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6|回复: 11

论语乱弹(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6 19: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之学恐怕得分儒学与儒教

朝朝代代,最初的孔子思想多变成了儒教,成了吃人的东东。今人恐得去分清儒学与儒教的差别,方对得起孔圣人。

看市面上的论语书,有许多见解,不敢苟同,也心生惧畏。

正好借地,我也好乱弹一翻。

《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当重中之重是时习二字,时:时机,时间,时代。孔子之学一来就点明,学是为用,不是空泛之学,更不是口头之学。

白话就是:学这些因时而用的学问,对世,对时都有大大的益处,有什么不好好高兴的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重点是这个远字。远是超越时空观念的。

白话:因我们学而有用的学问,对时,对世产上了莫大的益处。总会有知已从时空之中,相访而来,今天我,以后世之知已,惺惺相惜,不是很痛快的事呀.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了上句才引出这句.这痛快的事,现在不被人理解与知到.又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呢?难到还担心,时光的长河中,没有真正的有志之士.会有许多君子的,从时间的长河中相访而来.

观孔子一生,看论语开篇,真是荡气回肠,让人嘘唏不已.

可那些学究的解释,真是气人.远方的好朋友来了,高兴呀,我是君子,当然不气了.

唉!我乱弹一气罢了!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恐怕是把儒学而儒教化的第一人,实在是不能认同他。他才是儒教教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学问》为何马上就说到孝了呢,这正是孔子思想的精点,孔子认为齐家治国,根本还是在齐家上,这是有时代原因的。所有的学问中,齐家是最根本的学问,所以孔子的学术思想是真正的有用的,是安身立命的大学问,是人情世故之学。那时代的家,是大家,宗族。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家,就要去明白,这种形态的家,对社会,对政治,对民风的作用,才能读懂论语。那时代没有工业,没有单位,小农经济,家就是经济,社会重要而单一的形态。家和万事兴,这个万事兴就包括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孔子教学,首先是教齐家。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要理解这句,必须理解孝,弟。而这二字,在以后论语篇中会慢慢完善。现在不多论。

这个人如能处理好在大家族中的关系,被家人所赞赏,而有犯法作奸的事,出头捣蛋的事,是非常少见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不好这样的事的人,而好捣蛋的,没见过。 这二句,就是说明,国家,社会的稳定,是离不开家和的,而家和就必须发扬孝弟精神,老子都是从儿子变成的,儿子,女子明白这些道理,他们成了父母,爷奶这些道理还是明白的,这样从上到下,家族就非常和谐稳定,成为国家,社会的基石。  至于后世家族中,长与幼的对立,压迫都是后世之人强加给孔圣人的。这后话再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这二字就是很深的中国传统学问。要成了有用之士,必须找到事物的根本因素,本立才能道生,如修楼,地基不打,能修多高。俗语搭上梯子架错墙 所以本固道生,这个道字是指,有用之士想达到的好结果,好过程.只有打实了这些事的根本,才能自然而然生出好果子,那<学而>的根本就是,一个人要想学而致用,做有志之士,必先孝弟.所以自然而然连出下面的话.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发表于 2005-11-26 19: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原创造~~

支持楼主一个;

重要地就是要有自己的见解
发表于 2005-11-26 19: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文经学.............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11-26 23: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7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总有人认为《论语》的文句的排列有问题,因为常有东一句,西一句,好象不关连,不着边际。是不是竹简记事,后人排版,弄错顺序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是文后生意的意连,以借事比兴的兴没被理解。才有这样的疑虑。

如这句: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学为何说到不要脸了呢。这句的白话:嬉皮笑脸的人,很少能真心慈爱,友善他人。孔圣人也是用了比兴的手法。比的意就是上文,但他兴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去思索的了。

其实这是说学习态度。学的内容是人情处世,安身立命的学问。那么嬉皮笑脸,巧舌如簧,唯唯喏喏,这样的立世作风,见风使舵, 心中无定,那能以仁处世, 三人为众,在社会成仁成义,是要得罪人的.同样学习,更不能人云我云,见风转帆.于学业也是无成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文外之意,是很大的.这也产生了有的学者认为排列有误的看法,从比兴所兴上来看,是很流畅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嘛.

