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岛
按:该篇文笔流畅,文字隽永,将厦门与不同名城相比较突出了厦门的不同特色,因原文较长,故分成三段发出
厦门是岛。
厦门岛很美很美。
厦门岛的美丽举世闻名。
中国以岛为市的城市并不太多,最有名的也就是香港和厦门。香港的有名是因为它的繁华,厦门的有名则是因为它的美丽。海边的城市多半美丽,如大连、青岛、烟台、珠海,厦门则似乎可以看作它们的一个代表。凡是初到厦门的人,几乎无不惊叹她的美丽。这里阳光灿烂,海浪迷人,好花常开,好景常在。128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岛,到处飞红流翠、燕舞莺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厦门人整个地就是生活在一个大花园和大公园里,至少鼓浪屿必须整岛地看作一个花园或一个公园,而厦门的那些学校,从厦门大学到双十中学,也都是大小不等的公园和花园。即便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里,全身披挂的厦门也仍不失其少女的妩媚。诗人郭小川就曾这样描述他对厦门的感受:“真像海底一般的奥秘啊,真像龙宫一般的晶莹”,“真像山林一般的幽美啊,真像仙境一般的明静”;“凤凰木开花红了一城,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榕树好似长寿的老翁,木瓜有如多子的门庭”;“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五老峰有大海的回响,日光岩有如鼓的浪声”。诗人甚至称颂厦门是“满树繁花、一街灯火、四海长风”,有着“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厦门风姿》)。可以说,从那时起,厦门岛的美丽,便闻名遐迩。
郭小川说这些话,是在37年前。他赞美的厦门,是作为“海防前线”的厦门,而不是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将近40年过去了,厦门的变化,已非诗人当年所能想象。但不管怎么变,厦门岛美丽如故,温馨如故,妩媚如故,灵秀如故。岂止是“如故”,而且“更上一层楼”。今日之厦门,不仅是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经济特区,是外向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而且还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环保城市”。走在厦门岛上,你会惊异其洁净;深入厦门生活,你又会惊异其文明。的确,厦门不但美丽而且洁净,不但洁净而且文明。它的街道是洁净的,看不到果皮纸屑;它的空气是洁净的,闻不到废气粉尘;它的声音是洁净的,听不到噪音喧嚣,也少有污言秽语。一个北京的朋友在秋冬之际来到厦门,几天住下来,竟发现衬衫的领子依然干干净净,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更让许多外地人感到高兴的是,厦门的窗口行业大多有着温和的态度和良好的服务。你不会像在北京那样弄不好就被损挨训,不必像在上海和广州那样担心自己是外地人,也不用像在武汉那样随时准备吵架,因为根本就无架可吵。
所有这些,无疑都源自厦门人民的爱美之心。厦门人民是爱美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海上花园”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心灵自然会变得美丽起来。因此,当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厦门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风景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时,便得到了市民们的一致赞同。可以说,“厦门必须建设得更美丽”,已成为全体厦门人民的共识。
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岛城市去走走,当然会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但,要说清厦门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就不那么容易
一 解读厦门
解读厦门,的确比较困难。
厦门给人的第一印象和最深的印象,是它的美丽。但美丽似乎不好算作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前已说过,海边的城市多半美丽。美丽是这些城市的共性,而不是其中某一座城市的个性。况且,厦门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也并不同于大连、青岛、烟台、珠海这些海滨城市。看来,美丽并非解读厦门之门。
厦门也没有多少历史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它远不如它的两个近邻泉州和漳州。泉州和漳州都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厦门却不是。在历史上,厦门原本是下属于泉州府同安县的。只是由于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厦门才异军突起,后来居上。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厦门和广州、福州、宁波、上海一起,成为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949年后,打开了一百年的大门重新关闭。通商口岸变成了海防前线,连天炮火取代了过往帆墙。又过了30年,于戈化玉帛,刀剑铸犁锄,海防前线又变成了经济特区。这些戏剧性的变化,使厦门声誉鹊起,也给厦门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解读厦门不易,解读厦门人也难。