社会集团支出增加的幅度。1929年,消费者购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2%,工商业者投资消费了18%,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使用了略少于10%,其余的用于出口。
    在1929—1930年,由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减少了大约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支出,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约减少了一百四十亿美元。政府支出虽稍有增加,但其影响微不足道。反映投资和消费支出有所减少的是:劳动力市场上解雇和失业增多了,工商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降低了。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只要查明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所以减少的来由,既能确定这次大萧条的产生原因了。
    今天,通过历史剖释,可以清楚看出:在二十年代已经存在着当时被人忽视或漠视的若干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趋向。上面已经指出,农业一直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而且,所谓工业部门工资水平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这十年内,新机器的应用把大批工人排挤掉了。例如,在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业工人人数却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服务行业,工人增加最多,其中毫无疑问也包括了许多因技术进步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因此那些表示工资略有提高的统计数字,看来没有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由于工农群众是基本消费者,这两类人遇到经济困难对消费品市场一定会有影响。
    在这些情况下,二十年代广告的扩大和分期付款赊销的增加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分期付款赊销竭力膨胀消费品市场。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三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了。无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用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然而分期付款销售办法的推广使用,也表明这样一个事实:不增加贷款,消费品市场就不可能容纳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而且,从经济观点来看,这种销贷方式本身孕育着某种危险性;只要削减消费信贷即分期付款赊销,消费者的购置就很可能减少。看来,1929年就发生了这种情况。
    二十年代工业生产之所以能扩大,是由于对新工厂、新设备的巨额投资。这项投资使建筑业、机床制造业以及钢铁工业等有关部门雇用了大批工人。因此,资本支出或投资一减少,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就会大批失业。到1929年,消费品市场容纳不了增产的商品,也就不再需要扩充厂房和设备了。例如,据估计1929年美国整个工业的开工率只达到80%。在这些条件下,无怪乎投资额(用1958年美元计算)从1929年的四百零四亿美元降为1930年的二百七十四亿美元,进而减少到1932年的四十七亿美元了。投资的缩减则导致了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这个问题因住房建筑的减少而更加严重起来。住房营造在1925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后就江河日下了。1929年动工兴建的住房只有五十万幢(1925年约有一百万幢)。1927年以后,汽车工业也急剧衰落。
    我们不想回答究竞生产资料的生产先下降还是消费品的生产先减少达样一个问题;显然,两者互有影响。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失业,会使消费品的销售额减少,从而导致消费品生产部门工人的失业。而消费品销售额的减少又反过来使投资进一步缩减,这两大部类愈演愈烈的相互作用驱使生产日益下降,失业率不断上升。
    甚至诸如低税率和高利润等有利因素也可能助长了危机自爆发。现在看来,那个时期增加的收入大半落入少数人或少数家族的腰包了。1934年布鲁金斯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研究二十年代经济问题的论文这样写道:
    “美国呈现出了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至少在二十年代前后是如此。这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长,而上层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由于随着上层阶层高额收入的实现,他们的收入中节约部分增加得比消费部分快,也就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
