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2|回复: 9

[会计学院] 李景辉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章节练习题(更新至八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2 13: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是()。
A.  基本准则
B.  具体准则
C.  会计制度
D.  解释公告

[答案]: C
[解析]: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

2.  下列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决策有用观的论点是()。
A.  会计信息更多强调可靠性
B.  会计信息更多强调相关性
C.  会计计量采用历史成本
D.  会计计量采用当前市价

[答案]: B
[解析]: 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会计计量在坚持历史成本外,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会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外的其他计量属性。P6

3.  下列单位会计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包括()。
A.  外资企业甲
B.  个人独资企业乙
C.  财政局
D.  慈善基金会下属实业公司

[答案]: C
[解析]: 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4.  “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能够使提供信息收益大于成本”体现了()原则。

A.  可比性
B.  实质重于形式
C.  重要性
D.  可理解性

[答案]: C
[解析]: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加以判断。

5.  企业有权利将所有权尚未转移但能实际控制、支配的资源确认为资产,所依据的会计原则是()。
A.  实质重于形式
B.  重要性
C.  谨慎性
D.  相关性

[答案]: A
[解析]: 不仅要根据法律形式,还要根据经济实质,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

6.  下列属于财务报告的特点的是()。
A.  它主要是对外报告
B.  主要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C.  资产负债表是其核心内容
D.  财务报告就是财务报表

[答案]: A
[解析]: 考查教材P23-24内容,财务报告不仅反映时点财务状况,也反映时期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其核心内容是财务报表,但不仅仅包括资产负债表。

7.  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是()。
A.  历史成本
B.  重置成本
C.  现金流量
D.  现值

[答案]: C
[解析]: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8.  下列事项中体现了可比性要求的是()。
A.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确有需要改变的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B.  对赊销的商品,出于对方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没有确认收入
C.  对资产发生的减值的,相应计提减值准备
D.  对有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答案]: A
[解析]: B,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C项,体现了谨慎性要求;D项,体现了相关性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B.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也可以成为会计主体
C.  对于拥有子公司的母公司来说,集团企业应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编制财务报表
D.  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答案]: ABC
[解析]: 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  下列不可以确认为企业资产的有()。
A.  企业的人脉
B.  企业发生研究支出,可以可靠计量,同时很难判断能否给企业带来相关经济利益
C.  企业赊销一批商品给某客户,与该商品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已转移给了该客户。但该客户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企业仍然确认了一项应收账款
D.  企业经营租出一项固定资产,企业仍然照提折旧

[答案]: ABC
[解析]: 人脉的成本或价值基本无法可靠计量,所以不应当确认为资产;研究支出,由于很难判定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也没有同时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不应确认为资产;客户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这种情况下,相关的经济利益也很难认定为“很可能”流入企业,不应确认为资产。

3.  下列属于财务报表基本内容的有()。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销售预算
D.  现金流量表

[答案]: ABD
[解析]: C不属于财务报表基本内容。

4.  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
A.  投资者
B.  政府
C.  社会公众
D.  债权人

[答案]: ABCD
[解析]: ABCD都属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5.  在有不确定因素情况下做出合理判断时,下列事项符合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  设置秘密准备,以防备在利润计划完成不佳的年度转回
B.  不要高估资产和预计收益
C.  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
D.  尽可能低估负债和费用

[答案]: BC
[解析]: A和D违反了谨慎性的要求。

6.  下列属于说法正确的有()
A.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B.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  企业与银行签订周转信贷协定,承诺就未使用部分向银行支付一笔承诺费,这笔承诺费属于企业的负债
D.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答案]: ABD
[解析]:  C不符合负债的特征。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3: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单项选择题
1.  企业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处理时,应在以下科目核算()。
A.  其他应收款
B.  营业外支出
C.  管理费用
D.  财务费用

[答案]: C
[解析]: 属于无法查明的原因,根据管理权限以批准处理后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  企业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可以通过()办理。
A.  基本存款账户
B.  一般存款账户
C.  临时存款账户
D.  专用存款账户

[答案]: A
[解析]: 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企业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

3.  下列情形中,不违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规定的“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原则的是()。
A.  由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B.  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C.  由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D.  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总账登记工作

[答案]: D
[解析]: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4.  下列各项中,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是()。
A.  外埠存款
B.  存出投资款
C.  备用金
D.  信用卡存款

[答案]: C
[解析]: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等。备用金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5.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应转入的科目是()
A.  其他业务收入
B.  冲减管理费用
C.  营业外收入
D.  冲减营业外支出

[答案]: C
[解析]: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科目。

6.  下列支付结算方式中,只适用于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的是()。
A.  支票
B.  银行汇票
C.  汇兑
D.  托收承付

[答案]: D
[解析]: 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支票、银行汇票和汇兑都可以用于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

7.  企业将款项汇往外地开立采购专用账户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  物资采购
B.  其他货币资金
C.  预付账款
D.  在途物资

[答案]: B
[解析]: 企业将款项委托当地银行汇往采购地开立专户时,应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8.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但最长不得超过()。
A.  2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年

[答案]: C
[解析]: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下列结算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  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
B.  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
C.  单位可以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其信用卡账户,但不得从单位卡中支取现金
D.  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时,购销双方必须签订合法的购销合同,并在合同上写明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E.  签发空头支票,银行除退票外,还按票面金额处以5%的罚款

[答案]: BD
[解析]: A项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不超过2个月;C项单位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入,不得交存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其账户,也不得支取现金;E项签发空头支付,要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

2.  下列事项中, 符合现金管理有关规定的有()。
A.  企业对于当日送存现金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
B.  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批
C.  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只要由本单位出纳人员签字盖章即可
D.  如果现金长短款是由于单据丢失或记账产生的差错,应补办手续入账或更正错误
E.  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答案]: ABDE
[解析]: 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3.  以下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做法的是()。
A.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B.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
C.  企业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使用和报销有关备用金支出时都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
D.  因吸收存款单位已宣告破产,其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E.  外埠存款不计利息,一律转账,不得支取现金

[答案]: ACE
[解析]: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除了增加或减少拨入的备用金外,使用或报销有关备用金支出时不再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外埠存款不计利息,除采购员差旅费可以支取少量现金外,一律转账。

4.  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  严格职责分工
B.  实行交易分开
C.  实施内部稽核
D.  实行一人一岗
E.  实施定期轮岗

[答案]: ABCE
[解析]: 一般来说,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应当遵循如下原则:严格职责分工、实行交易分开、实施内部稽核和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5.  下列符合企业银行存款开户的有关规定的是()。
A.  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
B.  临时存款账户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但不能办理现金收付
C.  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D.  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
E.  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答案]: CDE
[解析]: 企业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一般存款账户不能办理现金的支取;临时存款账户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也可以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

6.  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的要求,货币资金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岗位混岗现象
B.  是否存在货币资金支出越权审批的行为
C.  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
D.  是否存在票据购买、领用、保管的漏洞
E.  是否存在库存现金超限额的情况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教材38页。

7.  下列项目中,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有()。
A.  银行本票存款
B.  不能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
C.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D.  企业存放在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账户中的余款
E.  外币贷款抵押存款

[答案]: BE
[解析]: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D项属于存出投资款。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金融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1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该股票支付手续费等10万元。10月11日,收到该上市公司按每股0.5元发放的现金股利。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每股11元。则在2006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550
B.  575
C.  585
D.  610

[答案]: A
[解析]: 该项投资初始确认的金额=50×12=600(万元);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分派现金股利时,应确认投资收益=50×0.5=25(万元);12月31日,应对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因该股票的市价=50×11=550(万元),所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市价550万元。

2.  企业在发生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下列有关业务中,不应贷记“投资收益”的是()。
A.  收到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
B.  收到持有期间获得的债券利息
C.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的股票市价大于其账面价值
D.  企业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的价款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答案]: C
[解析]: 企业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收到的债券利息均应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持有的股票市价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的价款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3.  甲公司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2%的普通股份,暂不准备随时变现,甲公司应将该项投资划分为()。
A.  交易性金融资产
B.  持有至到期投资
C.  长期股权投资
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答案]: D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金融资。由于甲公司购入的股票不准备随时变现,故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指对于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重大影响以上的权益性投资)和重大影响以下、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所以甲公司的该项投资应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  甲公司于2006年4月1日从证券市场购入A公司股票60000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买价7元(其中包括已宣告发放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元),另外支付印花税及佣金8000元。2006年年底,甲公司持有的该股票的市价总额(公允价值)为400000元。2007年3月12日,甲公司决定出售全部A公司股票,收入现金450000元。甲公司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元。
A.  30 000
B.  60 000
C.  85 000
D.  90 000

[答案]: D
[解析]: 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收入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投资收益。甲公司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收入450000-账面余额400000)+[公允价值400000-初始入账金额60000×(7-1)]=90000(元)。

5.  下列金融资产中,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是()。
A.  长期应收款项
B.  持有至到期投资
C.  短期应收款项
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答案]: C
[解析]: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预计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应收款项

B.  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现。

6.  2007年4月1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乙公司开出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丙商业银行贴现,取得贴现款380万元。甲和丙约定,在票据到期日不能从乙公司收到票款时,丙商业银行可向甲公司追偿。该票据系乙公司于2007年3月1日为支付欠甲公司的货款而开出的,票面金额为4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07年4月份,甲公司贴现时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A.  借:银行存款 3 800 000
        贷:应收票据 3 800 000
B.  借:银行存款 3 800 000
        财务费用 200 000
       贷:应收票据 4 000 000
C.  借:银行存款 3 800 000
        财务费用 200 000
        贷:短期借款 4 000 000
D.  借:银行存款 3 800 000
        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2 00 000
       贷:短期借款—成本4 000 000

[答案]: D
[解析]: 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丙商业银行贴现时所作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380万元,借记“短期借款—利息调整”20万元,贷记“短期借款—成本”400万元。

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下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表述正确的有()。
A.  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B.  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C.  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D.  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答案]: B
[解析]: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8.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2000万元,债券面值5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债券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4%。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为()万元。
A.  982.8
B.  1555.94
C.  2000
D.  1070.8

[答案]: D
[解析]:(1)2007年6月30日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2000×4%÷2=1040(万元)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40=460(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52000-460)×2%=51540×2%=1030.8(万元)
应收利息=50000×6%÷2=1500(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30.8=469.2(万元)
(3)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余额=2000-460-469.2=1070.8(万元)

9.  未来公司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7年年末“应收账款”总账余额为700万元(借方余额);其明细账余额分别为港龙公司800万元(借方余额)、深南公司200万元(借方余额);万利公司300万元(贷方余额)。计提比例0.5%;“坏账准备”科目年末调整前为借方余额10万元。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金额()万元。
A.  696.50
B.  996.50
C.  695.50
D.  995

[答案]: D
[解析]: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是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合计金额填列,所以“应收账款”余额=800+200=1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1000×0.5%=5(万元)。“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余额1000-“坏账准备”余额5=998(万元)。

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记入的科目是()。
A.  营业外支出
B.  投资收益
C.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  资本公积

[答案]: D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11.  有关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  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C.  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在该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D.  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 B
[解析]: 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B.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C.  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1时,应将其相关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D.  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做的指定

[答案]: C
[解析]: 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0时,应将其相关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债务工具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无论如何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B.  贷款和应收款项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
C.  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D.  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属于贷款和应收款项

[答案]: A
[解析]: 区分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某债务工具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无论如何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4.  A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这部分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A公司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万元。
A.  0
B.  收益50
C.  收益30
D.  损失50

[答案]: A
[解析]: 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通常计入所有者权益。

15.  关于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不能进行重分类
B.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
C.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随意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
D.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进行重分类

[答案]: A
[解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三类资产之间不能进行重分类;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满足规定的条件时,二者之间才可以进行重分类。

16.  A公司将一笔因为销售商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售价为80万元,双方协议规定不附追索权。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A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与该应收账款的商品将发生部分销售退回(货款1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A公司负担。该应收账款实际发生退货的价税合计数为15万元。A公司将此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时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为()万元。
A.  15
B.  10.6
C.  3.3
D.  8.3

[答案]: C
[解析]: 应确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100-5)-(10+1.7)-80=3.3(万元)。