同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相比,厦门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可以说是很不明显。一个上海人到了外地,往往会显得十分“扎眼”;而一个北京人或广州人到了外地,也比较容易被辨认出来。同样,一个外地人到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也会有一种“异样感”。如果是到了上海,还会被上海人一眼就认出是“外地人”。然而,一个外地人进了厦门,除标志鲜明的“观光客”外,大都很难被厦门人认出。我自己多次遇到厦门人试图用闽南话与我交谈的事,就是证明。同样的,一个厦门人到了外地,也不会像上海人那样“醒目”,甚至还可能会根据他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而视之为“广东人”。当然,厦门人没有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或广东人那么多,那么有名,那么被人了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厦门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不那么明显,恐怕也是不争之事实。
一个似乎可以用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中国历来就有不少描述各个地方人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的顺口溜,比如“京(北京)油子,卫(天津)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无绍(绍兴)不成衙,无宁(宁波)不成市,无微(徽州)不成镇”;“山东出响马,江南出才子,四川出神仙,绍兴出师爷”等等,描述厦门人的却似乎没有。也许,我们只能从下面这句顺口溜里品出一点点滋味:“广东人革命,福建人出钱;湖南人打仗,浙江人做官。”不过,这里说的是福建人,而不是厦门人。尽管厦门是福建的一部分,但此说至多说出了福建人的共性,却未能说出厦门人的个性。事实上,厦门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究竟是什么,只怕连厦门人自己也说不大清。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厦门人,保证连他自己也张口结舌,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周吴郑王来。
其实,就连“厦门人”这个说法都成问题。人们一般并不使用这个概念,而称之为“闽南人”。外地人这么说,厦门人自己也这么说。这固然是习惯所使然(厦门人原本是闽南人之一分子),但同时也说明厦门的城市人格和文化性格还不那么鲜明,厦门人还不像上海人那样明显地不同于江浙人,当然也就不大说得清
说不清当然并不等于没有,只是有些含糊而已。何况厦门的历史再短,也短不过深圳;而厦门人与泉州人、漳州人的区别,也还是看得出的。事实上,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已使厦门明显地不同于闽南的其他城市,也使厦门人与其他闽南人多有不同之处,只是少有人认真进行一番剖析研究罢
总之,解读厦门是多少有些麻烦的。所以,为了说清厦门的城市人格和厦门人的文化特征,我们就只好拿北京、上海和广州来做一个比较。
厦门多少有点像上海。
厦门与上海相似的地方很多。比方说,它们都不是什么古都、古城、古郡、古邑,而是近现代以来才兴起的新型城市;它们都远离中央政权,偏于东南一隅;它们都面对大海,被海风吹拂,海浪冲击;它们也都在国内较早地接收西方文化,较早地成为洋行职员和海外华侨的培养基地等等。上海和厦门,都是没有多少传统文化而更多现代文化,没有多少本土文化而更多外来文化,没有多少政治文化而更多经济文化(或消费文化)的地方。
因此,厦门人和上海人,至少有一点是相近的,即他们对待外来文化的心理比较平衡,对待国际社会的态度比较正常。比如说,在上海和厦门,就很少发生围观、尾随外国人的现象。他们不会对外国人点头哈腰,也不会吐唾沫扔石头,既不称他们为“蕃鬼”,也不称他们为“老外”。又比如说,在上海音乐厅或鼓浪屿音乐厅演奏西洋音乐,观众一般都会遵守演出时不出入、演奏中不鼓掌之类的规矩,很少会发生让音乐家们感到听众“太没教养”的事。再比如说,无论上海人还是厦门人,西装穿在身上,一般都会感到得体、自然,“像那么回事”,不像某些地方人,西装穿在身上,别人看着“不对头”,自己也觉得“挺别扭”。当然,无论上海人还是厦门人,穿西装的次数也会比内地人多得多,而他们吃西餐也像广东人吃早茶一样自然。他们好像生来就适应西餐的口味,从小就懂得西餐的礼仪,一般不会出洋相。所以这两市的西餐店,总是生意兴隆,而不会像成都那样门可罗雀(成都人对川菜和火锅的酷爱是压倒一切的,不过近年来成都的儿童已开始对麦当劳和肯德基发生兴趣)。甚至在重视子女教育,尤其是重视英语教育和钢琴、小提琴的教育方面,厦门人与上海人也不乏共同之处。这恰恰都是两地较多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明的表现。
厦门和上海的关系也很密切。厦门人喜欢到上海购物(如果他们要到外地购物的话),上海人也喜欢到厦门旅游(厦门的外地游客以上海人居多)。厦门的孩子如果一定要到外地上学(多半不会),那么,上海往往是他们首选的城市。凡此种种,除厦门上海两地交通较为便利外,文化上的接近,也是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你公然提出“厦门人像上海人”的看法,一定会遭到厦门人的断然否定:“决不相同”,“根本两码事”,厦门人会如是说。随便举个例:你到厦门人家去做客,主人会热情接待你,泡茶、递烟、留饭,把自己的床让给你睡,自己去睡地板。到上海人家里做客,情况恐怕就会两样 主人的态度多半会是“客气而不热情”,而客人的感觉则多半会是“拘谨而又别扭”。余秋雨在讲到“上海朋友交不得”时,便特别指出这一点:“到他们家去住更是要命,既拥挤不堪又处处讲究。这样的朋友如何交得?”(《上海人》)杨东平则讲了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上海人待人真热情,快到吃饭的时候,他告诉你附近有一家价格便宜实惠的饭馆。”(《城市季风》)仅此一条,你还敢说厦门人像上海人么?
