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灵犀
未曾谋面
这个书稿的发现,颇具传奇性。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不久,华氏便于1942年10月入伍。当时仅仅作为一名中士的华莱士,却积极地投入到为动员美国人民参战的系列战争片“我们为什么战斗”的编写拍摄中去。他将怀特少校起草的“中国之战”加以改写,充实,并改名《为中国之战》,拍成战争情势片在美国部队内放映。
《为中国之战》内容涵盖从1927年至1943年整个中日战争的情节。片中处处透露着华氏对日寇侵华罪行的谴责和对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敬意。二战之后,华氏致力于文学创作,后成了世界五大畅销书作者之一,几十部作品发行二亿多册,风靡全世界。鉴于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华氏生前有个愿望,能将他的全部作品找一位信得过的中国作家翻译家译成中文。
经美国汉学家和有关作家向华氏推荐,认为中国山东籍作家兼翻译家王金铃先生既为作家又是学者,且翻译水平高,于是意有所属。但华氏于1990年6月29日去世,生前未与王金铃见过面。
华氏后人
玉成佳话
华氏去世后,其家人秉承华氏遗愿,将其全部作品的独家翻译权和专有出版权授与了王金铃。此事一时引起中外学界轰动,称其为世界文学交流史、翻译史和出版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1996年9月2日的《参考消息》还以“中美文学史上的一大佳话”为题进行了报道。
1999年4月,华氏之子戴维领着他的两个儿子来中国拜访王金铃。两人从华莱士的作品谈到了二战,谈得很投机。原来王金铃的父亲也参加过抗日战争,任县大队长,后牺牲。这样除了文学的友情外,两人又加上了父辈们二战时具有共同抗日的经历的友谊。
在交谈中,王向戴维提出,他从华莱士先生的一些作品中发现,其父华莱士曾在二战参军前写过一本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书,但未见出版,问能否一阅。戴维当即回答有这么一回事,并答应送给王金铃阅译,王大喜过望。之后,戴维将尘封60年未动的书稿《日本的〈我的奋斗〉》寄给了王金铃。此书稿写成于珍珠港事件前夕,原本有几家出版社有意出版,但因珍珠港事件后美全国激奋,忙于参战,遂将此事搁置。谁知,一搁便是60年。
齐鲁晚报 2004-12-13 作者:本报记者 王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