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1|回复: 4

《南方周末》挑战禁区介绍你所不知道的香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 1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地官方传媒藉香港回归10周年铺天盖地高呼香港融入内地之际,被誉为中国报业改革先驱的广东《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辖下的《南方周末》周刊,却以间接隐晦的方式,突破内地舆论禁区,凸显香港本色,谈香港的F**活动、侧写维园六*烛光集会,暗示官商勾结阴影下的“香港梦”虽或幻灭,但港人引以为傲的言论自由、政治包容以及法治精神,仍然存在,仍令内地居民为之感到震荡。

本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南周》客观报道做法,值得肯定,反映广东传媒敢于突破禁区、寻求新闻的新空间。他指出,有关做法在内地传媒并不罕见,反映广东传媒以擦边球方式,提高报道空间及底线,做法值得肯定。

描写法**派单张场面

最新一期的《南周》以“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规则大于潜规则”为题,介绍香港“不为内地人所知的一面”。文章开首就写在内地被定性为邪的法**:“一出红磡火车站,就会看见一大堆标语,看得初到香港的内地人胆战心惊。在天星码头,也会有人向你散发海报、小册子。在香港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在内地鲜见的异议人士。”文中虽未点明这些异见人士是法**学员,但曾到香港的内地人一看,自会心领神会。

至于六*周年集会,文章是这样写的:“六月的第一个周一……于是出了铜锣湾的地铁口,就有立法会议员高举‘咪’卖力地推介自己的理念,周围各种政党或社团在热情高涨地进行募捐。”文章虽只谈六*集会前的外围气氛,但从日期、从地点、从议员“嗌咪”,维园六*烛光集会呼之欲出。

正当内地传媒吹捧香港经济高度自由,香港经济持续向好之际。《南周》却引述香港文化人梁文道称,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成功的“香港梦”,连香港人也认为,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士司机也会骂李嘉诚,是混蛋,搞垄断,官商勾结。香港人过去觉得有钱人是靠他自己,现在也出现了仇富心态。”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规则大于潜规则 平民化的市政大厦

1987年有一个叫艾敬的沈阳女歌手,曾经唱了一首很火的歌曲《我的1997》,“他可以来沈阳,我不能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等歌词当时在内地耳熟能详。然而这首歌传唱到香港后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如果13亿内地人都可以随便到香港,香港秩序会不会乱啊。

香港回归中国已经10年了,从2003年“自由行”开始,也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来到香港,然而即便是如我这般多次踏足港九大地的内地人,仍然会不时有文化休克的感觉。

一出红磡火车站,就会看见一大堆标语,看得初到香港的内地人胆战心惊。在天星码头,也会有人向你散发海报、小册子。在香港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在内地鲜见的异议人士。这证明香港是享有言论自由的,你只发表政治意见,不搞行动颠覆,香港是可以无视你的存在的。

除了这些表面的“西洋镜”,如果仔细体味,还会有很多进一步的深层震动。

这次来到香港的第一天,由内地来到香港大学做研究学者的南方周末前总编钱钢请我们到一处能体现“香港特色”的大厦吃饭。

那处大厦竟然叫“市政大厦”。然而却没有任何公务员在这办公。这是政府用公帑提供完善设施以服务该区域市民的大厦。

香港18个区,每个区根据面积大小和发展程度均有几座这样的“市政大厦”,格局也大抵相似:底层是一个菜市场和杂货市场,从鸡鸭鱼肉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楼上还会有一层“大排档”, 众多餐铺汇聚在一起。

后来还参观了另一处耗资逾4亿港元建筑的市政大厦,这座大厦获得了香港建筑师学会的优异奖。除了上述街市,还有现代化的全天候攀石墙、健身室、游泳池等多项文娱设施,有免费供放学后的孩子来做作业的“修习室”;还有公共图书馆。收费的娱乐设施也很便宜,问了一下,一个羽毛球场地一小时才30港元,比北京、上海的同类场地要便宜。

另一方面,市政大厦并不会因为其服务普通市民的性质而显得低档和无秩序。豪华谈不上,但至少现代化、干净、安静。很难想象,在内地除了标志性建筑或者豪华政府大楼,政府会那么花大力气去建设那么多漂亮现代的“便民设施”。

钱钢说,到香港不能靠原来的判断来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这个市政大厦就是标准的社会主义啊。

规则大于潜规则

香港人遵守规则是出了名的。即便在双休日的高峰期,市政大厦的游泳池中也不会有拥挤而混乱的感觉,因为香港人在水里也“排队”:泳池拉开了几条泳绳,不仅有“快游池”、“慢游池”,还有“循环池”,不管大人孩子,就如同在路上那样遵守交通规则——沿着泳绳边左去右来,首尾衔接,循环往复。

驻港部队的军车也许是中国最遵守交通规则的军车了,这些开着“ZG”牌照的军车司机可能一句粤语都不会说,在他们第一次驾车进入香港之前,就已经背熟了香港的交通法规。熟悉香港的每一条交通干线,对香港近200种交通标志滚瓜烂熟。

以前英国军车享有“隧道内执勤免费通行”的权力,解放军放弃了,让香港的规则变得更纯粹。

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曹景行曾说起一件事,2000年年初,一位开货柜车的老兵在香港超速行驶,香港警察给驻军寄去一张罚单,上级立即收回他的“往来香港特别通行证”,停止驾车半年。

