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回复: 1

关于互联网与中国在校大学生政治意识关系的实证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2 12: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互联网与中国在校大学生政治意识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黄岭峻 徐浩然


   摘  要:关于互联网的政治影响力,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肯定派”认为上网行为会影响网民的政治意识,甚至会使上网者成为无国界的“世界公民”;“否定派”则认为互联网并未取代大众媒介的政治影响力,其对网民政治意识的影响非常有限。根据我们对武汉理工大学317名大学生网民的调查,“否定派”的观点更为接近事实,即互联网对网民政治意识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意识;中国大学生

   作者简介:黄岭峻(1965-),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现代化问题;徐浩然(1982-),男,黑龙江孙吴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政治现代化问题。

   基金项目: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一、问题的提出

   自互联网进入中国后,即迅速影响并改变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据2004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公布的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总数在2003年的12月31日已达7950万,比半年前增加了近1000万。在中国的网民中,拥有闲暇与条件之便的在校大学生无疑占有重要位置。陈晓强与潘爱华于2003年对苏州大学41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中,有90.2%的大学生是网民,只有9.8%的大学生‘从未摸过计算机’、‘懂得计算机,但未上过网’或‘每周上网不满1小时’,即为非网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在校大学生都是网民。

   根据加拿大传播学家因尼斯的观点,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一般是与社会结构乃至政治意识的变化同步的,譬如“埃及文明从绝对专制向更加民主的变化”,即与以纸草取代石头作为媒介的变化同步。[ii]那么,因特网在中国的出现与普及,是否会导致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中国网民政治意识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学术界已从理论上做了一些回答。一般流行的观点属于“肯定派”,他们认为上网行为会改变上网者的政治意识,无国界的互联网甚至会导致无国界的世界公民的出现,从而消解人们对国家的忠诚;另外也有少数人认为互联网“只是传统媒介的延伸和补充”,换言之,互联网的政治作用并没有想像的那样大。[iii]这些人姑且可称之为“否定派”。

   然而,不管是占主流的“肯定派”,还是居少数的“否定派”,他们在目前所做的还只是理论上的推论,其结论并无具体统计数据的支撑。有鉴于此,本文即拟通过取样调查,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一下互联网与中国在校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

   二、中国在校大学生上网的一般情况

   2003年12月15日至31日期间,笔者在武汉理工大学共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约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7.5%。整个问卷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被调查者及其上网的一般性情况,第二部分则涉及被调查者的政治意识。

   从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看,在317人中,年龄皆在18—23岁之间,其中男性225人,占71%,女性92人,占29%;文科82人,占26%,理科235人,占74%;大学一年级学生72人(占23%),二年级学生50人(占16%),三年级学生125人(占39),四年级学生70人(占22%)。

   根据问卷第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我们大致有如下两点结论:

   (1)上网已成为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与陈晓强与潘爱华在2003年初苏州大学的调查比较,互联网的使用在2003年底的武汉理工大学更为普及。在受访的317名学生,每周上网时间皆达到1小时以上,因此按照陈、潘二人的标准,皆可称之为“网民”。非但如此,在这317名大学生网民中,在超过一半的人每天平均上网的时间超过1小时(见表一),而且有超过6成的人已有了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见表二)。可见,上网已经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一:受访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
平均每天上网时间 占受访人数的百分比
1小时以内 43%
1-2小时 31%
3-4小时 15%
5-6小时 4%
6小时以上 7%


表二:受访者的网龄情况调查
网龄 占受访人数的百分比
1年以内 11%
1-2年 23%
3-4年 43%
5-6年 15%
6年以上 8%



   从上网的地点看,社会上办的网吧仍是在校大学生的首选。这一点,我们调查的结果与陈、潘二人的相仿。所不同的是,在我们调查的结果中,在寝室上网的人数远远超过了陈、潘二人调查中的比例(见表三)。自然与网络发展及地区差异有关。

表三:您经常在什么场所上网
上网地点 占受访人数的百分比
  黄、徐的调查结果 陈、潘的调查结果
社会上办的网吧 35% 44.8%
学校提供的场所 21% 32%
家里 7% 4.8%
寝室 33% 0.7%
其它地方 4% 15.7%


   (2)网络已成为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的重要政治信息渠道。

   在陈、潘二人的调查中,即发现高达65%的大学生网民上网是为了看新闻。事实上,由于在大学的集体宿舍中,电视的普及程度往往不及电脑,在互联网上看新闻便成了与阅读报纸同等重要的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我们的调查表明:有将近39%的大学生网民将互联网视作获取政治信息的首选渠道,这一数字甚至超过报纸近两个百分点。(见表四)

