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回复: 1

关注哈尔滨水风波背后的公共危机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4 13: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报特约评论员 杨耕身
   曾经温顺的松花江水这次强硬地“站”了起来,一场可能而尚未发生的水污染导致的公共危机,这就样一把揪住了人们的心。
   从11月20日中午开始,哈尔滨市到处流播近期将发生地震的传言,21日上午,“地震”被松花江水受到污染的传言所取代,很多市民开始争相抢购饮用水,导致市区内多数商店饮用水脱销。21日下午,哈尔滨市政府发布公告,指出“11月13日,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故自11月22日20时起,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
   对于哪怕是一场“可能”的危机,也应做出最坏的打算,并予以最充分的应对,这是危机处理应有的理性。因此在这一次停水风波中,我们赞赏哈尔滨市政府的做法。这不仅包括果断地做出停水决定,同样包括停水期间对于市民饮用水的供应,比如紧急启动全市所有地下水井,全部面向社会供水,卫生环保部门要及时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供水水质安全,等等。我们也因之相信,在有了政府高效的应急处理之后,哈尔滨市民将能够从初始的购水恐慌中冷静下来,最终能够与政府一道共渡危机。但显然这不是我们关注的全部。
   首先,从11月13日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到21日哈尔滨市紧急停水,时间已历8天。那么按照正常的水流速度,污染的水是不是已经流到哈尔滨段了,哈尔滨市民前几天喝的水是不是已经被污染的?尽管政府公告指出,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这仍需要政府有足够权威与科学的解释;如果水源的确遭到了污染,会不会间接污染到本地农民种植的蔬菜和饲养的家禽、家畜,从而危机食品安全?另外,这种污染水源会不会进一步影响到地下水质?
   更重要的还有,从松江花吉林石化段到黑龙江的哈尔滨段,江水一路跨府过州,经行而来,如果爆炸的确污染了水源,则哈尔滨段以上取松花江水饮用的人,是否像哈尔滨市民一样受到了政府紧急措施的保护?从目前的新闻来看,没有什么证据能够确证这一点。而与此同时,哈尔滨下游的地方政府是否一样准备好了应对措施?
   我们已经不太好猜测,在哈尔滨市政府及市民已“如临大敌”的情况下,吉林石化方面人士为何依然强调爆炸绝对不会污染到水源。但对于政府的危机应对而言,毫无疑问,上述问题的存在,已不光是关涉到市民的饮用水安全,而已经涉及到食品、土地、环保、公共卫生等方面。因此对于一场污染水的危机,政府的成功应对也必然取决于包括供水、检疫、公安、环保监测、医疗卫生等部门有效联动,同时也更取决于相关地方政府间的有效配合。
   也正在此意义上,我们的关注更在于对一套基本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的关注。但现在看来,除了我们一再强调的信息公开、公民理性之外,在政府的基本应急协调机制方面,我们的准备也还很不充分。
   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危机管理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权威、高效的中枢指挥系统,该系统扮演着危机管理核心决策者和指挥者的角色,不仅体现出战略决策的权威,更能体现部门协调的效能。同时,这也离不开一部统一的法律规范。美国制定有《全国紧急状态法》、《国家安全法》等为核心的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法律体系,这些系统的法律法规旨在有效地引导政府依法处理公共危机事件。而我国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基本法律,既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都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事件,相对分散、不够统一。
   “危机”者,危险与机遇并存。因此遭受到污染的江水在它的经流之处,不可能过而无痕。它不仅让我们期待着,怎样去处理水污染已经带来的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更期待着一套基本的危机处理法律制度与应急机制,让我们能够变危为安、变危为机。

新京报[社论]构建社会信任 应对哈尔滨供水危机
2005年11月23日5:17· 来源:  


  11月21日,哈尔滨突然宣布因为检修供水管道,从11月22日开始的四天内全市停止供水,数百万居民瞬间面对史无前例的生活困境。这件事虽发生在哈尔滨市,却触及了一个全球化时代的重大问题:风险社会与安全承诺。

  如今,全球化正把所有人卷入同样命运中。许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层层叠加而成为风险,原来毫不担心的安全保障有时变得极为脆弱。哈尔滨人可能无法想象,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怎么会突然断水。风险应对和安全保障因此成为衡量政府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以研究风险社会而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学者乌利希·贝克说过,我们面对的风险有三个特征:它是人为的,是超技术的,是“民主”的。

  所谓人为,意即风险的根源不是在“我们之外”的另一种力量,而是在我们的制度结构当中。所谓超技术,意思是所有的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不可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一一证明其安全。而所谓“民主”,是说受害者人人平等。环境灾难如果导致水有毒,空气有毒,那么不论市长和乞丐,谁都不能免于受害。

  从这种“风险社会”的认识出发,引申而来的危机应对策略十分强调超越狭隘技术眼光,超越推卸责任的官僚模式,并把重点放在新的社会合作机制方面,强调以新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团结化解共同的危机。换言之,技术解决方案很重要,但是社会的和衷共济与相互信任更重要。

  不妨比较一下。去年美国东部地区突然发生大停电事故,纽约竟然保持了高度的秩序。然而今年在新奥尔良,一场飓风却引发严重的社会秩序危机。比较起来,供电系统的大面积崩溃恐怕更出人意料,更无从实施什么预案。真正维持秩序的力量在微观层面,市民的秩序感、克制能力、互助精神乃至经历了“9·11”事件之后的处变不惊,都起了作用。而在新奥尔良那里,长期以来的不良社会政策造成的后果也起了作用:它使基于强大技术装备基础上的救援方案,从一开头就失效。

