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1|回复: 15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片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6 2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
——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片断)


作者:陈伟华


前言

在中国,学术史与文学史似乎总有一点纠缠不清的味道。其原因主要有二:一、中国自古为杂文学观,文笔并举,文史混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互相渗透,纯文学的观念至近世才由西方引入。二、传统的中国文人往往兼做学问家和文学家。因此,很有必要对二者加以厘清。文学史和学术史的著述至今仍是方兴未艾的话题和行为。对照现有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我们往往遗憾的发现,两者相去甚远。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基于学理构想的理论多多少少有几分理想化,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笔者想从著作成品出发,以经典著述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1]为例,来对学术史和文学史的撰述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清代学术概论》初稿成于1920年10月,也是梁启超47岁之际。尽管梁启超 “常自觉其学未成,且忧其不成,数十年日在旁皇求索中。故有为之学,在今日可以论定,启超之学,则未能论定。”[2]但实际上此时其学术思辨力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自己也自称本书为“史”,在单行本初版加题:“中国学术史第五种”。鲁迅自1920秋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以来,自编讲义,陆续印发给学生,1924年6月20日,《中国小说史略》下卷由新潮社出版。1930年11月《中国小说史略》最后定稿并刊印成书。从初稿到定稿,其间三易其稿,费时十年,铢积寸累。

鲁迅为写作中国小说史第一人。清代学术史,之前已有章太炎的《清儒》以及刘师培的《清儒得失论》,《清代学术概论》并非首开风气。但无论是否“第一”,《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小说史略》自问世以来,一直为学人奉为治学之门径,为学人竞相阅读。《清代学术概论》,初稿成于1920年10月,单行本于1921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到193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赶在中华书局将此书收入《饮冰室合集》印出之前又抢出了本书的第8版。对《中国小说史略》而言,尽管鲁迅在文学界和思想界的权威地位为它赢得了大量的读者,但其中诸多论断被人无以复加地引用的事实表明,其学术价值不因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亡也决非单纯的名人效应。“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蔡元培的评价道出了《中国小说史略》的地位。

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应该包括四个点: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结果以及联系媒介。对著史而言,也就是研究者、史料、史书、语言。它们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维度上体现出认识论,在研究者与获得知识的维度上体现出方法论、在知识与语言的关系上则体现出语形学。[3]下面将据此展开论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兼备胆、识、才、情

史著的出品与作者的经验、直觉等密切相关,寓含作者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那么,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史著写作中又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论, 认识论研究应当围绕主体进行。主体在活动中建构其自身和永久性客体的概念,主体、客体从而获得各自的独立。主体建构起自身的认识结构,它是主体能动性的根源和依据。在每一具体认识活动中,主体均处于积极能动的主动地位。将主体认识客体的活动与改造客体的活动联系起来。主体是知、情、意的综合统一体。[4]在文学史、学术史的撰述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作者也应该处于首要位置,作者决定着著述质量和风貌,著述体现作者的史观。史著者应该兼备胆、识、才、情。从认识客体到认识结果,其中包含着一个技术操作层面。正中海德格尔所称:“人变成主体而世界变成客体这一现象也是技术本质自我建立的结果,”学术史和文学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它们需要渗入更多的人文因素,在作者与成品之间,还存在创造性的认识。人作为认识主体,不但具有能动性,如自主性、主宰性、目的性、计划性,还具有受动性与为我性。各种因素皆影响着著作的风貌。这其中,不仅仅需要聪明,也需要勤奋和汗水。需要对史料尽可能地占有。据鲁迅说,在写作六朝小说一章时,曾费时两年多,稿本有十册。[5]梁启超作《清代学术概论》虽半月而就,但实际上,“也就是契机由萌而‘动’,至少已历经两年。[6]在心中早已有过对材料的爬梳整理,对历史事件的认真清理和细致考察,详察各家之言而成一已私说。

《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在对史料的分析和作结论显得小心谨慎,且例证繁琐,引文必有详注。而梁启超则不然,他在论事论人时表现出极度自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有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单单是写作时间长短不同所致吗?或者单单是二人对学术品性的认同不同所致吗?

