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5|回复: 7

法学教育中的“河南帮”zz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遥远按:晚上上网,无意中发现了两篇文章,一篇叫《河南人的金矿在哪里?》,另一篇叫《“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作者的署名均为煮川志,前者主要介绍河南的法学教育,后者主要介绍河南的高等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笔者看过上述文章之后,也颇有同感,故把这两篇文章一并抄录了下来,但是对其题目做了一下调整,把原文的标题作为副标题使用,并也对部分字句进行了调整和删节,希望煮川志君不要介意。

法学教育中的“河南帮”
——河南人的金矿在哪里?

煮川志


(新的郑州大学校门)
   无疑,近代以来,河南是落后中国中的落后省份,河南人是落后国人中的落后族群。比如,中国的科教落后于美国,河南的科教落后于全国。比如,湖南、江浙、广东、四川、安徽名人辈出,而河南就人均稀少。

   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中国有很多著名法学家出自河南。像法理学领军人张文显,刑法学领军人马克昌、赵秉志,民事诉讼法领军人江伟,刑事诉讼法领军人樊崇义,法律史权威刘海年,民商法权威杨振山,环境资源法权威马骧聪,比较法权威王晨光...... 据学界人士讲,在北京,三个法学博士就有一个是河南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都快成河南人的天下了。

   相比较而言,河南人好象不大适合搞经济学。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中,河南人只有北大的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梦奎等少数几位。河南全省仅河大有三个经济学博士点。但河大也比较惭愧,八十年代时,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还挂靠河大培养经济学硕士,而现在人家西北大学早就是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了,并培养出魏杰、张曙光、张维迎、刘世锦、邹东涛、冯仑等经济界名家。河大学子好象只有一个蔡继明能叫得响,还不是河南人。

   不过,经济学者詹小洪说,很快经济学这个“社会科学的皇后”得把霸主地位让给法学。有人已经喊出,改革开放要迎来“法学家时代”了。的确,市场经济终究是法制经济,跟制度文明最相关的法学自然要大显身手了。

   河南本土的法学教育过去其实很不错。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法学硕士点在全国获批的比较早。河南大学有知名学者吴祖谋、陈景良等。郑州大学法学院更是曾跻身全国十强,是改革开放后恢复的第一批法律院系,是全国有77级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四个院校之一。在司法部的大力支持下,八十年代郑大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调入刘国任、肖乾刚、叶高峰、金凯、潘永隆、霍震、沈绍芳、魏敏、李志敏、杨敦先、张玉镶、甘继华、蒋碧昆、朱继良、曾绍汝、卓之干、常怡等著名专家,长期任课,谱写了郑大法学院的辉煌。

   河南还有个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48年。并在1984年与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合并,也曾是一个好学校。现拥有正副教授一百余人,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但是,事情很富戏剧性。2005年,获硕士点不久的湖南师范大学拿下了国际法博士点,湖南大学拿下了经济法博士点,重庆大学拿下了环境法博士点,南京师范大学则拿下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就连黑龙江大学、安徽大学都得到了民商法博士点,而河南全省目前仅有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一个博士点。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现在还在培养专科生,而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早在几年前就与湖南师范大学合并了,现在已经开始培养博士了。

   与此相关的是,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张绍谦移师上海交通大学,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章武生移师复旦大学,院长韩长印移师上海交通大学,副院长陈金钊移师山东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3: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大的兴衰史就是河南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史(管锥河南之一)



追随着京师大学堂现代大学滥觞的脚步,1902年河南大学堂在省会开封诞生,但这个大学并没有发展起来。十年后的1912年,一批河南志士仿效清华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建立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这种学校在全国少见,还有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积贫积弱的内陆中原,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眼界高远、气魄宏大、教学先进,培养出了赵九章(中国卫星之父)、杨廷宝(建筑大师)、阎振兴(水利泰斗)、张伯声(地学巨子)等人,送走了很多学子去欧美深造,这批人后来大都成为栋梁。暗淡的近代河南闪现了一道亮色。

 接下来大学兴起,清华也成立大学部。河南需要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为中州大学,时间是1923年。洋博冯友兰任文科主任,海归曹理卿任理科主任。但同为洋博士的前校长李敬斋一直以来主张将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为工业学校,并以辞任以明志。两条道路泾渭分明,哲学家冯友兰着眼于长远,倾向通识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而李敬斋是权变的思路,当时的阶段应发展工科以促进工业化。孰是孰非?难以判断。但如果按李敬斋的想法实施学校主攻工科,那么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河南大学就会像浙大、湖大一样改成工学院,而不是和山西大学一起变为了师范学院。

  在省主冯玉祥的支持下,中州大学合并农业学校、法政学校,成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也许这个第五中山与第二中山武大、第三中山南大、第四中山浙大还有差距,但它也并非平庸之辈。

中州大学后来改名为河南大学,因为老的河南大学堂变成了中等学校。1928年,河南大学成立了医学院,与已有的文、理、法、农并为五院。河南大学开始深耕,学校的建筑至今还昭示着当时的气魄和档次。这些建筑是比肩于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校园)、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校园)的,位居国内前列。规模宏大的大礼堂耗资二十万大洋,从德国进口屋架,可容纳三千人,而当时河大仅有五百师生。这些建筑中西合壁,科学美观,至今仍是河大的骄傲。当时校园东边是明城墙,西边是河,北边是铁塔,南边是大湖,一派宁静优雅的气氛。遗憾如今已变化很多。解放前河大有2000多亩校区,号称华北第一大校(当时清华还没有东扩),分散于开封城的多个地方。解放后随着农、工、医学院独立,只剩下八百亩校园。

