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5|回复: 14

遭人算计,郁闷非凡的诸葛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6 20: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挺喜欢诸葛亮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去诽谤诸葛,只不过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希望我们能理性的看待诸葛亮的军事神话。
   以报先主知遇之恩,兴复汉室为己任的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虽然其气概使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但其结果是兴师动众,劳而无功。奇怪的是人们常常把他当成位卓越的军事家,战无不胜。从他的军事理论和训练治军来说,无疑是优秀的。但说他带兵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点却大错特错。让我们看看这位智慧象征如何遭人算计,未战先败,郁郁而终的。

   让诸葛亮郁闷到死的主要是这几位,魏明帝(现在我才知道他为什么被称“明”帝了)、司马懿、曹真、张颌、郝昭等,从皇帝到大将军到低级将领都囊括了。我真是对亮哥无语了. . .下面的史实都是照搬《三国志》及《晋书》中的司马生平。如果大家认为史实不可靠,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228年第一次北伐:
   亮欺负明帝刚即位,年幼无知,北出祁山,进攻街亭,不料被明帝先算到了。
   魏书曰: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 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同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亮哥站在营前郁闷的说:前次我绕道前行,都怪马谡那小子不听我的话,赵云等的疑兵又不齐。这次我一个人直出斜谷直取陈仓总行了吧。哼、哼、哼~
   谁知道真哥又算计了亮哥一把: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亮哥也不是吃素的,围攻陈仓的时候是计谋百出,可惜的是---郝韶出现了:
亮围陈仓,使昭乡人靳详于城外遥说之,韶不许。亮自以有觽数万,而昭兵纔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这时的张郃也出来耍耍:对明帝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

   229年,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阴平。这次不算真正的北伐。这两郡在汉中西边,曹魏鞭长莫及,也没把什么大将放在那。
  
   231年,第四次北伐。这次大司马曹真以薨。开始北伐后:“明帝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帝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上次攻城未果,我想诸葛野战总露两手啊。谁知道: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晋书中的司马懿)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234年,第五次北伐。亮哥死不悔改,继续攻为魏。精神让人感动55555。“上几次往西都不成功,我这次抄近道,直取褒斜道,我看你怎么办!哼~”晕死人的是:司马懿在这第五次北伐的三年前既第四次刚结束就料到了:帝(司马懿)曰:“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于是表徙冀州农夫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监冶。
   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明帝发话了: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司马懿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明帝曰:“权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后来司马和阿亮的使者说话,得知亮的鞠躬尽瘁以后,曰:“亮体毙矣,其能久乎?”一代名相就这样累死营中,可叹!
   最了解一个人的就是他的敌人。司马的评介是中肯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综上所述:聪明绝顶的诸葛亮每次出兵甚至未出兵之前就让敌人窥破战略战术意图,自己下一步和最终的结果竟然让人未战先知。不知道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遭遇这样的窘境,他怎么想的。不知道是不是“不是我们太窝囊,而是共军太狡猾”。
   始计第一.
   1,打仗就是要料敌先胜,庙算胜了才可出兵。诸葛亮难道没有战前没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别人可能的应对方法吗?可战则战,不可战虽杀头也不战的原则,不知道他不知道还是他知道了而强为之。
   2,孙子兵法上说,兵有五事,不可不查:道,知道天,地,法,将。诸葛最多占了个法。道,道义,正义,民心,还包括用兵之道。这一项,诸葛没占任何优势。魏已经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争,人心思静,不想战争。魏国虽然国力是最强的,但她却最先修养生息,发展生产。在天下人看来诸葛明显打又打不过魏国,这不明显不想让人过安静的日子嘛?道义怎么会站在他这边?看看蜀汉,夷陵之战之后刚修养了几年,国力尚未恢复,即使恢复了也弱于人。诸葛却连年征战,这样对国家人民没影响都困难。
   3,天。从道的观点来看天时已经不在诸葛这边。从小处看,似乎诸葛出兵的时机还不错。可这只不过是局部的看。从全局看,曹魏已经大体统一北方,君臣也没大的冲突,曹家的势力还没衰退。遇到外来侵袭的时候上下同心。诸葛唯一能指望的是孙吴对曹魏的牵制。可偏偏孙吴又不争气,大多数都被打败。而蜀吴之间又是同床异梦,彼此利用。不可能建立“联合作战司令部”统一协调两家同时出兵。加上两地太过遥远通讯手段又原始,造成孙家都撤退了,诸葛才出兵。从而被魏各个击破。
   4,地。蜀魏之间横着秦岭。地势阻塞险峻,易守难攻。补给更时极端困难。诸葛作为攻击一方,显然地势对其极其不利。还有一点就是,利于行军作战的荆州被孙吴占有。隆中对的两路同时进攻已经不可能。只要魏一扼守险道就无从进攻。从战略上对蜀已极其不利。
   5,法。诸葛治军严明,进退有度。蜀军可说是一只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但原来的主力已在夷陵之战损失殆尽,现在的部队缺乏经验。
   6,将。蜀本来将士就不多。会打仗的就更少了。可诸葛在这种急于用人的背景下,法令过严,不能容人之过。把和平年代的治国和战争年代的建国混淆起来把有点才能的将领非杀既弃。虽然从原则上说没大错,但用人之际要多利用人的长处容人之短啊~~更可悲的是,街亭之战以后,诸葛更是事无巨细亲自过问,本来将少质量又不好,还不让将领锻炼锻炼,我无语。。。
  
