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09|回复: 26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7 1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录于黄守愚《中国人:猪之传人》一书稿
  
  
  前提关键词:万物有灵 猪灵 生殖崇拜 万物平等
  
  前置说明:猪灵崇拜起源很早,而早期的野猪很聪明,健壮威猛,并不是今天的“蠢猪”的形象。今天的家猪成为“愚蠢”的代名词,是人类自私自利、过度驯化野猪的结果。人类社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过度驯化物种,最终必将自遗其咎。如水稻,今天必须依靠杂交,获得野生水稻的优势基因,才能再见良好的性能。
  
  
  
  
  
  
  黄守愚论上古史:“周易”即“男男女女性交的猪神庙”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据说是周代的产物,夏商时代有连山、归藏,周代有“周易”。“周易”是什么意思,至今没有人解释得清楚,今天我们要用猪灵生殖崇拜来解释一下,以求教于社会各界人士。
  
   一、“周”是猪灵神庙
   “周”是什么意思?《说文》解释道:“周,密也。”这一句,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周密细致”的意思。有学者认为“周”字像田,是周民族拥有农耕文明的象征。而事实上,“周”的意思却并不是这样的。
  
   “周”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还得从上古音韵上着手。
  
   “周”字,在上古读“吊”或“都”或“猪”或“帝”。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条解释说,“周”字上古声母在“端”母,如“雕”、“凋”、“鲷”、“鵰”等字从“周”,可以读作“吊”或“竹”(竹字上古读都)。
  
   “吊”是什么意思,男性生殖器官。那么,“周”字,也有男性生殖器官的意思。不过,这是后起的意思,不是原始本义。
  
  
   “周”字读“都”字,是什么意思呢?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条解释说,“都”就是“猪”。《礼记·檀弓》上有“氵夸 其宫而而猪焉。”注:“猪,都也。南方谓都为猪。”《书·禹贡》:“大野既猪”,《史记》却写作为“既都”。
  
   猪有什么含义呢?它是上古时代的猪灵生殖崇拜。云南出土有人与野母猪性交的青铜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的猪头龙身玉雕,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的猪头神象,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等,都是新石器时代普遍存在着的猪灵生殖崇拜。猪灵是人类的祖先,是世界的创世主。它凿破鸿蒙、开天辟地,正如《庄子·大宗师》所说的,“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可见,猪灵崇拜远在伏羲的蛇灵崇拜、葫芦灵崇拜之前。
  
   在上古的先民看来,人类是猪灵的子孙后代。 于是,先民把猪当作自己的祖宗,供奉为“神主”。 因此,凡是有猪灵的神主的神庙,就叫“家” 。在甲骨文中,“家”就有庙的正室的意思。 因为人是猪的子孙后代,人是猪族,所以就叫“家族”。在上古,“都”字,是“有先祖的庙的城市”的意思,其实最初指的就是“有猪灵神主的庙”。
  
  
   猪灵神庙的“官方名称”,还可以叫“閟宫”、“宓宫”、“密宫”,那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祭祀,聚会,商议大事,等等,有很多。先民在猪灵神庙里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这一点,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也这样认为。
  
   “周”或“家”,为什么又是“閟宫”、“宓宫”、“密宫”呢?我们还得必须引用《说文》的解释:“周,密也。”“密”就是“閟宫”、“宓宫”、“密宫”、“都”、“家”。如《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是惟帝之下都。”《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帝之下都。”《山海经·中山经》:“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综上所述,“周”就是“家”,猪灵神庙,那里可以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
  
  
   二、“易”是性交中的两猪灵
  
   “易”是什么意思?许多人说是“蜥蜴”,但是他们不知道,“蜥蜴”就叫“猪婆蛇”。在先民看来,“蜥蜴”也是猪灵的一种。
  
   “易”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仍然还是从上古音韵上着手。
  
   “易”字,上古音读“弟”。在《管子·戒》中有“易牙”,而在《大戴礼记·保傅篇》、《论衡·谴告篇》都写作“狄牙”。
  
   在猪灵神庙,不但要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还要同时举行杀猪吃猪肉的祭祀。“易”就有“杀”的意思,钱大昕先生《说文答问》说:“杀本古文肆字。肆与杀声相转。”而章太炎先生在《小学答问》中说:“古问杀即囗 之古文。 囗 者,修豪兽,读若弟。”(囗,是一个无法打出来的古字,是猪的一种。)
  
   按照生殖崇拜理论, 在猪灵神庙里,先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并同时举行杀猪吃猪肉的祭祀。“易”就是“杀猪灵”,也指涉性交中的两猪灵,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
  
   后来,周民族还把他们其中一处的的猪灵神庙命名叫做“豳”,“豳”就是性交中的两猪灵。
  
   “周易”两个词语连用,属于双声叠韵,属于上古时代的普遍现象。所以,“周易”的意思就是“男男女女性交的猪神庙”。
  
   三、周文王是猪灵的儿子
  
   相传周文王是《周易》的最终整理者。可是,却没有人知道他是猪灵的儿子。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梦见与巨大的猪人在猪牢里性交,于是生了周文王。今本《竹书纪年》:“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溶于豕牢而生昌,是为文王。”《国语·晋语》:“太任震文王不变,少谀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病焉。”所以周文王对他们“家族”的文化非常熟悉,最终整理了《周易》。在上古时代,也就周文王的时代,猪灵神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猪神庙里举行男男女女集体性交的祭祀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是繁殖种族的一种神圣的方式。
  
  
   总结:“周易”就“男男女女性交的猪灵神庙”,当时的先民在猪灵神庙里面举行集体性交的祭祀。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周民族的至高无上的“神圣”,所以周文王就使用“周易”来命名“《周易》”这部典籍。



黄守愚论上古史:大禹是一只双头猪考(猪八戒的原型)
  
  
  
  
   古史辨派的顾颉刚先生说,大禹是一条大虫,结果遭遇当时全国的学者们的一致反对,受尽嘲笑,比如鲁迅就骂顾颉刚先生是“鸟头教授”。今天,我要考证大禹是一只猪,恐怕又有许多人要骂我,嘲讽我,但是,为了复原上古史的真实面貌,我就不得不以身殉道了。
  
   禹是什么?在汉代的许慎那里,是一条爬在地上的虫,《说文》 禸部说 :“禸 ,獸足蹂地也。象形,九聲。《尔疋》曰:‘狐貍貛貉醜,其足𨆌,其迹厹。’凡厹之屬皆从厹。 ”禸部又说:“禹,蟲也。从厹,象形 。”
  
   从《说文》的解释看来,“禹”是一只有脚爬在地上的“虫”,“九”声。
  
  
   “九”是什么?部落的首领。
   《说文》九部说:“九,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凡九之屬皆从九。”在上古,“九”、“鬼”可以通用。《战国策·赵策三》之“鬼侯”,《史记·殷本纪》及《鲁仲连列传》作“九侯”。
  
   在很多的少数民族中,部落首领叫“鬼主”,在历史文献资料中,写作“大鬼主”、“小鬼主”。在《易经》中,有“高宗伐鬼方”一句。 “大鬼主”,也就是“大九主”,也就是“大禹主”。
  
  
   汉代的砖画伏羲、女娲交尾像,就是“九”。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解释“九”就是“交”或“性交”,就很对。
  
   闻一多先生《伏羲考》说,“交龙”、“螣蛇”、“腾马”、“两头蛇”、“二龙”、“并逢”(或作“并封”、“平逢”、“屏蓬”等),等等,都是“阴阳两性交配”或“性交”的意思。“交”就是“九”,就是“蓬”,而蓬就是双头猪。
  
   笔者在拙著《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中,就把“五”解释为“性交”的意思。“九”、“五”是一个意思。
  
  
   按照赵国华先生的研究,大禹是蜥蜴。蜥蜴是什么,叫“猪婆蛇”。大禹本是一只双头猪,它成猪变成蜥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的延衍。
  
   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就是一只大母猪。 “涂”、“猪”(上古读都),在上古,读音基本上一致。在《易经》》“睽”卦上九爻辞说:“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豕字,就是猪,上古读作“希”或“弟”或“剃”,与“猪”(上古读都)读音可相转。其中的“鬼”就是猪灵神主,车上装载着猪灵神主,路上就恰好遇到猪爬在地上发情作性交状,这是有利于婚姻的大好事。
  