三十年代的河南大学就已经很有实力,人才济济,但直到1942年才得到机会升格为国立。1944年,在教育部高校评估中,河大获得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这个地位在今天很令人怀疑,可能吗?又有人说,河南大学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册的几所中国高校之列是由于科学史家李约瑟抗战时曾到访过河大。2003年,央视"世界著名大学"中国内地十所高校中选择了河南大学,引起了全国的嘲笑。河南大学官方并没有公开很多过去的资料,我觉得河大至少可以进入民国大学二十强。它的农学院、医学院办得很好,医学院曾是全国五强之一,在解放后首批获得博士点。文学院更是名家云集,有范文澜、郭绍虞、姜亮夫、董作宾、萧一山、蒙文通、楚图南、高亨等。当时的河大还培养出了一批研究生。

河大很强的又一个证据是,在三四十年代河大拥有几十位海归博士,这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仍是会很有竞争力的。生物学博士王鸣岐解放后做了复旦生物系主任,水利系的严恺做了河海大学校长,化学博士李俊甫与英国人李约瑟的交流激发了后者《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写作。河大的很多任校长如田培林、邓萃英、刘季洪、姚从吾、许心武、黄际遇等都是洋博士,这些经受过欧风美雨现代文明滋养的学者使河大境界很高。

河大得以雄起,一是靠延揽人才,像张仲鲁、刘季洪、张静吾等都是到处请人。另一是善于经营,河大从教育部和省里争到了很多政策和经费。工学院院长阎振兴后来做了教育部长,校长田培林做了教育部常务次长,邓萃英也做了教育部次长,刘季洪做了考试院院长,姚从吾做了中央研究院院长.... 再一是不拘一格,26岁的人能当教授,没有学历的人也能当教授,河大有很多歪才怪才偏才。

解放前开封的运河还通畅,河大有很多来自省外的师生。在这个不安定的时代,河大的科研、教学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历史系师生一直是殷墟发掘和甲骨文研究的主要力量,医学院投入到台儿庄抗战医护当中,文学院出现了作家群。很多后来的名人如邓拓、马可、袁宝华、白寿彝、侯镜如、王实味、姚雪垠等都曾在河大就读。

河大平静的校园生活总是暗潮涌动,派系之争屡屡交锋,抗日抗暴轰轰烈烈,地下党活动频繁,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诸如王国权、赵毅敏、罗章龙、王雨田、邓拓、彭云等。1948年,河南大学左翼数百师生在范文澜、嵇文甫、王毅斋的领导下,投奔中原解放区,陈毅以其为基础成立了中原大学,范文澜任校长。中原大学1949年随中共中原局迁往武汉,后发展为中南财经大学等校。河南大学本部受国民党的指令往台湾南迁,先到了苏州停留,很多人拒绝去台。这次迁校造成大量人才沿途流失。由于河大的欧美色彩,不少师生最终还是去了台湾。剩余部分于解放后重回开封。



建国后高等教育采用苏联模式,强调分科、专业化,压缩大学,加强工学院、师范学院。这与民国时按英美模式注重综合性是不同的。于是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建校,财经系构建中南财经学院,水利系构建武汉水利学院,土木系并入湖南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学院。河南大学仅剩文、理科,但随后没有像山东大学那样保留综合性大学身份,而是变成了师范学院,全国后来仅有北师、华东、东北三所师范院校是重点。

河大的衰落关键点在省内的两次决策失误,一是1955年将河大理科迁往新乡,在开封集中力量办文科。很有积累的河南大学理学院只换来新建的平原师范学院文科三专业,同样拥有南京、苏州两所师范学院的江苏就没有互调专业集中建文理。以河南之大,本应分别建设河南师范学院、平原师范学院两所学校,而不是只建河南师范学院开封文科、新乡理科两个分部。接着两个分部又各自一条腿走路。省里的小气使仅剩文科的开封河大后来不能入选历次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此出现了大省河南长期无全国重点院校的局面。

二是省会迁郑后一直没带走原河大文理科。但是带走了原河大医学院、农学院,后来又拿走河大化学系成立河南化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前身之一)。而安徽、广西迁省会时都带走了最高学府。由于一省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政策限制,河大一直拖到二十多年后的1984年才得以复名,但仍作为师范院校。长期以来不以科研为主,学生就业多限于中学教师,严重影响了河大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迁到省会的山东大学与没迁省会的河南大学今天的巨大差距。河南大学不在省会又是师范院校,省里理所当然的要重视郑州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由河南大学堂演变而来的开封师专于六十年代并入仅剩文科四系的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使河大再次成为文理科院校,并开始了艰难的理科复兴历程。新乡师院也逐渐建起了文科,新乡的理科已不可能重回开封。就这样,左翼河大的三大领导人范文澜、嵇文甫、李俊甫分别去了中原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师范学院,都做了校长。