对于上海人的这种种说法无疑带有外地人的文化偏见。不错,上海人待人的确不像外地人要求的那样“热情”。因为上海人讲究“绅士风度”,彬彬有礼的同时,便难免让人觉得格格不入。此外,上海人的不轻易留客吃饭,也不一定就是“小气”,多半还有怕传染疾病(上海人特别讲究卫生)的原因在内。但这并不等于说上海人就不会款待朋友(我以为上海人的态度更符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之道),更不等于上海人待人不热情。
当然这已是题外话。总之,厦门人和上海人,并不一样,不好相提并论的。
厦门也有点像广州。
厦门像广州的地方不少。比方说,两地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埠最早的通商口岸(广州又更早),都与海外尤其是南洋关系密切,都有许多华侨在海外大展宏图并回国回乡捐资投资等等。甚至两地的建筑也不乏相同之处,比如厦门中山路、思明路一带就和广州一样,也是“骑楼”式的建筑。
在生活习惯方面,两地相似之处也不少(比如两地菜肴在口味上相对比较接近而大不同于内地,唯广州菜更为精致讲究),至少是都爱泡茶。所不同的,大约仅在于广州人更爱出去喝茶(吃早茶或吃晚茶),而厦门人更爱在家里泡茶(厦门街面上似少见茶馆,近两年才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兴起了茶艺馆、红茶坊)。茶是中国人的爱物,中国人少有不爱喝茶的,但把喝茶当作一件事来做的,大约只有广州(或广东)、厦门、成都几个地方。广州人虽非每天,但至少隔三差五就要去喝早茶的,成都则满街都是茶馆(与之相配套的则是公共厕所也比厦门多得多)。成都人爱泡茶馆,原因之一,诚如余秋雨所言,是成都文化积累丰富,话题甚多,无妨将历史与种种小吃一并咀嚼,细细品尝,然后用一杯又一杯的花茶冲下肚去。厦门没有那么多的历史,没有那么多的话题,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茶馆。真不知厦门人在泡茶时,都说些什么。喝茶的方式,成都厦门两地当然也迥异。成都人用带盖的碗,谓之“盖碗茶”。茶博士手提长嘴大铜壶,穿梭于茶客之间,不断地添加滚水。茶客们则把这些滚烫的茶水连同各种街谈巷议一齐吞下去,时光也就这样流水般地打发。厦门人则和广州人一样,茶杯比酒杯还小,倒茶的时间比喝茶的时间还多。他们实际上是把茶当作酒来品味,或者说,是把茶当作生活来品味的。厦门人和广州人一样,似乎更看重人情味极浓的世俗生活。所以他们宁愿用小小的杯子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尝,而不愿端起茶缸“牛饮”
的确,厦门和广州,这两个远离京都的南国花城,其花香与茶香要远比政治空气来得浓烈。在厦门的街头巷尾,你很难听到北京街头处处可闻的那么多的小道消息。政治笑话和政治民谣。甚至哪怕军事演习就发生在家门口,厦门人也很少会去议论它。日子照过,茶照泡,依然一派鸟语花香。不过,广州人不谈政治,是因为他们喜欢谈钱;厦门人不谈政治,却似乎也并不谈钱。他们喜欢谈什么 这一点我还没搞清楚。厦门人,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喜欢谈的事情。
更何况,广州人虽然似乎不那么关心政治,但广州毕竟与中国近现代的政治风云关系密切瓜葛甚多。从戊戍变法到北伐战争,广州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厦门可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甚至即便是花与茶,厦门与广州也不尽相同。比方说,广州年年都有规模盛大的花市,厦门有么?广州处处都有人满为患的茶楼,厦门有么?一个花市,一座茶楼,就把同样爱花爱茶的广州人和厦门人区别开 再说,厦门也没有广州那么多的让外地人读不出音也不解其意的古怪汉字,没有那么多一半英语一半粤语的“中外合资”的名词。在这方面,与广州相比,厦门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内地城市。一个外地人来到厦门,不大会有到了广州的那种怪异感。