表四: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
主要渠道 占受访人数的百分比
互联网 39%
报纸 37%
电视 19%
小道消息 5%


   由于互联网的跨国界性,从互联网获取政治信息的大学生网民自然不会限于官方网站。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76%的大学生网民曾经浏览过中国大陆以外的新闻网站(见表五),有近69%的大学生网民收到过政治类的垃圾邮件。在回答“您是否认为非官方的新闻网站的新闻,其可信度大于官方媒体的消息”这一问题时,尽管选“不是”(97人)略多于选“是”(76人)者,但仍有45%的大学生网民选择“说不清”(见表六)。可见,在大学生网民的心目中,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已经受到互联网非官方网站的有力挑战。由于在互联网中容易出现“传者失控”的现象,大学生网民对于互联网中的政治信息并非来者不拒,全盘接受,譬如在我们调查的219位曾经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的受访者中,相信此类邮件的只占11%的比例,而半信半疑和不相信者所占比例则分别达到34%和55%。但是,对网上信息的怀疑并不等于对官方信息的认可,网上信息虽然还不足以颠覆官方信息,但它对官方信息权威性的伤害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

表五:您是否浏览过大陆以外的新闻网站
选项 占受访人数的百分比
经常 22%
偶尔 54%
从未 24%


表六:您是否认为非官方的新闻网站的新闻比官方媒体更可信
选项 占受访人数的百分比
是 24%
不是 31%
说不清 45%


   三、上网资历与中国在校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变化

   此处所谓“上网资历”,即是我们常说的网龄。由于互联网是在2000年后才开始在中国较大规模普及,所以受访者中网龄在4年以内的占了绝大多数,计有244人,约占总数的77%。按照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即信息”,“任何技术和发明都是人体的延伸或截除”,[iv]那么,依此逻辑,与某种媒介接触的时间愈长,其受某种媒介的影响或控制便愈容易。但揆诸我们这次对中国在校大学生网民的调查,这种假设并不成立。换言之,大学生网民的上网资历(即网龄),与其政治意识的变化并无直接关联。

   当然,在不同网龄的大学生网民中间,其政治意识并不尽一致。譬如,我们发现网龄在1年以内的受访者(即所谓新手)在回答“您是否认为非官方的新闻网站的新闻比官方媒体更可信”这一问题时,选择“说不清”的只有26%,不像其他网龄段的受访者,选择此项的皆超过40%(见表七)。这说明新网民对于网上信息容易采取比较决绝或激端的态度,不像老网民在看待网上信息的是与非之间,有更多的犹豫与考量。不过,所谓差异也仅此而已,如果论及具体的政治问题,不同网龄段的受访者并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表七:您是否认为非官方网站的新闻比官方媒体更可信
  1年以内 1-2年 3-4年 5-6年 6年以上
是 34% 27% 18% 21% 35%
不是 40% 29% 28% 36% 23%
说不清 26% 44% 54% 43% 42%


   (1)从其对于国际政治的态度看

   如前所述,目前第三世界国家有一种普遍担忧,即控制了绝大多数网上资源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更加便利地施加其软权力的影响,从而瓦解第三世界国家公民对其母国的忠诚。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中国在校大学生网民的民族主义情绪与其网龄并不呈反比效应。换言之,他们并未随网龄的增长而减低其民族主义情绪。

   在问卷中,我们曾向受访者提出一个问题——“您是否认为日本政府应就其过去的战争罪行向中国人民道歉”,从317名受访者看,绝大多数人(占总数的78%)的回答为“是”,回答“否”和“说不清”的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2%和10%。可见在总体上,上网并未使大学生网民消解其民族主义。但也应指出的是,随着网龄的递增,回答同一问题时,选择“是”的人所占该网龄段总人数的比例确实在递减(见表八)。从这一问题看,似乎上网时间愈长,网民的国家观念愈淡化。但从另外一个问题的测度看,这一假设似乎又并不成其为规律。譬如,在回答中美关系时,选择“朋友关系”的,在0-1年网龄段的网民中,占有近34%的比例,虽然在6年以上网龄段的网民中,这一比例达到54%,但在3-4年和5-6年网龄段的网民中,却分别只有18%和19%(见表九)。并未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增效应。

表八:日本政府是否应就其过去的战争罪行向中国人民道歉?
  1年以内 1-2年 3-4年 5-6年 6年以上
是 86% 88% 77% 68% 65%
否 11% 3% 14% 17% 15%
说不清 3% 9% 9% 15% 20%


