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科研工作总结
一、自然科学方面
1、重点科研基地建设
“十五”期间,我校获准建设了: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车身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输变电新技术及设备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生物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生物与控制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桥梁抗风及新技术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原有的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的各项建设也在不断发展,科研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增长较快
“十五”期间:
科研经费出现较快的增长,总科技经费由2000年的0.81亿元增长为2004年的2.18亿元;
科研项目数由2000年的428项增长为2004年的557项;
到帐经费由2000年的3243.7万元增长为2004年的8057.5万元;
在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方面相比“九五”期间有重大突破:共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0项、863计划项目26项、973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项目9项。
3、军工科研打开局面
“十五”期间,学校对国防军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作为我校科研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2001年,学校成立了“湖南大学军工科技领导小组”。军工科研项目无论从项目数量还是经费总额都大幅增长,项目数从2001年的1项增长到2004年的13项,承担军工项目的学科领域从单一学科逐渐向多个学科铺开,从个别课题组向多个课题组铺开。
2004年成为湖南省首家高校率先通过军工科研生产二级保密资格认证。国防军工科研工作的局面已逐步打开,并且在全国重点高校已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4、科研产出形势喜人
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001年至2004年,我校共发表科技论文556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39篇,其中被SCI引用793篇。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和获授权的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全校获专利授权数6项,2004年增长到23项。2005年截至9月份共申请专利55项,专利授权62项。
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1、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大力发展我校人文社会科学
(1)高度重视,将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贯彻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之中
(2)着眼长远,为人文社会科学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先后恢复和新设立岳麓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统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体育学院、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文科院系。学校于2001年8月率先建立了高校社会科学处
3)以人为本,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
(4)加强研究,建立有效的科研机制
a. 建立有效的经费配套机制。
b. 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
c. 建立科学的政策导向机制。
d. 建立科研项目的预研机制。
(5)加大投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学校确定了优先支持和发展的20多个人文社科重点学科,投入经费达3528万元;自2002年以来,仅人文社科研究设立了181项校基金课题,资助金额达66.1万元;对高水平科研成果、高层次收录论文予以奖励金额达96.25万元;对省级以上社科项目资金配套共198.76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发展的软硬环境,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发展
(1)师资队伍迅速壮大,师资结构明显改善。
(2)学科建设形势喜人
(3)科学成效显著
2001-2005年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6项,2005年我校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率为22%,超过全国平均立项率12.3个百分点,立项数占全省总数的26.9%。
我校2001年至2004年以来发表社科学术论文5097篇;出版著作、教材625部,被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收录论文135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科技成果奖9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5项,四等奖27项。值得一提的是:岳麓书院陈戍国教授十七年不图名利、潜心研究的《中国礼制史》专著以全票通过获得了一等奖。
3、合理规划,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再上新台阶
(1)启动创新群体培育计划。
(2)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3)实施重大项目预研计划。
(4)实施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入围项目资助计划。
(5)实施在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6)推进社科研究国际化发展计划,建立学术交流基金。
(7)推进严谨治学计划,营造学术自由的环境。
“十一五”科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未经“双代会”审核)
一、自然科学方面:
1、“十一五”科研发展的总目标
(1)SCI收录数,人均比以0.02篇/人·年增长, 2006年达到300篇。
力争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实现零的突破;
国内发表论文数人均比以0.04篇/人·年增长,2006年达到1100篇。
(2)科研到帐经费2006年达到一个亿,按20%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科研到帐总经费7亿。
(3)研究基地:
“十一五”期间力争增加国家级研究基地3个:
在土木和环工增加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电气工程或模具设计制造方向增加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按照建设国家实验室的要求努力做强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4)获得3个创新群体或创新团队资助
(5)实现平均每年获得一个杰出青年基金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零的突破,重点项目力争10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6年达到40个,以10%的比例逐年增长。
(6)“十一五”期间,以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力争2-3项。
(7)“十一五”期间突破一个上亿元的项目,获得若干个上千万的项目,一批上百万的项目。
(8)“十一五”期间,实现国家级奖励不断线,力争获国家级奖励10项,其中一等奖2-3项。
(9)“十一五”期间,实现专利申请量每年不少于100项,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60项。
2、为社会发展服务方面
(1)为机械、电气等行业服务
(2)为国防服务
(3)为地方服务:
结合学校的科研优势,重点为湖南省的工程机械、电力、土建、石油、化工、资源环境、钢铁、烟草等领域服务
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1、“十一五”科研发展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中共中央[2004]3号文件和教育部“繁荣计划”精神,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2)具体目标
A、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启动科研创新群体培育计划。争取在“十一五”期间遴选和培养10~30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文科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力争每个学科造就1-2名处于国内同学科领域研究前沿、整体研究水平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经济法学、会计学等领域形成1-2个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创新群体或学术流派。
B、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启动重大项目预研和联合攻关计划。
C、突破传统思想束缚,抢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制高点,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共进双赢。
D、突出项目管理导向作用,强化课题申报、课题研究的进程指导和跟踪管理,实现科研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
E、组建高水平文科创新平台,开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建设新局面。
F、建立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发展基金。
G、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精品计划,打造出一批在学科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H、推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交流。
2、“十一五”科研发展主要措施
(1)健全管理机构
A、建立和健全科研决策、领导机构。
B、改造、完善学术研究机构。
(2)改革研究体制
(3)改革投入方式
(4)创新科研管理
(5)优化科研环境
A、完善科研评估体系。
B、实行科研政策目标 导向制度。
C、配套管理制度改革。
(6)建立激励机制
A、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计划
B、实行科研休假制度。
(7)完善配套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