<论语>就象有七经八脉一样,是暗通流畅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那么上文说了学习态度的问题,这马上就连上自我检查.流畅吧.

孔圣人的徙弟就明白了上文老师的话中深意了,就马上自我表白.我懂呀,孔老师.我每天用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已,(并不是有些书上说的我每天要三次了自我省悟)一方面: 帮他人出谋看忠不忠诚,不能有私心,他利在其中.二方面: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能不能言而有信.三方面:老师教的,我领悟到的,能不能做到力行.

看师徙二人一论一答,一教一学.多么和谐,愉悦.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圣人看见弟子有领悟,很高兴呀,但是又觉得这小子,领悟得不够深刻,曾子的悟是对自身的领悟.还不明白,学问,学问.是应世之学,光自省是不够的.所以进一步点醒他.就说了这面的话.

道千乘之国,的国字不是指国家,国是指封地.中央分封给王侯的领地. 

敬事而言,治理中小规模的一方人民, 要诚心诚意的,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有信用.这句话很深呀,这里就有奖惩有度,理明法通的意思了. 答应了人民的,就要做到,如现在的西方选举, 上台前说得好得不得了,能做到言到事达的有几人.言出敬事不易呀.

节用而爱人,这句也很深.为什么节用与爱人放在一起了,现在的动不动不给钱,给少了,我就不干.孔圣人那时就明白,财之有限人力无穷.所有节用爱人,不能与钱行路.要让人民,部下心悦诚服的做事.少些利益之争,于国于家才有福.(并不是简单的爱惜钱财,善待人民)这句在向深理解有许多精义.我也无法一一说来.

使民以时,就象现在的有双休日的道理,加班付加班工资的道理一样.那时的领主,有因私利而用民力的权利,那用民时,要考虑,人民的农作时间,如农忙时,就不要动用民力,要休生养息.农闲时,用民力去干私活,这是对的.

孔圣人说了上番话,又怕弟子们生出职业病,成了职务与学问的奴隶.就接着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的重点就在后一句: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圣人认为,做人可以不通文,不识字.也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真正的大学问是如何做儿子,做晚辈,如何做个公民.当好老百姓,于国于家有用. 在能做到这些的情况下,有多的精力,才应该去学习知识,学习文艺. 

从这句就明白论语为何前三章是<学而>,<为政>,<八佾>八佾就是人文礼学精神.

所以后代的读死书的书呆子都是孔圣人的逆徙,学文有屁用,都不能行有余力.安身立命,齐家为国都做不到,称什么圣人门徙,惹人笑罢了.现在的大学生也是,生活都不能自理,是那门子大学.

后人误解孔圣人太多了,实在是误人误已.现在的教育制度的问题也在这里了.教出来的都是学识的奴隶. 反而不教安身立命,齐家为民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14: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听了上面老师的话,子夏认为自已明白了,这说出了自已的感受: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最根本的态度,什么样的态度来,心悦诚服.就象向有德能的人学习本事一样,那样尊敬,恭顺.要理解这个贤贤易色,就要明白,那时侯做人弟子,就象仆人一样,老师看你的态度,做事合他心意,才看愿不愿教.那象现在,刚出社会打工,就有工资.那时老师打你,骂你,不给钱,都是应该的.而要学本领.所以那内心的诚意是很重要的. 子夏用这种心态来比喻事奉长辈的心态,有了这个基础,只要尽其力就行了.这个竭其力是有讲究的,没有叫子女象孔明那样死而后已.要只心到,量力而行就可以了.并不是后世强加上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命齐天. 那不是孝是奴隶.

与领导相处,要做到忘我,等于把我奉献而国家的意思,如同士为知已者死的意思.

与朋友相处,说过的话就一定要讲信誉.

能做到这些,就算这人不懂学问,不识字,我也认定他是有大学问的呀!

所以这句与上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相通的.

