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
——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片断)
作者:陈伟华
前言
在中国,学术史与文学史似乎总有一点纠缠不清的味道。其原因主要有二:一、中国自古为杂文学观,文笔并举,文史混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互相渗透,纯文学的观念至近世才由西方引入。二、传统的中国文人往往兼做学问家和文学家。因此,很有必要对二者加以厘清。文学史和学术史的著述至今仍是方兴未艾的话题和行为。对照现有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我们往往遗憾的发现,两者相去甚远。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基于学理构想的理论多多少少有几分理想化,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笔者想从著作成品出发,以经典著述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1]为例,来对学术史和文学史的撰述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清代学术概论》初稿成于1920年10月,也是梁启超47岁之际。尽管梁启超 “常自觉其学未成,且忧其不成,数十年日在旁皇求索中。故有为之学,在今日可以论定,启超之学,则未能论定。”[2]但实际上此时其学术思辨力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自己也自称本书为“史”,在单行本初版加题:“中国学术史第五种”。鲁迅自1920秋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以来,自编讲义,陆续印发给学生,1924年6月20日,《中国小说史略》下卷由新潮社出版。1930年11月《中国小说史略》最后定稿并刊印成书。从初稿到定稿,其间三易其稿,费时十年,铢积寸累。
鲁迅为写作中国小说史第一人。清代学术史,之前已有章太炎的《清儒》以及刘师培的《清儒得失论》,《清代学术概论》并非首开风气。但无论是否“第一”,《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小说史略》自问世以来,一直为学人奉为治学之门径,为学人竞相阅读。《清代学术概论》,初稿成于1920年10月,单行本于1921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到193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赶在中华书局将此书收入《饮冰室合集》印出之前又抢出了本书的第8版。对《中国小说史略》而言,尽管鲁迅在文学界和思想界的权威地位为它赢得了大量的读者,但其中诸多论断被人无以复加地引用的事实表明,其学术价值不因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亡也决非单纯的名人效应。“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蔡元培的评价道出了《中国小说史略》的地位。
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应该包括四个点: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结果以及联系媒介。对著史而言,也就是研究者、史料、史书、语言。它们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维度上体现出认识论,在研究者与获得知识的维度上体现出方法论、在知识与语言的关系上则体现出语形学。[3]下面将据此展开论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