    从经济观点来看,二十年代收入的分配有紧缩消费来增加投资的趋向。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消费者手头钱多些,投资者手里钱少些,国民经济也许会稳定些。1929年在某种程度上由银行信用造成的股票市场的繁荣也反映了资金过剩,使资本家投资于购建厂房设备无利可图。
  二十年代的繁荣,主要归因于自然资源充裕,工农业生产增长,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消费扩大和对外贸易兴旺。然而,许多美国人的贫困处境和国民经济之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导致了大萧条的爆发。尽管如此,直到二十年代未,大多数美国人还盲目乐观地相信繁荣仍将继续下去。
  评论:
  一
   美国1920年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由于繁荣,所以消费需求是旺盛的。正是由于这种消费需求的旺盛,刺激了投资,并且借着旺盛需求的东风,生产者的投资与产品促销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就出现了规模惊人的广告促销与分期付款赊销行为,这种使消费者“先花未来钱”的做法潜存着非常大的风险,一个是它刺激抬升了资本投资的规模,另外一个是消费者能否最终付清赊销款。如果不能付清款项,那么投资就不能获得合理补偿,巨大的投资规模就有可能导致经济陷于巨大的危机。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分期付款赊销的广告促销等手段进一步造成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而这种需求又必然刺激投资的迅速增长。而当这种消费需求最终衰弱下来时,这些被消费需求抬举进场的资本,就必然陷于危机的困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些旺盛的消费行为,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投资行为,也不就可能产生1929年的危机。
   市场经济的每次危机,都是这样,由高度的消费旺盛而引起,没有这种消费旺盛,就没有资本投入,也就没有危机可言。
   资本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但资本的这种目的及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在条件才能实现出来,这个外在条件,就是消费需求旺盛的拉动。因此,当社会经济以消费为目的而形成一个热潮时,资本则在这个热潮中实施着自己的目的---利润积累。在此,消费为社会整体的目的,而逐利则是资本方面的目的---这是局部目的。
  二
  这个道理应该给当今的我们提供一个深刻的教训:消费需求切不可人为抬升得太过头。比如,中国的“扩大内需”政策切不可搞过头。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因为这种消费需求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这样,在它的刺激下所形成的更大的投资就有可能变成危机的因素。就象美国1920年代,通过信贷消费所刺激起一个庞大的投资,最终演变为大危机、大萧条的因素。
  生产过剩危机是由于投资过热而引起,投资过热的表现是大量没有销路的商品的存在。因此,凯因斯的理论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的新增投资仍然是在生产这类过剩商品,那么投资将会增加过剩危机的严重程度,而不是去填补什么“投资与消费的缺口”。
  为什么需要政府干预,原因就在于对投资的“干预”这又引入了利率的概念,通过对利率的控制来对投资进行影响,没有哪个政府愿意继续投资生产过剩的商品,这是常识!当投资过剩的时候,一方面对投资施加影响,比如提高利率来仰制投资,另外一方面,可以对消费进行刺激!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修建大量的公共工程来减少失业率的方法就属于刺激消费
  不过它是从消费的角度来讲的,不是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从投资相对过剩联系到消费相对不足再联系到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才是此文的高明之处。
  上世纪末开始的拉动内需,其后果现在已经开始显现。宏观上的经济过热是一个方面,微观上,社会财富分配问题如何处理了?听说是经济过热主要由投资拉动,个人消费还是偏冷,这挺恐怖的。
  孙立平说,这个和进入耐用品时代需要相对应的制度有关。美国走出大萧条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同时孙立平还在《经济观察报》的专栏上说,现在出现农民慌和我们现代企业中的某些弊病也有很深的关系。大致是这样的:没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给人家打工领取微薄利润——没有人保证农民工利益,所以就加强对农民工的剥削——农民工的工资压的极底,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物价上涨尤其是平时生活用品上涨,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但是厂家没有核心力,赚的工人的血汗钱,所以提高工资不可能——农民慌就出现,并且要继续下去。。。。。。。变成循环,感觉孙立平说的道理比说故事还精彩,居然还能那么点拨人,真是难得!不过孙立平教授就说到这里了,怎么解决没有给出一个方法,难道他也感到这个循环无可打破?他说过,大萧条期间,社会保障也不是得来不费功夫,工人们也是与资方进行了长时间各种形式的斗争换来的。
  并且还有两点要补充一下:国内市场狭小,(这个和国内基尼系数过大有很明显的关系)  做事情要看人家给的面子,遇到沃尔马这样的公司真是没有办法。相反沃尔马这样的公司到中国真是如鱼得水。

