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9|回复: 1

《南风窗》杂志 冷静的力量同样让人热血沸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7 20: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04-19 09:32:03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产品名称:《南风窗》杂志
    质量鉴定:《南风窗》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广东在观念与经济改革方面的领先优势。自创刊之日起,《南风窗》就以它新颖的视角、大胆突破的观点在全国产生强烈的影响力。1998年《南风窗》经过“二次创业”,提出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理念,现已成为杂志零售市场上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政经杂志。
  
    质检报告
    一份彰显理性与良知的政经期刊
  
    20世纪80年代初的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几乎所有的观念变化和实体改革都远远走在全国的前面,《南风窗》的出现就是对这种领先优势的充分体现。“南风窗”在广州民间的口语中就是代表港澳海外关系、对外的窗口之意,它充分体现了《南风窗》杂志的开放、开风气的精神。
    创刊号时《南风窗》就以“假如我是市长”的公民提建议活动,以及《广州处处讲钱》等文章对传统守旧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冲击。这种关注现实、领风气之先的精神一直贯穿了《南风窗》发展的始终。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沿边、沿线、沿境、沿海“四沿”的开放,广东在观念上的领先优势不再那么明显,杂志也开始面临市场危机。1998年,《南风窗》经历了大规模的“手术”,从外观形式到内容定位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编辑部根据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判断,确立了做“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鲜明定位。以关注社会现实,讲求责任感、理性与良知为宗旨,将眼光集中到探讨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种种问题上。从此《南风窗》迎来了自己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快速成长为中国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政经杂志,并且在中国新闻界引导了一股“政经之风”,成为备受读者和海内外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期刊之一。
    《南风窗》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杂志。《南风窗》的领军人物秦朔认为,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完成,政经话题将渐渐失去原先的关注度,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将更加多元化。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南风窗》将尝试着向一个综合性的新闻杂志靠拢。
  
    全息广州
    那南风吹来清凉
  
    在迷信风水的人眼里,有所谓的“阳暖东南”一说,所以,风水学素视正南、东南为风水旺地。根据这个理论,不管是什么建筑物,均以开南风窗多者为吉宅。
    “南风窗”在风水学上的意义,我是最近才了解到的。但是,“有南风窗的人家便是富人”这个理论,从小就植根我心——这里的“南风窗”,是民间口语,指“海外关系”。在我的家乡潮汕、在整个广东省,“南风窗”这个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都是一说起便艳羡不已的。
    我们可以不相信风水,却必须相信,冥冥中,万事万物,自有他们内在的联系。粤地百姓把“海外关系”叫做“南风窗”,正是因为这“南风窗”能带来财运,纳吉旺宅。同样,1984年,我的澄海老乡、当时的广州市委书记许士杰亲自在许多个名字中为杂志选定刊名《南风窗》时,我相信,除了给这本刊物进行“观念领先”的定位,他肯定还想到了“南风窗”这三个字的吉祥意义。
    在中国的“阳暖之地”广州,办一本叫《南风窗》的杂志,它不旺才是怪事。广东开放成为中国的“南风窗”,为市场经济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百姓的海外关系成了“南风窗”,为家庭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外汇”;作为一本杂志,《南风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成为“拿来主义”的典范,通过“南风窗”而进入中国内地的政经新理念,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外汇”,它对于我们在市场经济理论上的“脱贫致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别的不说,单那篇石破天惊的《广州处处讲钱》,对金钱的“拨乱反正”,在读者心中引起的强冲击波,便足以使其载入史册。
    出版界有专家把广州定位为“充满活力的出版实验室”,正是因为广州这扇“南风窗”为报刊杂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理念。《南风窗》以后,诞生于广州的新锐期刊如雨后春笋,时至今日,我们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挂着外省刊号的期刊,其实是在广州编辑发行的。“南风窗下好乘凉”,而内地的读者,更是以这些“广州制造”的期刊为“南风窗”,如饥似渴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充分感受那扑面而来的南风的清凉。
    一言可以兴邦,由一份报刊所领头的新锐期刊大军,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会被历史所铭记。
    □余少镭
    (专栏作家)
  
    原景重现
  
    新鲜热辣的新生儿
  
    1984年,广州被列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首批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之一。眼看着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即将开始,广州市的几个不安分的青年人决定一起办一份杂志。这几个人是:广州市委研究室的干部吴迅、原《黄金时代》编辑部主任曹淳亮、原复旦新闻系教师谭启泰、工人陈中等。在市委大墙边的一间小平房里,这群年轻人开始了激情满怀的创业。
    这群年轻人的想法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当时的广州市委书记许士杰亲自在许多个名字中为杂志选定了刊名《南风窗》,以表现这本刊物观念领先的优势。1985年4月,《南风窗》正式创刊,由市委研究室主办。创刊之初编辑部提出了“四新”、“四桥”的主张。即“传播改革开放的新观念、新事物、新潮流、新趋势;做政治与经济、理论与实践、领导与群众、几代人之间的桥梁。”
    即使在今天看来,《南风窗》的创刊号也是观念领先的。首先是创刊之初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的活动,让全市老百姓给市长提建议,倡议书旁还配发了当时广州市市长叶选平的话“让那些从0开始的人讲话”。这一活动可谓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首次,并且是由市委领导干部带头进行,被海外传媒誉为“民主化建设的先声”。此后,《南风窗》还举办了评选广州地区十大杰出公仆”、《南风窗》民意测验等活动,均获得广泛好评。
    创刊号中有几篇文章值得一提:一篇是市委书记的《许士杰谈请示病》,一篇是市长叶选平的《我是你们的大司务长》,还有一篇文章叫《广州处处讲钱》,文中对“处处讲钱”不但不贬斥,反而大加赞同,并指出“商本位代替官本位是历史的进步”。对于那个金钱还具有资本主义嫌疑的年代来说,这个提法是非常大胆也非常超前的。
    早期的《南风窗》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观念领先,二是关注现实问题,其风格可谓“新鲜热辣”。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北有《新观察》,南有《南风窗》”,《南风窗》被誉为是期刊界的一枝“奇葩”。
  