17.  下列关于金融资产转移继续涉入的情形正确的是()。
A.  只要合同约定转入方有权处置金融资产,转入方就可以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三方
B.  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
C.  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可以抵消
D.  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该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水平

[答案]: D
[解析]: A要求必须有活跃市场;B应该按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孰低;C不可以抵消。

18.  下列不属于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具体情形的是()。
A.  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
B.  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
C.  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
D.  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50%以下部分进行转移

[答案]: D

19.  在已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价值恢复时,下列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的是()。
A.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损失
B.  贷款及应收款项的减值损失
C.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
D.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

[答案]: C
[解析]: 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二、多项选择题
1.  企业取得下列金融资产时,应将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的有()。
A.  交易性金融资产
B.  持有至到期投资
C.  应收款项
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E.  贷款

[答案]: BCDE
[解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企业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2.  下列各项中,应确认投资收益的事项有()。
A.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获得现金股利
B.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C.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D.  可供出售债券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E.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答案]: ACD
[解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3.  在计算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下列项目中应对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予以调整的有()。
A.  已偿还的本金
B.  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C.  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D.  取得金融资产时支付的手续费
E.  已取得的利息

[答案]: ABC
[解析]: 教材P47。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4.  下列事项中,应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有()。
A.  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B.  企业采用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C.  贷款整体转移,并对该贷款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D.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E.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

[答案]: AD
[解析]: 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贷款整体转移并对该贷款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上述情况均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5.  下列有关持有至到期投资,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A.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B.  购入的股权投资也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C.  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D.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债券利息的,应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E.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随后期间保持不变

[答案]: ACE
[解析]: B选项,购入的股权因其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D选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债券利息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6.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A.  企业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基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C.  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D.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E.  处置该金融资产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不再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答案]: BCD
[解析]: A选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E选项,处置该金融资产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  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A.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损益
B.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损失-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损益
C.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因转移交易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服务资产的公允价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
D.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因转移交易收到的价款+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服务资产的公允价值-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

[答案]: AC
[解析]: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如果是损失,则为减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损益。

8.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额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其内容包括()。
A.  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
B.  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C.  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债券溢价折价
D.  融资费用
E.  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答案]: AB
[解析]: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额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9.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正确的有()。
A.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B.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其实际利率应当按照各期期初市场利率计算确定
C.  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E.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 AC
[解析]: B选项,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随后期间保持不变。D选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E选项,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企业将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重分类的金额相对于该企业没有重分类之前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比例较大,那么该企业应当将剩余的其他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且未来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下列情形除外的是()。
A.  重分类项目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只有1个月,且市场利率变化对投资的公允价值影响很小
B.  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
C.  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D.  企业管理当局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
E.  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

[答案]: ABCE
[解析]: 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属于例外情形,所以D选项不对。

11.  下列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情况有()。
A.  企业采用不附追索权的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B.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
C.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
D.  企业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金融资产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答案]: BD
[解析]: A:企业采用附追索权的方式出售金融资产;C项: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有()。
A.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B.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C.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D.  债务人认为无法偿还
E.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答案]: ABCE
[解析]: 债务人认为无法偿还但没有确凿理由不允许确认为坏账。

13.  下列项目中,可作为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的有()。
A.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
B.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浮动利率公司债券
C.  购入的股权投资
D.  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
E.  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

[答案]: ABD
[解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股权投资因其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4.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B.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C.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D.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不考虑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的转出
E.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 ABC
[解析]: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15.  关于金融资产的处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C.  企业收回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E.  处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答案]: ABCD
[解析]: 处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6.  关于金融资产转移,下列项目中,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的有()。
A.  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B.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
C.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
D.  企业(银行)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金融资产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E.  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答案]: ABCD
[解析]: 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17.  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
A.  贷款和应收款项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
B.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
C.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D.  贷款和应收款项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答案]: BC
[解析]: 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三、计算分析题
1.  甲企业系上市公司,按季对外提供中期财务报表,按季计提利息。2007年有关业务如下:
(1)1月6日甲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面值总额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6%,3年期,每半年付息一次,该债券为2006年1月1日发行。取得时公允价值为103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2006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2)1月16日,收到2006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
(3)3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10万元。
(4)3月31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5)6月30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96万元。
(6)6月30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7)7月16日,收到2007年上半年的利息3万元。
(8)8月16日,将该债券全部处置,实际收到价款120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业务编制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1)2007年1月6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应收利息                                3
投资收益                                2
贷:银行存款                            105
(2)1月16日收到2006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利息                            3
(3)3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1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4)3月31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100×6%×3/12=1.5
借:应收利息                            1.5
贷:投资收益                            1.5
(5)6月30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98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0-98=12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6)6月30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100×6%×3/12=1.5
借:应收利息                            1.5
贷:投资收益                            1.5
(7)7月16日收到2007年上半年的利息3万元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利息                            3
(8)8月16日,将该债券处置
借:银行存款                            12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投资收益                                2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2.  A公司2007年3月10日购买B公司发行的股票300万股,成交价为14.7元,另付交易费用90万元,占B公司表决权5%,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现金股利1200万元;5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13元,A公司预计股票价格下跌是暂时的;
2008年12月31日,B公司因违反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B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严重下跌。
2008年12月31日收盘价格为每股市价为6元;
2009年12月31日B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2009年12月31日收盘价格为每股市价为10元。
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1)2007年3月10日购买B公司发行的股票
成本=300×14.7+90=450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500
贷:银行存款                            4500
(2)2007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现金股利
投资收益= 1200×5%=60(万元)
借:应收股利                            60
贷:投资收益                            60
(3)2007年5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60
贷:应收股利                            60
(4)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13元
公允价值变动=(4500-60)-300×13=540(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4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40
(5)2008年12月31日,确认可从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4500-60)-300×6=2640(万元)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6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4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100
(6)2009年12月31日,收盘价格为每股市价为10元确认转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300×(10-6)=1200(万元)
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3.  甲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有关资料如下:
(1)2007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成本与公允价值金额如下:
(2)甲公司于2007年9月5日将A公司债券的50%出售,取得净收入(扣除相关税费)260000元;同日又将股票A全部出售,取得净收入(扣除相关税费)149000元。
(3)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5日购入已宣告每股发放现金股利0.1元,但尚未支取的D股票50000股,实际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75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① 甲公司2007年6月30日计算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 甲公司2007年6月30日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③ 甲公司2007年9月5日出售债券和股票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④ 甲公司2007年12月15日购入D股票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 000+85 000+120 000+500 000+350 000)-(145 800+84 500+121 000+495 000+350 500)=8 200(元)。
(2)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2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200
(3)出售债券和股票时: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60 000+149 000)-(150 000+500 000÷2)=409 000-400 000=9000(元)。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09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 7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00 000
投资收益                                15 700
借:投资收益                            6 7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 700
(4)股票入账价值=175 000 - 50 000×0.1=170 000(元)
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70 000
应收股利                                5 000
贷:银行存款                            175 000

4.  2007年1月1日,光华银行向某客户发放一笔贷款200万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计结息。假定该贷款发放无交易费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其他资料如下:
(1)2007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5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采用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确认减值损失20万元。
(3)2008年3月30日,从客户收到利息2万元,且预期2009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4)2008年6月30日,对该贷款进行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损失;2008年12月31日,对该贷款进行减值测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66.53万元。
(5)2009年1月10日,经协商,光华银行从客户收回贷款17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光华银行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200
贷:吸收存款                            200
(2)2007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5
贷:利息收入                            5
借:吸收存款                            5
贷:应收利息                            5
(3)2007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贷款损失准备                         20
借:贷款——已减值                       200
贷:贷款——本金                         2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200-20=180(万元)
(4)2008年3月30日,确认从客户收到利息2万元
借:吸收存款                            2
贷:贷款——已减值                       2
按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80×10%/4=4.5(万元)
分录:
借:贷款损失准备                         4.5
贷:利息收入                            4.5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80-2+4.5=182.5(万元)
(5)2008年6月30日,确认贷款利息
按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82.5×10%/4=4.56(万元)
分录:
借:贷款损失准备                         4.56
贷:利息收入                            4.56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82.5+4.56=187.06(万元)
(6)2008年9月30日,确认贷款利息
按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87.06×10%/4=4.68
分录:
借:贷款损失准备                         4.68
贷:利息收入                            4.68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87.06+4.68=191.74
(7)2008年12月31日,确认贷款利息
按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191.74×10%/4=4.79(万元)
分录:
借:贷款损失准备                         4.79
贷:利息收入                            4.79
未确认减值损失前,贷款的摊余成本=191.74+4.79=196.53(万元)
应确认减值损失=196.53-166.53=30(万元)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贷:贷款损失准备                         30
确认减值损失后,贷款的摊余成=166.53(万元)
(8)2009年1月5日,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                            170
贷款损失准备                            31.47
贷:贷款—已减值                         198
资产减值损失                            3.47