孔圣人听了学生的这话,看到了不足之处.又引深说了下面的话.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圣人怕学生事父母,事君,交友而太孝太顺,怕过之不及呀,所以让学生明白这些,不要丢了自性,根本.才有了君子自重.在事父事君交友中那自重,不可失了人格.所以父君友不对时,要求非份时, 要学会自重而威.让这些人不敢过份.所以李世民怕魏征.那个威就是孔学精神.也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才有学则不固的道理. 

主忠信,这主不是指领导,君主,是与学则不固连一起的,君子自重则学自固,信誉自好,主是管理的意思.自重的人自然就有信誉.这几句多数的论语注解我是不认同的,我总认为是我这意思才对. 

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就是说与人相处,能成为朋友的,要去看对方的长处,这样才能容易相处.那不如已的,就要去包容,多自已去适应别人,少去要求别人适应自已.就是过则勿惮改的道理,而不是多数解释的,有错就改.为什么这样说了,孔圣人怕君子自重过头.自重的人如何与人相处.就是要多看对方的长处,去包容对方,改掉不能包容的心性. 后世文人自傲,这样的作风是不能称儒者的,因为孔圣人明白的说了,有才的君子有什么了不起,自重得有度.没有那个人完全不如人,人总有一得.你在有才,总有一失,所以要尊重,包容他人. 双方有冲突的习惯,习性,自已先要多改改.才好相处.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13: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听了老师的说法,就感慨的说了这句。这句我个人认为是非常精道的。先说慎终,常语百步行之,九十九而过其半。就是百步就能达到目标,走了九十九步,就是这最后一步。占了事功的一半,一不小心,前功尽弃呀。这就是慎终的道理。追远.就是说对远远的明天.远是超越时空的.这四字放一起就不简单了.春秋时有王道,霸道之争.行霸道,表面看事功了,但是对后世的影响却有不利的一面.所以君子在做事时,在达成结果时,一定要考虑的对后世的影响。事事追远。君子行的道理,结果要对长远有益,不可图一时之快。这样才能民德归厚呀。明白这句,就理解为何孔圣人下面几句谈行的道理了,这里为下面的几句作了铺垫。

这句我还要仔细唠叨。今天社会风气日下,人众冷漠。可从这句找到原因。

政府为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这样的一句纲领:不管白猫黑猫。。。  许多地方政府的法规都图一时之快,不管长远之影响。为发展经济,环境污染甚大;为繁荣地方,放宽对黄赌的检查执行力度;企业资金不足,对证券股市检察不严,税收放宽;使社会的拜金主义盛行.慎终求近,民德归浅. 所以社会人众冷漠,民德下降这样的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寒.这二三十年来的为政者是有其责的.

但当时国际环境如此,不先自立,必先亡.所以损民德求自立.百年积弱,国之存方民安.也是对的,可也让人痛心不已呀,但时过境迁,现在的为政者我想也是了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必须强调:只有白猫才是好猫,此一时彼一日.世事难两全.今当慎之又慎.环境,人文在也承载不起这样的短期行为了. 

对于这句的解释,其意甚大,我是如何不肯苟同大多数学者的看法的,对将死的长者尊重,并对先祖烈宗心怀存念,就是要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的意思,这样民德就会淳朴. 这意对但非这句之精解.更非民德归厚之根本.更非孔学<学而>宗旨.这句以下篇<为政>是有暗通的关联的.

民德归厚,心往之.观今,嘘唏不已.

对于这句,古往今来的例子太多, 古王者之位是禅让的,武王自当,两贤者拉住马头说:不可呀,后世之风坏矣. 孔圣人在<八佾>中还会说到这个问题.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2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句却是有点意思,就象老师在和一大帮同学讲学.大家都在极积讨论思考.这时有两个调皮学生在下面开小差了,"你看我们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你说他到了一个诸侯国,就去打听其国的为政之道,他是想去求得点什么,还是想让别人给他点什么."子贡就回答:" 老师温良恭俭,让更有贤能的人去,实在不行才自已上.老师的所求,是不同于一般的人所求的."