  
   屈原就提到大禹像猪一样贪婪于性欲,他的性欲怎么也喂不饱。 《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朝饱?”所以《淮南子》就说“大禹”有淫湎之意,是一个大色鬼。而古代,只有猪才能享受色鬼这个荣誉称号。
  
   “夏”和“禹”字,在上古都是影母鱼部字,可以读作“鱼”或“猪”。此外有一个证据,《西游记》中,有猪八戒“天蓬元帅”戏嫦娥一事。它的原型就是大禹与他的妻子涂山氏。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里说,涂山氏就是嫦娥,这一点考证得很正确。而“蓬”或“逢”就是象征性交的意义的双头猪,猪八戒在天上做大官,所以叫“天上的双头猪元帅”,象征着性交,性欲。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猪能下水,能陆地和水中过两栖生活,叫“江猪”(和今天的江猪、猪婆龙不是同一种)。这些,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玉烛宝典》卷四引《孝经援神契》曰:“彘水伏,故无脉。”又曰:“彘为太阴之物。”《文献通考》:“石氏谓之天豕,亦曰封豕。”《史记·货殖列传》:“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所以古代在干旱的时候使用猪来求雨,“老母猪过河”的民间俗语。
   据文献资料,还有一种猪能潜水很深,《楚辞》王注引《山海经》:“中极之渊,深三百仞,唯冰夷都焉。冰夷,人面而乘龙。”《说文》:“豶羠 ,豕也。从豕賁聲。”豶羠 ,音与彭夷、冰夷、冯夷同。
   闻一多先生说,河神就是双头大猪 “封豨”,〈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射夫河伯,而夷彼雒嫔?冯 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上言河伯,下言封豨,是河伯即封豨。
  
   因此,大禹治水就是江猪治水。在当时的先民看来,因为江猪熟悉江河特性,所以治水容易。
  
   大禹的母亲的名字鲧、儿子名字启,都是江猪的名称。封豨,又名“奎”。《史记正义》:“奎一曰天豕,亦曰封豕,在沟渎。”奎、鬼、夔通。开、鬼上古音同。启古音冏,与鬼亦为一音之转。《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南海处,赤水之南,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何新先生在〈龙与神话〉一书中说:“综上所述,夔就龙,是鳄鱼。”《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其实,夏后开就是乐正夔。
  
   何新先生在〈龙与神话〉一书中说,鳄鱼叫猪婆龙,是猪跟龙攀关系的证据。但是我却相反,认为只龙和猪攀亲戚的证据。先有一种江猪,潜居水中的猪,才有鳄鱼攀上猪这种当时的显贵亲戚,于是就叫“猪婆龙”。
  
  
   总结:大禹是可能实际存在的一个民族的首领的称号,因为这个民族崇拜猪灵,尤其是江猪灵,江猪灵叫“禹”,于是这个民族就把江猪灵“禹”当作自己民族首领的称号。而这江猪灵作为崇拜象征物的时候,变成了双头猪,象征性交,生命绵绵不绝,隐喻这个民族将永久存在于这个世界。
  
  
  
  

中国人:猪之传人——猪灵崇拜考证
  
  
  