四、综合题
1.  2001年1月1日,甲公司从活跃市场购买了一项乙公司债券,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的本金1100万元,公允价值为961万元(含交易费用为10万元),次年1月5日按票面利率3%支付利息。该债券在第五年兑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乙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假定2003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本金的50%将于2003年12月31日赎回,共计550万元。乙公司2003年12月31日实际赎回550万元的本金。
要求:
(1) 编制2001年购买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100
贷:银行存款                            961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9
(2) 计算在初始确认时实际利率
因为分期付息,根据债券一般价值模式:
V=∑I /(1+r)n 最后一期分子为M+I
33/(1+r)1+33/(1+r)2+33/(1+r)3+33/(1+r)4+1133/(1+r)5=961
计算结果:r=6%
(3) 编制2001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应收利息=1100×3%=33
按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6%=57.66
利息调整=57.66-33=24.66
分录:
借:应收利息                            3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4.66
贷:投资收益                            57.66
(4) 编制2002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3
贷:应收利息                            33
(5) 编制2002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应收利息=1100×3%=33
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24.66)×6%=59.14
利息调整=59.14-33=26.14
分录:
借:应收利息                            3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14
贷:投资收益                            59.14
(6) 编制调整2003年初摊余成本的会计分录
2003年初实际摊余成本=961+24.66+26.14=1011.8(万元)
2003年初摊余成本应为:V=∑I /(1+r)n
=(33+550)/(1+6%)1+16.5/(1+6%)2+(16.5+550)/(1+6%)3=1040.32(万元)
2003年初应调增摊余成本=1040.32-1011.8=28.52(万元)
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8.52
贷:投资收益                            28.52
(7) 编制2003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3
贷:应收利息                            33
(8) 编制2003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应收利息=1100×3%=33(万元)
实际利息收入=1040.32×6%=62.42(万元)
利息调整=62.42-33=29.42(万元)
分录:
借:应收利息                            3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42
贷:投资收益                              62.42
(9) 编制2003年末收到本金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50
(10) 编制2004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3
贷:应收利息                            33
(11) 编制2004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应收利息=550×3%=16.5
实际利息收入=(1040.32-550+29.42)×6%=31.18
利息调整=31.18-16.5=14.68
分录:
借:应收利息                            16.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4.68
贷:投资收益                            31.18
(12) 编制2005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6.5
贷:应收利息                            16.5
(13) 编制2005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和收到本息的有关会计分录
应收利息=550×3%=16.5
利息调整=(1100-1040.32)-29.42-14.68=15.58
实际利息收入=16.5+15.58=32.08
分录:
〈1〉借:应收利息                        16.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5.58
贷:投资收益                            32.08
〈2〉借:银行存款                        566.5(16.5+550)
贷:应收利息                            16.5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5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工业企业存货成本的是()。
A.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
B.  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C.  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的设计费
D.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答案]:  D
[解析]: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2.  企业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各项应包括在“存货”项目的是()。
A.  已作销售但购货方尚未运走的商品
B.  委托代销商品
C.  合同约定购入的商品
D.  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
[答案]:  B
[解析]:  ACD不能满足存货定义,不属于企业存货。
3.  在物价下降期间,企业将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对企业毛利、资产负债表上存货、在产品数额产生的影响是()。
A.  增加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
B.  增加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
C.  减少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
D.  减少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
[答案]:  D
[解析]:  在物价下降期间,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比先进先出法计算的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低,因此,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会减少企业毛利,同时减少存货和在产品。
4.  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的方法是()。
A.  个别计价法
B.  先进先出法
C.  移动加权平均法
D.  一次加权平均法
[答案]:  A
[解析]:  个别计价法的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
5.  某小规模纳税企业本期购入原材料,按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原材料价款为2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3.4万元,商品到达验收发现缺少20%,其中5%是合理损耗,其他原因待查。则该材料入库的实际成本是()。
A.  17万元
B.  22.23万元
C.  18.72万元
D.  19.89万元
[答案]:  D
[解析]:  材料实际成本=23.4×(80%+5%)=19.89(万元)。材料的合理损耗计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中。
6.  某公司月初A材料结存金额为5000元,结存250公斤;本月2日和12日分别购买A材料100公斤,单价分别为22元和27元;本月15日领用A材料400公斤,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计算A材料期末结存金额为()元。
A.  1287
B.  1800
C.  1100
D.  1150
[答案]:  C
[解析]:  A材料期末结存金额=(5000+22×100+27×100)/(250+100+100)×(250+200-400)=1100(万元)。
7.  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
A.  营业费用
B.  生产成本
C.  销售费用
D.  其他业务成本
[答案]:  D
[解析]:  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其成本应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8.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入原材料10000公斤,进货价格为180万元,增值税进项 税为30.60万元,另发生运费18万元(增值税扣除率7%),该批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2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A.  198.74
B.  207.09
C.  209.2
D.  210.53
[答案]:  C
[解析]:  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180+18×(1-7%)+2=198.74(万元),实际入库95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1987400/9500=209.2(元)。
9.  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  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
B.  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C.  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  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答案]:  B
[解析]:  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计入管理费用。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计入存货成本。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由过失人赔偿。
10.  企业某种存货的期初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2.5万元,本期购入该种存货实际成本45万元,领用150万元,期末估计库存该种存货的可变现净为91万元。则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额为()万元。
A.  1.5
B.  2.5
C.  4
D.  9
[答案]:  A
[解析]:  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额=[(200+45-150)-91]-2.5=1.5(万元)。
11.  甲公司期末库存A产品均为待售商品,原减值准备为0,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其中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产品60万元,售价7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7万元。另外40万元的A产品无订单,预计市场售价为42万元,预计销售税费4.2万元,甲公司期末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本期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是()。
A.  0.8万元
B.  2.2万元
C.  0万元
D.  2.8万元
[答案]:  B
[解析]:  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70-7=63,高于成本60,不需要计提准备;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45-4.2=37.8,低于成本40,需要计提2.2万元的减值准备。
12.  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6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
A.  60
B.  77
C.  87
D.  97
[答案]:  C
[解析]: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40-(200-12)]+[320-(300-15)]=87(万元)。
13.  某股份有限公司从20×1年1月1日起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0×1年6月30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36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万元、25万元、36万元。该公司当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为()万元。
A.  85
B.  87
C.  88
D.  91
[答案]:  A
[解析]:  此题为2001年试题。存货净额=28+21+36=85(万元)
14.  某股份有限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4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800件,其实际成本为54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5万元。2004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600件。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4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  9
B.  24
C.  39
D.  54
[答案]:  B
[解析]:
⑴ 存货可变现净值=(1800-600)×0.26-(1800-600)×0.005=306(万元);
⑵ 存货期末余额=(1800-600)×(540÷1800)=360(万元);
⑶ 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360-306=54(万元)
⑷ 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4-45+45×600/1800=24(万元),
注意销售时同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15.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某项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02年末,成本5625万元,可变现净值5175万元;2003年末,成本6750万元,可变现净值6075万元;2004年末,成本7200万元,可变现净值6975万元。该公司2004年末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万元。
A.  225
B.  -225
C.  450
D.  -450
[答案]:  D
[解析]:  (7200-6975)-(6750-6075)=-450(万元)。
16.  友和公司按移动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计价。9月初库存A材料400公斤,实际成本为12500元。9月份公司分别于10日和18日两次购入A材料,入库数量分别为800公斤和300公斤,实际入库材料成本分别为25900元和7800元;当月15日和22日生产车间分别领用A材料600公斤。则22日领料时应转出的实际材料成本为()元。
A.  18000
B.  19 200
C.  21 600
D.  22000
[答案]:  A
[解析]:  10日平均单价=(12500+25900)÷(400+800)=32(元/公斤);
18日平均单价=[(400+800-600)×32+7800]÷[(400+800-600)+300]=30(元/公斤);
22日应转出材料实际成本=30×600=18000(元)。
17.  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其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A.  预计售价
B.  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
C.  现时重置成本
D.  现时重置成本加正常利润
[答案]:  B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
18.  2006年9月26日,新纪公司与胜利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7年3月10日,新纪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胜利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06年12月31日,新纪公司乙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392万元,数量为7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假定乙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392
B.  395
C.  386
D.  388
[答案]:  C
[解析]:  有销售合同部分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56-6×1=330万元,成本=6×56=336万元,该部分账面价值为330万元;无销售合同部分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60-1×1=59万元,成本=1×56=56万元,该部分账面价值为56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330+56=386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目余额中,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的有()。
A.  工程物资
B.  委托代销商品
C.  分期收款发出的商品
D.  生产成本
E.  存货跌价准备
[答案]:  BCDE
[解析]:  工程物资属于非流动资产,不属于企业存货。选项BCD是企业拥有所有权的财产,属于存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应以其账面价值列示,所以选项E也包括也内。
2.  存货的确认是以法定产权的取得为标志的。下列项目中,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A.  已经购入但尚未运达本企业的货物
B.  已售出但货物尚未运离本企业的存货
C.  已经运离企业但尚未售出的存货
D.  未购入但存放在企业的存货
E.  已发出的委托代销商品但尚未收到代销清单的存货
[答案]:  ACE
[解析]:  选项BD的法定产权已不属于本企业。
3.  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成本的税金有()。
A.  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交消费税
B.  材料委托加工后直接出售的应税消费品已交的消费税
C.  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D.  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材料已交的增值税
E.  进口关税
[答案]:  BCDE
[解析]:  材料委托加工后如果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则已交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以后生产领用时可以抵扣,不计入材料成本
4.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
A.  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B.  计入营业费用
C.  计入管理费用
D.  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E.  计入销售费用
[答案]:  AD
[解析]: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5.  企业发生盘亏和毁损的存货,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  意外事故损毁
B.  自然灾害损毁
C.  管理不善造成短缺
D.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E.  计算收发差错造成短缺
[答案]:  CE
[解析]:  AB项计入营业外支出,D项计入存货成本。
6.  当存货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A.  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末无回升的希望
B.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  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存货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D.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E.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答案]:  BDE
[解析]:  A与C不需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只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7.  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B.  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C.  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计入相关原材料的成本
D.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将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E.  因非货币性交易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答案]:  ABDE
[解析]:  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可予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甲公司有如下存货业务,其中正确的是()。
A.  待加工材料M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成本高于市场售价,按二者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
B.  待销售商品N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跌价,但因该商品已经有订购合同且以合同价计算可变现价值高于成本,未计提减值准备
C.  待销售商品W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跌价,在可预见未来价格可以很快回升,未计提减值准备
D.  待加工材料X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跌价,但因该材料加工的产品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未计提减值准备
E.  已经计提跌价准备的库存Y产品因可变现净值回升,冲减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
[答案]:  BCDE
[解析]:  A不对,跌价准备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而不是按账面成本与市场售价的差额计提。
9.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存货的成本
B.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C.  持有存货的目的
D.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E.  存货的种类
[答案]:  BCD
[解析]: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10.  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从估计售价中减去项目有()。
A.  出售前发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B.  出售前进一步加工将要发生的成本
C.  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D.  存货的账面成本
E.  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答案]:  BCE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11.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B.  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C.  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D.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E.  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
[答案]:  ABD
[解析]:  参见教材77-78页。
12.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下列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A.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必须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C.  对已售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D.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当期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E.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答案]:  ADE
[解析]: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A不正确;只有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时,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如果是当期其他原因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不能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所以D不正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三、计算分析题
1.  某工业企业2006年12月31日以前对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2007年1月1日以后改为先进先出法,2007年1月1
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4000元,结存数量为4000吨,1月3日购入1000吨存货,单价4元,1月20日购入存货1000
吨,单价4.2元,1月5日发出存货1000吨,1月25日发出4000吨。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7年1月31日存货的账面金额(假设不对期初存货余额作追溯调整);
(2)计算由于改变计价方法对期末存货的影响金额。
[答案]:
(1)先进先出法计算该企业2007年1月31日
存货的账面金额=14000+(4×1000)+(4.2×1000)-(14000+4×1000)=4200(元),
即只剩1月20日采购的4.2×1000=4200(元)
(2)计算期末存货的影响金额。
如果继续采用加权平均法:
发出存货=5000×(14000+4×1000+4.2×1000)/(4000+1000+1000)=18500(元),
期末存货14000+4×1000+4.2×1000-18500=3700(元)。
由于改变计价方法对期末存货的影响金额=4200-3700=500(元),
即改变方法后,存货成本增加了500元。
2.  自2006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产品X,对生产X产品所需A材料的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A材料2006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6年
1.2.3月份各购入A材料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1200元、1400元、1500元。第二季度开始生产X产品共领用A材料60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26万元,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X产品有60%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06年底预计剩余X产品全部销售价格为58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所发生的税费为4万元,剩余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50万元。
要求计算:
(1)2006年末库存X产品的账面价值;
库存X产品成本=[(200×0.12+300×0.14+100×0.15)+26]×60%=64.2(万元)
库存X产品可变现净值=58-4=54(万元)
按照孰低原则,库存X产品的年末账面价值=54(万元)。
(2)2006年末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
库存A材料成本=(500-100)×0.15=60(万元)
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50(万元)
按照孰低原则,库存A材料的年末账面价值=50(万元)
(3)2006年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应计提的减值准备=(64.2-54)+(60-50)=20.2(万元)(期初两项存货的减值准备均为零)。
(4)假设2007年甲公司销售了上述X产品的50%共收到货款27万元,增值税款4.59万元已存入银行,另用银行存款支付有关销售费用2万元,写出相关会计处理分录。
〈1〉借:银行存款 31.59
贷:主营业务收入 2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59
〈2〉借:主营业务成本 27
存货跌价准备5.1 (减值准备合计10.2万元,等比例结转50%)
贷:库存商品 32.1
〈3〉借:销售费用 2
贷:银行存款2
3.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17%,所得税率33%。材料的核算采用实际成本计价,2006年6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2)接受某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5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双方确认的投入资本为58500元。
(3)盘盈原材料一批,同类市场价为75000元;月末经批准后转入损益。
(4)委托加工原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成本为1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消费税税率为10%,委托加工的原材料已收回,将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加工费和税金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5)月末结转本月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购入材料:
借: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应收账款  11 700
(2)接受投入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
贷:实收资本  58 500
(3)盘盈原材料:
〈1〉借:原材料  75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5 000
〈2〉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5 000
贷:管理费用  75 000
(4)委托加工材料: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150 000
贷:原材料  150 000
〈2〉支付加工费和相关税金: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原材料费用150 000+加工费10 000)÷(1-消费税率10%)
=177 777.78(元)
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77 777.78×10%=17 777.78(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应交消费税  17 777.78
贷:银行存款  (10 000+1700+17 777.78) 29 477.78
〈2〉收回加工物资时:
借:原材料  16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60 000 (150 000+10000)
(5)结转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4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4000
4.  甲公司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
(1) 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3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
(2) 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另6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290万元。库存商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5万元。
(3) 库存材料丙因改变生产结构,导致无法使用,准备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4) 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1600元。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2000元,每件一般售价为5000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500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答案]:
(1) 库存商品甲
可变现净值=380-10=370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
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2) 库存商品乙
〈1〉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3) 库存材料丙
可变现净值=110-5=105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 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4) 库存材料丁
有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4500×(1-10%)×8=32400
无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5000×(1-10%)×2=9000
有合同的A产品成本=1600×20/10×8+2000×8=41600