这句却是埋下了伏笔,在以后的有些章节中都会呼应到这句话. 有些地方真是让人菀尔.这句也有精义,只是从现在看不出来,非得读到后面才能明白这句的用意.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圣人说这句是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的,因为这句是说行的结果,所以孔子接着说行的道理.

父在,观其志. 志同诗言志的志是一个意思,志气,志向. 为何父在观其志不观行呢,这里其实暗藏其子的年龄问题与人情世故在其中,父在子幼,子不教父之过.长辈在时,有意识的培养子女的志向.在者,有父管着,子女无经济权,有些事做不了.  所以父在观其志,是有人情世故的学问在其中, 倒不是有些学者解释的那样简单. 

父没,观其行. 是指父亲不在了, 也就是说子女大了, 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都相随而来,不向有父辈在时,只知说我晓得,明白,知道该怎样做.全然不知世事艰辛,善恶一念之间.要坚持嘴上说说的理想,心里明白的道理是非常不易的,在说没人管了,又有经济权,行事权.能做到父辈在时,父辈所教或答应父辈的那些行为准则实在是太难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就是说能长时间的坚持,幼时明白的道理,父辈那些超越功利的教导,是真正的孝道. 所以中国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就是其中深含,师尊所授,如父授,授之力行,方是尊重老师.这句话的人文真谛应是这样, 并不只是表面的尊重,过节送礼.却背师道而行之.不算敬师者. 但这句另有一层深意就是三年无改. 幼时不经世,而渐明其中甘难苦处,所以随世而变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无论怎样变,教育子女总是超越功利的,但人行在世,必为功利所累.所以因世而变也不是不对的事. 孔圣人也不强求一定要守教条. 所谓涉世之初,尽量保持纯朴。但人多少总会失去些这些,随时间流失,融入世俗,也是对得起父母,天地的。

孔圣人也是很可爱的,以后的有些字句,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圣人真是可爱极了. 他始终保持中庸之道,不偏不极,不教条不守旧.也就是一个"和"字. 其中分寸,度量,他授之以理,这把握的事,就看各人领悟.师父领进门,修行靠各人,绝没有后世标榜的那种教条,那种酱缸文华精神.

这句就好象孔圣人在说"忍无可忍无需在忍"一样.看多通达人情世故.可后世之人强加给他一付板着脸孔,在那摇头晃脑的样子.

这句话有许多的历史故事为印证. 特别是皇家. 尊与改,因时而变.也就有传与承,弃与扬的道理在其中.

又如:每个人小时都会遇到的, 自已做了错事,父母打了我们,一边打一边说,你说你该不该打,和比你小的小妹妹抢东西玩,惹妹妹哭了, 你不懂让给妹妹呀.  这也是做人的道理,等我们大了,明白长幼相让的道理,但世事之中有许多是不能让的,事事相关嘛,妹妹说,哥哥把你家的大房子让给我.这做哥哥的恐怕过不了老婆那一关. 举例罢了,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论语里就有这句:斯为美,小大由之.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7: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圣人说了这行与志的问题,有子就接着进一步说出自已对行理解。也就是学而立世,学而行世的道理。

礼之用, 和为贵。要理解这句,就得仔细体会礼、用、和、贵。我用一句大家都喜欢明白的话来旁通这句的意思。情爱之用,幸福为贵.把情爱换成礼,幸福换成和.大家在来体会.就明白了礼的用有许多方式,结果.但是我们用礼行世时,得到和这样一种结果是最好的.就如同情爱的付出有好多方式.结局,但幸福的结局是每个人想要的. 这就是礼之用,和为贵. 我看了些论语解释,从没有用这种方式,这样来解释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这句是承上的,这种和的结果就是先王行世的路呀,是先王圣哲推进的方向呀,无论小的,大的事件,行为.都要秉承这个宗旨呀.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这句也是承上来继续解释礼之用,和为贵的理. 知道了这个我们所求的结果,那么该怎样做就明白了,也就是知道所行了,这就是知和而和.正是知道了,那背和而行的事,南辕北辙的事就不能做了,这就是有所不行,知和而和的意思. 说通俗点就是:知其果而择其行,易达无歧. 知道我们想要的结果,来选择自已的行为.这样就易容达成目的,少走弯路.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句也是呼应的一句的. 礼之用,才能和.所以这句就说明如果不用礼去规范行为.是不可能达到和的境界的.