翻检八十年代初期的高教档案,我被吓了一跳,河大拥有一百位左右的正教授,那时的教授还都是由教育部批,数量居全国大学前四十名之列,超过了华中师院、华南师院、陕西师院...... 为什么竟没进入教育部直属?同样河南医学院当时比山东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强,却也没像后二者那样进卫生部直属。原因不得而知,大概是改革开放初的河南并没有大力的向中央争取,反正当时是计划经济、包分配,人才总是会被分来的,管他在哪培养。如果争取,中央应该会考虑大省河南的需要。更何况耀邦同志对河南还是很关心的。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实力在全国很靠前的河大中文、历史、地理竟没设博士点,一种解释是教育部有保有压,博士点向重点大学集中,当时是不会让一个地方师范学院成为博士单位的,即使你很强。偏居开封的河大经过建国几十年岁月的淘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河大一再的退让之后,它已经没有话语权去争待遇了,它曾经的优秀也饱受质疑。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人才纷纷向发达地区汇集,文理基础学科地位沉沦,地方院校遭遇到政策和经费瓶颈,内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于是河南大学随着开封的衰落而难以前进,众多兄弟院校纷纷超过。

面对重重困境,河大苦苦的挣扎,尽管自身不乏痼疾,但曾经沧海、不甘沉沦的贵族骨血依然生生不息。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河大的数理化已经发展起来,生物、土木也先后重建,经济、法律有所起色,医学、药学从无到有。河南大学又开始了它新的崛起征程。

一部河南大学的兴衰史,就是河南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史。




今天,当我行走在离中原心脏郑东新区三十公里的河大新校,看到它精美灵动的现代风貌,当我伫足在古城开封城墙、铁塔、大湖怀抱的河大老园,看到它恢弘厚重的古典气韵,我满怀着欣喜和信心,这样的学府是不会长久沉寂的,它必将重新屹立于名校之林。

今天,河南大学正迎来一系列的机缘。一,作为高教薄弱的大省河南的综合性大学,河大的文理工农医各科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学的规律决定着河南只会在河大身上追加投入而不是另树新校。事实上河大现在已拥有近四万在校生、近二百个硕士点。二,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现代化建设进入深层次,文理科的重要性、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使得中国高校的格局大变化,河大成为这次洗牌的受益者。三,百年沧桑、曾经辉煌、历久不灭的精神积淀和资源积聚使河大有相当的高度和优势。在中国高教重拾德美现代大学精神的新趋势下,河大残存的欧美气息再现光芒。四,郑汴一体化的实施,多条干线高速公路、客运专线铁道、国际机场快速路的修建使河大的地理劣势大大减小;另一方面,开封作为一个宁静丰满、风格独特的城市,必将在未来世界凸显价值。五,"向纵深推进"、"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的全国形势使得河大长期遭遇的政策荒、经费荒、人才荒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但是河大要在近期内大发展仍有很多困难:一,不能进入211、省部共建等各种俱乐部以获取政策扶持和平等对待;二,面临穷省办大教育、集中力量建郑大的全省大局;三,难以借助合并的机遇;四,开封经济低迷;五,封闭环境下形成了人治传统和僵化思维。

在这种处境下,河大该怎样做?

我想:首先,就理念而言,要开放,学习先进经验,引入外来血液;要积极,敢于争取,不怕得罪人;要民主,倚重理科,调动广大师生的智慧和资源;要灵活,千方百计谋发展;要创新,不拘一格,敢想敢干,不怕犯错。

第二,在战略上,要寻找突破口和优势。科研方面,要采用非均衡发展、局部带动的模式先期建好英语、地理、历史、中文、政治学、药学、生物、纳米等基础强、成本低、竞争小的学科,多出成果。教学方面,要实施信息化和通才教育、实践教育、宽松教育,以有利于创新人才、领军人才的孵化。

第三,在管理上,要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改革分配制度、教师选聘和晋升制度、干部选拔制度、科研管理体制、行政后勤管理体制中的不合理内容,破除官本位、文理失衡、一系独大、近亲繁殖、大佬通吃,确立科研、教学人员的中心地位,提高行政、后勤的服务质量。

第四,在经营上,我不赞成河大规划的将老校区布局为艺术、体育、外语学院,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新老校区。降低老校区地位会浪费百年积淀所形成的优秀、独特底蕴,它是河大的资本。我的方案是将老区改造成基础教学部,即所有大一、大二学生在老校区接受两年的通识教育,不分专业,文理都修,类似于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如校区不够,则跨过明伦街南扩,将鱼塘纳入河大,开封市要看到这个长远利益。而各专业学院只培养大三、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可以设在新校区,也可以设在郑州。这样跨市合并才能实现实质性融合,这样对吸引生源和师资都有利,学生等于上了两个大学。开封的地域性积极面得以利用,而消极面得以避免。基于此,模仿武大、上海交大整合省(市)人民医院,学习华北电力大学跨市合并。要走出去,树立"河南大学在郑汴"......