无合同的A产品成本=1600×20/10×2+2000×2=10400
由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都低于成本,说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均发生了减值。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500×(1-10%)×8-2000×8=16400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00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9200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0×(1-10%)×2-2000×2=5000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1600×(2/10)=6400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1400
故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106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6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60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投资中,不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是()。
A.  对子公司的投资
B.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
C.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没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D.  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没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答案]:  D
[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核算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和重大影响以下、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重大影响以下、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按金融工具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2.  甲公司2005年初对B公司投资,获得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并准备长期持有,对B公司无重大影响。当年5月4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4年现金股利40000元。2005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00元;2006年5月10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5年现金股利30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0元;2007年5月6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股利35000元,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000元。则A公司2007年应确认投资收益的数额为()元。
A.  5250
B.  3750
C.  3000
D.  5000
[答案]:  C
[解析]:  2005年冲减投资成本 =40000×15%=6000(元)
2006年恢复投资成本 =(70000-50000)×15%-6000 =-3000(元)
2007年冲减投资成本 =(105000-70000)×15%-3000 =2250(元)
2007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35000×15%-2250=3000(元)
3.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下列事项时,不能确认当期损益的是()。
A.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投资方确认应享有的份额
B.  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后分配的现金股利
C.  收到分派的股票股利
D.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处置收入大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答案]:  C
[解析]:  企业收到的股票股利,在股票未出售前属于未实现的增值,不能确认为收益。
4.  采用权益法核算,发生下列各事项时会引起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  被投资单位接受现金捐赠
B.  被投资单位接受实物捐赠
C.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D.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答案]:  D
[解析]:  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被投资单位接受现金捐赠、接受实物捐赠均计入营业外收入,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此时不做账务处理,投资账面价值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得的现金股利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投资双方均不做账务处理,所以投资账面价值不变。
5.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的有()。
A.  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B.  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C.  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
D.  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评估费用
[答案]:  B
[解析]: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该直接相关费用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也不包括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6.  A. 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A公司于20×1年7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该固定资产原值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7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B公司20×1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A公司由于该项投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  250
B.  50
C.  200
D.  500
[答案]:  C
[解析]: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在购买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其实就是公允价值,是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与其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5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
累计折旧 400
贷:固定资产 1500
营业外收入200
7.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或借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按其借方差额,依次借记会计科目为()。
A.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C.  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D.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股本
[答案]:  A
[解析]: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或借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为借方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依次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8.  2007年1月1日A公司将一项专利权转让给B公司,作为转让B公司持有的C公司80%的股权的合并对价。该无形资产原值为300万元,已累计摊销1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其公允价值为210万元。另发生评估费、律师咨询费等2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股权购买日C公司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50万元,负债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假定A公司、B公司、C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则A公司合并成本为()万元。
A.  360
B.  212
C.  202
D.  200
[答案]:  B
[解析]:  A公司合并成本=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费用=210+2=212(万元)。
9.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的科目是()。
A.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B.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C.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D.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答案]:  D
[解析]: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10.  出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比例结转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的会计科目是()。
A.  资本公积
B.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C.  投资收益
D.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答案]:  C
[解析]:  出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还应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比例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11.  2007年1月1日A公司取得B公司30%股权且具有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某项长期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A公司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B公司确认了20万元减值损失。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假设两个公司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同。则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万元。
A.  150
B.  144
C.  138
D.  162
[答案]:  C
[解析]:  A公司在确认投资收益时的调整为:应计提的减值为(120-60=60),补确认减值准备40万元,调整后的B公司净利润为500-40=460(万元)。所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60×30%=138(万元)。
12.  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作为()。
A.  长期股权投资
B.  交易性金融资产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  持有至到期投资
[答案]:  A
[解析]:  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如果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应作为金融资产(交易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3.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后,如果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应()。
A.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
B.  计入预计负债
C.  冲减长期应收款
D.  计入营业外支出
[答案]:  C
[解析]: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14.  甲公司和A公司同属一个集团,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其发行的普通股票500万股(面值为每股1元,市价为每股5元),取得A公司80%的普通股权,并准备长期持有。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3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甲公司取得A公司股份时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  500
B.  2500
C.  2400
D.  2560
[答案]:  C
[解析]:  应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400
贷:股本 5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900
15.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B.  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C.  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D.  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  A
[解析]: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16.  甲公司2007年4月1日与乙公司原投资者A公司签订协议,甲公司以存货和承担A公司的短期还贷义务换取A持有的乙公司股权,2007年7月1日合并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甲公司取得70%的份额。甲公司投出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增值税为170万元,账面成本800万元,承担归还贷款义务4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公司。甲公司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1400
B.  1260
C.  1570
D.  1117
[答案]:  C
[解析]:  合并成本=1000+170+400=1570(万元),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000×70%=1400(万元),因合并成本大于享有的份额,所以应确认为商誉170万元,但确认的商誉也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中。甲公司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570万元。
17.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B.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C.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既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也可以采用成本法核算
D.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公允价值核算
[答案]:  A
[解析]: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18.  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不属于企业合并),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小于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其金额应计入()。
A.  资本公积
B.  当期损益
C.  在会计上不确认
D.  投资成本
[答案]:  B
[解析]:  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9.  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100万股,每股购入价10元,另支付5万元相关费用,持有B公司40%的股份,按权益法核算该项投资。B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B公司董事会规定分别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其中,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作为流动负债处理)。在上述条件下,A公司于2007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假定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相等。)
A.  34
B.  38
C.  40
D.  36
[答案]:  B
[解析]: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1-5%)×40%=38(万元)。
20.  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
B.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控制的,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
C.  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
D.  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
[答案]:  B
[解析]:  控制仍采用成本法核算。
21.  关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按账面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
B.  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中
C.  股权转让日应以被转让股权的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给购买方为标志
D.  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有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应同时将其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答案]:  D
[解析]:  A中不是按账面价值,而是账面余额;B中是账面价值而非公允价值;C中条件不全。
二、多项选择题
1.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事项不会引起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发生变动的有()。
A.  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或发生亏损
B.  被投资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C.  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D.  投资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E.  被投资方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答案]:  BCD
[解析]:  选项BC,被投资企业提取盈余公积、宣告发放股票股利行为,均不影响其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发生变化,因此,投资企业就不存在权益法的调整问题,就不影响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户金额。选项D,投资企业计提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则减少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账务处理上并不直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即并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2.  下列各项中,构成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有()。
A.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手续费
B.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手续费
C.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发生的手续费
D.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E.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答案]:  BD
[解析]: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手续费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发生的手续费,从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中列支;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作为应收股利单独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3.  下列股权投资中,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有()。
A.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
B.  投资企业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C.  投资企业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D.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E.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答案]:  AD
[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规定,投资企业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选项E应作为金融资产核算,不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来处理。
4.  下列哪些条件可确认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A.  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B.  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
C.  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
D.  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20%或以上至50%的表决权资本
E.  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50%的表决权资本
[答案]:  ABCD
[解析]:  当投资企业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20%或以上至50%的表决权资本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此外,虽然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也应确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1)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2)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
(3)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
(4)依赖投资企业的技术资料等。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50%的表决权资本,属于控制。
5.  下列情形,属于控制的是()
A.  投资单位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B.  投资单位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的表决权资本
C.  投资单位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30%的表决权资本,投资单位与其他投资者达成协议,代表其他投资者在被投资单位的权益
D.  投资单位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40%的表决权资本,双方签定的投资协议规定,该投资单位可决定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
E.  投资单位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利机构的多数成员
[答案]:  ACDE
[解析]:  B中的情况,投资企业需要拥有实质控制权。
6.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以下业务的发生投资企业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A.  因被投资单位重大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而调整前期留存收益
B.  被投资单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C.  因被投资单位增加“其他资本公积”
D.  因被投资单位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E.  被投资单位以税前利润被亏
[答案]:  BDE
[解析]:  被投资单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被投资单位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和被投资单位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税前税后利润补亏等,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发生变动,所以投资企业不需要调整账面价值。
7.  在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时,在调整净利润时应主要考虑的事项有()。
A.  固定资产折旧额
B.  应收账款可收回额
C.  无形资产摊销额
D.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E.  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答案]:  ACE
[解析]:  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
8.  在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时,可以不调整净利润的情形主要有()。
A.  无法可靠确定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
B.  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较小
C.  净利润很小
D.  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
E.  管理层做出决议不需要调整
[答案]:  ABD
[解析]: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值损益与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但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1)无法可靠确定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
(2)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较小;
(3)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
9.  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下列事项中,投资企业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有()。
A.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B.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C.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
D.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E.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  AB
[解析]:  “选项C”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选项D和E”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10.  关于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B.  重大影响,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
C.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D.  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
E.  只有投资持股比例达到20%或以上,投资企业才能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答案]:  ACD
[解析]:  “选项B”属于控制。重大影响要考虑定性因素,即使持股比例未达到20%,也可能具有重大影响。
11.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B.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部分的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C.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D.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不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转入当期损益,应按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E.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其账面余额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答案]:  AB
[解析]: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计算分析题
1.  甲公司和丁公司同为南华集团公司子公司,甲公司20×7年至20×8年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资料如下:
(1)20×7年4月1日,甲公司以原价为20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的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
价,从丁公司取得其子公司A公司60%的普通股权。合并日A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000万元,可辨认净
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在企业合并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相关法律费用20万元,相关手续均已办理完毕。
(2)20×7年4月21日,A公司宣告分派20×6年度的现金股利200万元。
(3)20×7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20×6年度现金股利。
(4)20×7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其中1~3月份净利润为200万元)。
(5)20×8年4月25日,A公司宣告分派20×7年度的现金股利300万元。
(6)20×8年5月20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20×7年度现金股利。
要求:指出甲公司对该项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并且编制甲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甲公司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具体处理如下
20×7年度:
① 借:累计折旧 600
固定资产清理 1400
贷:固定资产 2000
②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1800 (3000×60%)
贷:固定资产清理1400
资本公积 400
借:管理费用20
贷:银行存款20
③ 借:应收股利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120
④ 借:银行存款 120
贷:应收股利 120
⑤ 20×8年度:
应冲减的成本=[(300+200)-(600-200)]×60%-120 =-60(万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60%-(-60) =240(万元)
借:应收股利 180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60
贷:投资收益 240
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应收股利180
2.  2003年1月2日A企业以6000万元投资于B公司,占B公司表决权的10%,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B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2003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150万元;2003年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2)2004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3年度的现金股利750万元;2004年实现净利润700万元;
(3)2005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4年度的现金股利600万元;2005年实现净利润550万元。
(4)2006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300万元。
要求:编制各年度有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1)2003年1月2日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2003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150万元
借:应收股利 150×10% 15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5
(2)2004年B公司宣告2003年度的现金股利750万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50+750)-600]×10%-15=15(万元)。