这论语的字句,篇章真是环环相扣, 句句相应,铺展而来.内还曲流暗通.所用手法也是精到.真是好文才呀.

好的文章,总是文外生意的.我们现在来看这文外之意.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我个人认为就是: 丈夫立世必先自立,这个立是行为有其自已暗持的行为准则. 表面看不出什么,但连续的看一个人的行为,就能去了解他的行事原则.在这个原则基础上,这个人必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孔学思想的学而篇就是在定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准则,所谓万世师表,孔学推崇的和,仁,孝...在这些人文精神做其内核,来规范世人的行为. 是这句的意义.

但后人渐渐失去这些行为背后的精神内核,把这些瑰宝加已扭曲,套上形式式的行为标准. 失里求表,不通时变.越来越成了压迫人性的工具. 失去了"和"的精神. 更失去了保持内核的人文理想,因时通变改其表象的治学治世精神. 反而把表象宗教化,让其内核的和谐精神为其服务,反奴为主.我个人认为这才是许多后世学者之大失.过分强调礼的表现形式,忽视了其中的人文和谐精神.

可说到这点,又不是全是学者的错了,统治阶层的有意为之,使之为已服务,从已的立场来解释孔学精神.在那些御用文人的涂抹之下,背离了最初的人文关怀,越走越远,终形成了酱缸文化,成了统治工具,也压抑了人性.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7: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句也是承上句末: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圣人接着对这句的思想进行补充。行为的宗旨是和之道。行为的表象是礼,但是人是社会生物不可能求和忘私。孔圣人就开始补充上述思想。在求其私的过程中如何去达到一个可以推崇的境界。就是: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也是和之道的重要的基础。因这句也引出了后面的几句话。而这句也是完善上句的思想。论语文学性的散文之美是很典范。形散而神不散。真是希望有人可以好好讨论,争执。来进一步深思广意。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的意思到好理解,言出必行,而做起来就不是这回事了,事事如织,因因相环。这个信字要付出多少勇气与代价.其中感触只有真正信者才能体会,信者寡诺.义如何理解了就费事了,大多数人都喜欢交有义气的朋友,为什么呢,就白了,就是有义气的人,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也就是说有义的人,可以把自已奉献给别人,奉献给一种信仰.盗亦有义.也就是说坏人也可以为了某种信念,来奉献自我. 信近于义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不管是不是损害到自已,都必须去完成.能做到这点,就跟有义的人,也就是可无私奉献自已去达成信仰的人差不多了.只要言出就必行了....这样的人就算有私心而作出的承诺,也是可以赞赏与推崇的.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恭就如唯,喏的意思.就是晚辈对长辈的态度一样.现在社会下级对上级,有求于人对所求于人,无钱人对有钱人,病人对医生,大概都有这个恭.礼还不能在这解释了,孔圣人提倡的礼背后是有一种精神的.在<八佾>我们就明白孔圣人的礼有多么强大的精神,人文内涵.绝不是点头哈腰,请安问早那单一的形式. 这句就是说对人尊敬,执晚辈的态度和礼的要求近了,也能成和之道.可以免耻辱.失德为耻,诽其人格为辱.远耻辱也,就是说对人尊敬,态度低下.就能保持德行,不被别人诽其人格.有俗语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远辱之意. 所以这里的耻辱要分开了理解.这样做,就算藏有私心.也是可以赞同与推崇的.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亲:指有血缘关系,此处暗指喜欢,私心.宗:推崇,赞同.就算有其个人的喜欢与私心,也是何能赞同与推崇的.