笔者认为,两书表现出来的风格跟作者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每部作品都是一个幻想,其中的主角归根结底是‘自我’。”[7]“在荣格看来,处于无意识表层的个体无意识有一个重要特征,……它们犹如完整人格中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一样,具有自主性,有自己的驱力,甚至可以强有力地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8]这里虽然说的是文艺创作,但笔者认为,移用到学术研究来上来,也同样成立。因为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这一对范畴来说,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认识主体都是人。梁、鲁二人都聪慧过人,少时有着优裕的家境。不同的是,鲁迅13岁时家遭变故陷入困顿。梁启超6岁读完《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0岁应童子试即获神童之名,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23岁同康有为“公车上书”。后师从康有为习今文经学、史学、西学和佛学等经世致用之学。写作《清代学术概论》之前,梁启超几乎是一路坦途,少年早慧,春风得意,名门高徒,不知不觉形成了梁的“王者之气”。鲁迅因为变故和冷遇,在心底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复仇意识,也不自觉地形成善于自保的性格。同样是斗士,梁启超属进攻型,鲁迅属防守型,正如陈毅给他撰联所说,“要打巴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也正因此,蒋百里对《清代学术概论》的质疑令梁无言以对,而鲁迅的论敌则常常被他反驳得体无完肤。

梁启超和鲁迅先天天赋和后天的素养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不同的人生经历又使他们的著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要成史家,我比较认同黄修己在《现代文学治学论》中提倡的“史家三事”:第一、做一个博物馆长,做一个史料收藏家;第二、做一个学术史专家,对本学科的发展史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要有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1: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以人论流派”与“从文本观史脉”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带‘中性’”;“历史由人写成,写作者对其有选择、有评判,并带入自己的感情”。虽然观点不同,但其实都认同一个问题:史家对认识客体有选择性。从这个纬度看,笔者认为,学术史与文学史的注意焦点有所不同。[9]学术史重“以人论流派”,而文学史重“从文本看史脉”。

不管是学术流派还是学术运动,或者是学术著述的产生,其主体都是人。这一点已不需花太多的笔墨去从理论上论证,因为,研究成果的取得、研究特色的呈现,其决定因素在研究者。而且,“学术研究”的承前启后大都有言传身教的特点,因此学术史的认识客必须以人为本为纲。学术史中,作者关注的子要素可能有:研究对象的特色、研究方法的特色、研究结果的历史地位、历史背景、现实效果等等。其落脚点也必是人,涉及到学术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学识修养等诸如此类。

“由复古而得解放,由主观之演绎进而为客观之量归纳,清学之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实有同调者焉”[10],《清代学术概论》以此为贯穿全书的精神,且主要以学者的学术特色为衡量指标,来选取史材,论述学术源流。书中其选材大致分三部分:学者;流派以及学术运动。主要论及的学者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梅文鼎、顾祖禹、刘献廷、戴震、章学诚、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炳麟等;主要论及的学派有:考证学、水地与天算、金石学、校勘学和辑佚学、桐城派、佛学;论及的运动主要有“黎明运动”和“今文运动”。

作为文学体裁专题史,其重点是该体裁的历史演变。其演变的轨迹,必须以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认识的产物来体现。这个结果也可以推而广之,也就是说,在文学史中,认识的主要客体应该是文学作品。无论是思潮史还是流派史,还是作家的心灵史,只有作品这一物象才能成为反映起其规律的载体。尽管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批评家及读者,但其中心应该是作品。

