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10|回复: 34

十年《红枫》几许事    洪智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7 08: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年《红枫》几许事
                                    洪智明

      在我这个年龄阶段,怀念过去是有点不合时宜的,30岁不到,走过的路还不长,回头望去,一目了然,往前一看,路在何方?为前途谋划比怀念往昔似乎要来得紧要些,但是有时候站在一个节点上,总还是习惯回顾并小结一下,比方说现在,《红枫》创刊已经十周年了。
                                                                                (一)
      十年前的《红枫》是个什么样子?那时候,湖南大学设立新闻学专业不过是第二年,95、96级的师兄、师姐们为了交流实习心得,展示实习成果,办了一本刊物,这就是《红枫》,一年一期。我至今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新闻作品的集粹要叫这样一个“风花雪月”的名字。
      名字好听当然会更容易让人记住,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刊物要能办下来。作为“实习园地”的《红枫》出了两期,一晃就到了1998年,创刊者们不是忙着找工作,就是筹划着考研,《红枫》陷入停摆状态。这个阶段,可以看作《红枫》的起步阶段。
     搞学生社团,大二的人比较合适,有时间,又适应了大学生活。恰好那个时候我大二,整个年级好象没什么人愿意接手办这本刊物,我就拣了一个“便宜”。
     说是“便宜”,绝非虚言,尽管它只是一本学生刊物,但是采、编、印、发等流程却都是齐全的,于我而言,“专业实习”的机会似乎更多,但是“便宜”也不意味着不需要掏学费,实际上,这个“便宜”要装进口袋,所遇到的困难比我想象中要多得多。
      缺钱是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当初新闻学专业起步还不久,学生不多,1998年,整个专业才5、6个班,学生总数也就百来号人。人少,在讲究按人头给费用,按编制做预算的财政体制下,学生活动经费自然就少得可怜。
    起步阶段的两期《红枫》,封皮是牛皮纸,黑白印刷,十六开,页码也少,印数大约80份左右。捡了“便宜”之后,我的“胃口”一下大了许多,提出要用铜版纸做封皮,要有封面设计,至少套红印刷。
      这里要感谢原人文社会科学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李春华老师。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她还是提供了2000元的重启资金。拿到这笔钱,还有一个小故事。由于停摆甚久,《红枫》重新上路后,编辑人员寥寥无几,工作自然辛苦累人。有一天在系打印室打印文档时,不知是天气干燥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我的鼻子流血不止,几乎用了整整一卷卫生纸才算堵住,这一幕恰好让李老师看到,她颇为感动,原本费了半天口舌却难以得到的“铜版纸待遇”就这样解决了,而且一印就是200多本。《红枫》的编辑思想也从“实习园地”改为“五味杂陈”,既有讴歌美妙大学生活的散文,也有如我一般者对伙食以及中国足球不满的“杂文”。刊物出来后,缺乏宣传,反响尚可却不热烈,这让我这个相信“魔弹论”的人痛感人手不足,难以将宣传“做大做强”。

                                                                                  (二)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尤其作为新闻学子,更为看重这一点。可惜的是,人这种社会群体性动物有表达的天性和需要,却未必愿意为交流平台的建设做些什么。虽然重启之后的第一期有98法学才女许华萍的“友情客串”,但是终究觉得缺人手。
    好在有99级的学子。其时他们只是大一,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对大学有着纯洁的情愫以及澎湃的激情。说了那么多好话,其实最后想说的还是两个字——“好骗”。
     在招新会上我说了些什么现在已经忘记了,“骗子”往往对自己开出的“承诺”没有受骗人记得清楚。也许是说“你们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许是说“学新闻的怎么能不办刊物”,甚至有可能说“文人要立功、立德,靠的就是立言”。
      这样一来,几十个有“三立”情结或是想历练自己的大一学子们,聚集在“理想”、“公正”的旗号下。
很多时候办刊、办报者,往往都是抢先占领了“道德高地”,成了“楼主”,然后以“卫道士”的面目出现,到处“拍砖”。这些人要么在宏大和崇高之中迷失了自己,要么在借这一旗号在发牢骚甚至行另外的事情,真正秉持并实践这些理念的人是少之又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宣传发动者的道德监督,很多时候是缺位的。
      一下扯远了。我这样的“骗子”自然是“挂羊头卖狗肉”。虽说提出了“理性思考,真实言说,感情体察,真情流露”的口号,但是口号“骗”来了人,取得了编辑思想上的共识,却还是解决不了“钱袋子”空空如洗的问题。
      重启之后的第二期,我的打算是彩色印刷,大十六开,印数翻倍,影响扩大。“缺钱”问题再次摆上桌面。这个时候我鼓动着小师弟、小师妹们做了一件“犯法”的事情——公开售卖没有刊号的学生刊物。
      流鼻血再也还不来钱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先借钱支付印刷费用,卖了刊物再还钱,印数越多,单位成本越低,这次,我们把印数定在了1500份,同时还请了广告公司设计了一个图腾一般的封面。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黄胜春、陈子健、陈植煌、王振武等人(他们后来成立了一个“小虫工作室”,所设计的海报成了校园里的一个品牌,这是后话)。这几个美编被我逮着熬了一夜通宵,制作了90多张海报,赶在上课之前,占据了主要教学楼的所有海报栏,覆盖了其他院系的海报,声势浩大。同时还要感谢校园内的三个书报摊,我们的刊物和《参考消息》、《南风窗》一起售卖,仿佛一下提高了档次。还要特别感谢《红枫》的女编辑、女记者,逮着同学就推销,晚上还不忘开展“扫楼”行动。两天下来,卖出了800多本,而我这个“始作俑者”,只不过卖出了三本而已,现在想来都有些惭愧。