孔圣人的<学而>就是论人情世故,安身立命,行而处世的学问.朴质而有用.学而实行之,学的是做人的学问.就是如何做个人,一个合格的人,平凡而真实.并不是教我们做圣人,做伟人.做一个能创造和谐社会的同时能愉快的成其私的人. 而有的人却为解释为:诚信虽接近于道义,但不等同.只是做言而有信罢了,恭敬的态度虽合礼的要求,但不等同礼,只能使自已远离耻辱罢了.所依附自已的亲人,只能靠自已的宗族. 这样的解释真是让我糊涂呀.

有子的言外之意,如何理解呢.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就是说行为的准则是尊从"和"的要求的,还必须要有礼形式与要求.但是在社会的交往当中,因个人的私心与私欲.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或者能去符合"和"的要求.如果能成其私的过程中做到信与恭,能做到讲信誉,不骗人,远离无德,能让人不去诽其人格.能这样成私的人是值得去赞赏与推崇的.

那么看今天,多少的人在成私过程中,信口开河,无德无义.能不让人说其人格低下的成功人士又有几人呢.  哈医的500多万的昂贵死亡.记者调查过程中,有关人员的信口开河.为其私利那有什么道德.不想让全国人民去评说这帮人人格败坏是不可能的. 

在回头看这句话: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观千年前孔圣人提倡的和现今社会风气.才明白圣人的道理.没有高谈宽论,只是些真正朴实的道理.于千古民风,于万世社会.于人的一言一行,真是良药.

和之道,礼之用.礼的精神,人文内涵.于今于后都是真理. 个人立世,自当<学而>时习之.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1: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子曰:...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圣人听有子的说.就对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有看法了,他对因不失其亲的这个"亲"字,有建议了.个人的私欲,因能达到信恭,言复,远耻辱的程度是可以推崇的,但是做为君子还是要少欲求简,多做实事少说费话。有些事是要超越私利,私心的,但是也要积极的去做,才是符合君子的要求而正确的行为.这才可以称为是真正的好学.这才是君子之学.

这也是“无欲则刚”的道理,但是孔圣人对这个无欲则刚的道理中加入了“敏事慎言”。就是说无欲并不一定能刚,如果无欲之人而乐于积极从事,又不说费话。这才是刚,也就是有道而正。所以石头,水流无欲,并不能刚.无欲的和尚,如果只求自渡,那也不是金刚的刚了.那这句的这个“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事"字就是很有深意的了.无欲的人都没有了欲望又怎可能去积极主动的做事呢.这个事就要从"就有道而正焉"的"道"字去理解了.上文有这样一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道就是君子之本.所以“敏事慎言”的事字就是指君子务本,超越功利的根本.从上句我们知到孝悌是仁之本,所以这事当然也是指仁之道了. 但是这句跳出<学而>篇进入论语来看,我们就会从后了解到,还有许多要君子“敏事慎言”的事情. 这些事都是超功利的,要少欲、无欲的人才可能积极的去做.这样的正直有为的人,才称得是好学了.这跟佛家的菩萨称谓有近意.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人. 无欲而有情,这有情之事.就是大乘教旨。与孔圣人这里的想思有暗通的道理,只是表达方式,行为方式不一样,都是对苍生有益,心怀天下。

观今之君子行为,有多少能跳出名利是非,做到有道而正. 这名利的闹剧,何用举例.所以后世之人在说:我是个好学的人时,当多拈量拈量。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听了就说"那样的人,如果贫时做到不阿谀奉承,成其私时不骄横,不欺压,就是君子所为了吧.子贡的想法还是在求"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有君子亦可富,富亦可宗的想法.子贡后来真的做到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从论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圣人许多弟子的志向。这里的富有动词的成份。

这里子贡这样问,显然对孔圣人提出的“好学”有看法,这个看法主要是对无欲不太认同。所以他问了贫如何,富如何。目的是想问老师能不能做到“富而好学”。

孔圣人就回答:还行,但是不及贫穷能做到从心而悦,富能到无歧视之见,从心而尊重他人,有礼有节.这里的这个礼字, 特别是"好礼"是不同现在的理解,只是有礼貌的意思. 孔圣人对富的要求,只有看完<八佾>才能对这句理解深些. 所以论语的句子前后照应,相互映衬是很有文学之美的.所以我说论语是有七经八脉,暗通流畅的.