  
   远古时代,猪凿破鸿蒙、开天辟地,生命创造以是绵绵不绝。《庄子·大宗师》:“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王先谦注:“豨韦,即豕韦,盖古帝王也。”成疏:“豨韦氏,文字以前远古帝王号。······提挈二仪。又作契字者,契,合也,言能混同万物,符合二仪者也。”自随案,此处的成疏“提挈二仪”、“符合二仪”之说未达。挈(契)兼有符合与划分、剖判之义。《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毕沅补注:“旧校云:‘契’一作‘刻’。”《尔雅·释诂下》:“契,绝也。”邢疏:“定公九年《左传》曰:‘尽借邑人之车,契其轴。’杜注云:‘契,刻也’。”《释名》:“契,刻也。”《诗·大雅·绵》:“爰契我龟。”孔疏:“契,开。”《荀子·强国》:“剖刑而莫邪已。”注:“剖,开也。”《广雅·释诂》:“剖,分也。”《左传·襄公二四年》:“与女剖分而食之。”注云:“中分为剖。” 《广雅·释诂》:“剖,半也。” 《广韵》:“剖,破也。”《文选·海赋》李善注:“剖,犹破也。”契又作 ,《说文》:“ ,刻也。”是故契兼合与判义。豨即是猪,豨韦氏即豕韦氏。《方言》曰:“猪,北燕朝鲜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 。淮扬之间谓之猪子。”《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之于监市履豨也,每下愈况。”郭象注:“豨,大豕也。”成疏:“豨,猪也。”郝懿行《尔雅义疏》曰:“猪彘声转,豕、豨、彘俱声近。”作为猪神兼创世主的豨韦氏,在整个创世过程中的年代上远比伏羲、黄帝等后世较熟悉的祖神或始祖更古老。《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以豨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 。”成疏:“豨韦,三皇已前帝号也。”三皇五帝众说歧出。《白虎通义·号》:“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帝 、帝尧、帝舜,五帝也。’”豨韦氏在三皇五帝之先,开天辟地之功泽及于今。最晚近之地下发掘多有猪形器物。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之猪头龙身玉雕,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之猪头神象,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之陶猪等,皆彰显了新石器时代普遍存在着的猪神崇拜。
    笔者以为对猪神的崇拜乃是对猪进行生殖崇拜。远古时代,作为原始宗教的生殖崇拜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现象。猪作为生殖崇拜之对象在于猪之肥硕、丰腴、贪食、多产,禀具超常的生殖力。猪贪食无厌,即是超常生殖力与淫欲之指征。“食”在先秦时代乃是男女交媾之庾语。《礼记·天问》:“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维嗜不同味,而快朝饱?”《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 如调饥。”《笺》:“‘调’、朝也。······如朝饥之思食。”以“朝饥”喻未见之“ ”,正如以“快朝饱”喻“匹合”。以饮食喻男女,以甘喻匹,犹如小说中常云“秀色可餐”,“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皆是此意也。《汉书·外戚传》注载应劭说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诗·陈风·株林》:“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根据原始类比喻象思维,猪之贪食无厌及其禀具超常生殖力是为猪对交媾之无厌的指征。是故猪乃是象征超常生殖力淫欲、交媾。《太平广记》卷二一六《张璟藏》條引《朝野僉载》:“准相书:猪视者淫。”俗说由来旧矣。钱钟书发明而曰:“是故《西游记》中猪八戒,‘食肠’如壑,‘色胆如天’(第一九回八戒自称‘色胆如天叫似雷’)。乃古来两说之综合,一身而二任者。······吾国文字之有‘甚’,兼‘甘’与‘匹’,亦犹吾国旧小说角色之猪八戒,兼封豕与艾豭,以一当两也。”[1]其实不然,钱说未达乎“食色”之因果矣。
    猪由“贪食无厌”而肥腹多子禀具超常生殖力。初民还以为猪之牝牡交媾可以诱致田地受孕、诞育禾稼,是田地丰殖之缘由。初民甚至以为人的男女交媾也可诱使田地丰产。中国的古籍《诗经》中也保存了不少男女在田地野合以诱使丰产的诗歌。据宋玉的《高唐赋》的记载,古人谓男女交媾为“云雨”。猪之“贪食无厌”也即便“云雨”无厌。是故猪与雨水相关联。
    初民对猪进行生殖崇拜,在于猪之“贪食无厌”而胖腹多子,繁殖力极强。初民尤其是女性,渴望对猪的崇拜能起到将其超常生殖能力转移给自身,或者能加强自身的生殖能力。[2]是故猪亦与女子相关联。今民间犹有称女子为“猪婆子”之谑。
    所谓臼,乃是中部凹下之盆形石制或木制器具也。臼是为女性生殖器之象征,因而亦指征女性。笔者在《释“中”》一文中对“臼”已有论述。《说文》:“妻,女中空也。”徐锴系传有 文从臼人中女,臼者,母之兄弟曰舅,妻之兄弟曰舅,皆为臼统关系,其义由臼引申。《说文》女部:“娄,空也。从毋从中女。······臼声。”娄之从臼,中空者,为女子性欲冲动,渴求解决之景象也。章太炎《小学答问》:“娄为女求男,牝求牡也。”《北堂书钞》卷八五引《东观汉记》:“魏霸妻死,长兄更为取妻,霸笑曰:‘何用空养佗家老妪为?’即自入拜其妻,手奉案前,霸跪曰:‘夫人视老夫复何中空而远失计义。’即拜而出。”所谓中空者,娄也。《公羊传》:“夫人不娄不可使入。”后世遂有祭娄猪以求子者,即膢祭也。据《左传·定公一四年》载,卫夫人南子与宋朝淫乱,“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注:“娄猪,求子猪。”而艾豭者,老公猪(脚猪)也。娄猪、艾豭皆禀具有至上生殖力。《韩非子·五蠹》曰:“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以水。”膢臘即是娄祭也。《说文》曰:“膢,楚俗以二月祭饮食也。”段注引《风俗通》曰:“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饮食也。”《太平御览》引《说文》曰:“作十二月。” 是故膢臘即本是一祭,臘或作腊(蜡)。《礼记·郊特牲》:“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尚书大传》:“所言八卦之位四时索祭。”索即腊(蜡)、膢,乃是求子与娄猪神而祭之也。据《周礼》载,祭膢臘时,则龠豳(豳即与娄猪相关联,下文即证)。《春官·龠章》:“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盖豳颂乃是“娄歌”也。
    猪之肥硕、贪食无厌,曰封豨、封豕。《艺文类聚》卷九四郭璞《封豕赞》:“有物贪婪,号为封豕,荐食无厌。”《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上国。”杜注:“荐,数也。言吴贪害如蛇豕。”《左传·昭公二八年》:“有氏生女,湛黒\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以是不祀。”忿读朋,朋类即交媾之庾语也。生殖力是一切力量的终极依据,“贪婪无厌忿类无期”,故杀戮征伐力亦极其强大,封古音邦,邦、冯、彭皆为一音之转,并皆可训大。《初学记》卷二九曰:“封国殷商,号曰豕氏。”案,彭、朋通,故封亦有牝牡交媾之义。《淮南子·本经训》:“禽封豨于桑林。”高注:“封豨,大豕。楚人谓豕为豨也。”《说文》豕部:“豕,彘也。······读与豨同。”又豨字云:“豨,豕走豨豨也。”《玉篇》:“豕,走悦也。”悦者,男女相悦也。牝猪性欲冲动求牡时,猖狂出走,口中发出豨豨之声。或被人所系不能出走者,盘旋不已,口中亦发出豨豨之声,此所谓之猪豨窠。《周易·姤》:“姤:女壮,勿用取女。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踯躅。”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古羸娄同音,羸豕即娄猪(发情的母猪)。”缠绕被系的娄猪不静而发豨豨之声,以足击地。若娶得如此女子,就得要对其行为加以严格限制约束,故曰“系于金柅”而“贞吉”。反之,恣其所为,则“有攸往”,“见凶。”“桑林”、《诗·鄘风·桑中》之“桑中”、“上宫”皆乃求子于娄猪神既而进行男女交媾之祭所,并非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桑中、上宫,幽会之所也。”[1]《墨子·明鬼》:“燕之有驰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此男女所属而观也。”属者,男女交媾也。“驰祖”、“社稷”、“云梦”、“桑林”之地皆为男女交媾求子于膢神之地。《淮南子·本经训》:“禽封豨于桑林。”封豨乃是大娄猪,桑林之娄神也。
    豳为周之发祥地。豳字从豳,许慎《说文》未得其解。笔者以为豳者,乃是生殖神旁所立之二娄猪神也。《说文》:“豳,······从山从 。” 为二娄猪。《说文》:“ , 属。从二 。······《虞书》曰:‘ 类于上帝。’”类,祭名。《说文》:“ ,修豪兽。一曰:河内名豕也。······凡 之属皆从 。读若弟。” 今《书·尧典》作肆。肆亦是祭名。盖远古之时有肆杀娄猪而将其公分于初民以求丰产的“尸分竟地”之原始农业祭典。《论语·宪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刘宝楠注:“陈其尸曰肆者。”《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注:“肆谓死刑暴尸也。”《广雅·释诂》:“肆,杀也。”《大戴礼记·夏小正》:“狸子肇肆,其或曰肆杀也。”钱大 《说文答问》:“杀不成字,当从古文 。 本古文肆字。《尚书》肆类于上帝,古文作 ,从二 ,与 通。” 、夷通。夷即二尸。《说文》:“仁,亲,从人二······或从尸。”段注:“按古文夷亦如此。”《礼记·中庸》:“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庄子·大宗师》:“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成疏:“人,偶也;为人,犹为偶。”古文仁与夷同为一字。《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非仁羿莫能上罔之岩。”《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古文仁字从二尸。《周礼·天官·凌人》:“大丧共夷槃冰。”郑注:“夷之言,尸也。”《礼记·郊特牲》:“尸,神象也。”《说文》段注:“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陈之,而祭者因主之,二义实相因二生。”《尔雅·释诂》:“尸,主也。”主即祖宗神主,古者以活人代主而作尸。豳者, 也,尸立于生殖宗神旁之二豕也。豳、彭通,豳亦有大义,亦有牝牡交媾之义,其禀具至上殖力。豳为周民族之发祥地,与猪相关联。相传周之西伯文王之降生有猪祥。今本《竹书纪年》:“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溶于豕牢而生昌,是为文王。”《国语·晋语》:“太任震文王不变,少谀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病焉。”周之豳是其民族滥觞之地,本求子于二娄猪之祭地也,后遂以此名之。《诗·豳风》是为膢祭时之“风”。风者,即是男女交媾。蜡(膢、臘)祭而作“豳风”,发乎自然也,则《周礼》之所言不欺也。
    据说封豕(封豨)性贪婪,居于水泽之中。《史记·天官书》:“奎为封豕,为沟渎。”《正义》:“奎一曰天豕,亦曰封豕,在沟渎。”《焦氏易林》:“封豕为沟渎,灌馈国邑。”又曰:“封豕沟渎,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涂至腹。”《玉烛宝典》卷四引《孝经援神契》曰:“彘水伏,故无脉。”又曰:“彘为太阴之物。”《文献通考》:“石氏谓之天豕,亦曰封豕。”《史记·货殖列传》:“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民间犹有“老母猪过河”或“乌猪过溪”之谚,谓云气连缀渡河者,即天雨之兆。《诗经》载有猪入淤水之象而大雨滂沱之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将久雨,则豕涉水波。”据《史记》记载,孔子殁后,其弟子们宗貌似孔子的有子为主,一夜,有月离于毕之象,有子泥其诗而不知变,遂下断语而有失矣,终为众人所放逐。《周易·睽》:“上九: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昏媾,往,遇雨则吉。”《述异记》:“夜半天汉中有黑气相连,俗谓之黑猪渡河,雨候也。”《太平御览》一零引黄子发《相雨书》:“四方北斗中无云,惟河中有云,三枚相连,如浴猪豨,三日大雨。”与《诗》之传说相吻合,是其证验。笔者以为封豨本指涉交媾,是故亦指涉“云雨”、“淫雨”。相传“桑林”乃是商汤祈雨之地。《尸子·君治》:“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布衣,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林之野。”《吕氏春秋·顺民》、《墨子·兼爱下》、《文先·思玄赋》李注、《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帝王世纪》均有载。笔者谓“桑林”本求子于膢神而男女交媾(“云雨”)之祭所,是故亦即祈雨之所。《淮南子·本经训》:“禽封豨于桑林。”《淮南子·修务训》:“汤旱,以身祷于桑山之林。”高注:“桑山之林能为云雨,故祷之。”《吕氏春秋·慎大》:“武王胜殷,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高注:“桑山之林,汤所祷也,故所奉也。”是故居桑林的封豨亦为司雨之神。
    蓱翳或屏翳是文献记载中的较早的雨师之名。《楚辞·天问》:“蓱号起雨,何以兴之?”王逸注:“蓱,蓱翳,雨师名也。”《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郭璞注:“雨师谓屏翳也。” 屏翳,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作冯翳,冯翳即河伯冯夷也。冯夷实为封豨之转。《说文》:“ ,豕也。” ,音与彭夷、冰夷、冯夷同。《楚辞》王注引《山海经》:“中极之渊,深三百仞,唯冰夷都焉。冰夷,人面而乘龙。”《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射夫河伯,而夷彼雒嫔?冯 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上言河伯,下言封豨,是河伯即封豨。《楚辞·天问》:“冯翼惟像。”冯翼即冯夷,冯夷乃是封豨之转。封豨(冯翼)之像乃是膢神之尸。
    《说文》亥部:“亥,荄也。十月微阳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也。一文男一人也。······《春秋传》曰:亥有二首。······亥为豕,与豕同。亥而生子,复从一起。”段注:“其下从二人,一人男一人女,像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猪是地支亥的属相,亥居地支第十二位,止于北方,属水,主黑色,属阴。所谓接者,交合也。亥者,牝牡交媾也,云雨也。
    猪与龙关相联。封、彭通。彭即龙,徐州古称龙州,又称彭城。封豨即龙豨、彭豨。笔者以为猪文化远早于龙文化,龙文化日枳而猪文化淹没而不闻于后世。龙即是猪(豕)也。龙文化继猪文化之余绪,遂蔚然为大观。人皆曰:龙之传人。然未有人曰:猪之传人。绵绵几千年之中华文化至今还是选择猪作为主要肉食来源,并同禁食猪肉、视猪为恶的其它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今之人既忘中华文化本滥觞于猪文化,可谓“数典忘祖”也。
    黄帝称龙神,其孙韩流却有猪相。《山海经·海内经》:“有朝云之国,有司 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 、渠股、豚趾。”这韩流据说是颛顼之父。他的国名是司 之国。韩流之长首、豕 、鳞身、曲股——正是“ ”。《说文》:“ ,修豪兽。一曰河内名豕也。”《礼·曲礼》:“豕曰刚鬣。”《山海经图赞》:“刚鬣之族号曰豪豨,毛如攒锥,中有激矢。”《尔雅·释兽》:“ ,修豪兽。”郝笺:“ ,说文作 ,云修豪兽也。”高诱注:“ 豕 如笔者,篆文作豪。”《文选》师古注:“豪猪,一名 。”作为龙神的黄帝之孙韩流却是一猪,就绝非是偶然的了。
    封豨,又名“奎”。《史记正义》:“奎一曰天豕,亦曰封豕,在沟渎。”奎、鬼、夔通。开、鬼上古音同。启古音冏,与鬼亦为一音之转。《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南海处,赤水之南,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何新先生曰:“综上所述,夔就龙,是鳄鱼。”[3]《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其实,夏后开就是乐正夔。《荀子·成相》:“夔为乐正,鸟兽服。”封豨为“桑林”之膢神,“桑林”为商之膢神祭所,商与猪之关联非同一般商人先祖王亥名亥,亥即二 交媾。相传商汤祈雨于“桑林”,商之遗民之宋亦祭于“桑林”。《墨子·明鬼》:“燕之有驰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此男女所属而观也。”商之实滥觞于猪矣。周民族与猪之关联早以拈出,是故不再烦论。
    《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大酺五日膢五日。”苏林曰:“ 膢之祭也。”师古曰:“《续汉书》作 刘。”刘膢义通,刘又作柳。辛训刘(柳),是故辛膢义通。商之祖高辛氏即九膢,九膢亦即奎膢。九、高古音亦同。商之祭膢神于桑林,而桑林本封豨所居之地。奎为封豕,是故高辛氏本是封豨。相传龙与猪皆居水中。《管子·水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左传·昭公九年》:“龙,水物也。”封豨即龙豨,龙即豨,至于龙猪为何是一而不二,笔老以为其二者皆禀具至上生殖力。今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掘出有之猪头龙身玉猪龙。《左传·襄公二四年》:“范宣子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明为范氏。’”《汉书·高帝纪》:“刘累(累、娄、刘通,笔者注)学扰龙事于孔甲,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诗·商颂·长发》:“韦顾既伐。”《笺》:“韦,豕韦,彭姓也。”《汉书·韦贤传》:“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旗。”卜辞有娄猪,而封豨之桑林,为汤祷雨之地,盖崇拜封豨由来已久矣。商祖高辛氏本是膢神封豨。相传豕韦氏为五伯之一。《白虎通义·号》:“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 晋文公也。”又曰:“大彭、豕韦,霸于殷者也。”《国语·郑语》:“大彭、豕韦,为商伯矣。”注:“陆终第三子籛,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殷衰,二侯相继为伯。”猪龙相关联,豕韦氏在商为伯,表明商本猪文化之展开也。刘、柳、彭之得姓,以其祖先神之为封豨也。
    《庄子·大宗师》:“豨韦氏得之,以契天地。”豨韦氏凿破鸿蒙,开天辟地,中华文化由是绵绵不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家”乃是中华文化之血脉。《说文》:“家,居也,从宀。豭声省。”段注:“豢豕之生子 多,故人居处借用其字,久而忘其字之本义,使引申之义的冒据之。”然段注亦有未达。刘宝楠《论语正义》:“ 者,交覆深屋。庙之象。”《说文》:“宔,宗庙宔 也。从宀 ,主声。”主者,为祭祀而所立之象征先祖之尸(像)或神主。笔者上古时代“家”即“宔”,也即“豕”是“主”也。叶舒宪先生谓许慎《说文》之义当是家的神圣意义淡化以后的说法。[4]其说甚然。家者,中华文化血脉绵延不绝、薪火相传而不息之本也。家即祖庙、神庙也,后人以讹传讹,遂贻笑方家。
    是故笔者以为龙文化就是猪文化,龙文化继承了猪文化并发展了猪文化。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黄勇.水与生殖崇拜——从帝到道的嬗变[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2).
    [3]何新.龙:神话与真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 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辛巳秋分前夕初稿
    辛已霜降时分修证
  跋:此文为吾师黄守愚先生《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2002年版)一书一小章节。
  青枫隐者识于即日