由于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正数,则说明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借:应收股利750×10% 75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5
投资收益60
(3)2005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4年度的现金股利600万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50+750+600)-(600+700)] ×10%-(15+15)=-10(万元)。
由于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10万元,则说明不但不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账面
余额,还应恢复已经冲减初始资本成本。
借:应收股利 600×10% 6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0
贷:投资收益70
(4)2006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300万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50+750+600+300)-(600+700+550)] ×10%-(15+15-10)
=-25(万元)
由于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负数,则说明不但不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还应恢复已经冲减初始资本成本,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20万元。
借:应收股利 300×10% 3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0
贷:投资收益 50
3.  华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公司)2007~2010年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7年11月1日,华夏公司与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华夏
公司收购甲公司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的30%,收购价格为270万元,收购价款于协议生效后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股权协议生效日为2007年12月31日,同日,上述股权转让过户手续办理完毕。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07年12月25日分别经华夏公司和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2)2008年1月1日,A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800万元,其中股本为4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
万元(均为200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3)2008年1月1日,A公司董事会提出2007年利润分配方案。该方案如下: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分配现金股利。对该方案进行会计处理后,A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仍为800万元,其中股本为4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盈余公积为3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70万元。
假定2008年1月1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假定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资产
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具重要性。
(4)2008年1月1日,华夏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收购股权价款270万元,并办理了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
(5)2008年5月1日,A公司股东大会通过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该分配方案如下: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
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
(6)2008年6月5日,华夏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7)2008年6月12日,A公司因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确认资本公积80万元。
(8)2008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9)2009年5月4日,A公司股东大会通过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该方案如下: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
积;不分配现金股利。
(10)2009年度,A公司发生净亏损200万元。
(11)2009年12月31日,华夏公司对A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72万元。
(12)2010年1月5日,华夏公司将其持有的A公司股份全部对外转让,转让价款250万元,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已办
妥,转让价款已存入银行。
假定华夏公司在转让股份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华夏公司上述经济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① 借:长期股权投资 270
贷:银行存款270
华夏公司初始投资成本270万元大于应享有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40万元(800×30%),华夏公司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 借:应收股利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③ 借:银行存款60
贷:应收股利 60
④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
⑤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
贷:投资收益 120
⑥ 借:投资收益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60
2007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270-60+24+120-60=294(万元),因可收回金额为272万元,
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22万元。
⑦ 借:资产减值损失 22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A公司22
⑧ 借:银行存款 25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A公司 22
投资收益 22
贷:长期股权投资 294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
贷:投资收益 24
4.  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以1035万元(含支付的相关费用1万元)购入B公司股票4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占B
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30%,A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
2007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300万元,
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2007年1月1日B公
司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50万元,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
法摊销。
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0万元。
2008年B公司发生亏损4000万元,2008年B公司增加资本公积100万元。
2009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52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和其他事项。
要求:完成A公司上述有关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1)2007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1035
贷:银行存款 1035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资本成本1035万元,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900万元
(3000×3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调整200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
B公司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200-(300-200)÷10-(100-50)÷5=180(万元)。
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80×30%=5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54
贷:投资收益54
(3)B公司提取盈余公积,A公司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4)B公司增加资本公积1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5)调整2008年B公司亏损。
B公司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的净亏损=4000+(300-200)÷10+(100-50)÷5=4020(万元)。
在调整亏损前,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035+54+30=1119(万元)。
当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投资企业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因此应调整的“损益调整”的数额为1119
万元,而不是1206万元(4020×30%)
借:投资收益 1119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119
备查登记中应记录未减记的长期股权投资87万元(1206-1119)。即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
(6)调整2009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
B公司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520-(300-200)÷10-(100-50)÷5=5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63 (500×30%-87)
贷:投资收益63
四、综合题
1.  A公司2007年~2009年有关投资业务如下:
(1)A公司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对D公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1250万元,占D公司表决权资本比例的80%,
并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1月1日D公司所有者权益4500万元。
(2)2007年2月6日D公司宣告分配2006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
(3)2007年3月6日收到现金股利。2007年D公司实现净利润为800万元。
(4)2008年4月16日D公司宣告分配2007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
(5)2008年5月6日收到现金股利。2008年D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6)2009年1月1日A公司以600万元的价格转让对D公司全部投资的50%,当日收到全部转让款。转让后A公司占D
公司表决权资本比例的40%,并对D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投资。假定取得转换时点被投资单位
各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7)2009年D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1)A公司2007年1月1日对D公司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 1250
贷:银行存款 1250
(2)2007年2月6日D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500×80%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 400
(3)2007年3月6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400
贷:应收股利 400
(4)2008年4月16日D公司宣告分配2007年度现金股利600万元
应收股利=600×80%=480(万元)
应冲减投资成本=[(500+600)-800] ×80%-400=-160(万元)
借:应收股利480
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160
贷:投资收益 640
(5)2008年5月6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480
贷:应收股利 480
(6)2009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505(1250-400+160)×50%
投资收益 95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500-500+800-600+1500=57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 1295 (4500×40%-50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95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 480(5700-4500)×4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80
(7)2009年D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1000×40%400
贷:投资收益 400
2.  港龙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港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港龙公司2006年~2009年与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6年9月2日,港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购买甲公司所持有的B企业40%的股权,购买价款为4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06年11月1日分别经港龙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甲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股权过户手续于2007年1月1日办理完毕;当日,港龙公司将全部价款支付给甲公司。港龙公司取得上述股权后对B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港龙公司与被合并方不存在关联关系。
2006年,B企业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2007年1月1日,B企业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2)2007年3月20日,B企业宣告发放2006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并于2007年4月20日实际发放。2007年度,B
企业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3)2008年12月,B企业因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后,增加资本公积300万元。
2008年度,B企业发生亏损1100万元。经调查,出现减值迹象,港龙公司预计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3650万元。
(4)2009年8月21日,港龙公司与C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所持有B企业4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C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有关条款如下:
① 股权转让协议在经港龙公司和C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② 股权转让的总价款为4500万元,协议生效日C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40%,协议生效后2个月内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40%,股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毕时支付其余20%的款项。
2009年9月30日,港龙公司和C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并批准了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当日,港龙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40%。2009年10月31日,港龙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40%。2009年12月31日,上述股权转让的过户手续办理完毕,收到支付的股权转让款20%。
2009年度,B企业实现净利润的情况如下:1~9月份实现净利润300万元;10月份实现净利润200万元;11~12月份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5)2009年3月4日,港龙公司与蓝星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银行存款600万元受让蓝星公司所持有A公司股权的50%。
上述协议于2009年4月5日经港龙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蓝星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涉及的股权变更手续于2009年8月1日完成,当日支付了全部股权转让款。港龙公司获得A公司股权后,在A公司董事会中拥有多数席位,A公司成为港龙公司的合营企业。2009年8月1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
2009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的情况如下:1~3月份实现净利润50万元;3~6月份实现净利润40万元;7~12月份每月实现净利润10万元。
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B企业和A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要求:
(1) 编制港龙公司2007年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港龙公司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于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假设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难以取得,不考虑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调整。
① 2007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000万元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600万元(9000×4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 3月20日B企业宣告发放2006年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B企业200(50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 200
③ 4月20日取得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收股利—B企业 200
④ 2007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损益调整)240
贷:投资收益 240 (600×40%)
⑤ 2007年12月31日
港龙公司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4000-200+240=4040(万元)。
(2) 编制港龙公司2008年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港龙公司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于20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① 确认被投资企业产生的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其他权益变动) 1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 (300×40%)
② 2008年确认投资损失:
借:投资收益 440 (110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损益调整) 440
③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
2008年12月31日港龙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前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4040+120-440=3720(万元),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65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7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70
2008年12月31日港龙公司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减值准备=3720-70=3650(万元)。
(3) 编制港龙公司2009年转让所持B企业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600(4500×80%)
贷:预收账款 3600
借:银行存款 900
预收账款 36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70
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损益调整) 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3800
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其他权益变动) 120
投资收益970
(4) 编制港龙公司2009年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 2009年8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投资成本) 600
贷:银行存款6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600万元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700万元(1400×50%),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投资成本)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② 2009年末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 25
贷:投资收益 25(50×50%)
(5) 计算港龙公司上述长期股权投资在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的金额。
对A公司的投资账面价值=600+100+25=725(万元);
对B公司的股权已转让,因此,港龙公司上述长期股权投资在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的金额为725
(万元)。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固定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企业接投资者投入设备一台,该设备需要安装。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为500000元,经评估确定的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450000元。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4000元;领用自产的产成品一批,实际成本为10000元,售价为24000元,该产品为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税率10%。本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安装完毕投入生产使用的该设备入账成本为()元。
A.  471 160
B.  521 160
C.  545 160
D.  495 160
[答案]:  A
[解析]:  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该设备的入账成本为:450000+4000×(1+17%)+10000+24000×(10%+17%)=471160(元)。
2.  A公司20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7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则A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1000
B.  906.62
C.  500
D.  943.40
[答案]:  B
[解析]: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现值)=500×(1+6%)-1+300×(1+6%)-2+200×(1+6%)-3=471.70+267.00+167.92=906.62(万元)。
3.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实际领用工程物资234万元(含增值税)。另外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账面价值为240万元,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260万元;发生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分别为130万元和18.2万元。假定该生产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622.2
B.  648.2
C.  666.4
D.  686.4
[答案]:  C
[解析]:  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234+240+260×17%+130+18.2=666.4(万元)。
4.  长江公司为一家制造性企业。2007年2月1日,购入了三套不同型号的数控机床ABC。长江公司共支付货款7800000元,增值税税额1326000元,保险费42000元。A机床在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甲种原材料30000元,已知该原材料适用17%增值税税率,另为A机床支付安装费50000元。已知ABC三台机床均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2926000元、3594800元、18392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设备入账价值为()。
A.  2 814 700
B.  2 819 800
C.  3 293 900
D.  3 001 100
[答案]:  C
[解析]:  A设备入账价值=(7 800 000+1 326 000+42 000)/(2 926 000+3 594 800+1 839 200)×2 926 000+30 000×(1+17%)+50 000=3 293 900(元)。
5.  如果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B.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C.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D.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
[答案]:  B
[解析]: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6.  2007年12月31日AS公司进行盘点,发生有一台使用中的机器设备未入账,该型号机器设备存在活跃市场,市场价格为750万元,该机器八成新。达到当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10%以上。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750万元
B.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350万元
C.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600万元
D.  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600万元
[答案]:  D
[解析]:  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750×80%=600(万元)。
7.  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还的与所购买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款,应当()。
A.  计入营业外收入
B.  冲减应交税费
C.  冲减固定资产的成本
D.  计入补贴收入
[答案]:  C
[解析]:  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还的与所购买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款,应当冲减固定资产的成本。
8.  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是指()。
A.  固定资产的原价
B.  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C.  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但不得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D.  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答案]:  B
[解析]:  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9.  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A.  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
B.  闲置的设备
C.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D.  经营租赁租入的设备
[答案]:  B
[解析]:  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使用,均应计提折旧。但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10.  2002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6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7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  90
B.  108
C.  120
D.  144
[答案]:  B
[解析]:  2006年年末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230-120×4=750(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应计提减值准备190万元。2007年折旧额=(560-20)/5=108(万元)。
11.  甲公司2006年6月19日购入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180万元,增值税额为30.6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2007年应提折旧额为()万元。
A.  65
B.  60
C.  55
D.  50
[答案]:  C
[解析]:  入账价值=180+30.6+1=211.6(万元);2007年应提折旧额=(211.6-1.6)×6/21×6/12+(211.6-1.6)×5/21×6/12=55(万元)。
12.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  200
B.  240
C.  300
D.  360
[答案]:  B
[解析]: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年折旧额的计算:第1年应计折旧额=1000×2÷5=400(万元)。第2年应计折旧额=(1000-400)×2÷5=240(万元)。
13.  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若该项固定资产在使用的第3年末,因技术陈旧等原因首次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其账面价值的10%,则该项固定资产在第3年末的账面价值为()元。
A.  14400
B.  15000
C.  16000
D.  18000
[答案]:  D
[解析]:  该项固定资产在第3年年末的净额=[80000-(80000-5000)×5/15-(80000-5000)×4/15-(80000-5000)×3/15]×(1-10%)=18000(元)。
14.  和平均年限法相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
A.  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B.  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
C.  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D.  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
[答案]:  A
[解析]:  和平均年限法相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计提初期的折旧费用加大,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15.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正确的有()。
A.  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B.  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  对于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D.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金额较小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其管理费用,金额较大时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答案]:  A
[解析]: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如对于融资租赁的固定固定资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净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16.  某企业为延长甲设备的使用寿命,2005年10月份对其进行改良,11月份完工,改良时发生相关支出共计32万元,估计能使甲设备延长使用寿命3年。根据2005年10月末的账面记录,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2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已使用两年,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若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则该企业2005年11月份改良后固定资产价值为()万元。