凤凰卫视的另一位名嘴梁文道跟我们聊天的时候则抱怨香港新颁布的不准在所有室内场所抽烟的规定,让他这杆老烟枪非常憋屈。

但是抱怨归抱怨,一旦新规定立法通过,香港人都会遵守。连记者住的宾馆都会在房间里贴出禁止吸烟的标志,香港一些露天的公共场所也被辟为禁止吸烟区。比如维多利亚公园,一次万人活动过后,我看到偌大一块场地果然没有一个烟头,实在让人感慨。

这一切,是因为在香港,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媒体和市民都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规则是一种制度性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里,规则大于潜规则,扼杀潜规则于摇篮之中,使潜规则没有生存的土壤,遑论非规则。

这次去香港之前,我做过重庆“最牛钉子户”的报道,香港的记者朋友看到过报道自然就讨论起来,之后就说起香港的一起曾经轰动一时的“钉子户事件”。

奇怪的是,当时内地媒体讨论了诸多日本、德国、英国的钉子户,偏偏遗漏了近水楼台更可资比照的香港。

后来我专门查了一下当时的报道,更加称奇:

香港一位八旬农妇与女儿挑战香港的地产大鳄李兆基名下的恒基集团,为一块位于新界大埔翡翠花园邻近,面积有12万平方英尺(一平方英尺约为1/10平方米)的土地,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地行动。结果2006年1月5日,香港终审法院裁定作为香港真正的草根阶层的农妇母女胜诉,并没有给地产大鳄留下任何一点特别的情面。

一方是人微言轻的老妪,一方是财大气粗富可敌城的地产大鳄,我很难想象,将这一事件搬到内地会是什么结果。在重庆,我看到了太多的从全国各地赶来寻找媒体帮助的“钉子户”和失地农民,在香港,没有人上访,也没有人会哭着把上诉材料塞到记者手里。

两极分化和福利保障

香港的贫富差距之大同样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内地来港走马观花的游客会注意香港的门脸——或者在太平山顶俯瞰灯火璀璨的港岛,或者在中环大道仰望中银大厦的瑰丽,但没有人会看到深水踄街上那些神情困顿的失业工人、观塘和元朗那些可能从没去过中环的新移民,700万香港人中有11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2004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发表了一份报告,将全港200万居民分为10组,收入最低的组别人口占到112万,平均月收入2977港元)

在今年香港特首的竞选宣言中,两位竞选者均承诺要解决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曾荫权还称之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凤凰卫视梁文道说,10年前,李嘉诚叫李超人,是我们的偶像,代表着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成功的“香港梦”。而现在,出租车司机也会骂李嘉诚是混蛋,搞垄断,官商勾结。香港人过去觉得有钱人有钱是靠他自己,现在也出现了仇富心理。

他认为,回归前后,为了香港保持经济活力,更多注重的是商人的利益,忽略了中产阶级和普通人。比如说800人的选举人团多是商人出身,垄断了香港的经济资源,现在又垄断了政治资源,原来的殖民统治中的这部分被保留了,港督执政的时候也是考虑这批商人的利益。

这其中既有值得吸取的教训,也有可资借鉴的经验。

但香港在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环境中,仍然提供给穷人有尊严的生存下去的制度保障。除了公屋制度,还有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等。避免了社会的不稳定。

香港的公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它保障穷人的基本住房权利,使得他们有机会从底层社会发展到上流社会。曾经主管公屋的香港房委会主席叶国谦说他自己小的时候一家七口人,住在不足20平米的房间中,叠床架屋,三叠床。

现任律政司司长黄仁龙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香港有一半居民不进入商品房市场,而是存身于政府提供的房屋中,比如公屋、廉租房,其中,占总人口30%以上的穷人住在“公屋”里。

“公屋”从外表上看很像封闭的大厂房,只是比厂房更高,一般都有近二十层。“公屋”因为由政府统一建造,一般只分大、中、小三种号型:大号的有20平方米出头;中号的16.5平方米;小号的只有10平方米左右。一些三代同堂甚至8口之家就住在这样的逼仄空间内。

叶国谦当房委会主席的时候,每周都有一天要从早上8点半讨论到下午2点,“一年批五六万单位,高峰期7万,现在是2万多。”

这样的保障制度甚至吸引了内地人来香港当穷人。

今年1月份我到香港采访“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现象,在入境处办理申请延期的窗口看到了内地孕妇排队的长龙。

来自广州增城的黄广大夫妇的孩子一出生就享受到香港的医疗福利。“小孩出生后身体不好,医院很负责任,不让他出院,两个白天三个晚上,才交了150港元。要是我们内地人在香港这样生病就是7500港元。”

各种福利制度还将伴随着他儿子的成长:九年免费教育,每年有两三千港元书报津贴;在公立医院急诊只需100港元,普通专科60港元,住院每天100港元;如果儿子独自在港,可以申请每月1930港元基本生活补助、1280港元住房津贴。孩子从一出生每月可以拿到三千多港元,比多数内地工人的工资还要高。
发表于 2007-7-1 16: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禁止室内吸烟的话,梁文说得夸张了。
想在室内吸烟的话很容易,只要去那些主要接待内地旅行团的饭店和酒店就可以了。那里面随便吸~~~
再严苛的规则,面对不可忽视的经济利益,也很难不低下头来。
发表于 2007-7-1 2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电视,一片歌舞升平。。。。。
发表于 2007-7-1 20: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的繁荣基础本是自由,不过随着内地与香港在这方面尺度的彼此靠近,繁荣逐渐是此消彼长了
发表于 2007-7-2 0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是一方面
还应该有完善的法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16:01 , Processed in 0.21360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