修订说明:
   《中国人:猪之传人——猪灵崇拜考证》一文完成于西元2000年的暑假,当时家中藏书不丰,因此无法确证某些观点,所以其中有一些错讹,如对豕韦氏的考证就出现了错误。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不是龙的传人(中国文化起源于猪文化)
  ————来源于:世 纪 中 国
  
  
  第一,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必须先去掉一种“现代”的眼光。“先进”看落后的眼光,好比古代中国人热爱华夏文化,什么都是辉煌的成就,在近代以来,中国屡次受到外国的侵略,于是什么中国文化都成了垃圾,外国的月亮总是圆的。
  
   在2002年,我撰写拙著《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的时候就归纳、演绎总结了不少“方法论”的问题。
  
   2005年,我在复印一篇文章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有清华大学葛兆光先生的一篇研究思想史的文章,大概讲的是做思想史研究可以使用“减法”,负的方法。与我的研究的方法论一致。
  
   在古代,有许多认为是正统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我们的现代人认为是淫秽或不以为然。 比如说,在清代的忠君,那是人人必须信仰的正统思想,但在现代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救药。
  
   葛兆光先生说,有不少的少数民族都有火葬的历史,但是汉族的正统观点是入土为安,火葬是“腐朽思想”,是“邪恶”的“落后”文明,因此火葬几乎从古籍中消逝了。可是在现代,火葬又演变为文明的象征了。
  
  
   在义和团运动中,有民众把女阴当作阻挡炮火的“保护网”,他们是有正统的思想观念的。在今天简直不可想象。
  
  
  
  
   第二,猪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有人说:“野猪身上披着硬毛,长得“青面獠牙”,性格十分凶猛。它跑得很快,发起怒来真是无所顾忌,连兽中之王老虎也要怕它三分。而被驯化的家猪,一改野猪的恶性,在长相、性格上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逐渐形成了发育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因此成为经济价值极高的家畜。”这很确实。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近万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并饲养野猪了。人类为了私己的利益,于是就把野猪驯化为具有愚蠢、懒惰、好吃、肥壮、丰产的多种性能的家猪。
  
   联系到现实,这就是文明驯化过度的表现。正如袁隆平院时的杂交水稻,因为我们以前的水稻驯化过度,产量、性能等等,都严重弱化了。只有杂交野生水稻基因。
  
   野猪被人类过度驯化为家猪,因为人类总算有了一个“愚蠢”的指涉物了!
  