表九: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还是朋友?
  1年以内 1-2年 3-4年 5-6年 6年以上
敌人 23% 18% 13% 19% 8%
朋友 34% 30% 18% 19% 54%
非敌非友 43% 52% 69% 62% 38%


   另外,饶有兴味的是,在回答“您是否认为中国人民应为‘九·一一’事件高兴”这一问题时,在全体317名受访者中,回答“不是”的人有152人,约占48%,回答“是”的人有97人,约占30.6%。总体上看,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还是比较理性的。但在0-1年网龄段与6年以上网龄段的受访者中,选择“是”的人则皆占该网龄段的46%,相反,介于这两个网龄段之间的网民,选择“是”的人所占比例则低于30%。由此可见,网上新手和网上老手皆易滋生仇美心理,那么网上信息容易消解民族主义的假设,起码在这一点上很难成立。

   (2)从其对于国内政治的态度看

   按照“肯定派”的理解,充斥着离经叛道内容的网上信息容易使上网者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一点并不成立。换言之,我们发现:网龄长的人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并不比网龄短的人更有敌意。在问卷中,我们有两个设问,其一是“您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一定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在317人中,回答“是”的有94人,约占30%;回答“不是”的有102人,约占32%;回答“说不清”的有121人,约占38%。在回答“您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吗”这一问题时,回答“是”的有111人,约占35%,回答“不是”的有138人,约占43.5%;回答“说不清”的有68人,约占21.5%。这大概可以反映大学生网民乃至一般中国人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态度,不过,从大学生网龄与其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的双关变量看,却看不出任何有规律性的变化(见表十、表十一)。换言之,网龄越长的人,并不一定越怀疑主流意识形态。

表十:您是否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一定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
  1年以内 1-2年 3-4年 5-6年 6年以上
是 54% 32% 19% 40% 27%
不是 23% 27% 37% 30% 38%
说不清 23% 41% 44% 30% 35%


表十一:您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吗?
  1年以内 1-2年 3-4年 5-6年 6年以上
是 43% 42% 29% 36% 35%
不是 31% 40% 51% 34% 50%
说不清 26% 18% 20% 30% 15%



   四、上网内容与中国在校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变化

   当然,仅仅从网龄的角度来考察互联网对网民政治意识的影响并不充分。一般而言,网龄长的网民接受更多负面信息可能较大,但并不等于一定较大。因此,我们以为还须考察上网内容与网民政治意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这样才是相对全面的。本文所谓“上网内容”,是指网民在上网时对于不同网站的选择。我们的调查问卷就此主要设立了两项自变量,即“是否在网上浏览过中国大陆以外的新闻网站”,以及“是否收到过政治类的垃圾邮件”,结果我们发现:与对网龄与政治意识的关系考察结果相似,上网内容与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也并不清晰。下面分头述之。

   (1)从境外新闻网站的冲击看

   根据我们的调查,绝大多数受访者经常或偶尔浏览过中国大陆以外的新闻网站,从未浏览过的只有74人,占317名受访者总数的比例为23%。按照前述“肯定派”的观点,是否浏览大陆以外新闻网站与上网者的政治意识有一定关联。详言之,接触大陆以外新闻网站愈频繁,其政治意识愈容易偏离主流意识形态。事实上,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网民在这一问题的表现上极为矛盾。譬如,在回答“您是否认为日本政府应就其过去的战争罪行向中国人民道歉”的问题时,选择“应该”的人,在经常浏览大陆以外新闻网站的受访者中,占73%;在偶尔浏览的受访者中,占75%;在从未浏览的受访者中,即占91%(见表十二)。从这一选项看,似乎可以说接触大陆以外新闻网站愈多,其民族主义情绪愈少。但在回答 “您是否认为中国人民应为‘九·一一’事件高兴”这一问题时,选择应该的,在经常浏览的受访者中,占39%;在偶尔浏览的受访者中,占28%;在从未浏览的受访者中,占23%(见表十三)。由此得出的结论与对前一问题的回答正好相反。

表十二:您是否认为日本政府应就其过去的战争罪行向中国人民道歉?
  经常 偶尔 从未
应该 73% 75% 91%
不应该 17% 13% 3%
说不清 10% 12% 6%


表十三:您是否认为中国人民应为“九·一一”事件高兴?
  经常 偶尔 从未
应该 39% 28% 23%
不应该 41% 52% 45%
说不清 20% 19% 32%