    “二次创业”,再度辉煌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沿边、沿线、沿境、沿海等四沿开放,广东的一枝独秀变成了万马奔腾,观念领先优势开始减弱。《南风窗》的优势也随之弱化,这种情况迫使《南风窗》开始了新的探索。
    1997年,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秦朔接任《南风窗》主编。他看到,当时的中国经济建设开始遇到比初期设想更多的问题和矛盾。人们所关注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更关注包括政治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杂志应该以一种更有责任感、更富建设性的姿态介入经济生活,关注社会转型的进程。
    1998年,《南风窗》正式提出做“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并进行全面改版,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这是国内首次鲜明提出“政经杂志”的概念。改版后的《南风窗》发行量急剧上升,很快成为期刊界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时政、经济杂志之一。这次改版后来也被誉为《南风窗》的“二次创业”。
    改版后的《南风窗》将对国计民生的责任感融入专业分析和报道之中,注重深入、理性、前瞻性地对政治、财经、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大气、大胆、全面的刊物特色。改版后,《南风窗》推出了一系列有分量的政经报道。如1998年的《朱啊基,把心交给中国》、《标志乙烯纪念碑》、《中国烟王引发企业家地震》;2000年分析14座GDP过千亿的中国城市的《中国的新力量》,2001年被《纽约时报》转载的《为人民呐喊——一个普通公民的参政传奇》、调查中国矿难情况的《地底悲歌》等等报道,都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并引发了其他媒体的转载与跟进。
    2001年的《发现南海》被誉为是对中国本土型市场经济发育的最经典报道之一,2002年《中国城市大洗牌》较早提出了“城市运营”的概念,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回良玉要求全省的干部要看这篇文章;2003年《边境赌场围赌中国》的报道则引起了中央政法委及全国的关注,罗干批示对问题进行尽快调查。诸如此类的报道数不胜数。
    能够说明《南风窗》影响力的例子也数不胜数。2000年秦朔到美国留学的时候,发现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和斯坦福大学的东亚图书馆里居然都收藏有从创刊号以来的所有《南风窗》,原来国外已经将这本杂志作为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进程的重要窗口。一位广州人到纽约留学,专业是中国经济研究,他的导师要求他必须看每期的《南风窗》。
    据统计,《南风窗》平均每期有10篇文章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被第四届全国文摘研讨会评为国内文章转载率最高的杂志之一。同时,《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商业周刊》等都采用过《南风窗》的报道或采访线索。
  
    个人品牌的“雁行模式”
  
    应该说《南风窗》是国内最早有意识地培养专家型记者的期刊之一。包括秦朔自己在内,《南风窗》拥有一批对某个领域研究非常深入的记者,有人用“雁行模式”来形容《南风窗》的品牌建设模式。记者们的个人品牌对于整个《南风窗》的品牌无疑能起到提升作用。
    这种现象与秦朔自己的工作方式有关。他在工作之余写作的《大脑风暴》、《大变局》等书都在市场上有较大的反响,他的个人品牌已经成为《南风窗》品牌的一部分。秦朔也鼓励自己的员工以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其自我价值。为此,《南风窗》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刊部,员工可以申请进入该部搞创作。完成书稿后可以“归队”,也可以继续下一部的撰写。当然选题要求跟《南风窗》的政经内容相吻合,出的书也需要以“《南风窗》策划”系列的形式包装推出。
    在这种机制下,《南风窗》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型记者,至今已出了几十本书。比如早期的《风雨爱多》,后来的《挑战极限》、《科龙革命500天》、《领导力革命》,晚些时候的《营销中国》系列丛书,以及最近的《长治,长治》,《勇敢战士钟南山》等。
    这种做法类似国外一些新闻杂志的做法。如美国《新闻周刊》编辑记者的“超级明星制”,《商业周刊》的编辑很多都是专家型的传媒人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化,《南风窗》也面临着新的发展。2001年,《南风窗》成功改为半月刊,并开始淡化“政经”二字的分量,提出“做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但秦朔认为,“我们的精神气质不会变,那就是为了公共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感。”
  
  原文链接: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 ... zz/200404190403.asp
发表于 2005-11-7 21: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欢《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让人感觉风格太古板了,很难让人接受。版面设置是N年没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06:24 , Processed in 0.0886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