  
  
   三,中国文化起源于猪文化。中国人崇拜猪灵,中国人把猪神庙称作为“家”,把自己当作猪的种族,叫“家族”。后来,中国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家”。中国人的“高楼大厦”,也还是猪居住的地方,“娄”就是求子猪灵,“夏”与“禹”一个意思,双头猪灵。所谓的“吊脚楼”、“广厦”等等,“楼”、与“厦”都是猪居住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2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

——对远古猪灵崇拜的再认识

黄守愚

   近日来,笔者在红网社区、人民网强国社区文化论坛、强国博客、天涯社区等贴出了“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一帖子,引起广泛争议。笔者近日翻阅本人旧著《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的《猪文化与生殖崇拜》一章,除早在2002年提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外,重新钩索典籍,又发现许多证据,所以就特地再做一次简单扼要的说明。
   在今天的人们的心目中,“中国”是“东方巨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这一观念基本上被当代中国人当作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据林河先生《中国巫傩史》一书的研究,数尽历代中国的古王朝,从来就找不到哪个王朝有“龙的传人”的观念。
   古代帝制宗法王朝时期,“惟龙独尊”,“以龙奴凤”,只有帝王才能自称“真龙天子”,只有王子王孙自认为是“龙子龙孙”,可那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不可能永远都坐“龙椅”,隔几百年就换了天下,“皇帝”轮流做庄,今天你家是“龙”,明日我家是“龙”。但“皇帝”不会随便轮流到“我家”的,“龙的传人”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太难了。假如有小老百姓自称为“龙的传人”,除非他造反自己做皇帝,则否是要杀头的。
在近代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宗法王朝之后,才滋生了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观念,并且还获得了绝大多数海内外华人的认同感。正如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唱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龙图腾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物?历代的文献典籍有各种各样的记载,非常扑朔迷离,以致今天的学者各持一词,而不能取得普遍公认的看法。有的说龙是恐龙的遗迹,有的说龙的原型是蛇,有的说龙的原型是蜥蜴,有的说龙的原型是鳄鱼,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什么的传人呢?今天提出一新说,中国人是野猪神的传人。事实上,龙还是由野猪神发展而来。虽然一时难以为中国接受,但确实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首先,我们要破除一个假象,野猪在驯化为家猪的过程中,因为过度的驯化(主要是采取圈养和阉割的手段),聪明、凶猛的野猪变成愚蠢、懒惰的家猪,体现出丰产、多子、肥壮等性能,完全满足了人类的自私自利的心理。这是人类征服自然“伟大成就”,以至于人类夜郎自大,把猪当作“愚蠢”的象征,骂人为“蠢猪”,贬低人为“猪猡”。这一点,属于文化的变迁与衍演问题,著名的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著名的上古知识史专家李零先生和笔者的拙作都曾提到过。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给沈兼士先生的信中说,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一个“猪”字,难道不就是如此吗?
   在远古时代,万物有灵,动植物平等,不分贵贱,猪与其他动植物一样也是有灵的。比如葫芦灵、鱼灵、龙灵、猪灵、凤灵等动植物灵,并没有高下尊卑的分别。这一点,著名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第一、第二册中讨论“鬼神”的时候,也提到了远古先民视万物为平等,从来没有等级贵贱的分别。
   凶猛的野猪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崇拜的图腾。俗话说,“打老虎只要大胆,打野猪须带一块板(棺材)”。野猪青面獠牙,嗅觉灵敏,十分凶猛,性情暴躁,横冲直撞,连老虎之类的动物也敬畏它三分,加上野猪的繁殖力非常强,所以先民把野猪当做他们的图腾,加以崇拜,并它当作自己的祖先神。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开始对野猪进行驯化。正是因为如此,猪成为地支第十二位的“亥”,又由此进入了十二生肖文化中,又被称为“亥日人君”。
   据考古发掘,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猪首蛇身的猪龙形象的陶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有玉猪龙。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有猪头神像。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有陶猪。商代甲骨文中有名“彘”的氏族。在云南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人与野母猪交配的铜牌。而把猪当作族徽的青铜器铭文,则不知道有多少。而据著名的楚辞学专家萧兵先生的研究,良渚玉器神人兽面纹很可能来源于猪。这些都是猪灵图腾崇拜的早期遗迹。
   在古代文献典籍中,猪灵崇拜比比皆是。比如在《山海经》中,就有大量的猪灵民族。如豨韦氏、封豕、并封、豕韦、饕餮、梼杌、韩流等,都是有名的崇拜猪灵的民族。而在《庄子》一书中,豨韦氏开天辟地,是人类的创世主。韩流是黄帝的孙子,他的儿子颛顼,是五帝之一。
   据拙作《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一书的考证线索,今天又发现“黄帝”、“祝融”、“大禹”、“河神”、“汉”等都是猪神,“夏”、“商”、“周”的名号可能就是“猪神庙”,并且猪神还是象征着光明、正义的神。湖南的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把猪奉为祖神,民间的傩戏中至今还有摔刀敬猪神的仪式。而今天的湘西苗族、瑶族、侗族都有祭猪神祖先的信仰习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家”是祭祖的宗庙的正室。这可能起源于远古的猪神庙。在当时,家、豕不分,种族称作为“家族”。到后来,“家”还指称为人居住之所。
   在原始神话母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世界范围内的人、猪互变的神话,它表明古代不少民族曾经认为自己是猪的传人。据著名的文化人类学专家叶舒宪先生的研究,在珞巴族的古神话中,有《猪救母子》的古图腾神话,古珞巴人还认为他们的图腾祖先是野猪。而据古代文献记载,周文王、汉武帝、安禄山、赵匡胤就是猪神的儿子。而宋代的皇帝赵匡胤为祭祀他的猪神祖先,还特地在皇宫中专门养起猪来。室韦、苗族等古民族,都曾认为他们是猪的传人。神话中的猪、人互变,表明猪与人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叶舒宪先生说,神话中的女神的原型就是猪,是生殖崇拜的象征。而豨韦氏开天辟地,则是人类的创世主。可见,古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视自己为猪的传人。
   在将近一万多年的农耕文明的长河中,猪对中国人实在是太重要了。俗话说,无豕不成家,普通的农民家庭养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文献史料中,不少人靠养猪致富,所以猪被称作“乌金”、“金猪”。在民间艺术中,猪不但象征着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因为猪常用鼻子拱地求食,并不乞求以外的恩赐。而年画中的“肥猪拱门”更是深入民心,它表示丰收吉庆,福气财气齐聚。在土家族中,人们将猪称作“血财”,并认为豕官神是送财喜的财神,而分食猪血还能加强人们之间的血缘认同。此外,猪和婚姻爱情又关联在一起。比如在湘西侗族地区,流行猪耳朵订亲的习俗。而在土家族,则流行猪尾巴催亲的习俗。而在干旱求雨的巫术祭仪中,猪被当作求雨的神物。这一点印证了文献典籍中的河神、水神、云雨神都是猪神的说法。这些民间习俗的文化背景就是这些民族认为他们猪神的传人。
  通过对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古神话、民俗学等的考察,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曾经是进行猪灵生殖崇拜的民族,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20: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界媒介评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


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
  
  
  http://hn.rednet.cn/c/2006/07/07/931849.htm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吗?
  
  ——文化论争期待平静与反思


人民网文化频道的文化评论:
  
  
  文化论争期待平静与反思
  看“中国人是猪的传人”网上论争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0564/4564414.html




新浪网:
评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吗?
http://news.sina.com.cn/o/2006-07-07/00009390671s.shtml





腾迅网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吗?

http://news.qq.com/a/20060707/000675.htm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7-7 2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7-7 20: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学问做到这个分上,真的很无语............
发表于 2006-7-7 20: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信服龙为天上某些星座的观点~~~《读书》曾有文专撰~~
发表于 2006-7-7 2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OMG~
佩服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16: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网、人民网评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连载)

红网评论:由“中国人是猪的传人”想到的  


      近日以来,湖南红网论坛贴出一个帖子《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一夜之间,有上万人点击这个有争议的帖子。之后该帖子又猛然在全国其他知名的论坛窜红,点燃了上百万人夏日的熊熊怒火,由此而来招来铺天盖地的谩骂声,也有部分网民认同这种观点表示叫好。笔者获悉之后,紧急浏览了了湖南红网论坛,读到黄守愚先生《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的帖子,在再三阅读之后,深有同感,因此就演绎其中的文化精神,以向黄守愚先生求正。
  