A.  182
B.  92
C.  150
D.  32
[答案]:  B
[解析]:  该企业2005年11月份改良后固定资产价值=(200-200/5×2-30)+32-(50/5×3)=92(万元)。
17.  某企业2002年12月15日购入并交付使用的设备,原价960万元,预计残值率为4%,采用平均年限法按8年计提折旧。该设备2006年12月31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24.2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其预计残值为15万元。2007年6月30日企业将该设备出售,出售时收取价款340万元存入银行,并以存款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则企业出售该设备应确认的净损失为()万元。
A.  10
B.  18
C.  32
D.  45
[答案]:  A
[解析]:  至2006年12月31日该设备累计计提折旧=[960×(1-4%)]÷8×4=460.8(万元)。 2007年该设备计提折旧=(960-460.8-124.2-15)÷4×1÷2=45(万元)。出售设备的净损失=(960-460.8-124.2-45)+20-340=10(万元)。
18.  关于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B.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
C.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企业应将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分别列示
D.  企业需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答案]:  C
[解析]: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企业应将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一起合并列示在“固定资产”项目中,但需要报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应通过“固定资产”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包括()。
A.  企业(航空)的高价周转件
B.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C.  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
D.  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购置的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设备
E.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已出租的建筑物
[答案]:  ACD
[解析]:  B选项,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E选项,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已出租的建筑物,记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2.  下列有关固定资产的特征和确认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出售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B.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C.  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D.  所有权是否转移,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到企业的惟一标志
E.  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确认固定资产的一项基本条件
[答案]:  BCE
[解析]: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不是用于出售的产品,如用于出售属于企业的存货而不是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否转移,不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到企业的惟一标志,在有些情况下,某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能够控制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这就意味着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到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该项固定资产予以确认,如融资租入资产。
3.  下列项目中,构成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有()。
A.  购买设备发生的运杂费
B.  接受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C.  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设备时支付的补价
D.  施工过程中盘亏工程物资的净损失
E.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
[答案]:  ABCDE
[解析]:  选项B,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相关税费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选项D,当工程物资发生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若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项目,本题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则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构成固定资产价值;选项E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4.  下列事项中,应对固定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有()。
A.  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维护
B.  企业通过对自有固定资产进行改良,符合资本化条件
C.  确定原暂估入账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
D.  企业通过对经营租入的设备进行改良,符合资本化条件
E.  盘亏固定资产
[答案]:  BCE
[解析]:  A选项,属于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D选项,企业通过对经营租入的设备进行改良,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5.  下列有关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表述,正确的有()。
A.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B.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C.  核电站核设施企业固定资产预计的弃置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D.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E.  自营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而形成的可供出售产品的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应冲减固定资产建造成本
[答案]:  ADE
[解析]:  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报经批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核电站核设施企业固定预计的弃置费用的现值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6.  下列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有()。
A.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B.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C.  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D.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E.  未提足折旧的季节性停用固定资产
[答案]:  BC
[解析]:  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此外,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未提足折旧的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应照提折旧。
7.  下列各项中,影响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的因素应包括()。
A.  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
B.  转让不动产应交纳的营业税
C.  毁损固定资产取得的赔款
D.  报废固定资产的原价
E.  转让不动产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答案]:  ABCDE
[解析]:  出售、转让、报废等减少固定资产属于固定资产清理范畴,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转让不动产应交纳的营业税、毁损固定资产取得的赔款、报废固定资产的原价、转让不动产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均影响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损益。
8.  期末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当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是()。
A.  计提管理部门不需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B.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C.  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运杂费
D.  管理部门设备发生的修理支出
E.  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改良支出
[答案]:  ABD
[解析]:  选项AD,均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影响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选项B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也影响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选项CE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当期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无直接关系。
9.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的有()。
A.  因出售厂房而缴纳的营业税
B.  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C.  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取得的赔款
D.  支付清理固定资产人员的工资
E.  转让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答案]:  ABD
[解析]:  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取得的赔款和转让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方。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若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B.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当包括为取得该项固定而交纳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费
C.  固定资产存在弃置义务的,应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D.  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E.  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购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答案]:  ABCDE
11.  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日常维护支出,可能计入的会计科目有()。
A.  长期待摊费用
B.  管理费用
C.  在建工程
D.  销售费用
E.  制造费用
[答案]:  BD
[解析]:  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日常维护支出,应予以费用化处理,计入发生当期损益,一般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也不得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处理。固定资产日常维护支出,若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意味着其已被计入资产成本,则与应予以费用化处理的原则相抵触。
12.  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B.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C.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D.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E.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答案]:  ABCD
[解析]: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三、计算分析题
1.  A公司属于核电站发电企业,2006年12月31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核设施,全部成本为90000万元,
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2007年1
月1日预计5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的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5000万元,且金额较大。
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基础确定的折现率为5%。
要求:
(1)编制2006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入账的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入账的金额=5000/(1+5%)50=436.02(万元)
借:固定资产90436.02 (90000+436.02)
贷:在建工程90000
预计负债436.02
(2) 编制2007年12月31日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利息费用=436.02×5%=21.80(万元)
借:财务费用 21.80
贷:预计负债 21.80
2.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率为17%。2001年2月购入设备一台,价款380万元,增值税64.60万元,运杂费
3.75万元,立即投入安装。安装中领用工程物资22.40万元;领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5万元;领用库存商品(应税
消费品)的实际成本为18万元,市场售价20万元(不含税),消费税税率10%。安装完毕投入使用,该设备预计使
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
要求:
(1)计算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成本。
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入账价值=380+64.60+3.75+22.40+5×1.17+18+20×17%+20×10%=500(万元)
(2)假定2001年4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2001年、2002年和2006年年折旧额;
2001年年折旧额=(500-20)÷5×8/12=64(万元)
2002年年折旧额=(500-20)÷5=96(万元)
2006年年折旧额=(500-20)÷5×4/12=32(万元)
(3)假定200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2001年、2002年和2006年年折旧额。
2001年年折旧额=(500-20)×5/15×3/12=40(万元)
2002年年折旧额=(500-20)×5/15×9/12+(500-20)× 4/15×3/12=152(万元)
2006年年折旧额=(500-20)×1/15×9/12=24(万元)
(4)假定2001年12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2002年~2006年年折旧额。
2002年年折旧额=500×2/5=200(万元)
2003年年折旧额=(500-20)×2/5=120(万元)
2004年年折旧额=(500-200-120)×2/5=72(万元)
2005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44(万元)
2006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44(万元)
(5)假定2001年3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2001年~2006年年折旧额。
2001年年折旧额=500×2/5×9/12=150(万元)
2002年年折旧额=500×2/5×3/12+(500-200)×2/5×9/12=140(万元)
2003年年折旧额=(500-200)×2/5×3/12+(500-200-120)×2/5×9/12=84(万元)
2004年年折旧额=(500-200-120)×2/5×3/12+(500-200-120-72-20)÷2×9/12=51(万元)
2005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44(万元)
2006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3/12=11(万元)
3.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为17%。2007年甲公司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相关业务的资料如下:
(1)1月10日,购进为工程准备的一批物资,价款为140万元,增值税为23.8万元。该批物资已验收入库,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1月20日,工程领用工程物资一批。所领用工程物资的成本为152.1万元。工程进入实体建造阶段。
(3)2月25日,由于水灾原因,造成建造中生产线的某一单位工程发生损毁。经测算,工程毁损部分的实际成本为17.5万元;毁损后残料变价收入为2.5万元,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确认的理赔款为5万元。残料变价收入和保险公司的理赔款已存入银行。
(4)3月16日,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20万元,应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万元。
(5)4月2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在建工程管理费和监理费16.5万元。
(6)除上述业务外,建造该生产线累计分配工程人员工资16万元,累计分配辅助生产费用7.5万元。
(7)4月30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3万元。假定甲公司对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于每年年末计提折旧。
(8)4月30日,剩余的成本为11.7万元的工程物资转为该公司的生产用原材料,其所含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假定:建造该生产线的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编制甲公司上述(1)~(6)和(8)项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事项(1)
借:工程物资163.8
贷:银行存款163.8
事项(2)
借:在建工程 152.1
贷:工程物资 152.1
事项(3)
借:银行存款 7.5
营业外支出10
贷:在建工程17.5
事项(4)
借:在建工程 23.4
贷:原材料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
事项(5)
借:在建工程 16.5
贷:银行存款 16.5
事项(6)
借:在建工程 23.5
贷:应付职工薪酬 16
生产成本 7.5
事项(8)
借:原材料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工程物资 11.7
(2)计算甲公司该生产线的建造成本。
该生产线的建造成本=152.1-17.5+23.4+16.5+23.5=198(万元)
(3)编制2007年4月30日甲公司该生产线交付使用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198
贷:在建工程 198
(4)计算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198×2÷5)×4÷12+(198-198×2÷5)×2÷5×8÷12=26.4+31.68=58.08(万元)
(5)编制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生产线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58.08
贷:累计折旧 58.08
四、综合题
1.  北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为注册地在北京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其2010~2014年与固
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0年10月10日,北方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为8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和保险费2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为10万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支付安装工人的工资为11.3万元。
该设备于2010年12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11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3)2012年9月30日,北方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
(4)2013年3月15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北方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62.5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改良后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
(5)2014年10月10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北方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1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2010年10月10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587 (500+85+2)
贷:银行存款 587
(2)编制设备安装及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23
贷:原材料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应付职工薪酬 11.3
借:固定资产 610
贷:在建工程610
(3)计算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610-10)/10=60(万元)
借:管理费用60
贷:累计折旧60
(4)计算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10-60)-460=9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0
(5)计算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60-10)/9×9/12=37.5(万元)
借:管理费用 37.5
贷:累计折旧 37.5
(6)编制2012年9月30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422.5
累计折旧 97.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0
贷:固定资产610
(7)编制2013年3月15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设备改良:
借:在建工程 62.5
贷:银行存款 62.5
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
借:固定资产 485
贷:在建工程 485
(8)计算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85-5)/8×10/12=50(万元)
(9)计算2014年10月10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处置时的账面价值=485-(485-5)/8×9/12-50=390(万元)
处置净损失=390+5-10-30=355(万元)
(10)编制2014年10月10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单位以万元表示)
借:固定资产清理 390
累计折旧 95
贷:固定资产485
借:银行存款 1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3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贷:银行存款5
借:营业外支出355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5
2.  淮河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有关资料如下:
(1)2004年8月6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9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63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25.29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363万元;支付安装费用615万元,支付安装工人的薪酬为72万元;假定不考虑其它相关税费。
(2)2004年9月8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年折旧额。
(3)2005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420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5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均不改变,但预计净残值变更为300万元。
(4)2006年4月30日,公司决定对现有设备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力能力。同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5)2006年5月1日,以出包方式进行改扩建,预付工程款1500万元,均通过银行结算。
(6)2006年6月30日,根据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款1560万元,差额通过银行结算。
(7)2006年7月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以银行存款支付200万元,试车形成的产品对外销售取得银行存款100万元。
(8)2006年7月31日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改按新的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同时对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不变仍然为300万元。
要求:
(1)编制固定资产安装及安装完毕的有关会计分录。
① 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输费等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3900+663+125.294688.29
贷:银行存款4688.29
② 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424.71
贷:原材料 36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1.71
③ 支付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615
贷:银行存款615
④ 支付安装工人薪酬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 72
贷:应付职工薪酬 72
⑤ 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4688.29+424.71+615+72 5800
贷:在建工程5800
(2)计算2004年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2004年折旧额=(5800-200)÷10×3/12=140(万元)
借:制造费用140
贷:累计折旧 140
(3)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2005年折旧额=(5800-200)÷10=560(万元)
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800-140-560)-4500=6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
(4)计算2006年更新改造前折旧额。
2006年折旧额=[(4500-300)/(10×12-3-12)]×4=160(万元)
(5)编制有关固定资产改扩建的会计分录。
〈1〉借:在建工程 4340
累计折旧 140+560+160 86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
贷:固定资产 5800
〈2〉借:预付账款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3〉借:在建工程1560
贷:银行存款60
预付账款1500
〈4〉借:在建工程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5〉借:银行存款 100
贷:在建工程 100
〈6〉借:固定资产 6000
贷:在建工程 6000
(6)计算2006年改建后应计提的折旧额。
2006年应计提的折旧额=(6000-300)×5/15×5/12=791.67(万元)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无形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  A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2007年初B公司以专利权一项对A公司投资,取得A公司10%的股权。该项专利权在B公司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投资各方协议确认的价值为600万元,资产与股权的登记手续已办妥。此项专利权是B公司在2003年初研究成功申请获得的,法律有效年限为15年。B公司和A公司合同投资期为8年,该项专利权估计受益期限为6年,则A公司2007年度应确认的无形资产摊销额为()万元。
A.  70
B.  75
C.  52.5
D.  100
[答案]:  D
[解析]:  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600万元,法律有效年限还剩11年,在6年、8年和11年三个可供选择的期限中,应按照6年时间摊销,平均每年应摊销100万元。则2007年度无形资产摊销额为100万元。
2.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  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B.  发生无形资产后续支出
C.  摊销无形资产
D.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
[答案]:  B
[解析]:  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摊销无形资产、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均会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无形资产后续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3.  甲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一项无形资产。该项无形资产系甲公司以360万元的价格购入,购 入时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为12年。转让时该无形资产已使用5年,转让该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税率为5%,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采用直线法摊销,甲公司转让该无形资产所获得的净收益为()万元。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  A
[解析]:  转让该无形资产所获得的净收益=200-(360-360÷10×5+200×5%)=10(万元)。
4.  甲公司2003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5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007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8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摊销年限不变。2008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500
B.  214
C.  200
D.  144
[答案]:  D
[解析]: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50(500-500/10×5)万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为70(250-180)万元;2008年无形资产年摊销额为36[(250-70)/5]万元,200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80-36=144(万元)。
5.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按被合并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基础
B.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净残值一般应视为零
C.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各期末也应进行减值测试
D.  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应按公允价值入账
[答案]:  C
[解析]: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期末如果发生了减值的迹象,就应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按其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期末没有发生减值迹象,则无需进行减值测试。
6.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的内容有()。
A.  专利权
B.  非专利技术
C.  土地使用权