  像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竟然要全城停止供水,必然是遇到了极为严峻的危机情势。争取公众的信任与配合,为查明原因解决问题提供时间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当然是最基本的考虑。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发布公告称,停水原因是要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但在22日又发布公告称,根据黑龙江省环保局监测报告,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对争取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减少社会恐慌,以及消除信息混乱的影响来说,这种及时公布相关权威信息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前后两天的停水原因相差如此之大,却又表明,在信息的确认上,当地政府还要做到更审慎、更科学、更透明;否则,就可能会给各类“小道”消息留下生存空间。经验表明,政府与其贸然宣称安全,不如诚实表明大家共同面对危险,后一种情况才会赢得真正的支持。

  同样的道理,通过发言人和专家仔细向公众解释存在问题的危险与困难,从技术上说明为什么采取特定的解决方案,预期进程如何,是危机情势下政府应该做的工作。能够这样做,才表明政府不把公众看作简单的管理对象,而看作是解决危机的依靠力量;不把危机应对看作是政府的秘密工作,而看作是公开的社会学习过程。

  全城停水严重影响了数百万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必须对恐慌、哄抢、短缺、犯罪等现象有所预见,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因此将面临严峻考验。让维持秩序的力量扎根于社会本身,是成本最低的危机应对策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注意:在这场供水危机面前,要组织足够充足的志愿者资源,以配合警察维持必要的秩序,制止囤积与哄抢行为;要有足够健全的社区网络和邻里关怀,以及时发现老弱病残者的困难,并及时向他们提供援助等。其实,不少东北籍网友正发出倡议,呼吁同舟共济战胜危机。可见,社会中蕴涵着巨大的积极力量,与这样的力量相结合,才会有成功的危机应对。


[社论]从哈尔滨停水事件中学会“未雨绸缪”
2005年11月24日2:58· 来源:  


   昨日是哈尔滨市政府公告停水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走访发现,“市民生活正常,心态平稳”,而此前因为部分市民集中购买饮用水导致饮用水价格上涨的情况已经不再,饮用水价格基本回落到停水公告发布前的水平。

   这让连日来关心哈尔滨停水的人们稍稍松了口气。只要市场稳定、民心稳定,这场公共危机的化解应该不是问题。现在回头看这件事,从当初的传言、部分市民的恐慌,到现在的基本稳定,几天来事件的演变过程还是能给所有的城市管理者带来启示。

   严格来说,这次停水事件并不是一场“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且不说中石油吉化公司发生爆炸是在11月13日,根据黑龙江省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李平在黑龙江省政府昨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早在20日7时,在吉林界内的第二松花江汇入黑龙江省界第一个监测断面即肇源断面时就开始检出苯超标,“表明可能污染带前锋已达黑龙江省”———如果吉化公司发生爆炸就能引起下游各城市的高度警惕和防范,应对的时间应该说是相当充裕的。遗憾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1日哈尔滨市民得到的停水原因还是“要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检修”,到了22日准确的信息才传达到市民那里。

   自从经过2003年的SARS一役,以国家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志,在第一时间公布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已经作为一个制度被固定下来,这一精神被沿袭到刚刚为重点防控禽流感而颁布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只有让公众了解全部信息,在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建立互信机制,化解公共危机才有了可靠的基础和动力。

   我们注意到,即使到现在,关于此次停水事件的原因仍然用了“可能污染”字样。没有十拿九稳的结论,担心会造成社会波动,这些或许是城市管理者没有及时公布真实信息的原因之一。

   这让我们想起一句“老话”:“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什么?相信群众的判断力和自制力。政府把真实信息———即使是“可能”的信息———告诉了公众,也把要采取的措施告诉了公众,公众还能不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吗?当年抗击SARS,因为信息公开而扭转了被动局面;今年全国防控禽流感,因为信息的及时公开而没有造成恐慌;就在此时的哈尔滨,因为真实信息的公开,短时间内市场稳定,民心稳定———无数次事实证明,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民众是可靠的,反而是隐瞒,往往因流言的传播而“小事化大”,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除了信息公开,哈尔滨停水事件也给城市应急设施的完备提出了挑战。

   举一个例子,哈尔滨市政府宣布将增打100眼深水井等措施保障居民生活和部分企业生产用水,而哈尔滨本身也有自备水源,但因为多年未使用,卫生部门要对水源地的防护情况、卫生条件进行检查,符合标准后,方能使用。试想,如果平时就打好足以应对紧急情况的“深水井”,平时就对自备水源进行定期卫生检查,何至于“急时抱佛脚”?

   一个大型城市较长时间的停水,哈尔滨是第一遭,全国其他城市也很罕见。平心而论,哈尔滨的应急措施还是比较得力的,出现一些纰漏似可理解。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拍胸脯说自己不会遇到类似的公共危机。哈尔滨停水事件,对别的城市应该是一个提醒:我们这里会不会出现突然停水停电的现象?如果出现了,我们会怎样应对?“忧患意识”已经被写进十一五规划建议里,这样的意识对城市管理者来说,就是不能仅仅看到常态下的车水马龙、歌舞升平,更要想到非常态危机的可能到来,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发表于 2005-11-25 0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法律被边缘化了,这不是一个符合理想的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14:28 , Processed in 0.21512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