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6|回复: 5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唐小兵 来源:文学报,07-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4 2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日期:2006-07-13 作者:唐小兵 来源:文学报












   唐小兵

   《南都周刊》作为一个新创刊的周报一下子陷入了舆论的旋涡,其刊载的报道《思想界炮轰文学界——当代中国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思想?》和《文学界反击思想界——不懂就别瞎说》在网络上激荡起一时之喧嚣,却也成为我们考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契机。

   “思想界”、“文学界”、“炮轰”、“反击”之类的“大词语”可能是《南都周刊》作为一个新兴报纸扬名立万吸引眼球的“修饰用语”,故意用这种方式来搅浑知识界这摊浑水。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媒介的“良苦用心”,为了炒作的需要,传媒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

   这且不去说它。无论是“思想界”还是“文学界”中人,大都还真把《南都周刊》的“命名”当回事了。不是“炮轰”来展示“思想的深度”,就是“反击”来表现“文学的纯度”,“界”的意识说明了大家都是“彀中人”或“套中人”了,被一种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和启蒙意识缠绕,人为地在沟通中设置一道鸿沟,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暴戾与猜忌去对待“论敌”,而没有一种敞开的心灵去接受批评和理性交流。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怎么变得这么脆弱?民国时,问题与主义论战,科玄论战,民主与独裁论战,中西文化论战把那么多学者、作家牵扯进去了,大都是那么心平气和,都是有一说一就事论事,很少上纲上线的意识形态话语,可也没看见像这次论战中人那么“心急火燎”地急于为己方辩解,并恶毒地攻击对方的浅薄与无知。从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到今年已经一百年多了,而从文革结束到今天也已经30年了,知识分子仍旧生活在一个自我想象的世界里,仍旧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权利本位的公民,却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特的社群或阶层,当作一个承担道义与良知的群体。在这样一种局促的圈子意识和急迫的启蒙意识中,自由的质素永远也不可能生长起来。思想也好,文学也罢,没有自由意识,没有对自我的洞察与追寻,没有个人化的知识构成与文化素养,没有一种彻底的边缘感和疏离感,永远也不可能真的揳入时代的深层,也不会在它的读者中召唤起对文化、人性与历史的关怀。

   看到“思想界”中人对“文学界”人“苦口婆心”的开导和劝诫,以一种类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理念来为文学指明道路,就让我觉得这是一种昆德拉所谓“可笑的爱”。阿城在接受查建英访谈时说,80年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构成的“同质化”,打着反文革专制语言的旗帜,结果因为同是喝狼奶长大,写出来的文字仍然是大字报语言与红卫兵风格。这本来是要清算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仍残存在体制内的很多媒介话语中,没想到所谓“思想界”的某些话语那种命令式口气、整体化话语与极权味思维与他们所反对的居然是基本雷同的。想起网络上有老摇胡诌的流传广泛的话:自由主义者,请别老那么严肃,为了自由,请笑一笑吧。“思想界”中人,为了自由,为了思想,别总是那么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好像全世界还有四分之三的资本主义世界人民等待他们去拯救的样子),别总是一副老子教训儿子的恨铁不成钢的神态,别把自己放在那么凌空蹈虚的思想飞地(标榜底层的时候,思想界也弥漫着强烈的底层代言人意识),请贴近地面,自由地开怀地笑一笑。文学本来是多样化,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更可以花鸟虫鱼,可以玩古董,也可以玩意识流,这都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探索与追寻,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觉得文学走错了方向,就要来吆喝一声力挽狂澜。如果这样想,就仍旧是专制思维,仍旧是自视太高。

   “文学界”的人更仿佛集体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似的,一听这种批评话语,第一反映不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理性态度,而是“暴跳如雷”,喝令“思想界”人不了解文学,就别来瞎掺和,为了捍卫所谓“文学的尊严”,每个人一上来就“现身说法”,为文学编制“意义之网”,为文学的合法性辩护。在这里看不到真正的反省,胡适曾经说过信心如果不是建立在沉痛的反省之上,那就必定要流于虚妄与自欺。孔子说,君子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要义在于君子应该有所操守和担当,也可以有同气相求的友朋,却不可为了这个而变得暴戾鄙俗与朋党为奸。我们在文学界的“反击”中看到的大都是“封闭性思维”,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反攻倒算”。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文学界的绝大多数是“御用文人”式的“体制内写作者”,那么如何以一种体制外的心态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如果把写作的“低迷”轻易地卸责于制度或社会大背景,这就不是一种诚实的态度,而真诚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品质。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在中国边缘的作家一旦进入主流,被体制所接纳,他就很难再坚持一份独立的立场,屁股决定脑袋对于作家也一样地发生作用。无论是被体制“召唤”惯了,还是被市场“娇宠”坏了,中国的作家似乎一直以来很少有习惯一辈子“边缘与孤独”的人。“承认”成了一种政治,就必然导致集体的焦虑,那么在这种心态下,略微的批评就会刺激神经,就会触击到“痛处”,然后就会集体性的马上表态、抗议与自卫,这种“界”式的集体表演还是老一套,还是旧瓶装老酒,了无新意,不是意淫对方,就是自我抚摩。可能长久呆在一个“界”里,都习惯了“界”化的思维与语言,也习惯了领取“界”所提供的好处,自然得危难之际挺身出来。

   表面上看,“思想界”与“文学界”似乎交恶了,中间也似乎出现了一道难以弥补的“伤痕”,其实先暂且不说这些人能否代表“思想界”或者“文学界”,(动不动就说代表哪个“界”就反映了一种集体思维习性,都是平等的个体,谁授权让他们代表了?)其实问题并没有如此简单,不管是“炮轰”还是“反击”,思维、语言、潜意识等都大同小异,遵循着共同的逻辑,分享着共同的资源,运用着近似的思维模式,批判者与被批判者都与他们共同批判的体制内的某些意识形态是“同构的”,因此,可以说这样的“文学界”、“思想界”与体制内的“界”是奇特的“三位一体”,是一母所生,烙刻着相似的“胎记”,传承着近似的基因,这才是最让我们看热闹的“门外汉”觉得好玩和悲哀的地方。鲁迅弥留之际说:让他们(指其论敌)怀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这才是一种真精神的个人主义者,他不需要拉虎皮作大旗,也不需要装神弄鬼,更不需要动辄诉诸“思想界”、“文学界”这些江湖来为自己撑腰杆。若这样做,就说明还是孱弱,还是不够自信,还是活得虚妄与惶恐。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只不过现在的“通”是“故鬼重来”式的“通”,如何祛除这种“意识形态的话语痕迹”,在对自由的共同拱卫中坚守个人性的表达立场,打破“思想界”与“文学界”等无聊赖的“殄域”,水乳交融,相反相成,才是今天的我们走向自新的一条活路。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14 23: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8-22 12: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唐老师的文章吗?看起来好象不像他的风格啊!
枕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22 14: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8-23 12: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文章中依旧可以看到唐老师当年的影子,意气风发的样子,跟当初站在讲台上的他还是一样没有改变。只是语言更加“专业”了,很久没有好好看书,都快跟不上了,呵呵,学习永远不可停止。
  版主有空多发发唐老师的文章,我也找到一个可以经常来学习的地方  :)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11: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008同学,我以前的文章喜欢用长句,其实很累赘,读起来累,现在喜欢用短句,痛快,酣畅,有转折意味.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17:46 , Processed in 0.0662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