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9|回复: 15

[舞文弄墨] 打捞旧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4 23: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在“思想的碎片”陆续发过,好像这里还没有

忘中犹记,四年湖大路



一叶飘零心知秋,回望华年独登楼。

三分剑气销尘世,一点琴心溶浊酒。

未名观花每入梦,岳麓听雨总成愁。

十载寒窗空怅惘,堪笑少时觅封侯。



这是进入湖大后写下的第一首诗,充满苍凉抑郁之情,不用多作解释都能体会。而其中“未名观花每入梦,岳麓听雨总成愁。”一联作为签名档,在网大上有着不低的知名度,曾经感染过不少人,也引来不少人的争议。直到考研结束后,我才正式放弃掉这个签名。





楚天十月清秋日,偕友同看麓山苍。

唯楚有才耀星汉,于斯为盛映朝阳。

功泽四海数曾左,学达性天推朱张。

莫愁燕园千里路,洙泗未必不潇湘。



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这首诗写于上一首之后不久,感情却为之一变,变得乐观大气起来。岳麓书院之行,就是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够让十个意气消沉的新生焕发激情。今天,同寝室的十个人四散天涯,不知他们还记得当初在书院门口击掌的兴奋与憧憬吗?





破阵子·生日书怀

千里沧桑入梦,廿载成败铭心。有意未登博雅塔,无心却来爱晚亭。行行重行行。

曾思屠龙伏虎,已忘荡寇鏖兵。不为将相垂青史,但作书生隐山林。何须羡功名。



时间跳到了2002年10月,生日那天。中间停了很久没有写什么东西,忙碌于大一、大二时那些浮躁的事物,直到自己二十岁了,觉得该提笔记下点什么,反思点什么了。





剧饮千杯男儿事,但浇心中块垒平。

昂首放歌忍热泪,低眉纵酒抚寒心。

冷看萧艾欺沅芷,痛抒风雨付瑶琴。

既有知音同一醉,青衫磊落险峰行。



2002年的10月26日,寝室的一位兄弟生日。在北校区的岳阳,喝酒之后有人高歌,有人怒骂,有人砸坏了玻璃桌面……在这个时候,对学校、对学院的不满可能是最高潮。起因是刚刚结束的三好学生与优秀干部的评选。作为法学院的综合测评第一,我没有评上三好学生;而作为法学院最突出的学生干部,过生日的那位兄弟没有评上优秀干部。我们直接地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话向辅导员发问,他却只用笑容来默认,只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的话来搪塞。于是,便有了晚上在岳阳的这一幕。





平安一梦醒,风雪下江南。

但喜星城素,未觉楚地寒。

花开远岸树,絮笼长沙滩。

何需羡北国,银装看麓山。



2002年冬,长沙难得的大雪,四年中最大的一次。学校发下的毕业纪念册上,还有不少当时的雪景照片。





词二首·送朱总理

苏幕遮

麓山苍,湘水碧,楚地风流,镕铸栋梁器。沧桑浮沉落再起,终上峰巅,笑慰平生意。

壮士心,英雄气,岁月无情,难展补天力。披荆斩棘创先基,功业自在,人心十三亿。

少年游

犹记长安拜相日,豪情总难止。镕古铸今,基法治国,苦心谋盛世。

岁月催老到归期,年华逝如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似旧年时。



2003年3月,看了《南方周末》那期朱镕基专辑后所写。自从这期之后,《南方周末》可谓风雨飘摇,看的也少了。临走前扔掉了一大堆东西,包括不少曾经爱惜的书,但这份报纸还是带回了家里。





忍看天灾心已碎,那堪人祸添国殇。

良医济世难普渡,庸吏误国竟迷航。

万里神州俱变色,十亿黎民尽断肠。

何时遣使巫山去,求得灵药八千方。



2003年5月,一个特殊的五一“黄金周”,非典留守的校园。教室里有浓浓的醋味,寝室里飘荡着各种奇异的药香,愤怒、疑惑、迷茫、恐惧……





满江红

茫途苦旅,此去又当重披挂。忆流年,一度昙花,往事烟霞。棋罢才知人换世,梦回终觉客思家。欲浪迹长安寻故事,望天涯。

洗折戟,抚沉沙,续长缨,闻胡笳。豪情弹指老,刹那芳华。枕戈四载冰血热,拭剑五旬霜锋发。会有朝谈笑临沧海,雄关下。



2003年11月20日,离考研还有整整五十天,用这首词使自己告别了此前两个月混沌的复习状态。





昔为看客今升台,卧薪功成侯门开。

指点湖山付谈笑,蜗角事业何萦怀?



