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9|回复: 1

《新周刊》--青春期还是更年期?[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1 17: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天涯上看到的一个好帖,听平哥经常提起《新周刊》,也看过几本,大家仁者见仁喽

            《新周刊》
                -- 青春期还是更年期?
  
  内陆飞鱼
  
  8月18日是《新周刊》创刊十年周年庆典,作为一本有影响力的时事生活杂志,新一期的主题是“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试图以一本周刊、一群文化精英的视点,总结回顾过去十年变迁,体察社会生活的光影流动。而活动却显得冷清乏味,嘉宾基本上是老面孔,涉及的话题老生常谈,同期“2006年度生活方式创意榜”的发布会也没带给人多少惊喜。走过1997到2000年发行策划的颠峰期,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在我看来《新周刊》多少呈现着这样的生态:
  
  运作模式被很多人熟悉,倡导的“新锐”不再锐利,锋芒毕露。《新周刊》定位为“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当初其创造的大策划、大选题、大概念、大品牌的手法颠覆了中国期刊的运作模式,被大家广为称道,创造的“飘一代、她世纪、浅阅读、80后、第四城、消费欧洲、第三空间”等概念,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已被同行广泛地借鉴吸收。而一直以来,杂志坚持在走以策划带动文字的风格,也造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局限,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不能引起话题共鸣,吸引更多眼球,在网络等冲击下影响力降低,团队创作力进入了隐形的“瓶颈” 期,最的大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和自己的习惯;
  
  选题重复雷同,时效性不够,行文思路、语态表达模式化,“锐”的快意下降。比起知识分子办刊,高度强调人文诉求的“北派”《三联生活周刊》,南派的《新周刊》虽然生猛,但策划人出身的执行主编封新城,给人的感觉是广告人办刊,南北两派走的读者线路有所重叠,但后者显然更着力“新锐”创意发现和视觉挖掘,一些重大新闻报道上“慢热”,甚至有些冷淡,不够亲民。比如超女、李宇春的选题就落后于前者。而事实上,其每年的中国电视权力榜、年度新锐榜、中国情爱调查、房地产文化、城市魅力榜、年终盘点等重大选题,多年来大家都在跟风,已没太大的悬念和新意,切入点和视角也没有大的提升飞跃;
  
  过于迷信策划的力量,创作压力大,人员流动大。沈宏非曾调侃,大意是说希望新周刊的同志不要绷那么紧,应该放松一点,说出了《新周刊》殚精竭力于创意,把“观点供应商、资讯整合商、视觉开发商、传媒运营商”奉为圭臬的顽固。关注版权页的话,这几年里你能发现采编人员的更替频率,一些主力干将的非自然流失,比如首席插画师张军青、策划总监令狐磊等人的离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志质地,内在结构,读者群不牢固。《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城市画报》这些晚辈异军突起,从不同方向更细精地瓜分市场,突围成新势力,对此《新周刊》后劲不足,竞争力疲软爆发不起来;
  
  十年周刊路,十年开荒史。中国周刊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两家独大,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各家争鸣,不管从发行还是报道,一步步深入社会生活,探索敏感地带,突破可能突破的禁区,进入群雄逐鹿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新周刊》是进入刚刚进入青春期?还是提前进入了更年期?现在就做出判断还为时过早,也过于武断和偏颇,让我们祝福一下,寄予一些期待,继续看它在下一个五年、十年在中国舞台上的表演!
发表于 2006-10-10 01: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办得确实好,受关注度高,批评的也就多,不过这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6:55 , Processed in 0.06045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