                                                                                  (三)

    一次漂亮的营销,打平了开支,但是也落了一个不好的评价——“除了封皮,内页编印得不怎么样,文章也不好看”。印刷不好,是因为时值冬天,天气寒冷,油墨化不开,字迹有深有浅,而版面设计不够好看,文章内容不够好,确是离开了受众在做文章。这个教训,是《红枫》给我的裨益,毕竟空喊口号,不讲究文章质量,缺少有分量的文字,光靠宣传,是击不倒受众的。从此我开始批判接受“魔弹论”。办刊物促进了对专业的理解,这是《红枫》给我的另一项收获。
      这里有一个老“红枫人”也许都已经淡忘的人,他是99级成教生向志益。这位比我年龄还大的师弟,参与了《红枫》重启之后第二期的编辑工作。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他还垫付了一些资金。后来通过他写家乡和父亲的文章,我才知道他所处环境的艰难。在刊物出版后没有多久,因为种种原因,他辍学了,我还记得他临走之前所流下的热泪,以及后来仅有的一次来信中对《红枫》一如既往的关心。这让我感慨,理念的感召,不容忽视,尽管理想虽远,终不敢忘。
       之后我们还是秉持了“理念先行”的路子,只不过考虑到出刊周期过长,活动形式较少,社团人数逐渐增加,又搞起了“守望传播体”,旗下有《红枫》、红枫报、NO.2摄影沙龙、小虫工作室(以平面设计为主)等组织,还有到湖南师范大学等活动。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红枫》和它所宣传的理念,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以至于几年之后,接手这份刊物的刘乐平小师弟还提出了“红枫精神”一说,这让我多少有些惊讶(关于“红枫精神”,原《红枫》编委陈远树已行文阐述,不再展开)。


                                                                                   (四)
     在我之后,99级的张海涛、2000级的段旭以及外系2001级的刘欢又先后接手《红枫》。从段旭开始,《红枫》的风格开始发生较大改变,更为贴近校园生活,加入了一部分体育类的评论文章,趣味性的东西也开始增多,这一度还引发了一些争论,那时候《红枫》的印数也从最高时期的2000份,往下回落,直至再次停摆。现在想来,2000份并不是一份校园清议刊物的坐标,从理念先行到贴近生活,也许是一个新闻学人,一份强调责任感的刊物逐渐成熟的表现。今天《红枫》又有了新的开始,也有了自己新的面貌和态度。
    现在想来,当初期望《红枫》一下达到一份公开发行刊物的标准,是有些幼稚,只不过“红枫人”在书写自己故事的时候,都是认真并且投入的,这一点更为重要,而当初对采编思想、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检讨,今天也成为了我的一笔财富。应该允许每个人都有平台表达自己,应该允许每个人都有机会锻炼自己。这张当初给99级师弟、师妹们开的“空头支票”,在大学毕业离开《红枫》的时候,我兑现给了自己,也许有些人也成功取现了。
    “你们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现在是新“红枫人”上场的时候了。

                                    2006年3-4月 写于北京广安门外大街1号深圳大厦




                                             洪智明:原《红枫》主编,现在深圳从事新闻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6-4-17 08: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考虑再三,还是在<红枫>发刊前将洪师兄这篇文字贴出来了,目的是让不了解红枫的同志们对她有个认识.
    洪智明的名字不晓得现在有多少人记得,枕戈兄应该不会陌生,他与唐小兵师兄是同学,也是挚友,当年小兵师兄也是红枫的主要作者之一. 洪智明是红枫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我辈无缘得见,只是遥远的传说.
    为什么是传说呢?因为太久远.一位研究生已经毕业的学姐,前红枫主编这样说,"《红枫》第一任主编洪智明的名字已经在我的耳边无数次地被提起过,谈论过。因为我和他年届相隔太远,不曾和他见过面说过话,因此,我讲起他来用得最多的是“传说”二字。传说中的洪智明是个有着领袖风范的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这种评价令我钦羡不已。"遑论我辈!
发表于 2006-4-18 09: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这些前辈致敬!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18 09: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4-18 14: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一个先
发表于 2006-4-20 19: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经常听说这个名字。支持。
发表于 2006-4-26 1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新来的]
     好崇拜哦
希望这些牛人们能多多关注我们这些新生力量 [s:2]
发表于 2006-4-27 15: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想到用百度搜索昨天发的一篇官样文章,却看到了“十年红枫几许事”,于是便在“望麓自卑”注册,上来转转,看到乐平等人对我的评价,心里暗自有些高兴,但是想来又很惶恐——文人杀人手法无非两种,一是“棒杀”,一是“捧杀”,要不得啊!
真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27 17: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4-27 17: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小兵近期要回湖大,我也很想回学校和他聚一聚,可惜没有时间,人在单位,身不由己啊。五月底或10月校庆的时候也许会回学校一趟,到时再和各位聚聚。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4-29 16: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4-30 08: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师兄致敬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4:43 , Processed in 0.0887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