写于2004年5月,在二教502讲考研经验之后。此前几天,因为没有成为优秀毕业生而耿耿于怀。直到这一晚,发现当和绅当年的府邸朱门被敲开之后,未名湖、岳麓山,都在谈笑之中,区区“三好学生”与“优秀毕业生”实在是蜗角之争,无足挂齿。





沁园春

麓山芳草,年年萋萋,难纪胜游。忆书院晨钟,禅寺暮鼓,亭畔红枫,林间清流。漫谈诗书,精研法意,激扬文字傲千秋。更曾记,酹酒临潇湘,江山凝眸。
回天地入扁舟,忘人间自古多凡忧。叹四载匆匆,逝者如斯,棋罢梦回,桃溪难留。飞絮东西,飘蓬南北,有斜阳处有新愁。凭谁问,有家园若是,夫复何求?



“凭谁问,有家园若是,夫复何求?”这首词,不仅是为了纪念作为精神家园的“思想的碎片”岳麓法学沙龙,也是为了纪念作为精神家园的湖大,纪念湖大四年所有值得纪念的事,所有值得纪念的人,纪念四年中所有的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0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咏史三首
(一)周恩来

千古风流起江淮,
俊彩星驰出南开。
开国已施平戎策,
安邦更展抚民才。
武侯有心空怅惘,
周公无力但徘徊。
五丈原上秋风起,
八亿神州尽举哀。

(二)彭德怀

衡岳潇湘育豪英,
磊落元戎险峰行。
廿载金戈看铁血,
万字诤言显丹心。
冷对狂澜笑痴醉,
独立危城叹零丁。
功过终究万民著,
不朽忠魂照汗青。

(三)毛泽东

百一年来忆逝翁,
曾如北斗耀长空。
红潮起处不周乱,
青锋出时昆仑崩。
才庆千年开新政,
又惊万岁震故宫。
水晶已盖论难定,
可是三七分过功?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0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长城偶得

但为一人护阖阊,
万骨枯尽筑长墙。
白狼河北无回首,
丹凤城南有断肠。
秦汉宫阙随流水,
唐宋山河付夕阳。
千载青史与谁著,
林莽丛中听国殇。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0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麓山寺

浮生觅闲日
麓山礼佛行
林壑藏秀色
云水蕴清音
禅房闻妙法
莲池听明经
待得俗务了
再来扫尘心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0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叹“一塌糊涂”

五千年来山河旧,汉唐不改秦人愁。
盛世最需织文网,明君更爱删春秋。
开谈只说准风月,下笔休言伪自由。
莫道防川事不易,汤汤长江已截流。
发表于 2004-12-15 1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不是又在BBS里弄了个马甲——LISTEN2001?晕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梦回于2004-12-15 11:21发表的:
你是不是又在BBS里弄了个马甲——LISTEN2001?晕了

我才晕呢,肯定不是我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秋风用这么个名字来和我作对。
发表于 2004-12-15 1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个顶个
看不懂诗也要顶个
发表于 2004-12-15 13: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晕!
还是要顶!!
顶得眼冒金星!!!
发表于 2004-12-15 14: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嘛...俺不好说...才情是有滴....不过格律就差的远了。

填的词,也是凑字而为。

我看楼主,可将题目改成“打捞旧作——古风篇”,这样格律自然没的说了。

另:除去格律问题,“未名观花每入梦,岳麓听雨总成愁。”是个好句子。

   来不及看完,下次再览!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4: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古风还是没必要
我自己就将之视为“有缺陷的律诗”
平仄与粘对是个大问题,但习惯就是这样写了,很难去按照音韵炼字,所以这方面不管在哪都是倍受批评的
不过也觉得汉语语音有了很大变化之后,完全符合格律往往损害了作品,读到的很多格律严谨的现代人作品都感觉才气受了影响
发表于 2004-12-15 19: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古风还是没必要,我自己就将之视为“有缺陷的律诗”----------------律诗就是律诗,什么叫“有缺陷的律诗”?不想合律,可以。但是,请勿在作品前冠以“绝句”,“律诗”的名谓!
      平仄与粘对是个大问题,但习惯就是这样写了,很难去按照音韵炼字,所以这方面不管在哪都是倍受批评的--------------习惯?写的习惯了,自然会合律的。
      不过也觉得汉语语音有了很大变化之后,完全符合格律往往损害了作品,---------------汉语语音改变和格律没关系,读音不同,只是平水韵和普通话读音的差异。
     读到的很多格律严谨的现代人作品都感觉才气受了影响,---------------那是因为其人才气未到,文字功底不够。符合格律的现代人的优秀作品有很多的,如果需要,可以贴点给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0:28 , Processed in 0.85848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