从河大沦落时起,就有一代代河大人矢志不渝、历尽艰难,要振兴河大、重铸名校。我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会带来收获,河南大学一定能够凤凰涅盘、再展雄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3: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人的金矿在哪里? (管锥河南之二)


无疑,近代以来,河南是落后中国中的落后省份,河南人是落后国人中的落后族群。比如,中国的科教落后于美国,河南的科教落后于全国。比如,湖南、江浙、广东、四川、安徽名人辈出,而河南就人均稀少。

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中国有很多著名法学家出自河南。像法理学领军人张文显,刑法学领军人马克昌、赵秉志,民事诉讼法领军人江伟,刑事诉讼法领军人樊崇义,法律史权威刘海年,民商法权威杨振山,环境资源法权威马骧聪,比较法权威王晨光...... 据学界人士讲,在北京,三个法学博士就有一个是河南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都快成河南人的天下了。

相比较而言,河南人好象不大适合搞经济学。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中,河南人只有北大的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梦奎等少数几位。河南全省仅河大有三个经济学博士点。但河大也比较惭愧,八十年代时,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还挂靠河大培养经济学硕士,而现在人家西北大学早就是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了,并培养出魏杰、张曙光、张维迎、刘世锦、邹东涛、冯仑等经济界名家。河大学子好象只有一个蔡继明能叫得响,还不是河南人。

不过,经济学者詹小洪说,很快经济学这个"社会科学的皇后"得把霸主地位让给法学。有人已经喊出,改革开放要迎来"法学家时代"了。的确,市场经济终究是法制经济,跟制度文明最相关的法学自然要大显身手了。

江总书记曾讲过,为什么那么多的外国领导人都是学法律出身?是的,我们放眼望去,无论是林肯、克林顿,还是普京、米洛舍维奇,在西方,法学背景的领导人是最多的。

河南人,你准备好了吗?



河南本土的法学教育过去其实很不错。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法学硕士点在全国获批的比较早。河南大学有知名学者吴祖谋、陈景良等。郑州大学法学院更是曾跻身全国十强,是改革开放后恢复的第一批法律院系,是全国有77级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四个院校之一。在司法部的大力支持下,八十年代郑大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调入刘国任、肖乾刚、叶高峰、金凯、潘永隆、霍震、沈绍芳、魏敏、李志敏、杨敦先、张玉镶、甘继华、蒋碧昆、朱继良、曾绍汝、卓之干、常怡等著名专家,长期任课,谱写了郑大法学院的辉煌。

河南还有个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48年。并在1984年与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合并,也曾是一个好学校。现拥有正副教授一百余人,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

但是,事情很富戏剧性。2005年,获硕士点不久的湖南师范大学拿下了国际法博士点,湖南大学拿下了经济法博士点,重庆大学拿下了环境法博士点,南京师范大学则拿下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就连黑龙江大学、安徽大学都得到了民商法博士点,而河南全省目前仅有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一个博士点。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现在还在培养专科生,而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早在几年前就与湖南师范大学合并了,现在已经开始培养博士了。

与此相关的是,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张绍谦移师上海交通大学,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章武生移师复旦大学,院长韩长印移师上海交通大学,副院长陈金钊移师山东大学......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3: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人与河南(管锥河南之三)

河南才俊数南阳,近现代以来,南阳人是河南的顶梁柱。从彭雪枫、袁宝华、赵东宛、许永跃、张保庆等政界闻人到姚雪垠、李季、张一弓、二月河、柳建伟等文坛名家,从哲学家冯友兰、地学家冯景兰、文学家冯沅君兄妹到革命家杨鹤亭、建筑大师杨廷宝、科学家杨士莪祖孙,从张文显、赵秉志、杨振山、樊崇义、刘海年等法学豫将到董作宾、徐旭生、丁声树、任访秋等文史骄子,从占全国飞行员的七分之一到占河南籍院士的三分之一,从"南阳学者信阳将"的俗语到"南阳出才子、信阳出美女"的民谣...... 缺少了南阳人,河南会大为逊色。
在走向省外的河南儿女中,南阳娃是最重要的代表者。在建设家乡的中原将士中,南阳系是最主要的领导群。

这其实是个反常的现象,河南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而南阳则是长江流域、楚文化,南阳怎么竟主导起河南来了?我想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原文化的精华已随几次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南下了。河南现在并没有很多中原文化的精神留存,以致于要打武术和佛教这两个不是中原文化主体的东西做形象。第二,作为近现代以来战争和灾害的主战场、重灾区,河南的主体被折腾的饥寒交迫,已不具备孕育人才的良好物质文化条件。而南阳却是偏居一隅的安稳富足之地,几千年来文化沉积少遭冲击,因此得以产生很多人才。自然就在竞争中战胜了别的地区,主导了河南,笑傲于全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阳才俊之所以能在竞争中获胜,根本在于他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又与南阳这个地方有关。南阳人的最大品质是勤奋,南阳是靠农业吃饭,农业没有工业商业取巧,必须辛辛苦苦的干活,这养成了南阳人的勤奋。南阳人的第二个特点是内敛,他们继承了好基因,他们见识了大气象。南阳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从伏牛山的雄浑到唐、白河的秀丽,从战国时宛的繁华到东汉时南都的显赫,从卧龙诸葛、陶朱范蠡的智慧到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的深邃...... 南阳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温厚,盆地农业是靠天吃饭,是上苍恩赐,不似商人与他人争利,也不似沿海与自然搏斗。第四是朴实,南阳是后发地区,偏居豫西南,与自然接近。南阳人的智慧藏在骨子里,外显只有朴实的面貌。有了这些好品质,南阳人所以很有作为。

但是,任何长处其实也是短处,南阳人的优良品质其实也潜伏着很多害处。南阳人的勤奋苦干、恬然自得使他们往往满足于"一亩三分田",固守着农业文明。当中国科技大学、第二汽车制造厂这样的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有意于南阳时,南阳则持无所谓的态度,以致于丧失机遇。南阳人的内敛朴实、不事张扬也令其默默无闻、明珠埋土。大西北的敦煌壁画举世闻名,海内外朝圣者络绎不绝,而同样珍稀的南阳汉画像石却少人知晓、门可罗雀。湖北的神农架名声在外,南阳的宝天曼幽芳自赏。蒙城牛群炒红全国,南阳黄牛自家耕耘.... 南阳人的温厚善良、不好争斗也是人善被人欺,南水北调水源地被人家湖北拿去利用,源源不断的石油被邻居荆门石化运走,赚取大额附加值......