第二就是许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足够的利润和动机和培训工人,只能做最低端的活,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为了获得微薄的利润也只能拼命去压榨农民工(大学生好象有时候也被压榨的挺厉害的,话外题)了。所以低工资低劳动成本根本上说很难算中国企业的优势,有时候觉得都不能算中国的优势。在中国很多工厂和外人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农民工也是这样的,也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如果真的是要有能力要看这个农民慌的倒逼效应有多大了。
  
  凯因斯的《通论》我看过不止一两次。不过我对他的理论主张抱有戒心。因为他主张用政府财政与货币扩张来达到扩大需求的目的。我的主张则是“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即增强企业的微观活力,让它们具有“自生能力”(林毅夫语)。如果一个社会其企业的自生能力弱,则依赖于政府的财政与货币扩张的程度就大,最终就会使政府不胜负担。相反,如果社会的企业自生能力强,则就不大需要政府的这种负担,从而使一个政府不象现在的中国政府那样,背负沉重的债务。
  凯因斯理论似乎有效,但最终出现的“滞胀”却使这种理论走到了尽头。而今天的中国,由于还未真正尝过他的理论的副作用,所以过去几年一直实施凯因斯式的政策。但现在则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进则政府债务加重,退又会使经济重新倒退。这都是因为企业的自生能力不强之故,也是企业过分依赖于政府的凯因斯主义政策之故。
  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效率并不高,单位投资所获得的GDP并不高。因此,为了获得经济高增长,就需要大量投资来达到这个目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情况,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另外一个问题是迷信凯因斯主义,以为投资可以带动消费。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投资推动了增长,而不是消费拉动了增长。在此我们可以说是:投资推动增长,后者则是:消费拉动增长。
  如果前面的消费拉动力量不够,最终,投资会走到一个极限点,就象一个人只吃不屙一样。
  如果扩大消费呢?必须要依*有效供给...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美国内部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制度有可能削弱美国的竞争力。而中国经济无论如何对工人进行剥削,无论这种剥削是多么的不合理,它最终将构成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抗。
  不过,中国除了具有廉价劳动力与其它资源外,最缺乏的就是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比其它问题更难解决的问题。
  关于企业自生力的说法,关键中国现在是还没有真正尝到凯恩斯理论的甜头!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政府干预的远远超过市场的调节作用,在这个前提下,企业何来自生力,自生力需要在市场的环境下培养的!
  对于中国政府的借债问题,它的前提是国家干预占上锋的条件下,所借的债务使用的低效率的问题,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是个事实,但如果所背负的债务使用的有效率,那偿还的几率就很大,怕的就是那种无效率,债务越背越重,最终有一天,是要被压垮的!就象借债炒股,高风险,高回报!如若买的股票根本就没有任何升值的潜力,那又有什么保证去还债?更不用说赢利了!
  这大概不是凯恩斯主义的中国之过吧,应该是体制之过才讲的通!
  就是西方的“滞涨”时代,经济也是在寻找出路的,更不用说在滞涨以前了!
  如果投资是有效率、效果的,则根本不会存在投资过热的问题。现在的中国仍然需要高速发展,而高速发展就需要大规模投资。问题就在于投资效率问题,即投入产出问题。如果产出与投入不相称,那么就会出现通货膨胀问题,投资过热问题。如果投资是有效率的,那么那怕投资规模比现在大很多,也不会出现投资过热问题。比如现在的房地产过热,那是因为房地产商只是开发那么高档房产,而没有开发更多的价格低廉的普通适用房。
  垄断是形成贫富分化与拉美化的根本原因。这种垄断不仅是经济、市场上的垄断,而且还有行政权力上的垄断。由于这种垄断,使许多人借此而大括社会资财,从而形成贫富分化,并以此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打破垄断,打破垄断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知执政者是否有决心、有能力这样做。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7: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US stock markets greeted 2003 with a healthy jump. But alas that didn抰 last, and the economy remains depressed, reflecting continued uncertainty. During 2002, the S& 500 index dipped by 22.1%, completing a third consecutive year of negative returns (-9.1% in 2000, -11.9% in 2001). If the S& also dips in 2003, for the fourth year in a row, this will be the first time this has happened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the last great deflationary event in America (1929-1932).
The stock market boomed in the 1920s. Prices reached levels measured as a multiple of corporate earnings, which made no sense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rules of thumb for valuation. At the market peak in September 1929 40% of stocks were trading at prices above fundamental values for no reason other than that most investors thought the stock market would go up simply because it kept going up. Sound familiar?

