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回复: 0

匈奴人对欧洲施行的“上帝之鞭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9 2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Bleda)一同从他们的叔父Ruas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自君临帝国。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ScourgeofGod)。

  关于阿提拉本人各方面的记载,西方史书上有过多少有些贬损,但仍不失生动具体的描写。阿提拉年青时作战勇猛,登基之后则更主要地是依靠他的头脑,而不是他武功,完成了对北方的征服。他具有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为人狡猾、残忍。作为匈奴王的阿提拉,他的步态和举止都显示出了一种其力量可傲居全人类之上的自负。
  据传说,他拥有一柄屠龙(战神)剑。剑是这样被发现的:有一个匈奴牧羊人,偶然发现一只羊的腿上在流血,但又实在找不出原因。于是,他就顺着血迹找回去,发现草丛里面埋着一柄剑,无意之中被羊踢了出来。牧羊人就把剑挖起来,献给了匈奴大王阿提拉。阿提拉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上天让他统治世界的安排。据说当部下晋见时,如若正面直视他则必须同时后退,否则会烧坏自己的眼睛。

  他有一个凶猛地转动眼珠的习惯,好象他乐于欣赏受他惊吓的人的恐惧。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简朴,却很能容忍部下的奢侈。他的臣民对他极其敬畏,在他外出巡查的时候,凡见到他必向其欢呼,以示服从;进出宫殿必有华盖迎送,逢宴会还有专为他谱写的赞歌。他甚至还有罗马人赠送的私人秘书。

  阿提拉的长相在EdwardGibbon的> 中有记载:他的相貌带着明显的民族痕迹。他身材矮胖,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头颅,肤色较深,有粗硬的黑发和稀疏的胡须,鼻子扁平,一双深陷的黑眼睛。无疑,他保留了一些东方人的形象。

  我们对于阿提拉时代的匈奴人的社会生活所知不多,但仍然能从一些传说中窥见鳞爪。曾有一个东罗马官员Priscus及其随从出使匈奴帝国,他们有幸见到了阿提拉和其他匈奴将领,甚至参加了阿提拉举行的盛宴。有一次,他们与匈奴人共进晚餐。吃饭前,匈奴人齐声颂扬阿提拉,罗马人则齐声颂扬他们的皇帝。然后,有一个罗马人说:“怎么能够把人同神相提并论呢?”他的意思是说罗马皇帝是神仙,而阿提拉是凡人。在座的匈奴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显得很生气。其情景非常像几十年前的中国人听见有人侮辱老毛一样。罗马人郑重其事地道歉之后,匈奴人才平静下来。

  匈奴人只有村落,没有城市。阿提拉的宫殿不过是一个木结构的建筑,四周围以木桩,顶端饰有尖塔。当Priscus觐见阿提拉时,先有匈奴侍者给他倒了一杯水,并且告诉他要先祈祷才能落座。Priscus喝了水之后,准备坐下来,他发现椅子全部靠宫殿两侧墙放着。阿提拉坐在宫殿中央的一张长椅子上。他的背后还有一张长椅,椅子后面有台阶通向他的龙床。阿提拉的左手边坐的是他的客人,右手边是他的大臣和将军。阿提拉的服饰很随和,仅仅是干净。他的那柄著名的屠龙宝剑就在他的旁边。然后,阿提拉大宴群臣,席间还有歌舞助兴。每吃一道菜,都有繁絮的礼节。

  由于多年征战所涉及的地域极其广阔,匈奴人的部落里人种成份很复杂,匈奴语、哥特语和拉丁语,或者是这些语言的混合,在这里都能通行。所以,罗马人在这里没有语言障碍。 阿提拉是匈奴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他不仅建立了最强大的匈奴帝国,而且依靠自己的头脑以及帝国的军事力量,在当时西欧的政治舞台中占据了一个极其突显的位置。在他称王尹始(大约435年之后),阿提拉就逼迫东罗马交纳更多的钱。狄奥多修斯二世皇帝被迫按往年的贡额加倍上贡。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位新的匈奴王在447年以后,开始把眼光转向西面,把西罗马作为寻找新的机会的主要地区。自他登基开始十多年以后,在西罗马帝国各种事务的角逐中,阿提拉的匈奴帝国变成了最强大的外部势力。在他当政时期,匈奴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定居的民族,而不再是早先的牧马人了。大匈牙利平原不可能象黑海北部的大草原那样,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放牧马群,因而阿提拉不得不发展步兵团来补充比过去规模小得多的骑兵力量。实际上,在阿提拉的时代,匈奴人的军队在形式上已经和当时欧洲其他蛮族相差无几了。不同的是,他的军事力量极为庞大,能够实施包围和攻城等大型军事行动,而其他的蛮族军队则望尘莫及。匈奴人在比邻东罗马的多瑙河地区确立了一个强大的地位之后,在442年被著名的东罗马将军阿斯帕尔阻挡在色雷斯地区。447年阿提拉又对巴尔干实施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入侵。他们长趋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乞降。阿提拉不仅收取了所有欠交的贡金,还得到了一个新的价值2100镑黄金的年贡额,同时又被赠予了多瑙河以南面积可观的领土。这次战役使东罗马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史家言称,匈奴人所经之地“杀戮无数,血流成河。他们抢劫教堂和修院,遍杀修士与修女......他们彻底摧毁了色雷斯,使其不可能再恢复过去的旧貌了。”阿提拉这次对东罗马的狂胜,令他有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去实现其突袭西欧的计划。到445年时,匈奴帝国的势力达到鼎盛,其疆域大致东起里海 ,西至波罗的海和莱因河。东西罗马均被迫向其纳贡,以求和平