很明显,南阳系在主导河南时,自身的这些不足无意识的表现了出来,对河南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作用...... 南阳人的性格也深刻的塑造了近现代河南的性格,尽管他的优点并没被河南很好的吸收。

无疑,南阳人的优点成就了河南的业绩,南阳人的缺点也影响了河南的发展。南阳人终究是一个优秀的族群,他仍将在历史进程中踏出响亮的声音,推动着河南的进步。




河南遭遇政策不公(管锥河南之四)
  俗话说,"政策是火车头",有了政策的导向,发展会大大加快。作为一个落后地区,作为第一人口大省,作为东西南北交会的中原地带,作为民族传承的祖根之乡,河南理应得到更多的政策眷顾。但是我们往往看不到,我们看到的反而是政策的冷淡。 

  解放后,占全国人口十三分之一的河南一直没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这正常吗?人们总是说河南的高校水平太低,因此进不了重点。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其实水平低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过去进不了重点所以现在水平低。

  解放前,河南高等教育水平并不低,也有重点大学。有三个响当当的高校:一, 焦作工学院,是中国矿业教育的摇篮,现迁到了北京和徐州,改名中国矿业大学,因为原矿业部在北京。 二,国立黄河水利专科学校,与河海水利专科学校齐名(现更名河海大学,前校长严恺院士原在黄河水专),后来受限于"一省一所国立大学"的政策而成为河南大学水利系,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被迁到了武汉,构建了武大水利系(后独立为武汉水利学院),黄河水专教师郭暄出任武大水利系主任。 三,国立河南大学,原第五中山大学,拥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和数十位海归博士,四十年代位居全国国立大学前列,英才云集,贡献巨大。该校解放后被分拆入中南数省,本部改为地方师范学院。

  解放后河南高校也不是特别差,在八十年代,河南大学拥有的教育部审批的正教授数居全国大学前三十名(参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授人名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版)。

  长期以来,中央扶持重点大学、部属院校的政策对河南高校造成了特别严重的伤害。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在八十年代都有实力得到博士点,但当时博士点是向重点院校集中的。在科研项目的审批、办学经费的划拨方面,河南高校是不能与重点院校公平竞争的。这就导致了营养不良、恶性循环。

如果说河南不重视教育,那也不全面。毕竟河南后来加强了教育投入,毕竟河南是穷省办大教育。90年代申报"211"时,河南希望进入两所高校。教育部提出"一省一校"的原则(即一省扶持一所地方院校),要知道河南的人口相当于东北三省之和。就算不计人口,这个"一省一校"的原则为什么对江苏、上海网开一面,他们都有两所地方院校进了"211"工程,中央的教育经费和政策扶持反而倾向了富裕地区。2005年新增"211"高校,河南方面非常努力,河南大学的实力已经达到了"211"的标准,但还是进不去。就在这一次湖北又进了三所"211"高校。不管是什么原因,湖北有七所"211"高校而河南只有一所总是说不过去的。在解放前,湖北、河南都是一所国立大学。如果没有建国后的院系调整,没有中央的倾斜和扶持,湖北高校能把河南高校远远甩下吗?为什么几十年后在湖北设那么多重点院校?就算是建中心以带动周边,也不能集中到这种程度呀!能辐射得那么远吗?就算是计划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后遗症,现在要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理应改弦更张,一视同仁给政策、拨经费了,还拖到什么时候。是在湖北设七所"211"高校重要还是在河南设两所"211"重要?

  全国人民都说河南人素质差,那么为什么不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他们建一些好大学了?难道说河南人没有纳税?纳的比邻居们少?

  2004年教育部决定在没有中央直属高校的省份搞"省部共建"地方院校,同样确立了"一省一校"的原则。当然新疆由于有生产建设兵团,给了两个名额。河南想进两所高校是违反原则的,但湖南、陕西这样有中央直属高校的省份也搞了省部共建地方院校就不违反原则吗?说湖南、陕西是老区,但河南是穷地呀,"老少边穷"是一起的呀!我们一方面指责它的穷,一方面在分配资源时又不给它,那它不是越来越穷吗?

  经过多年的建设,郑州大学有了一定的实力,大省河南在半个世纪后也应该重获国立大学。郑州大学进教育部直属的要求并不过分,当教育部没有托词的时候,抓教育的领导竟说出所有的中国高校都是教育部的高校,这不是明显的偷换概念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能破例进入"985"工程,郑州大学为什么就不能?西北很重要,一亿河南人就不重要吗?不是要"以人为本"吗?