   从另外两个问题的回答情况看,也存在类似的矛盾。譬如,对于美英军队进攻伊拉克的评价,选择“正义而必要”的人,在经常浏览中国大陆以外的新闻网站的受访者中,占32%;在偶尔浏览的受访者中,占13%;在从未浏览的受访者中,仅占3%(见表十四)。似乎接受非官方信息愈多,其态度愈亲西方。但从另外一个问题——“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还是朋友”看,却不尽然。在经常浏览的受访者中,有2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在偶尔和从未浏览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则分别是11%和19%(见表十五)。可见,对美国的敌意并不因经常接触西方新闻网站而减弱。不过,这里还需辩明的是,在317名受访者中,认为美国是中国之敌的不过49人,约占15%强,大多数受访者(186人,约占58.7%)认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非敌非友”。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态度并不偏激。只是经常接触西方新闻网站的网民,关于此问题的回答不尽一致,有明显的分化迹象,即有相当部分“亲美”,也有相当部分“仇美”,中间态度者不像其他两个群体多。

表十四:对于美英军队进攻伊拉克的评价
  经常 偶尔 从未
正义而必要 32% 13% 3%
不正义但有必要 28% 15% 19%
不正义,不必要 40% 52% 78%


表十五: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还是朋友?
  经常 偶尔 从未
敌人 23% 11% 19%
朋友 39% 26% 14%
非敌非友 38% 63% 68%


   (2)从政治类垃圾邮件的影响看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在317名受访者中,有219人曾经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约占总数的72%。因此,可以说,政治类垃圾邮件已是目前包括大学生网民在内的中国网民比较常见的一种东西。尽管收到过这类邮件者中的大多数对之并不相信(如经常收到者中只有15%的人相信,而偶尔收到者中只有9%的人相信),但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则可能是受访者并不自知的。鉴于此,我们也考察了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的频率与其政治意识变化之间的关系。不过,与前面考察浏览大陆以外新闻网站所导致的影响一样,我们也没有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譬如,在回答“您认为共产主义在将来可以实现吗”这一问题时,在经常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的受访者中,有36%的人选择“否”,而在从未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的受访者中,则有37%的人选择“否”,比例大致相当(见表十六)。在回答“您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吗”这一问题时,回答“不是”的受访者的百分比,在从未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者中比经常收到此类邮件者中还要多4个百分点(见表十七)。可见,起码从对这两个相对敏感的政治问题的回答看,政治类垃圾邮件并未使网民变得更加离经叛道。

表十六:您认为共产主义在将来可以实现吗?
  经常 偶尔 从未
是 35% 33% 38%
否 36% 31% 37%
说不清 29% 36% 25%


表十七:您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吗?
  经常 偶尔 从未
是 37% 38% 29%
不是 40% 44% 45%
说不清 23% 18% 26%


   另外,在回答“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还是朋友”这个问题时,选择“敌人”的比例,在经常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的受访者中,占16%;而在从未收到政治类垃圾邮件的受访者中,则只占14%(见表十八)。显然,政治类垃圾邮件也未使网民变得更加“亲美”。

表十八: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还是朋友?
  经常 偶尔 从未
敌人 16% 16% 14%
朋友 28% 31% 26%
非敌非友 56% 53% 60%



   五、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上网资历的角度考量,还是从上网内容的角度观察,我们对317名中国在校大学生网民的调查表明:互联网与上网者的政治意识的变化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换言之,“肯定派”所认为的上网行为会改变上网者的政治意识,在此并未得到证实。相反,怀疑互联网政治作用的“否定派”观点,应该说获得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当然,互联网与网民的政治意识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调查并不形成最终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1)我们调查的范围有限,主要限于一所理工类大学的317名受访者,其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有待于其它个案研究的印证。(2)互联网的发展极其迅速,由于“传者失控”的问题,如今互联网尚不能取代大众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但假以时日,完善之后的互联网对人们政治意识的影响,则是一种大可以憧憬的前景。

   但就我们的调查而言,我们仍然认为:怀疑互联网政治影响力的“否定派”要比夸大其政治影响力的“肯定派”,更为接近事实。

                  (本文已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第3期)


--------------------------------------------------------------------------------

陈晓强,潘爱华. 大学生网民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及综合治理[J]. 高等理科教育,2003. (4).
[ii] H.A.INNS. Empire and Communications[M].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50. 17.
[iii] 陈绚. 网际网络——第五种权力?[J]. 国际新闻界,1999,(5).
[iv] 熊澄宇.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5).
发表于 2005-11-12 16: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2-2 16:41 , Processed in 0.07706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