   作战第二。兵法云:兵贵神速。第一次时机最有利。诸葛不先出奇制胜,取更近的斜谷直出陈仓。却西出祁山让魏有时间防备而不只是这次有防备而是整个战略层次上的准备,最终每次都因敌人有备而无功。出了祁山自己不先取街亭,占领要地,而让纸上谈兵的马谡去。而自己去南安、天水、永安三郡,打草惊蛇。
   谋攻第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贻”诸葛每每未战就被人算计。

   军形第四。“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诸葛明显的败兵。

   兵势第五。“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诸葛除了第一可以说是用了奇兵以外,其他四次没看出奇在哪。而且第一次的奇兵用得也不好。“扬声由斜谷道取眉”我晕,这不是明显让人怀疑吗?敌人只要派少数人一堵管你是正是奇都过不来。自己“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自己力量弱,地形又不利。还先声夺人?夺得了吗?这不明摆着等于说,我要打你了,你要准备好了!当自己占绝对优势的时候吓人还有可能。按理应该不动声色来个突然袭击。战略战术的突然性阿亮都不讲了。自己这么弱还这样,不解。。。

   虚实第六。“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诸葛第一次北伐,不先亲自占领必守之地街亭,而贪不是当务之急的三郡,夺得了最后还不是因为关键部位的失守而复失。第五次战役,“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出武功依山而东直指长安则司马不得不撤离原来的有利阵地,受制于诸葛。行动上诸葛就可以主动,心理上压迫敌人,震慑敌国。偏偏诸葛没去做。不知是他笨还是没那个勇气。
  ”
   军争第七。“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魏延提出自领一军出子午谷,这真是,奇正结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而诸葛以太冒险而否决。。。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冒点险行吗?再说失败了也就损失不会过三千,而胜的话,,恩恩,不说也罢。
  九变第八。\"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诸葛被李严和黄皓的谎言所骗也不查实情。只需派一个人回去对质便可。他老人家却在大好时机之下退兵。无语。

  行军第九。“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看来诸葛平时没教好马谡和赵云、邓芝。
  地形第十。“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第四次战役。祁山。司马对诸葛。“懿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此役诸葛可以以逸待劳,据水而攻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的司马。然而诸葛去弃水不占,刚触敌立退,导致大败。地形有了,又可以逸待劳。我们的亮哥却。。。基本兵法都不知道,竟然写出兵书来。暴汗- -!

  九地第十一。“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第二次北伐。诸葛几万人攻郝韶的千余人的陈仓竟然不克。而且从来没有看到诸葛用过围城打援这一战法,只要敌人以来立马闪人。
  
  火攻第十二。火攻在演义是诸葛的拿手好戏,正史没什么记载。

  用间第十三。诸葛成功降伏姜维,但招降郝韶失败。借魏将激司马出战失败。

  综上,诸葛北伐五次四败一胜,每每受制于人,行军打仗也没出什么让人惊叹之举,虽然不可说他对军事一窍不通,但说他用兵如神,过已。

  诸葛很可能知道他北伐是徒劳的,但他仍然去做,不求成功,只求无愧于皇叔的知遇之恩。

   诸葛知其不可为而终为之,虽忠不智。
   岳飞知其可为而终不为之,虽忠不智。
   忠而不智,可敬而不可学。
  
  虽然事实与道理都很明白,但诸葛亮仍然用兵如神,战无不胜。
  因为--人们需要一个--“完人”!
发表于 2004-12-6 2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完人”是不会去郁闷的,他们是坦荡的,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人民
正式这种坦荡让小人嫉妒,郁闷的应该是小人
发表于 2004-12-6 21: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没空看
先顶 然后在看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syn于2004-12-6 9:34 PM发表的 :
现在没空看
先顶 然后在看
呵呵
[p:5] [s:7]
发表于 2004-12-6 21: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HUDABBS壮大了,楼主的也出一本帖子珍藏册吧?
呵呵
发表于 2004-12-6 21: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豺狼医生于2004-12-6 9:48 PM发表的 :
以后HUDABBS壮大了,楼主的也出一本帖子珍藏册吧?
呵呵
有见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豺狼医生于2004-12-6 9:48 PM发表的 :
以后HUDABBS壮大了,楼主的也出一本帖子珍藏册吧?
呵呵

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帖子都是偶的转贴,大家喜欢我就多发点拉:)呵呵,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帖子里学到不少知识,共同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syn于2004-12-6 9:51 PM发表的 :

有见地

:p 奖励棒棒糖一支
发表于 2004-12-6 21: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
改天我也改行混这得了
大力开发我的历史荒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1: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syn于2004-12-6 9:56 PM发表的 :
喜欢
改天我也改行混这得了
大力开发我的历史荒地

耶!!太好拉,历史的范围挺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无所不包,只要是以前的东东就行:)比如你可以发点关于黑客发展史啊,计算机发展历史。。。[p:5]
发表于 2004-12-6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一语惊醒梦中人
发表于 2004-12-6 2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诸葛亮一世英明竟然栽在这书上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11 13:36 , Processed in 0.08803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