  高等教育的落后只是河南落后的一个标本,高教政策的冷遇只是河南总体政策冷遇的一个方面。人们往往把河南的落后归因在河南自身,归因在河南的极"左"理念、河南人的劣根性...... 抛开近现代中原大地的战争和灾害不说,解放后中央搞的区域非均衡发展和以农促工、以乡养城政策就没有责任吗?解放后中央在河南搞共产主义试验损害了河南,就不应该对河南进行补偿吗?既然让河南来搞农业,承当国家粮食安全,那么不应该对这种低附加值的产业进行补贴吗?

今天,难道我们还不对过去的政策进行纠偏?

今天,难道我们还不对现在的政策保持立正?




河南的"鸽派"风格 (管锥河南之五)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河南人民是听中央话的!是的,从明清至今,河南百姓一直是良民。认真服从中央的安排,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这一方面是传统统治思想教化的结果,一方面是河南地方想和中央搞好关系,以求中央的认同和抬爱。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决定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用黄河水来抵挡日军。河南方面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于是滔滔洪水吞噬了豫中、豫东千里沃野。数以千万的河南百姓家园毁废、流离失所。黄泛区至今还有后遗症,当地百姓又得到了什么补偿。

解放后的1958年,刘少奇等人想搞公社、乌托邦,过渡到共产主义。刘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说:"我们有这样一个想法,你们可以试验一下。"于是吴芝圃就响应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号召,在河南开始了共产主义大跃进的试验。极"左"风潮从此席卷河南,中原大地饱经磨难。

1959年,信阳饥荒,当时粮库里屯满了农民上缴的粮食,但老百姓宁肯饿死也没动粮库的屯粮。在这场悲剧中,信阳人口锐减了上百万。至今,当地百姓对这场"粮食关"仍心有余悸,但他们并没有什么怨言。人民是多么的朴实!

那么,这个老实听话的纳税大省为什么就得不到中央政策的眷顾?难道是老实人吃亏、会闹的孩子多吃奶!越是热乎越不感冒!

  我们可以看到河南大学与山东大学的例子。解放前至解放初,河南大学与山东大学实力差不多。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华东区保留复旦、南大、厦大、山大四所综合性大学,而中南区仅保留武大、中山两所综合性大学。河南大学被改成了师范学院,其部分院系被调往武汉。当时负责中南区院系调整方案的是中南区文教委员会主任赵毅敏,赵是河南滑县人,河南大学毕业。赵毅敏的兄弟历史学家尹达也是河大毕业。赵在这次院系调整中毫无私心,积极响应中央加强师范学院、中南区集中建设武汉的方针。通过这次调整,河南高教被湖北远远甩下。老实的赵毅敏后来做了中纪委副书记。但湖北就不客气了,2005年,湖北人主政的教育部给湖北批了三所"211"高校,对河南一所不批。1954年,中央决定将沿海的山东大学内迁郑州,山东大学不同意,经过博弈,山东大学提出抽调部分师资在郑州援建一所高校,并得到了复旦大学等校力量的帮助。青岛的山东大学得以保留。

院系调整后,河南大学又遭受第二次分拆,文、理科各自独腿走路。文革期间,山东大学也被第二次分拆。"从山东大学被拆散那时起,一些干部教师就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他们利用各种形式不断向上级反映意见和陈述理由,强烈要求重新恢复拆散前的山东大学。最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山东大学又被重新恢复",并争到了重点院校的帽子。现通过合并,已成为"985"副部级全国一流大学。而河南大学呢,忍气吞声,现在已沦落到三流大学的层次,与山东大学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长期以来,河南总是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总是想以和促和,希望中央能顾念情分给政策。这根本就是一个误区,健康良好的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是一个蓬勃的互动关系,而不只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一团和气,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有活力。中央的决策绝对正确吗?能绝对避免主观主义和非理性因素吗?地方上必须发挥好受者的能动性、实践的首创性和具体的权变性,这样于地方、于中央都有益。地方发展的不好不也是拖中央的后腿吗?地方的创新不也是帮助了中央吗?只有上下相互监督、相互提醒,才能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对河南而言,今后如何在鸽派与鹰派风格间寻找结合点,是一个重要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3: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窃钩者"河南人(管锥河南之六)
提起名声不好的河南人,我常会想到一句古话"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枭雄们的哲学是小善大恶,可以犯罪不可犯错。

我年少的时候在西北游历,有一次在乌鲁木齐火车站,一个拉客的汉子问我坐汽车不,我没理会他。这个人上来就揣了我两脚......按通常的推测,这个人肯定是个河南人。因为据说河南人的素质最差,坑蒙拐骗、打架斗殴......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河南人素质差?人之初是差不多的。河南人不想素质好、有教养、受尊重、有口碑吗?他们不想像英国绅士、法国贵族那样高雅文明吗?他们不想既吉普塞又凡尔塞、既波希米亚又布尔乔亚吗?

上层社会肯定有修养、素质好,所谓知书达礼、富贵生礼仪。那么素质差的河南人就是底层人了,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假设这个河南人是城里人,他不想像外省那样少遭战争和灾害的蹂躏吗?他不想像沿海那样享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利、享有中央"先富起来"的政策、享有大量外资企业的就业机会吗?他不想像内地别省有较少的劳力竞争、有较多的国家项目投资吗?他愿意背井离乡、抢人饭碗、受人白眼吗?他愿意混在底层、缺少光明、低性价比吗?他愿意恶名在外、恶性循环、危及子孙吗?