子贡就想这贫而乐,富而好礼是不是如诗中所说.一块石头虽内含玉质.但是要成为真正的美玉.还要经过艰辛而漫长的切磋琢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是与先生讲的道理是一个意思. 言下这意就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只能算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虽然内有潜质,但不算美玉. 如果能慢慢修身养性,意坚力行.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而不改其衷就是真正的美玉了.

另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从贫到富的过程中,努力去做到老师要求的。贫富如石,但是同时能艰辛而执着的做到修身养性,于家于国有益,符合老师所传授的精神,那也是将为富之路化腐朽为神奇.成其美玉的道理.能如此成富也是人间传奇了.好象香港的大富豪中有一二个能达到这种境界.

(而且子贡这从次谈话中明白了诗的真谛,诗是立象尽意,表面写成玉的过程,实际是那玉比人.指从平凡的人成为一个君子的不易或是由贫到富的过程如何由普通成为神奇,象美玉一样被世所看重.也就是明白了文学手法"兴"的真意.也就是理解是这诗的所兴之意.子贡还从这次谈话知道如何借用,所谓诗言志。借诗达已。)

孔圣人赞道:子贡呀,从现在起你可以去讨论诗歌了,你从诗歌所表达的意象能知道诗歌真正隐藏在背后的真谛了,那你也知道了这个世事纷至沓来的表象后面所隐藏的真实目的了,也可以理解这学而要求的背后所隐藏的人文真谛了。告诸往而知来者的道理呀

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往:就是指诗的文字表面的语意。来者:就是这诗文之后的真谛。

在论语中还有一句以这句相互呼应。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两句正如孔圣人所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并不是论诗,而是从这背后让人明白学而之真意与礼之所兴。但是把这两句孤立的抽离出论语,单纯去理解所表达的文学意义是非常到位的,是学诗之人必须要去仔细揣摸的诗之精义。 理解这两句,诗就中规中矩了。

绘事后素。。。 美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13: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乱弹(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最后孔圣人说出了<学而>中,他最担心学生做不到的一点.人间正道是沧桑.自已努力修行,不要去强求别人的理解与认同,不要怕别人不了解自已,怕的事你不了解对方,不认同对方. 这就是要人要守得住寂寞,有慎独的意思呀.浮世虚名,过眼云烟.君子立世,自有准则,世不知也不可撼.

这句与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是相照应的。联系来看就是学而是不怕孤独,自我操守。在人世间力行之道。所言所行,别人不理解,不认同不用怨天忧人.我们多去理解别人,做别人的知已.致于我们的知已,在历史与时间的长河中总有谦谦君子相访而来,顿生惺惜之感的. 也就是说孔圣人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合时益的,得慢慢的经过时间的验证,久而越彰.

这句也说出了为人处世之道.做个听众比做个夸夸其谈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到去理解对方,君子立世就是怕不能去理解别人,孤傲成性者非"学而"之人.知人贵心知.这是题外话了.

论<学而>篇的文学之美.

悬鞭之感,渔网之罗. <学而>篇如顶门悬鞭,君子可执而约已.又如临渊撒网,可捕历史长河之鲫.