《中国小说史略》是以作品的风格和特色为划分标准,来为中国历史上汗牛充栋的小说分门别类。其重点在叙及小说在历史上的形态和题材上的变迁。包括:神话与传说,汉魏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唐代传奇文和宋代的话本,元明的讲史和明代的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拟话本,以及清代的讽刺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公案小说、谴责小说。鲁迅在展现整个小说形态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的同时,也暗含着对小说的追根溯源,和对它的发展趋向的预测。在论述中,作者以体裁形式的变迁为主线,虽也论及作家,但主要以作品为叙述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2: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以论代史”与“论从史出”

《清代学术概论》无论叙述学术流派还是论及学术运动,往往仅用三言两语,而花大量笔墨对其评说。例如他绍介“朴学”,勾勒其风格惜墨如金,仅用了极简要的10条文。而评价其效果及在整个文化史上的上地位则浓墨重彩,泼墨如水。即便是那简略的10条文,其实也充满论辩色彩。又如他在述及“顾炎武与清学的‘黎明运动时’”时,仅仅用了《日知录》中三段文字来介绍这一运动。其余约四分之三的篇幅主要触及两个问题:顾炎武“经学即理学”的观点和顾炎武的研究方法。

虑及版权,仅载片断,有兴趣者请阅读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作者:陈伟华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思维特点

1、重源流辨析及宏观把握与重史实呈现及微观显示

在第一章中,梁氏高屋建瓴,阐明一切思潮发生之轨迹:“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曰:生住异灭。思潮之流转也正然,……无论何国何时代之思潮,其发展变迁,多循斯轨。”[12]在第二章 略论“清代思潮”,中他又揭示出清代思潮的具体规律是: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而欧洲当“文艺复兴期”经过以后所发生之新影响,则我国今日正见端焉。其盛衰之迹,恰如前节所论之四期。[13]叙及流派,梁启超往往注重追根溯源,书中各章皆如是。

虑及版权,仅载片断,有兴趣者请阅读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作者:陈伟华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2: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白话与文言

在话语形态上,《清代学术概论》采用“新民体”。“新民体”由桐城派古文而来,杂糅桐城派古文与白话,既不同于文言文,也不同于五四以后的白话文。新民体正是当时梁启超所倡导的一种语体。《中国小说史略》采用文言文。其原因如鲁迅所说:“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多不憭,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者之劳也,复缩为文言,省其举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24]由此可见,二书的语言形态都是作者的有意选择。两书皆非现代通行的白话文,但无损二书魅力,原因何在?

虑及版权,仅载片断,有兴趣者请阅读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作者:陈伟华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2: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虑及版权,仅载片断,有兴趣者请阅读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作者:陈伟华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发表于 2005-11-6 22: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比起他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稍逊一筹.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2: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写作时间比《清代学术概论》晚。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9: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整体看来《近三百年学术史》比《清代学术概论》有胜出之处,但其主体内容差不多,其治学理路几无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19: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蒋百里,名方震,乳名福,晚号“澹宁”,

浙江海宁人,与王国维、徐志摩三人同称海宁三才子、三杰。蒋清末中举,去日本留学,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第一名毕业,又转德国留学,习军事五年。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蒋育有五女,三女蒋英为钱学森夫人。

1918年,他随梁启超考察欧洲,回来之后,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认为文艺复兴如同人类精神世界的一声春雷,“一震之下,万卉齐开”,虽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只有两点,一是人的发现,二是世界的发现。书成后,请梁启超来写序,不料梁下笔之后竟收不住笔,洋洋洒洒,竟成5万字,和原书篇幅相当,写成后他自己也觉得天下没有这样的序,于是另写了一篇短序,而将这篇长序取名《清代学术概论》,单独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写序。《欧洲文艺复兴史》自1921年问世后,也大受欢迎,14个月内就连续再版了三次。《清代学术概论》更成为中国出版史和学术史上的盛景。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0: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小说史略》实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精读细读,多角度地读。
梁启超和鲁迅作为中国领一代风骚的思想家和学问家,其作品当是当代学子的必读之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2-1 19:42 , Processed in 0.8048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