假设这个河南人是个乡下人,他不想摆脱"剪刀差"、摆脱"以农养工、以乡养城"吗?他不想摆脱农业这种潜力有限、容量有限、低附加值的产业吗?他不想有良好的国资基础设施吗?他不想有良好的教育、卫生条件吗?他不想识字读书、有一技之长、有高收益吗?他不想有退休金、有社会保障条件,从而少生孩子早致富吗?他不想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有更小的劳动强度以修身养性吗?

但是,他缺少基础、缺少条件,他和别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还受着双重标准的不公平对待。于是他成为一个"窃钩者",一个素质差的人,而那些素质高、有教养的精英人士为什么就不能对他们予以宽容呢?

上层社会也会道貌岸然,"正义"窃国。基本的道德、良知可以被他们不拘一格,恢恢的蛛网、秩序可以被他们强力冲决。是的,窃书不为偷,窃国不为盗,因为他们是规则的制订者,历史的书写者,真理总是掌握在强者的手里。

当元老们凭借先天优势、占据有利地位,巧取豪夺、攫取垄断利益;当新贵们完成肮脏的原始积累、漂白发家史、走上正道、变为君子;当俗人们人云亦云、为虎作伥、幸灾乐祸、打落水狗,他们理所当然的要忘掉来源、忘掉条件、忘掉感恩、忘掉怜悯,去鄙视、去嘲弄、去扭曲、去限制他们的河南兄弟......




从多极化、单极化到两极化:河南之路(管锥河南之八)
人们大都觉得河南是个平庸的地方,没有像西安、武汉这样的名城,没有像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这样的名校,没有像五粮液、红塔、蒙牛这样的名企...... 表面上这使得河南默默无闻。深层次的是使河南在各种资源的争取中缺乏竞争力,败下阵来,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也得不到品牌超额利润和品牌延伸效应。更甚的是连自身的资源都保不住,被强大的对手吸走。

这种恶性循环的起点在哪里?我认为是解放后河南走的多极化发展模式。解放初的省会开封与陕西西安实力相当,河南大学也很强。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的力量被分散到开封、新乡、郑州三个省会和洛阳老工业基地。同样,河南大学也被分解到开封师院、新乡师院、河南化工学院,多极化发展。于是,我们看到,90年代的郑州、洛阳、新乡、安阳实力差不多,河南大学、河南师大、郑州工大、郑州大学实力也差不多。由于力量分散,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以跻身副部级,没有哪一个大学可以跻身重点院校。

有鉴于此,河南痛下决心,集中力量建郑州,集中力量建郑大,变多极自由竞争式发展为垄断式发展。要打造一个实力强大、可以参与高层次角逐、吸附力强、附加值高、带动力大的龙头和品牌,阻断恶性循环。当然,由于老大的垄断,各兄弟城市、兄弟院校发展受到局限,对老大非常的不满。

这种单极化发展的收益是巨大的,郑州、郑大在短期内实力大增,展露头角。

形势逼人,河南再出重拳,加大单极化力度。"郑汴一体化"提出,开封成为郑州都市圈的一个重要功能区。郑大合并郑工大、河医大。河南要把郑汴打造成另一个武汉,把郑大打造成另一个武大。

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武汉的发展速度缓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武汉身边没有一个相当的竞争对手,垄断也造成了自足和惰性,而竞争才有效率和活力。中西部的第一城市成了成都,而不是大武汉。因为,成都长期以来有重庆的竞争,发展得很快。同理,武汉大学倒是发展的不错,因为身边有个华中科技大学势均力敌、你追我赶。

垄断的更高层次是垄断竞争,单极化发展应该让位于两极化发展。

我们会发现,郑大的发展速度赶不上湖南师大、中南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大等校。因为郑大是垄断式发展,而后者是垄断竞争式的发展。中南大学的竞争者是同为"985"的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的竞争者是湘潭大学,山西大学的竞争者是太原理工。而郑州大学身边没有竞争者,因为合并后的新郑州大学是河南大学实力的二倍多,缺少对手的郑大自然压力不大,对郑大望其项背的河大也不由气馁心灰。

因此,河南最终还是应该选择两极化的垄断竞争模式。我们可以展望,洛阳将整合济源,与郑汴竞争;河大将整合农大,与郑大竞争。只有这样,发展才会更快。正如,中国要集中力量建北京、上海,集中力量建清华、北大。既不是多极,也不是单极,而是两极。




开封的独特优势和独特出路 (管锥河南之九)
一千年前,开封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它是北宋的国都;一百年前,开封是中原最大的城市,它是河南的省会;如今,开封是河南靠后的城市,甚至不如本省的一些县城。于是,举世哗然,"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

人们总是希望,一个先发的事物能够立足基础、不断超越、永占潮头,但他们往往会失望。其实,兴衰更替、此起彼伏本是历史的铁律,谁也没有永恒。如此说来,开封的衰落倒也很正常,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但历史也不是这样的简单,它还有累积、有传承。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开封现在的价值。

古物已经倾颓,但精魂还在萦绕;前人已经逝去,但事迹仍在传说......