  在猎狩时代,野猪是人们重要的肉食来源。进入农耕文明之后,人类开始驯化野猪。很多人都知道,野猪与家猪在物种上是同源的。这一点,从外形上的相似性就可以看出。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家猪确实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野猪经过长时间的生存竞争,它的形体、习性已都野生生活环境相适应。野猪嗅觉非常灵敏,又很聪明,能吞食毒蛇,性情暴躁,凶猛膘壮,跑起来十分快,连老虎、豹子等猛兽也敬畏野猪三分。猎人常常因捕杀野猪引起其反扑,屡屡发生咬死咬伤人的惨剧。可是现代家猪恰恰相反,家猪在人类的圈养下,通过杂交,阉割、选种选配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等,使得野猪的特征基本在家猪身上找不到了。可以这么说,人类的驯化作用使得家猪变成了与野猪完全不同的一种动物。
  
  在今天许多人的心目中,家猪是愚蠢、懒惰、贪婪、自私、淫荡的代名词。民间的鄙俗骂人愚蠢就说是“蠢猪”。这是人类驯化野猪而夜郎自大的表现。
  
  话又说回来,人类是怎么驯化野猪的呢?第一是豢养,也就是圈养,把猪关在牢里,限制它的行为自由,容易催肥长肉。这是我国各地普遍采用的养猪方式。猪牢越小,猪的活动范围就愈小,就容易很快长胖,正如《齐民要术》里说的:“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所以,虽然也有牧猪的方式,但因为催肥不明显,并不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第二就是阉割。除种猪外,不管是公猪、母猪,一律进行阉割,免得发情,影响催肥。阉割之后的猪,性情也就变得温顺一些,不会像野猪一样凶暴、聪明了。
  
  第三是家猪物种之间的杂交。据中国社科院文化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的研究,猪的选种选配,完全是出于人类自私自利的需要——即养猪产肉。因此,在家猪的杂交驯化中,选择的都是容易长肥产肉、繁殖率高的猪种。而那些野猪的习性对于养猪说来,都是“有害”的。
  
  据中国社科院文化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的研究,古代从事驯化猪、牛、羊之类家畜的职业的人多是奴隶,比如“养”、“圉”、“臣”、“役”、“仆”、“厮”、“牧”、“扈”等名词。后来代指动物驯化的字词也因喻换关系施用于对人的教化。如“牧”,除了涉指养牛、养猪的奴隶外,又可指称治民施政的官员。在上古的文化典籍中,地方官也称作“牧”,如“州牧”等。《管子》一书有一章叫“牧民”,就是专门讨论治民之道的。可见,在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看来,统治人民就如同驯化猪羊一样。
  
  孙中山便批评中国人“一盘散沙”。鲁迅反对“将倒楣的责任,归之于大家”,他说:“他们的散沙,是被统治者‘治’成功的,用文言来说,就是‘治绩’。”“治”就是“驯化”的“牧”,在古代叫“教化”或“文化”。古人将凶暴、聪明的野猪“驯化”为温顺、愚蠢的家猪,是古人“治”(牧)出来的,属于过度的驯化。
  
  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野生物种的繁殖力都非常强,譬如稻田中的稗草,总是扯不尽,扯了又扯,还是处处长起来,且比驯化水稻长势更好呢。野生水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有生”,为什么呢?它们是原始的野性生命,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在湖南的袁隆平院士看来,驯化过度的水稻没有什么生长优势,不得不靠和野生水稻杂交来提高驯化水稻的各种性能。
  
  人类的文化也一样。文化对人的“驯化”过度,则优势变为劣势,然后奴性、堕性尾大不掉,成为文明的病态,也就是《太平经》里所说的“承负”,一种负担和阻力。孔子讲中庸之道,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就是真实的生命精神。文化过度,即阉割人的原始真实的生命,蜕化为奴性、惰性。
  
  在古代,统治者对老百姓的“驯化”,也完全是出于满足对老百姓统治的需要,这与把野猪驯化为家猪有什么不同呢?



 相关链接: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吗?
[稿源:红网]
[作者:刘逸凡]
[编辑:潇湘行]

红网首页 > 红辣椒频道 > 正文   
  
http://hlj.rednet.cn/c/2006/07/08/932727.htm







红网:也谈“中国人,猪的传人”  






      从作者黄守愚一篇《中国人,猪的传人》引发的争论,远远不会结束。作者通过对上古中国人猪的崇拜或图腾形式广引博论,论证了一个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的猪文化现象,思路是正确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极为有趣的人文现象。
  
  作者文中提到的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也有称为猪龙琚的),这其实只是当今学者的命名,虽然是对历史成因的一种延用,但以今天的观点看,猪就是猪,龙就是龙,合并在一起称谓,只能是语焉不详。它只是起了一种对古物的概括作用,类似的称呼有玉鸟龙、玉鱼龙等等,之所以命名为“龙”,大概不出于这样的考虑,就是类比“龙”这一后世乃至今天国人认同或认可的神物抽象性。
  
  一般来说,原始人的图腾大多来自于某种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动植物,而原始艺术大多是对自然物的一种模仿。但高度达15厘米以上的大型玉猪龙,仅仅其自身重量来说就已不适合佩带。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玉猪龙不仅仅是一种饰物,其更大的用途是作为一种神器使用,一种红山先民所崇拜的代表其祖先神灵的图腾物。
  
  而红山文化从学术界的分期来说,已经距今至少五千年到六千年的一个时期,是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命名的一种文化。仅仅以其猪头虫身的形制来阐述玉猪龙是结合了不同生物特点的制作观点,我个人认为是相当不妥的;在整个玉石文明的背景中,佩玉不仅仅存在不同的方法也同时存在玉的不同制法,但主要是用于佩戴,从其实用功能出发,把一头猪做成蜷曲状而忽略腿脚,也是成立的。
  
  所以仅仅从学术界命名的内涵来看,龙就是虫,龙形物就是虫形物,起码在学术界是认同这种蜷曲状的。而今天我们的网友读者如果仅仅以猪、龙的语言现象来理解一个社会的人文现象,这起码是不尊重作者以及从事人文研究者的劳动,何况,家猪与野猪还存在着质的区别,在林莽之中,自古流传着“头猪二虎三象”的说法,不仅仅因为野猪的凶悍,同时也因为野猪的智慧,更因为野猪还是蛇的天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中国初民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没有观察或了解到这样那样的规律和现象,或许崇拜蛇一类的“龙”文化,早已经被“巴蛇”所吞了,毕竟“巴蛇吞象”可以三年不出,但猪吃蛇似乎更胜一筹。
  
  纵观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民族或部族的分分合合,其图腾现象自然是一改再改,从远古的猪崇拜(无论是崇拜它的生殖能力还是它的生存能力)到后来的龙崇拜(这条龙一直在修改,今天才定型,起码是爪子上),从太牢的祭品到少牢的祭品再到今天沿海城市开业等庆典时吃烤猪乳猪的风俗残遗,我们的确不难肯定这猪文化现象的确一直存在于国人的历史和传统之中。
  
  但自从西风东渐后,猪猡类的词汇传入中国,在一般意义上,早已把一些错误的观点植入了国人的语境,虽然我们还是以猪肉为其美食,还是以猪肉为其主要的肉类营养来源。但这种矛盾性,通常已经没有人去留意了。
  
  而从文字学来看,古人所谓的猪,严格来说叫豕或豚,猪从“犭”从“者”意思是大的猪,这点恰如古人所云“马八尺曰龙”的观点,凡大的都可以谓之龙,龙的古字是虹,虹是雷雨等天气后的产物,以其形造字,以其声取音,其实就是“轰隆隆”的会意,其义项是让人震惊、震摄。而谓之龙凤文化者认为龙能上天入地似乎带有凤凰的飞翔能力,其实这是一种误会,龙或者说其原型的猪,不论是家猪、野猪,都是能够两栖的,古语谓之“狗游三江,猪游四海”就是对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习性的一种观察所得。
  
  由历史文献或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中国人心目中的瑞兽并不只有龙或凤,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也是瑞兽,但只有类似龙的辟邪在后世存在,虽然明代郑和下西洋带回了长颈鹿也叫麒麟这个瑞兽名,但麒麟和貔貅在许多时候又都等同于辟邪一样,这里面有流变的因素也有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的因素,而到了现代,起码来说貔貅成了没肛门只进不出的财神类神物了,而历史上把它还原的话,它其实只是今天的国宝大熊猫公母的合称,古人的习惯同一种动物雌雄各自命名,貔貅、麒麟、凤凰等等,全是前者为雄后者为雌,在一般的场所又以一字代表。
  