By 1928 the Federal Reserve was worried about the inflated level of the stock market, fearing that the "bubble" of stock prices might burst suddenly and recession might result. By 1929, it seemed better to try to "cool off" the market by raising interest rates, to make borrowing money for stock speculation costly, to accept the risk that this might also bring recession. All policy options seemed to have unfavorable consequences.

In the 1920s new technologies helped propel the predepression boom. The spread of electricity stimulated markets for new appliances: irons, toasters, stoves, washers, vacuum cleaners and radios. Along with the spread of movies, radio抯 arrival fostered a new national pop culture and politics. Even more transforming were automobiles-from 1920 to 1929, car registrations tripled. The hunger for mobility spurred feeder industries, from filling stations to road construction to motels. Mutual funds, then known as investment trusts, were booming. Stock market setbacks were temporary; people bought on the dips, and warnings about speculative excesses were dismissed as old-fashioned. Sound familiar?

Fast forward to the present. In the late 1990s the Internet and the dotcom boom, the rapid rise of new-age companies like Enron, the success of merger combinations like Worldcom and the seemingly unstoppable growth of conglomerates like Tyco fueled a period of stock-market euphoria. When Alan Greenspan was sounding his warnings in 1999, it sounded remarkably like a d閖?vu...

In both periods, prior to the bust, Americans enjoyed astonishing prosperity. In both, novel technologies generated a boom. In both, there was faith that the economic system had permanently changed things for the better. In both, the stock market rose to unanticipated heights before it crashed. The SEC itself was formed in response to the excesses that caused market-crash of 1929. The new, stiffened post-Enron SEC rules are still playing out.

The Great Depression caused enormous hardship for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nd the failure of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nation抯 banks, businesses and farms. It transformed national politics by vastly expanding government, which was increasingly expected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and to prevent suffering. Social Security,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federal family assistance all began in the thirties.

At its nadir, the Depression was collective insanity. Workers were idle because firms would not hire them for work; firms would not hire workers because they saw no market for goods; and there was no market for goods because workers had no incomes to spend.

Globalism too was born in the pre-depression era. Cheap foreign labor lowered costs and improved profits, which drove imports of foreign made products and pushed labor offshore. This caused a decline in domestic employment and eventually exacerbated depression problems to the extent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backlash and the start of labor-union protectionism.

Now, in the US in February 2003, total 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 fell by about 300,000, with unemployment at 5.8%. Job losses were widespread; 8.5 million people were unemployed and nearly 1.9 million people had been out of work for 27 week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ome of this domestic upheaval was caused by job-shifts to lower-cost countries.

Already a significant share of manufactured goods is sourced in China and the third-world. But that抯 just half the story. Many third-world countries are competing to replace US knowledge workers as well, turning out hordes of accounting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each year from universities that are rapidly growing in size and quality. As knowledge-work becomes more network-centric and less location-dependent, more and more work that was traditionally 搘hite-collar?is being shifted offshore.

China already makes more than 50% of the cameras sold worldwide, 30% of the air conditioners and televisions, 25% of the washing machines, and nearly 20% of the refrigerators. A private Chinese company now accounts for 40% of all microwave ovens sold in Europe. A city in eastern China makes 70% of the world抯 metal cigarette lighters. In 2002, China抯 foreign trade increased an amazing 21% when that of most others declined.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China is exporting deflatio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he 1930s protectionism and political upheaval destroyed globalism; whether the current trend continues unchecked remains to be seen.

There is yet another eeri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periods. The 9/11 attacks and the subsequent fear of terrorism have deepened the parallels between present-day America and the America of the 1920s. In the early 20s, Americans also felt assaulted by alien forces-radicalism and Bolshevism imported mainly by immigrants. There was fear of terrorism then too, though its impact was perhaps less pervasive.

We know what happened to the 20s-the depression lasted 10 years; the 90s endgame is still unfolding.
发表于 2009-8-6 15: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子系统2008正式光盘 破解 版 补丁 QQ:405290688

影子系统2008正式光盘 破解 版 补丁 QQ:405290688
EncryptPE V2.2005.3.12
仿E话通聊天程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17:53 , Processed in 0.1250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