今日开封之于河南、中国、世界

开封是中原文化遗存非常丰厚的地方,它是河南的根。作为近七百年来河南的省会,中心地位长期未移直到1954年,一代代积淀下来。豫风的典型是开封,这里是河南的戏曲、杂耍、书法、绘画、菜肴代表之处。

开封是中华文明融汇非常全面的地方,它有中国的魂。这里有儒家文明--贡院、佛家文明--相国寺、道家文明--延庆观,这里有农业文明--朱仙镇年画、手工业文明--汴绣官瓷、商业文明--山陕甘会馆,这里有伊斯兰文明--东大寺、天主教文明--河南总修道院、犹太文明--犹太人后裔定居地,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混血之处,这里是游牧民族金和农耕民族宋交战、定都之处。

开封是人类生存状况非常典型的地方,它是世界之镜。上千年来,黄河一次次毁灭了开封,开封一次次的重建。庞贝古城早已消失,开封古城至今绵延。多少年来地上黄河一直悬在开封的头上,但开封并未因此而惶恐。这种西西弗的命运与精神象征着人类的命运与精神。

当众多古城纷纷湮灭、变脸之后,开封还留存着很多传统的、原生态的东方文明,让我们能重温前人、重温远方。

开封的春天在哪里?

现实是窘于浪漫的。今天,开封落后了,开封难以发展。经济时代的残酷法则让开封虎落平川,艰难挣扎。是农耕文明的黄金期已过,是海洋文明的青春期正盛吗?是历史做出了新的选择吗?不,这也不是永恒。历史也会轮回,开封的春天已来了!

近代以来,时代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晚近资本主义三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经济,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政治,而现在所处的晚近资本主义阶段的本质是文化。于是我们看到了互联网迥异传统的的暴发,看到了迪斯尼、好莱坞、韩剧在全球的扩张,看到了时装业、旅游业、餐饮业的如日中天......甚至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也看到了超级女声的强势和暴利,看到了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选择。

开封不能走亦步亦趋的工业化渐进式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按部就班的道路。这将浪费开封的资源,也将局限开封的前途。开封会丧失翻盘的机会,而沦为一个平庸的二三流城市。开封应该迎头赶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我并不反对开封发展传统工业,我的意见是以文化产业为主、为方向。开封发展工业几十年了,为何总是起不来?现代社会是一个专业分工的社会,各个个体有短有长。开封要扬长避短,树立特色。

开封应该四两拨千斤

开封并不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城市,它有很多资源可以盘活。

开封的影视业近年来拍了《孔雀》《祥符春秋》《鸡犬不宁》,开封的书画业占全省市场的大头,开封还有优势的糕点小吃业、手工艺品业......

开封需要大手笔。需要谋势,以乘势而上。文化产业更多的要靠策划、要靠谋略。文化产业的运作既是科学,更是艺术,以正合,以奇胜。

因此,开封要树起中原文化之都的大旗。一旦拿到了这个平台,发展文化产业就会如虎添翼。

开封要争到中国宗教之都的品牌,成为东方的耶路撒冷。要扩建大相国寺、开宝寺铁塔、延庆观、山陕甘关帝庙、清真大寺、修道院等。宗教是未来的大热门。

开封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代表者有地下古城、犹太孓遗、多元文明群。我的这个想法可能无理据。

开封要树起宋代大旗,宋是个光辉灿烂的朝代。涌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包拯、岳飞、司马光、苏轼等名人,有梁山好汉演义、杨家将演义、五鼠闹东京演义等,有精美浩瀚的宋词资源......

开封可以打"民国"牌,开封的民国遗存很多,在全国少见。民国是西风东渐时期,中西交融性比较大,很有特色。

通过以上五个平台和品牌,争取政策、投资和客源,建设一批有档次的旅游、文化项目,建设一些有优势的文化产业基地,形成良性循环。




中科大与河南:往事并不如烟 (管锥河南之十)
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技大学遭遇河南当局的冷淡,时为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却主动要去了这所名校。历史很有讽刺性,李德生的故乡就是河南。从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河南则因此而后悔、痛楚,经年不绝。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根据形势,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中国科技大学被国务院科教组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据时为中科大革委会常委之一的蔡有智教授回忆,"九月下旬,分两组去湖北沙市和河南寻找疏散地址。沙市有科学院的干校,河南组带有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给河南省的亲笔信。我是去河南组的成员,因为带有刘西尧同志的亲笔信,我们受到了省生产指挥组组长的接待,他让我们去南阳地区看看,在谈话中我们意识到他们对科大来河南不大积极。我们在南阳周边和邓县看了不少地方,地区的同志说:土地有的是,三千亩五千亩没问题,但我们南阳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 两组选址人员回到北京,都表示这两地没有条件,不能去。接着又派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我是去江西组的成员,到江西省后,省里明确表示不能接收科大。安徽选址的同志在宣城地区看了以后也觉得不行。在这两组人员还没回到北京时就接到了定点安徽省安庆市的通知。"其间,是安徽的领导人李德生迅速行动,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庆,由于安庆条件太差,中科大不愿去,李德生又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中科大。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3: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还说不上字字珠玑……
但拳拳之心,尽在其中
发表于 2007-1-2 1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文笔相当的不错!也很有深度!前面的感情色彩较浓,后面几个确实很客观深刻!这些问题确实值得人们尤其是河南人反思!
发表于 2007-1-2 17: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哦.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17:55 , Processed in 0.87828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