D.  商誉
[答案]:  D
[解析]: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7.  A上市公司拟增发新股,甲公司以一项账面原值为450万元,已摊销75万元,公允价值为420万元的无形资产抵缴认购股款420万元,该无形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为420万元。2007年8月6日A公司收到该项无形资产,并办理完毕相关手续。A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2007年9月6日该项无形资产达到能够按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所必须的状态并正式投入生产产品相关的使用,则A公司2007年末摊销记入的借方会计科目是()。
A.  其他业务成本10.50万元
B.  资本公积15万元
C.  制造费用14万元
D.  管理费用12.5万元
[答案]:  C
[解析]:  由于A上市公司增发新股,A公司接受的该项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即抵缴新购股款420万元入账。由于用于产品相关的使用,记入制造费用借方科目的金额=420÷10×4/12=14(万元)。
8.  下列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B.  采用公允价值相对比例确定与其他资产一同购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无论无形资产的相对价值是否较大,还是相对价值较小,均应作为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分别核算
C.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D.  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无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分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确认为固定资产原价
[答案]:  B
[解析]:  采用公允价值相对比例确定与其他资产一同购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其前提为该项无形资产的相对价值是否较大。如果相对价值较小,则无须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而计入其他资产的成本中;如果相对价值较大,则必须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9.  A公司2007年2月购买一项专利技术,未支付价款;2007年3月支付全部价款;2007年4月开始进行该项专利技术的测试,2007年5月完成该专利技术测试任务,其达到能够按预定的方式使用所必须的状态。则无形资产的摊销期开始的月份为()。
A.  2月
B.  3月
C.  4月
D.  5月
[答案]:  D
[解析]:  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即其达到能够按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所必须的状态)开始至终止确认时止。
10.  下列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B.  购入但尚未投入使用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应进行摊销
C.  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全部转入营业外支出
D.  只有很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才能予以确认
[答案]:  B
[解析]: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11.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计入()。
A.  管理费用
B.  营业外支出
C.  资产减值损失
D.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答案]:  B
[解析]: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
12.  对出租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其摊销的价值应当计入()。
A.  管理费用
B.  其他业务成本
C.  营业外支出
D.  销售费用
[答案]:  B
[解析]:  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等;出租的无形资产,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价值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13.  A上市公司2007年1月8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6000000元,每年末付款3000000元,两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则A上市公司购买的商标权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600
B.  550.02
C.  300
D.  566.04
[答案]:  B
[解析]: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总价款的现值=300×(1+6%)-1+300×(1+6%)-2=283.02+267=550.02(万元)。
14.  下列项目中,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是()。
A.  企业自创商誉
B.  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
C.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D.  企业购入的专利权
[答案]:  D
[解析]: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5.  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入账。
A.  同类无形资产的价格
B.  该无形资产可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之和
C.  投资各方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
D.  投资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答案]:  C
[解析]: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入账。
16.  关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B.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C.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D.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  D
[解析]: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确认为无形资产。
17.  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丙公司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2008年和2009年末,丙公司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和3556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月摊销。丙公司于每年末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丙公司该项无形资产于2010年7月1日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3302
B.  3250
C.  4050
D.  4046
[答案]:  B
[解析]:  200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0-6000÷10×2=48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4000-4000÷8=35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3556万元,因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所以账面价值为3500万元;2010年7月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500-3500÷7÷2=3250(万元)。
18.  如果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
A.  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B.  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
C.  按适当比例划分计入当期损益和无形资产的金额
D.  由企业自行决定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无形资产
[答案]:  A
[解析]: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19.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应当计入()。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投资收益
D.  营业外收入
[答案]:  B
[解析]:  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损益应计入营业外收支。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事项中,可能影响当期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有()。
A.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B.  新技术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用
C.  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D.  接受其他单位捐赠的专利权
E.  摊销无形资产
[答案]:  ABCE
[解析]: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营业利润。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等),影响营业利润。出租无形资产收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影响营业利润。接受捐赠专利权,形成一项无形资产的同时增加营业外收入,不影响营业利润;摊销无形资产计入管理费用或其他业务成本的,影响营业利润。
2.  下列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有()。
A.  企业自创的商誉
B.  有偿取得的经营特许权
C.  有偿取得的高速公路15年的收费权
D.  国家无偿划拨给企业的土地使用权
E.  企业研发专利权发生的研究费用
[答案]:  BC
[解析]:  商誉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国家无偿划拨给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能作无形资产核算;企业研发专利权发生的研究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  下列表述中,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正确的是()。
A.  无形资产的出租收入应当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B.  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按直线法摊销
C.  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D.  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E.  无形资产均应按期进行摊销
[答案]:  BCDE
[解析]:  无形资产应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开始摊销,摊销方法的选择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采用直线法摊销。发生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仅仅是为了确保已确认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预定的经济利益,因而应当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不增加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研究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支出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应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摊销,但至少每年末应进行一次减值测试。
4.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正确的说法有()。
A.  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账面价值确定其成本
B.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定无形资产的成本
C.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按被合并企业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为取得时的初始成本
D.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E.  通过延期支付价款方式购入的无形资产,应按所取得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计量其成本,现值和应付价款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在付款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
[答案]:  BCDE
[解析]:  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确定其成本;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5.  有关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其正确表述是()。
A.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B.  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按照10年摊销
C.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D.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E.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答案]:  ACDE
[解析]:  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6.  企业内部开发项目发生的开发支出,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有()。
A.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B.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C.  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D.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E.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答案]:  ABCDE
[解析]:  教材P137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条件。
7.  企业确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  该资产通常的产品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的信息
B.  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估计
C.  以该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
D.  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采取的行动
E.  为维持该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预期的维护支出,以及企业预计支付有关支出的能力
[答案]:  ABCDE
[解析]:  教材P139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8.  下列有关无形资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即使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
B.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C.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D.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E.  内部开发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的支出可调整重新资本化
[答案]:  CD
[解析]: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内部开发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
9.  对于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摊销
B.  企业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的次月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摊销无形资产
C.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
D.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方法
E.  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应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
[答案]:  ACDE
[解析]: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10.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不同点表现为()。
A.  目标不同
B.  方法不同
C.  对象不同
D.  风险不同
E.  结果不同
[答案]:  ACDE
[解析]:  教材P136,共有四个不同点。A选项目标不同。研究阶段一般目标不具体,不具有针对性;而开发阶段多是针对具体目标、产品、工艺等。C选项对象不同。研究阶段一般很难具体化到特定项目上;而开发阶段往往形成对象化的成果。D选项风险不同。研究阶段的成功概率很难判断,一般成功率很低,风险比较大;而开发阶段的成功率较高、风险相对较小。E选项结果不同。研究阶段的结果多是研究报告等基础性成果;而开发阶段的结果多是具体的新技术、新产品等。
11.  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的有()。
A.  无形资产的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
B.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C.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D.  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极小可能流入企业
E.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两个条件
[答案]:  ACD
[解析]:  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2.  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  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B.  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C.  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D.  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E.  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可能费用化,也可能资本化
[答案]:  BCDE
[解析]:  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13.  下列条件符合无形资产可辨认性标准的是()。
A.  能够从企业中分离出来
B.  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C.  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D.  这些合同性权利等必须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答案]:  ABC
[解析]:  符合无形资产可辨认性标准之一的是: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三、计算分析题
1.  未来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未来公司)有关无形资产的业务如下:
(1)未来公司2006年初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200万元、人工工资100万元,以及支付的其他费用150万元,共计4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2006年末专利技术获得成功,达到预定用途。对于该项专利权,法律上规定其有效年限为12年,未来公司估计该专利权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并计划采用直线法摊销该项无形资产。
(2)2008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发生不利变化,致使该专利权发生减值,未来公司预计其可收回的金额为160万元。
(3)2009年4月20日未来公司出售该专利权,收到价款120万元,已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要求:
(1)编制未来股份公司2006年度有关研究开发专利权会计分录;
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 500 000
—资本化支出 3 000 000
贷:原材料2 0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1 000 000
银行存款 1 500 000
年末,专利权获得成功时:
借:管理费用 1 500 000
无形资产 3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 500 000
—资本化支出 3 000 000
(2)编制未来公司2007年摊销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假定按年摊销)。
2007年度摊销无形资产300÷10=30(万元)
借:管理费用 300 000
贷:累计摊销 300 000
(3)编制甲公司2008年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30×2-30×1/12=237.5(万元)
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37.5-160=77.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75 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75 000
(4)编制甲公司2009年处理该无形资产相关分录。
2009年度(1~3月)摊销无形资产160÷8×3/12=5(万元)
借:管理费用 50 000
贷:累计摊销 50 000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75 000
累计摊销675 000
营业外支出—处置无形资产损失 410 000
贷:无形资产 3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60 000
2.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7~2012年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7年9月12日,以银行存款45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其中相关税费为10万元。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2)2010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05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3)2011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8万元,调整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4)2012年6月16日,将该无形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价款150万元并收存银行,营业税率为5%。
要求:根据上面的业务,写出无形资产具体的计算过程,并做出相关会计处理。
(1)购入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450
贷:银行存款 450
2007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15 (450÷10×4÷12)
贷:累计摊销 15
(2)2010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450-15-(450/10)×3=300(万元)。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00-205=9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95
(3)计提减值:
① 2011年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 30.75 [205÷(10×12-4-3×12)×12]
贷:累计摊销30.75
② 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1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05-30.75=174.25(万元)。
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68(万元)。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74.25-68=106.2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2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6.25
(4)出售:
① 2012年1~5月,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额=[68÷(10×12-4-4×12)]×5=5(万元)。
2012年5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450÷10)×(4÷12)+(450÷10)×3+[205÷(10×12-4-3×12)]×12+[68÷(10×12-4-4×12)]×5
=15+135+30.75+5=185.75(万元)。
② 编制该无形资产出售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50
累计摊销185.7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1.25
贷:无形资产4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7.5 (150×5%)
营业外收入 79.5
3.  2001年1月1日,甲企业外购A无形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00万元。该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年限为5年。2002年12月31日,由于与A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致使A无形资产发生价值减值。甲企业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8万元。 2004年12月31日,甲企业发现,导致A无形资产在2002年发生减值损失的不利经济因素已全部消失,且此时估计A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
要求:编制从无形资产购入到无形资产使用期满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以万元表示)
(1)2001年1月1日购入:
借:无形资产 100
贷:银行存款100
(2)2001年摊销:
借:管理费用 20
贷:累计摊销 20
(3)2002年摊销:
借:管理费用 20
贷:累计摊销 20
(4)2002年计提减值准备:
200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为60万元,甲企业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8万元,该无形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4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42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2
(5)2003年摊销:
2003年1月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万元,在剩余3年内每年摊销6万元。
借:管理费用 6
贷:累计摊销 6
(6)2004年摊销:
借:管理费用 6
贷:累计摊销 6
(7)2004年12月31日:
200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22万元,不用计提减值准备,但也不能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2005年摊销:
借:管理费用6
贷:累计摊销 6
(9)2005年12月31日转销无形资产和相关减值准备的余额: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2
累计摊销58
贷:无形资产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4: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A.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作为存货的商品房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
B.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饭店
C.  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D.  企业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房地产
[答案]:  B
[解析]: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饭店,其经营目的主要是通过提提供客房服务赚取服务收入,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2.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劳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B.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劳务在整个协议中重大的,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C.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劳务,无论在整个协议中是否重大,均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D.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劳务,无论在整个协议中是否重大,均不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答案]:  A
[解析]:  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比如,企业将办公楼出租并向承租人提供保安、维修等辅助服务。相关提供劳务比例重大时,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3.  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初始计量时,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A.  无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还是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均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B.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时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C.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D.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答案]:  B
[解析]:  无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还是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均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4.  某企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07年1月1日购入一幢建筑物用于出租。该建筑物的成本为51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508万元。2007年6月30日应做的会计处理为()。
A.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B.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C.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
[答案]:  D
[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本题中公允价值508万元低于账面余额510万元,所以应该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注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5.  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正确的说法是()。
A.  企业只能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B.  企业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可以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模式
C.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D.  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的,也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答案]:  C
[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所以A不正确;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所以B不正确;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所以D不正确。
6.  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的是()。
A.  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B.  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余额
C.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
D.  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答案]:  C