  匈奴帝国曾称霸欧洲

  公元1世纪中叶,活跃于蒙古高原的匈奴被中国东汉王朝屡次击败,又受到蒙古高原新兴的鲜卑族的挤压,不得不向西迁移。此后300年的史书中很少提到匈奴人的去向,公元4世纪,这个神秘民族又现身欧洲,来到里海北岸的顿河草原游牧。



  公元375年,匈奴人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向西攻灭了阿兰人和东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国家,向南攻克亚美尼亚,一直打到波斯和叙利亚。匈奴人以凶残闻名于世,他们所过之处往往留下一片废墟,一地白骨。进占匈牙利草原后,匈奴人暂时定居下来。公元433年,匈奴大单于阿提拉成为各部首领,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东起伏尔加河,西至莱茵河,南抵多瑙河的广袤土地上出现了一个庞大帝国。在阿提拉统治的20年里,匈奴首都布达城成了欧洲的政治中心,各国使者云集于此,争先恐后地献上自己的贡品,表示臣服。匈奴帝国步入极盛时期。



  匈奴克星与匈奴王情同手足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已风雨飘摇。它在与各蛮族政权的冲突中越来越力不从心,不得不默认它们的独立地位。就在此时,罗马帝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出现了,他叫阿契斯。阿契斯生于高卢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高登裘斯在西罗马军队中屡立战功,最后做到西罗马帝国的骑兵统帅,被封为伯爵。阿契斯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哥特人和匈奴人那里度过的。阿契斯在匈奴做人质期间,结识了很多匈奴贵族。借助匈奴人的支持,阿契斯迅速在罗马政坛上崭露头角,成为西罗马帝国的高卢总督。他在高卢同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和阿兰人等蛮族作战,屡战屡胜,声名显赫。



  阿契斯和阿提拉自幼相识,两人交情甚笃。阿契斯曾经给阿提拉找了一位博学多才的私人秘书,帮阿提拉打理外交;他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阿提拉身边学习骑射。阿契斯希望和匈奴帝国和平共处,他知道西罗马对付境内的日耳曼蛮族已十分费力,决不能再与匈奴交恶。青少年时期做人质的经历,使阿契斯对匈奴的认识非常深刻,他熟知匈奴人的战法,并十分清楚匈奴人的软肋是什么。阿契斯的努力为西罗马帝国赢得了20多年的和平,这段时间阿提拉多次进攻东罗马帝国,但一直和西罗马帝国相安无事。但利益之争使这两位好友最终拔刀相向,而阿契斯的丰富经历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匈奴克星。



  向西罗马要女人和土地

  野心勃勃的阿提拉早就对高卢和意大利的繁华富庶垂涎三尺。公元449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妹妹奥诺莉亚和侍卫长私通被发现,皇帝瓦伦提尼安将她送进一个修道院软禁起来。生性风流的奥诺莉亚暗中写信向阿提拉求救,称愿以身相许。阿提拉立刻向西罗马皇帝索要奥诺莉亚,并要求西罗马帝国拿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如此过分和羞辱性的要求,遭到西罗马皇帝的拒绝。于是阿提拉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



