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8|回复: 3

遥远的赫曦台连着我心底伤感的神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1 09: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月前岳麓山赫曦台复建的风波首先激起的是我的愤怒和悲哀,几次提笔却半途而废。原以为是最近忙碌的工作和混乱的思绪所致。这两天情绪略微平复后才发现,原来赫曦台复建风波带给我的并非仅仅是气愤,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


   赫曦台原是岳麓山颠的一处古迹。在距今将近一千年前的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栻在岳麓书院主事期间,岳麓书院达到了自北宋开宝年间创办以来的一个学术顶峰。这时另一位理学大师朱熹慕名来到书院,与张栻共同切磋对儒家经典的不同理解。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两位大师还同台设席,一道阐述自己的见解,广博的学术襟怀使这一文化事件留下了“朱张会讲”的美誉。据说当时的学生多达千余人,乘坐的马车把道路都堵塞了,山门外饮马池的水也被马匹喝干(“饮马池水立涸,舆止冠冕塞途”)。 朱熹在岳麓书院一呆就是三个月,这期间,朱熹、张栻在长沙城中留下了不少“痕迹”。他们一同到河东的城南书院(天心阁附近,由张栻创办)讲课,因为经常乘船往返于湘江两岸,后来人们便把他们乘船的渡口叫做“朱张渡”。直到上世纪末,这个渡口仍然还在使用。今天古渡虽已成坦途,但朱张渡的地名仍然还在使用,成为古城长沙一处极具人文情怀的地名。他们一同爬山,“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每每清晨登山观日出,看到蓬勃的朝阳跳跃着从城东升起,他们被造物主的伟力所震撼,也许就在那观日出的一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了便于观日出,张栻在山颠修筑了一座土台,朱熹以火红的晨曦为其命名——赫曦台(赫者,火赤貌也)。他们还共同创作了《登赫曦台联句》,诗云:
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朱熹)
烟云眇变幻,宇宙穷高深。(张栻)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张栻)
寄言尘中客,茫苍谁能寻?(朱熹)

   这便是古赫曦台的来历。南宋末年政局动荡,忽必烈的铁骑踏破了中华锦绣江山,岳麓书院也在此期间荒废了近百年,本来就是土台的赫曦台随之湮没在麓山的密林和荒草之中,终不可寻。明朝嘉靖年间,长沙知府孙存发现原址,并复建了赫曦台,后又荒废。清朝的书院山长欧阳厚均再次发现了赫曦台原址,为缅怀对南宋先贤的崇敬,欧阳山长便把书院大门前由罗典山长修筑的戏台命名为“赫曦台”。这也就是今天的岳麓书院大门前的戏台叫做赫曦台的缘由。


   由是观之,复建古迹的传统由来已久,况且由湘江西岸河堤边的牌楼(已重建)-山脚下的自卑亭-岳麓书院-清风峡口的爱晚亭-半山的道中庸石碑亭、极高明碑亭(已毁)-山顶的赫曦台(已毁)所形成的建筑链条,原本就是麓山文化昌盛的佐证,重现这一系列景观,对于展现湖湘文化的魅力,改善麓山文化环境将起到很大的作用。麓山的美,不仅仅是她的自然风景,更重要的是她的人文内涵,如果没有共容一山的佛、道、儒,没有长眠于此的烈士忠魂,麓山拥有的只是质朴的自然之美,而有了文化的熏陶,麓山才有了集万种风情于一身的深沉的美。
   所以在短暂的愤怒过后,我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反对在麓山之颠复建赫曦台,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两处赫曦台,我也觉得大可不必担忧,毕竟这是历史发展的实际,时代总是发展的,不能说历史只由前人创造,今天的人和事何曾不会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一环呢。经济发展,文化昌明的时代,纪念先贤,重修古迹,正是后人对先贤缅怀、对传统文化敬重的表现,也正是延续漫漫历史长河的重要工作。
   但是,就复建赫曦台这一事件而言,我所质疑或反对的,一是动机,二是过程,三是结果。以一种极端功利的动机,通过违反现代法治精神的行政决策过程,来对一个重要文化遗址进行修复,导致岳麓山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已经受到破坏的严重后果,这实在是一个背离与历史和现实的荒谬的做法。当然引起舆论的一片讨伐之声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就事论事的评论之时,我的思绪也飞回了千里之外的麓山脚下。细细想来,校园和麓山此时应该是枫叶微红,桂雨飘香的初秋景象,七年前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走近了麓山,把我的身心全都交给了她。任她的红叶丹桂在头顶飘飞,皑皑白雪将烦恼深埋,香樟杜鹃经过春雨的滋润在心中萌发,烈日透过浓密的树叶将光影在身旁投射……我怡然自得,陶醉于其中。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与书院结缘,从此四年浸润在他古朴雅致的庭院里和深厚的历史长河中。赫曦,火红的太阳。此时此刻我的心中,一轮红日也正在跳跃着。在岳麓书院的点点滴滴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赫曦台,不仅仅是因为我对她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更是因为她本身的特别:她是岳麓书院中唯一座南面北的建筑;她是书院建筑中既无教育功能、又无祭祀功能的建筑;她是大俗的代表(戏台)却又正对着大雅的书院大门;她的历史一波三折,而且“名不副实”……她的特别之处实在太多,就是那些与她有关的对联也比一般的要寓意深远得多,像悬挂在赫曦台上的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还有讲堂中那幅最长的对联,其中也有她的身影: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登赫曦台上,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
陟岳麓峰头,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她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所在,也最能牵动我敏感的思绪。前不久与友人聊起过往的一些故事,一谈到在麓山脚下的岁月中历经的点滴往事,我竟立即陷入回忆,对朋友后来说的话都差点没了反应。当时我的脑海里马上想起饭后在山间散步,聆听麓山寺的钟鼓之声;想起在冬日的暖阳下,在河边田间的土路上骑着自行车“兜风”;想起在雨后天马山的荒山野岭中采摘拾山蕨;想起在麓山深沉的夜色中缱绻的往事;更想起了在赫曦台上第一次聆听到书院的讲解……太多的往事,太多美好的回忆,都因为赫曦台事件一下子在心中涌起了波澜。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新闻事件,能让我这么长时间心绪不宁;为什么远隔千山万水的矮矮的青山和小小的庭院,能勾起我这么多的回忆。我想经过了那四年的时光,我的身体里早已包含着她的基因,我的气质中也早已蕴涵着她的气息。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颦一笑,无不让我魂牵梦绕。这一刻,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毛泽东的那几句诗,那是他三十多年后重登岳麓山有感而发的写照: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三十年之后,我们还能回到梦中的赫曦台吗?

PS:《中国青年报》9月1日关于赫曦台复建的特别报道:
· 岳麓山建“赫曦台”风波始末
· 行政长官对规划要有敬畏感  
·  名山是怎样面目全非的  
·  错位开发的背后是利益驱动  
· 相关事件
发表于 2006-9-21 1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不很赞同复建古迹,已经不存在的东西,即使重建.能恢复意义吗?况且,往往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发表于 2006-9-23 0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性情,妙文章
舒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0-6 0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12:44 , Processed in 0.06287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