  既然中国文化常以龙凤为代表,口语中又仅仅是以龙子龙孙传人自居,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种矛盾的情况,更有甚者还常自以为是地认为龙是雄凤是雌,两者是为一族的大有人在。以上林林总总,实则涉及太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的断层,今天,既然有学人如黄守愚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或论点,实际上是一种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对现代经济与人文、伦理进行的深层次反思。这已经不简单的是一种勇气和探索精神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来民族自尊心丧失的表现了,毕竟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猪、甚至黄河大鲤鱼都是肮脏不洁的。也有学者认为“食牛者得牛性,食猪者得猪性”之谓,这已经超越了文化探讨的范畴了;而仅仅作为中国传统训诂学同音同义理论的角度来讲,龙民就是农民,这一点,现代都市人对农民的歧视其实与西方人对中华的歧视是同源的,虽然一度西方人是极为崇拜中国文化的。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不仅仅是从民族、国家和学术的角度纠正错误的主流思想,还要从自身心智和学人态度去改正错误的流弊。
  
  这起码是,历史从来只让中国成为唯一的文明不灭的国度的一个宿命或一个启示。
[稿源:红网]
[作者:宋文德]
[编辑:潇湘行]

也谈“中国人,猪的传人”

http://hlj.rednet.cn/c/2006/07/08/932678.htm




人民网:文化论争期待平静与反思  



文化论争期待平静与反思
看“中国人是猪的传人”网上论争
向敬之

2006年07月06日08:49

 这几天,时逢盛夏天气分外躁热,本为世界杯的足球已踢成欧洲杯。五星巴西队的球王传人,先是为浪漫的法国人踢出了德国绿茵:葡萄牙依凭血管里的强盗精神,教贝克汉姆汗颜辞去英吉利主将职位。在半决赛中的加时赛阶段,意大利队坚持到了120分钟,终于让克林斯曼的德国战车于最后时刻轰然坍塌,与东道主德国一起上演了一场难以置信的比赛。球迷们,有过狂热,也有过无奈,一部分因为自己冷观的球队出局而欣喜若狂,一部分人随着心内闪烁的球星失色又骂声连连。

  也是这几天,人民网强国博客、红网论坛、天涯社区等等一些平日里火暴的论坛,再一次热推一张题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的帖子,点击数激增,跟贴人频增。是原作者故意炒作,还是版主们借题发挥,或是其他,我不知道。作者黄守愚先生自称是原始考证,引用《周易》、《说文》及《诗经》之类的古文化典藉作了一次看似详尽的文字说明,并佐以图腾式的玉像图片,试意赢得网友们的肯定与认同。然,网民们的民族神经受到冲击波震撼,谁也不敢想象自己的祖先是一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猪的模样,更不愿感觉血管里能找到平日里所吃食的猪血影子。他们出离愤怒了,跟帖的言辞只能效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能平静反驳的言语更是如同笔锋刺人,甚至忘记了这只是一次文化考证的提议与讨论而选择恶语攻击的现象。当然,话说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应该是对书里写的嘴里说的耳朵听的歌里唱的“龙的传人”和龙的精神来的一次颠覆性理论,似乎大有改变我们五千年甚至一万年的华夏文明的奢望。是否真的如此,什么图腾归位,什么生殖崇拜,这一切的一一应该只是一次考证式的猜想,而非一回污蔑性的妄语。当然,19世纪至20世纪间的近百年日子,可恶的日本人以猪的蔑称骂过我们的祖辈和父辈,这个我们是不能忘却的,更不能再次容忍此类言词的不恭与不逊。

  大家应该都知晓,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史上,龙和猪同为生肖榜上的吉祥物,是我们独具民族特色的图腾象征。如果我们只认可腾云驾雾的巨龙威力,但神话中兴风作浪遗害百姓的始作俑者是龙,在历史上饕餮天下作威作福的被借形象是龙……伟人毛泽东也以一诗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声讨过虎踞龙盘国民党反革命根据地; 而猪的先人天篷元帅虽时有贪念淫欲但终悟善向佛成了净坛使者,以鲜活的人性成就了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其实,龙和猪都不过一动物也,并非什么或善或恶或美或丑的根源。说其神威祥瑞,往往又是作恶多端; 道其丑陋平庸,偏偏又能造福一方。说现实些,我们平日食得最多是猪肉,得到了许多营养; 而膜拜不已的龙,只不过是想象中牛嘴鹿角蛇身鸡爪等等的精巧连接。就连我们以为国宝华表上的龙也不过是帝王时代象征权力的标榜,只不过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成了一具精美工艺品而已。

  黄守愚先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行文《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虽有引经据典又似胡诌杜撰的才气,但他的质疑精神和对国学的了解却正是现时代目迷五色耳染七音的人们所渐已缺失的民族基因。时人少了对民族文化寻根溯源的精神,却多了对现代生活虚浮躁动的反应。仅仅对于一次文化根源的思考与讨论,也学会了一时意气的骂语宣泄,很少去用冷静的心性与平实的言语为事实说话。一个民族的发展(包括文化发展),如果我们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加以审视与反思,那么一定会是于意进历程中大道而行。能以一些反思著作或论点带给国人一种新的历史意识,改变国人被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文化或天国无上、图腾神威的大国意识牵着鼻子走的命运,才可以真正走出短暂的幸福幻觉。今天社会主义发展观、荣辱观教育全国昌行,也正是导引国人在中华传统文化观照下对现代经济与伦理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当我们定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伟大”时,通常就是指这个民族和国家具有反思自己的文化劣根与经济转型的勇气和智力。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何晶茹)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0564/4564414.html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吗?
——文化论争期待平静与反思




  这几天,时逢盛夏天气分外躁热,本为世界杯的足球已踢成欧洲杯。五星巴西队的球王传人,先是为浪漫的法国人踢出了德国绿茵:葡萄牙依凭血管里的强盗精神,叫贝克汉姆汗颜辞去英吉利队长职位。
在半决赛中的加时赛阶段,意大利队坚持到了120分钟,终于让克林斯曼的德国战车于最后时刻轰然坍塌,与东道主德国一起上演了一场难以置信的比赛。球迷们,有过狂热,也有过无奈,一部分因为自己冷观的球队出局而欣喜若狂,一部分人随着心内闪烁的球星失色又骂声连连。
  
  也是这几天,红网论坛等一些平日里火爆的论坛,再一次热推一个题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的帖子,点击数激增,跟贴人频增。作者黄守愚先生自称是原始考证,引用《周易》、《说文》及《诗经》之类的古文化典藉作了一次近似详尽的文字说明,并佐以图腾式的玉像图片,试意赢得网友们的肯定与认同。然,网民们的民族神经受到冲击波震撼,谁也不敢想象自己的祖先是一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猪的模样,更不愿感觉血管里能找到平日里所吃食的猪血影子。他们出离愤怒了,跟帖的言辞只能效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能平静反驳的言语更是如同笔锋刺人,甚至忘记了这只是一次文化考证的提议与讨论,而选择恶语攻击。当然,话说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应该是对书里写的嘴里说的耳朵听的歌里唱的“龙的传人”和龙的精神来的一次颠覆性理论,似乎大有改变我们五千年甚至一万年的华夏文明的奢望。是否真的如此,什么图腾归位,什么生殖崇拜,这一切的一一应该只是一次考证式的猜想,而非一回污蔑性的妄语。当然,19世纪至20世纪间的近百年日子,可恶的日本人以猪的蔑称骂过我们的祖辈和父辈,这个我们是不能忘却的,更不能再次容忍此类言词的不恭与不逊。
  
  大家应该都知晓,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史上,龙和猪同为生肖榜上的吉祥物,是我们独具民族特色的图腾象征。如果我们只认可腾云驾雾的巨龙威力,但神话中兴风作浪遗害百姓的始作俑者是龙,在历史上饕餮天下作威作福的被借形象是龙……伟人毛泽东也以一诗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声讨过虎踞龙盘国民党反革命根据地;而猪的先人天篷元帅虽时有贪念淫欲但终悟善向佛成了净坛使者,以鲜活的人性成就了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其实,龙和猪都不过一动物也,并非什么或善或恶或美或丑的根源。说其神威祥瑞,往往又是作恶多端;道其丑陋平庸,偏偏又能造福一方。说现实些,我们平日食得最多是猪肉,得到了许多营养;而膜拜不已的龙,只不过是想象中牛嘴鹿角蛇身鸡爪等等的精巧连接。就连我们以为国宝华表上的龙也不过是帝王时代象征权力的标榜,只不过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成了一具精美工艺品而已。
  