  公元450年,阿提拉集结匈奴军和被征服民族的仆从军50万人,向西罗马的高卢发动进攻。随着高卢名城一个接一个地陷落,阿提拉兵锋直指名城奥尔良。阿提拉大军对高卢北部的蹂躏震惊了西罗马帝国的所有蛮族,大家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与匈奴对抗。阿契斯抓住这个同仇敌忾的良机,四处奔走,终于联合各蛮族建立起一个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耳曼蛮族,甚至不列颠的克尔特部落都派兵支援,和阿契斯打了20年仗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也亲自领兵前来助战。当阿提拉屯兵奥尔良城下的时候,阿契斯的西罗马联军日益壮大,已经集结了50余万人,并正式向匈奴人开战。两位昔日的朋友终于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了。



  16万人战死,匈奴王奇迹生还

  阿提拉得知西罗马联军逼近奥尔良后,立刻撤围北去,同时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奴部队向香槟平原集结。阿契斯率领大军尾随而来,两军在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摆开决战的阵势。西罗马联军方面,由阿契斯亲率西罗马军团组成左翼,西哥特军队在右翼,而中央是阿兰人和其他蛮族。阿契斯这样部署相当冒险,因为他把西罗马联军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间,非常容易被匈奴军队从中心突破,将西罗马阵线拦腰斩断;但从另一方面讲,中心突破的匈奴部队也有被西罗马联军从两翼包抄的危险。阿契斯面对他的老朋友阿提拉,走出了



  一步险棋。阿提拉针锋相对,亲率匈奴精骑居中,把东哥特人放在左翼,其他蛮族军队组成右翼。



  公元451年9月20日,两军在沙隆展开决战。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投入的兵力超过100万。匈奴联军首先发动进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护下,匈奴精骑风驰电掣般冲向西罗马联军的中央,由蛮族组成的中央战线抵挡不住,被匈奴骑兵以楔形深深插入。这时匈奴骑兵开始向左旋转,包抄西哥特军队。阿提拉对战局洞若观火,他知道西罗马军团抵挡不住匈奴人最猛烈的攻击。但西哥特人兵强马壮,是个劲敌,如果能将其歼灭,就胜券在握。他组织匈奴联军的两翼一起压上来,会战到此已经变为一场混战,西罗马联军形势危急。战斗虽然只持续了5个小时,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16万人丧生。



  强悍的西哥特人挽救了西罗马联军。年过六旬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亲率铁甲骑兵反击,结果中箭落马,被紧跟其后的西哥特铁骑践踏而死。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只出现了片刻慌乱,在王子托里斯蒙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秩序。西哥特骑兵凌厉的反击将匈奴人压了回去,而慌不择路的匈奴骑兵迎头撞上了左翼西罗马军团的盾牌防线,纷纷倒在标枪的攒射之下。这时匈奴左翼的东哥特人也抵挡不住西哥特铁骑的冲击,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分出胜负。



  阿提拉被迫率领匈奴残军撤回马恩河畔的营地,用匈奴人的大篷车首尾相连,弓箭手密布其间,组成一道相当坚固的防线。阿提拉用木制马鞍堆起一座小山,将他所有的金银珠宝和妃嫔置于其上,他自己端坐在中间,打算一旦西罗马军队攻破他的营垒,就引火自焚。



  阿契斯关键时刻放了阿提拉一马。这位西罗马的杰出领袖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他认为西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不是匈奴,而是高卢蛮族。保留匈奴这个外患可以让以西哥特人为首的蛮族有所忌惮,不得不和西罗马帝国继续合作。如果阿提拉一死,匈奴帝国势必崩溃,高卢蛮族肯定要掉转矛头来对付西罗马帝国。



  阿提拉死在新房中

  阿提拉在沙隆之战中侥幸逃生后,仅仅活了两年。在这两年中他曾组织军队进攻东罗马帝国,企图挽回匈奴帝国的颓势。公元453年,阿提拉迎娶一位日耳曼族的新娘伊尔迪科,婚宴上他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众人走进新房,发现阿提拉血管爆裂,倒在血泊中气绝身亡,而他的新娘缩在床角瑟瑟发抖。当时有人认为阿提拉死于循环系统疾病,也有人怀疑是伊尔迪科谋杀了阿提拉。在阿提拉的葬礼上,匈奴人割断头发,刺破脸颊,用鲜血悼念他们的国君。阿提拉的棺材分为三层:最外层是铁,第二层是银,最内层是金,以象征他的不朽功业。匈奴人拦住一条河流的水,把阿提拉的遗体埋葬在干枯的河床下,然后再开闸放水。所有参与施工的奴隶都被处死,以便使后世的盗墓者无机可乘。他的坟墓至今未能找到。



  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匈奴帝国遂土崩瓦解。公元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人被迫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奴人彻底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遗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3:53 , Processed in 0.06390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