[解析]:  选项AB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选项D计入资本公积,只有选项C将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当期损益。
7.  甲公司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固定资产,转换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300万元,转换日之前“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余额为20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借方余额为200万元,则转换日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  2100
B.  2000
C.  2200
D.  2300
[答案]:  D
[解析]: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转入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2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000
—公允价值变动2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8.  乙房地产开发商于2007年5月,将作为存货的商品房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商品房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该项房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70万元,则转换日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金额是()万元。
A.  0
B.  80
C.  10
D.  70
[答案]:  C
[解析]: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70
存货跌价准备 2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贷:开发产品 100
9.  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时,其差额计入的科目是()。
A.  营业外支出
B.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  投资收益
D.  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  B
[解析]:  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当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远洋公司的注册地是北京。远洋公司将一栋商业大楼出租给黄河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2007年1月1日,由于北京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远洋公司决定对该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大楼原价60000000元,已计提折旧30000000元,计提减值准备5000000元,当日该大楼的公允价值为70000000元。远洋公司按净利润的15%计提盈余公积。远洋公司由此形成的未分配利润是()万元。
A.  3825
B.  4500
C.  675
D.  1000
[答案]:  A
[解析]:  远洋公司所做会计分录是:
借:投资性房地产-某商业大楼(成本)70 0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30 0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5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某商业大楼 60 000 000
盈余公积6 750 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8 250 000
11.  甲公司将一幢自用的厂房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该厂房的账面原值为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转换当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480万元。则该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后“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账面余额为()万元。
A.  480
B.  500
C.  600
D.  1000
[答案]:  D
[解析]:  在成本模式下,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12.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也应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按期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B.  投资性房地产存在减值现象的,应当按资产减值有关规定,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C.  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
D.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
[答案]:  C
[解析]:  A项,应是借记“其他业务成本”;B项,这是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情况,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时不这样处理;D项,应是按实际成本计入借方。
13.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的科目是()。
A.  营业外收入
B.  投资收益
C.  利润分配
D.  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  D
[解析]: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余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同时,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记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14.  企业处置一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实际收到的金额为1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其中成本为7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万元。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是由自用房地产转换的,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净收益为()万元。
A.  30
B.  20
C.  40
D.  10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中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的金额为110(含实际收到的金额和在处置时将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10万元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的部分)万元,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为80万元,所以处置净收益为110-80=30(万元)。注意:这里在计算时不要考虑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的10万元,因为题目问的是处置净收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的10万元不影响处置净收益。
15.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在成本模式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B.  应当将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C.  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将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D.  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将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答案]:  A
[解析]: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下列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A.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B.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
C.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D.  自用房地产
E.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答案]:  AC
[解析]: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也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产、地产和机器设备等
B.  已出租的建筑物是企业拥有产权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包括自行建造完成后用于出 租的房地产
C.  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D.  一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即使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也不可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E.  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建筑物,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答案]:  BC
[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不包括机器设备;一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建筑物,不属于已出租的建筑物,从租赁开始日起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3.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外购的房地产,如果在购入时就计划将用于出租,则应在购入时就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加以确认
B.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C.  只要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就应确认投资性房地产
D.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不满足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E.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
[答案]:  BDE
[解析]:  外购的房地产,只有在购入的同时开始出租,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加以确认,否则应当先作为固定资产加以确认,直至租赁期开始日才能从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4.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是()。
A.  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  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C.  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D.  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E.  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能够可靠计量
[答案]:  BC
[解析]:  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选项A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选项D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选项E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能够可靠计量,属于收入确认的条件。
5.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日确定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其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B.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C.  作为自用的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D.  作为自用的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E.  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用于资本增值,其转换日为土地使用权增值的日期
[答案]:  ABCD
[解析]:  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用于资本增值,其转换日为企业停止将该项土地使用权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且管理当局作出房地产转换决议的日期。
6.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后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B.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C.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账面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D.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账面价值计价
E.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
[答案]:  ABE
[解析]: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7.  下列各项中,应该计入一般企业其他业务收入的有()。
A.  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收入
B.  出租建筑物的租金收入
C.  出售自用房屋的收入
D.  将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予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
E.  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
[答案]:  ABDE
[解析]: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出售自用房地产的收入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在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转入其他业务收入中。
8.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表述正确有()。
A.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C.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或摊销,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经减值测试后确定发生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E.  如果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转回
[答案]:  ABCD
[解析]:  如果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不得转回。
9.  下列关于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  应该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入账
B.  “存货跌价准备”应转入“投资性房地产跌价准备”
C.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D.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E.  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应转入当期的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  ACDE
[解析]: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10.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B.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当日的账面价值计量
C.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和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E.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答案]:  AC
[解析]: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三、计算分析题
1.  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营业税率为5%。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1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将自用的职工餐厅出租给乙公司,租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500万元,于年初收取,2007年1月1日为租赁期开始日,2009年12月31日到期。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3000万元,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2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各年1月1日均收到租金。
(2)2007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
(3)2008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
(4)2009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700万元。
(5)2009年12月31日租赁协议到期,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协议,将该职工餐厅出售给乙公司,价款为3000万元。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日转换日转换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职工餐厅(成本) 900
累计折旧 2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贷:固定资产 3000
(2)编制2007年1月1日收到租金和有关营业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00×5%2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5
(3)编制2007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职工餐厅(公允价值变动) 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
(4)编制2008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职工餐厅(公允价值变动)6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0
(5)编制2009年12月31日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职工餐厅(公允价值变动)100
借: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1700
贷:投资性房地产—职工餐厅(成本) 900
投资性房地产—职工餐厅(公允价值变动)800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700
2.  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除增
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乙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乙公司有关房地产的相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乙公司自行建造办公大楼。在建设期间,乙公司购进为工程准备的一批物资,价款为1400万元,增值税为238万元。该批物资已验收入库,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批物资全部用于办公楼工程项目。乙公司为建造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库存商品一批,成本160万元,计税价格200万元,另支付在建工程人员薪酬362万元。
(2)2007年8月,该办公楼的建设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9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3)2008年12月,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租赁协议,将该办公大楼经营租赁给丙公司,租赁期为10年,年租金为240万元,租金于每年年末结清。租赁期开始日为2009年1月1日。
(4)与该办公大楼同类的房地产在2009年年初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2009年年末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400万元。
(5)2010年1月,乙公司与丙公司达成协议并办理过户手续,以2500万元的价格将该项办公大楼转让给丙公司,全部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要求:(单位为万元)
(1)编制乙公司自行建造办公大楼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工程物资1638
贷:银行存款 1638
借:在建工程 1638
贷:工程物资1638
借:在建工程 556
贷:库存商品 1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应付职工薪酬362
借:固定资产2194
贷:在建工程 2194
(2)计算乙公司该项办公大楼2008年年末累计折旧的金额。
2008年年末累计折旧的金额=(2194-94)÷20×(4+12)÷12=140(万元)
(3)编制乙公司将该项办公大楼停止自用改为出租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200
累计折旧 140
贷:固定资产 2194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46
(4)编制乙公司该项办公大楼有关2009年末后续计量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5)编制乙公司该项办公大楼有关2009年租金收入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40
(6)编制乙公司2010年处置该项办公大楼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4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2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46
贷:其他业务收入146
3.  丙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将一建筑物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租期为3年,每年
12月31日收取租金150万元,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8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0万元,
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公允价值为2010万元,丙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2008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0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95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65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71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65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7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假定转换后建筑物的折旧
方法、预计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未发生变化。
2011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4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560万元。
2012年1月5日丙公司将该建筑物对外出售,收到1520万元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丙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1)200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2800
累计折旧 5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0
贷:固定资产 2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00
(2)200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1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20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
2008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2800-600-300=19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2000万元,
按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3)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150
贷:其他业务收入15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 (1900÷19)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
2009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2800-700-300=18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71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9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90
(4)2010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1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
借:其他业务成本 95 (1710÷18)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 95
2010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710-95=161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700万元,按规定,
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借:固定资产2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795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9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800
累计折旧79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90
(5)2011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95 (1615÷17)
贷:累计折旧95
2011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615-95=15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560万元,按规定,计
提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6)2012年1月5日:
2012年1月计提折旧=1520÷16×1/12=7.92(万元)
借:管理费用7.92
贷:累计折旧 7.92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12.08
累计折旧 897.92
固定减值准备 390
贷:固定资产2800
借:银行存款 15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12.08
营业外收入 7.92
4.  丁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营业税税率为5%。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2月丁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栋写字楼,价款为51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为1000万元,丁公司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40年,写字楼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土地使用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0年,土地使用权相关手续于2007年1月1日办理完毕。写字楼和土地使用权的预计净残值为零,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和摊销。假定按年计提折旧和进行摊销。
(2)2007年1月丁公司与B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将该写字楼整体出租给B公司,租期为3年,年租金为2000万元,每年年初支付。
(3)租赁期满后,将写字楼转为自用办公楼。
要求:
(1)编制2006年12月购入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 51000
贷:银行存款 51000
(2)编制收到租金及有关营业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
(3)编制按年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和进行摊销的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成本 127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250 (50000÷4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20(1000÷50)
(4)编制有关租赁期满后,将写字楼转为自用办公楼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50000
无形资产 1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750 (1250×3)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60(20×3)
贷:累计折旧3750
累计摊销 60
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51000
5.  远洋公司于2007年7月1日,远洋公司开始对一生产用厂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厂房的原价为2000万元,已计
提折旧2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
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4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00万元,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发生改扩
建人员薪酬5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66万元。
该厂房于2007年12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厂房采用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预计尚
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
2009年12月10日,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停产,远洋公司决定将上述厂房以经营租赁方式对外出租,租赁期为2年,
每年末收取租金,每年租金为180万元,起租日为2009年12月31日,到期日为2011年12月31日,对租出的投资
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租出后,该厂房仍按原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
要求:
(1)计算厂房改扩建后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1700
累计折旧 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
贷:固定资产2000
借:在建工程 750
贷:工程物资 400
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
应付职工薪酬 50
银行存款 66
借:固定资产2450
贷:在建工程 2450
(2)计算2008年厂房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2008年厂房计提的折旧额=2450×2/8=612.5万元
借:制造费用 612.5
贷:累计折旧612.5
(3)编制2009年12月31日租出厂房业务的会计发录;
2009年厂房计提的折旧额=(2450-612.5)×2/8=459.375万元
2009年12月31日厂房的账面价值=2450-612.5-459.375=1378.125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 2450
累计折旧1071.875
贷:固定资产24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071.875
(4)编制2010年12月31日收到租金、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当年计提折旧=(2450-612.5-459.375)×2/8=344.53125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344.53125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44.531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7:03 , Processed in 0.1167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