  黄守愚先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行文《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虽有引经据典又似胡诌杜撰的才气,但他的质疑精神和对国学的了解却正是现时代目迷五色耳染七音的人们所渐已缺失的民族基因。时人少了对民族文化寻根溯源的精神,却多了对现代生活虚浮躁动的反应。仅仅对于一次文化根源的思考与讨论,也学会了一时意气的骂语宣泄,很少去用冷静的心性与平实的言语为事实说话。一个民族的发展(包括文化发展),如果我们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加以审视与反思,那么一定会大道而行。能以一些反思著作或论点带给国人一种新的历史意识,改变国人被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文化或天国无上、图腾神威的大国意识牵着鼻子走的命运,才可以真正走出短暂的幸福幻觉。今天社会主义发展观、荣辱观教育全国昌行,也正是导引国人在中华传统文化观照下对现代经济与伦理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当我们定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伟大”时,通常就是指这个民族和国家具有反思自己的文化劣根与经济转型的勇气和智力。
[稿源:红网]
[作者:向敬之]
[编辑:潇湘行]  



http://hn.rednet.cn/c/2006/07/07/931849.htm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

  ——对远古猪灵崇拜的再认识


  黄守愚


   近日来,笔者在红网社区、人民网强国社区文化论坛、强国博客、天涯社区等贴出了“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一帖子,引起广泛争议。笔者近日翻阅本人旧著《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的《猪文化与生殖崇拜》一章,除早在2002年提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外,重新钩索典籍,又发现许多证据,所以就特地再做一次简单扼要的说明。
   在今天的人们的心目中,“中国”是“东方巨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这一观念基本上被当代中国人当作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据林河先生《中国巫傩史》一书的研究,数尽历代中国的古王朝,从来就找不到哪个王朝有“龙的传人”的观念。
   古代帝制宗法王朝时期,“惟龙独尊”,“以龙奴凤”,只有帝王才能自称“真龙天子”,只有王子王孙自认为是“龙子龙孙”,可那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不可能永远都坐“龙椅”,隔几百年就换了天下,“皇帝”轮流做庄,今天你家是“龙”,明日我家是“龙”。但“皇帝”不会随便轮流到“我家”的,“龙的传人”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太难了。假如有小老百姓自称为“龙的传人”,除非他造反自己做皇帝,则否是要杀头的。
  在近代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宗法王朝之后,才滋生了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观念,并且还获得了绝大多数海内外华人的认同感。正如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唱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龙图腾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物?历代的文献典籍有各种各样的记载,非常扑朔迷离,以致今天的学者各持一词,而不能取得普遍公认的看法。有的说龙是恐龙的遗迹,有的说龙的原型是蛇,有的说龙的原型是蜥蜴,有的说龙的原型是鳄鱼,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什么的传人呢?今天提出一新说,中国人是野猪神的传人。事实上,龙还是由野猪神发展而来。虽然一时难以为中国接受,但确实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首先,我们要破除一个假象,野猪在驯化为家猪的过程中,因为过度的驯化(主要是采取圈养和阉割的手段),聪明、凶猛的野猪变成愚蠢、懒惰的家猪,体现出丰产、多子、肥壮等性能,完全满足了人类的自私自利的心理。这是人类征服自然“伟大成就”,以至于人类夜郎自大,把猪当作“愚蠢”的象征,骂人为“蠢猪”,贬低人为“猪猡”。这一点,属于文化的变迁与衍演问题,著名的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著名的上古知识史专家李零先生和笔者的拙作都曾提到过。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给沈兼士先生的信中说,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一个“猪”字,难道不就是如此吗?
   在远古时代,万物有灵,动植物平等,不分贵贱,猪与其他动植物一样也是有灵的。比如葫芦灵、鱼灵、龙灵、猪灵、凤灵等动植物灵,并没有高下尊卑的分别。这一点,著名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第一、第二册中讨论“鬼神”的时候,也提到了远古先民视万物为平等,从来没有等级贵贱的分别。
   凶猛的野猪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崇拜的图腾。俗话说,“打老虎只要大胆,打野猪须带一块板(棺材)”。野猪青面獠牙,嗅觉灵敏,十分凶猛,性情暴躁,横冲直撞,连老虎之类的动物也敬畏它三分,加上野猪的繁殖力非常强,所以先民把野猪当做他们的图腾,加以崇拜,并它当作自己的祖先神。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开始对野猪进行驯化。正是因为如此,猪成为地支第十二位的“亥”,又由此进入了十二生肖文化中,又被称为“亥日人君”。
   据考古发掘,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猪首蛇身的猪龙形象的陶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有玉猪龙。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有猪头神像。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有陶猪。商代甲骨文中有名“彘”的氏族。在云南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人与野母猪交配的铜牌。而把猪当作族徽的青铜器铭文,则不知道有多少。而据著名的楚辞学专家萧兵先生的研究,良渚玉器神人兽面纹很可能来源于猪。这些都是猪灵图腾崇拜的早期遗迹。
   在古代文献典籍中,猪灵崇拜比比皆是。比如在《山海经》中,就有大量的猪灵民族。如豨韦氏、封豕、并封、豕韦、饕餮、梼杌、韩流等,都是有名的崇拜猪灵的民族。而在《庄子》一书中,豨韦氏开天辟地,是人类的创世主。韩流是黄帝的孙子,他的儿子颛顼,是五帝之一。
   据拙作《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一书的考证线索,今天又发现“黄帝”、“祝融”、“大禹”、“河神”、“汉”等都是猪神,“夏”、“商”、“周”的名号可能就是“猪神庙”,并且猪神还是象征着光明、正义的神。湖南的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把猪奉为祖神,民间的傩戏中至今还有摔刀敬猪神的仪式。而今天的湘西苗族、瑶族、侗族都有祭猪神祖先的信仰习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家”是祭祖的宗庙的正室。这可能起源于远古的猪神庙。在当时,家、豕不分,种族称作为“家族”。到后来,“家”还指称为人居住之所。
   在原始神话母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世界范围内的人、猪互变的神话,它表明古代不少民族曾经认为自己是猪的传人。据著名的文化人类学专家叶舒宪先生的研究,在珞巴族的古神话中,有《猪救母子》的古图腾神话,古珞巴人还认为他们的图腾祖先是野猪。而据古代文献记载,周文王、汉武帝、安禄山、赵匡胤就是猪神的儿子。而宋代的皇帝赵匡胤为祭祀他的猪神祖先,还特地在皇宫中专门养起猪来。室韦、苗族等古民族,都曾认为他们是猪的传人。神话中的猪、人互变,表明猪与人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叶舒宪先生说,神话中的女神的原型就是猪,是生殖崇拜的象征。而豨韦氏开天辟地,则是人类的创世主。可见,古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视自己为猪的传人。
   在将近一万多年的农耕文明的长河中,猪对中国人实在是太重要了。俗话说,无豕不成家,普通的农民家庭养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文献史料中,不少人靠养猪致富,所以猪被称作“乌金”、“金猪”。在民间艺术中,猪不但象征着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因为猪常用鼻子拱地求食,并不乞求以外的恩赐。而年画中的“肥猪拱门”更是深入民心,它表示丰收吉庆,福气财气齐聚。在土家族中,人们将猪称作“血财”,并认为豕官神是送财喜的财神,而分食猪血还能加强人们之间的血缘认同。此外,猪和婚姻爱情又关联在一起。比如在湘西侗族地区,流行猪耳朵订亲的习俗。而在土家族,则流行猪尾巴催亲的习俗。而在干旱求雨的巫术祭仪中,猪被当作求雨的神物。这一点印证了文献典籍中的河神、水神、云雨神都是猪神的说法。这些民间习俗的文化背景就是这些民族认为他们猪神的传人。
   通过对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古神话、民俗学等的考察,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曾经是进行猪灵生殖崇拜的民族,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
  
发表于 2006-7-8 16: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WL的牛人真多
发表于 2006-7-8 19: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刻意为之,标新立异,很无聊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7-8 19: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7-8 19: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枕戈2006-07-08 19:47发表的“”:
文章题目很吓人,其实是个考据的文章,言之成理即是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2-1 19:36 , Processed in 0.07580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