开篇明意,总文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以明,通篇宗旨:学的是处世立命之学,学的目的是致用.但要守得住寂寞.这句就如同渔网的纲.以后的句子就是渔网的目,如果单纯的理解每一句就可能落入以点带面的局限.必须在这第一句的思想下去理解后面的句子,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也就是要去理解<学而>的总文理是什么.知道了这个文理,才能首尾相衔,在理解每句的自生之意时,才能定夺出文理所需,才能在理解的过程去取舍文本之意.使之符合<学而>宗旨.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我们知道了总文理是学而致用.那这句开始表明总文理之基础. 就是学而致用的根本是仁道,仁道的基础是孝悌.因孝悌而带来社会安定.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的文学性是承上之用. 这句是为上句服务的,是文理的承接.那这个仁道的孝悌最基础的就是态度.所谓心悦诚服,方可敬人敬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是继续扩充态度问题,把态度问题细究.相当于这句在对上句做解释与补充,那这个态度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内省,最少要从三个方面来内省.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句是补充上句的不足与片面性.从总文理来看,学而致用,光内省是学,那用呢?所以这句尊从总文理的精神对内省做了弥补,就是要用在国家与社会上去. 所以孔圣人说了为国为民之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又是对上句的不足做补充,所谓文学手法中的"句句相衔,龙虎类感,推陈出新,披鳞次递"就是说的这种的手法.

随文理之思.这句就是说为国为民之道,尽心尽力,如有余时,可以去学习文学.从而肯定了<学而>的宗旨.致用之学为主.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是借孔圣人学生之口,进一步解释上几句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子夏的领悟.从文学手法上来看,就不是子夏领悟这样简单了,这句有进一步归纳,总结的意思,好象是怕读者理解歪了,跑题了.通过这句把读者的游思拉回到正轨上.

"贤贤易色"是说态度照应了“巧言令色,鲜矣仁。”"吾日三省乎吾身。"

"事父母,能竭其力。"照应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

"事君,能致其身。"照应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照应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照应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但是这句又不是仅仅的照应关系.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这句又对这述思想作了补充.就是学而致用的宗旨就是孝悌忠信加上从心而悦的态度.除此有余力可以学些自我喜好的东西.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就是对上面的总结的补充.是文理的进一步完善. 学而致用的过程中,在孝悌忠信中,不可失丢人格尊严.而这句上下二段本身也相互弥补.自重而不骄傲,重而能处.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句是发文理之用的感叹.是完善文理的手法.学而致用,孝悌忠信,慎终追远.那这文理的作用就是让民德归厚了.

从文学手法上来看,是很周全的,行篇的骨架.相互的应承.文理的完善都是很典范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句猛看这让人生孤悬之感.其实是说文理的精神在人身上的表现与行事的作风. 就是有<学而>精神的人总是"温良恭俭让"同是这句有埋下复笔.就是这句"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与<八佾>中的礼让精神相对应.这是后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是进一步说明文理"学而时习"的时习两字的.也就是行事致用的学问.如何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就是行.这句还隐含了中庸之道.三年无改,那第四年呢.如果改了算什么.孔圣人没说.但他也没反对. 这里就有人情事故了.父必竟是上代的人,有些事因时而变.只要守住"孝悌忠信,慎终追远"有些事可因时而变的.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句就是通过有子之口给<学而致用>的文理精神在现实的运用中穿了件衣服.就是学而所行必须以礼.也就是说"孝悌忠信,慎终追远"必须事事以礼.就算是你从发点是好的.但是鲁莽行事,也是行不通的.就同这孝悌忠信的事情,也必须有礼而成.这才是和的道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句也是通过有子就补贴文理的一个缺陷.就是私.人来到这个世界总是有其私的.那在学而致用的过程中,如果否定私.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这句就是把人的私心,私利纳入到一个和谐而可以赞同的行为中去.以大公无私的<学而致用>的文理相得益彰.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但是上句只是有子的领悟.孔圣人的这句.从文学的手法上来看是在肯定这二种思想中,"学而时习"是大过"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道理的. 相当于又一次点题明意.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句通过子贡之口,进一步说明如何才能"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文理. 这句从文学手法上看是有呼应前面的句子,与补充的功能.这节本身的几句也是层层推进,披鳞次弟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最后这句呼应第一句.并完善文理. 学而致用,孝悌忠信.都要守得住寂寞呀,不可因红尘而费!更不可孤傲自守,隔绝他人. 

通篇流畅,环环相因,句句服理.推陈启下.首尾相衔.顺理鳞次.结构方圆.真是典范!

痛快!<学而>篇完,也算告一段落.搁笔.抛砖引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2-2 21:04 , Processed in 0.63256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