更重要的,也许还在于厦门没有广州的那种活力。如果说广州的风格是“生猛鲜活”,那么,厦门的风格便是“不紧不慢”。不要说带动全省、影响全国,便是在闽南三角洲当“老大”,前些年泉州漳州还不怎么服气。厦门的商场、市场更不能和广州相比:品种少,规模小,缺少名牌。厦门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据说只有一个“鼎炉牌六味地黄丸”,可以拿出去送人的则只有一个“鱼皮花生豆”,再加“鼓浪屿馅饼”,真是说来让人惭愧。比起广州市场的琳琅满目、品种齐全、质量优良、服务周到,厦门市场确实相形见细,比如买菜就远不如广州方便。厦门的菜市场,无论净菜、半成品,还是代客加工,都不如广州。广州毕竟是一个最市场化的城市。在这方面,不是特区的广州,反倒比厦门更像特区。
厦门和北京的差异,也许更大。
厦门和北京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北京是元明清的帝都和新中国的首都,厦门则不过是远在东南一隅的一个小小岛城。无论地盘、人口,抑或历史、地位,厦门都无法望北京之项背。两地的文化性格、风土民情,当然也相去甚远。北京大气磅礴,威武雄壮;厦门小巧玲珑,温馨文雅。厦门的街道、建筑、城市风貌,总体上说是幽雅秀丽,温馨可人,没有北京的惊人气派、也没有北京的逼人气势。如果说,走进北京会有“朝圣”的感觉,那么,来到厦门就会像是“回家” 至少,在厦门购物,要比在北京愉快得多。即便买了东西要退货,也能受到和气礼貌的接待,并欢迎你下次再来。即便到小餐馆就餐,服务也很不错。一口气把你要的几瓶啤酒啪啪啪统统打开一走了之的事情,是不会有的(这在北京、上海至今仍很“正常”)。同样,走半天找不到一只电话,等半天等不来一辆公交车的事,也是不会有的。可以说,北京是“气象非凡,诸多不便”,厦门则是“平易近人,诸多方便”。
厦门不同于北京,厦门人也不同于北京人。
北京人和上海人、广州人一样,也是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极其鲜明的一群。你在北京人身上,或者可以嗅到老舍、邓友梅、汪曾棋笔下的“京味”,或者不难体味到王朔式的“痞劲”。北京人,是“雅”也雅得出品位,“痞”也痞得出名堂,这可是厦门人“望尘莫及”的。
两地人的性格也颇不相同。比方说,厦门人就不像北京人那么爱说话,爱高谈阔论,也没有北京人那么“贫”。厦门人总体上说不善言词。与厦门人聚餐聚会,常会有“席间无话”之感,和在北京有听不完的“段子”迥异。当某些人(一般是外地人)口若悬河时,他们多半会友善温和、面带微笑地予以倾听(认不认同则是另一回事),但主动“发表演说”的不多。也许,这与语言习惯有关。和广州是“白话世界”相反,厦门基本上是“国语天下”。除个别从闽南乡下迁入厦门的老年妇女外,厦门市民大多会说普通话,但也多半说不标准(某作家讥为“地瓜普通话”)。这对于他们的表达无疑会造成一定困难。当然,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厦门人不喜欢夸夸其谈。他们更喜欢实实在在做些事情,或者不做什么事情,反正没必要费那么多口舌说那么多话就是。
然而,厦门人与北京人,却又有某些相似之处。比方说,厦门人是比较豪爽、大度的。他们对于钱财不很在意,并无通常认为南方人都有的那种“小气”。在厦门,出门“打的”是很平常的事。到菜市场买菜,小贩也不会为几个小钱和你过不去。如果缺个一毛两毛,或钱找不开,他们多半会说“庆蔡(随便)啦!”不会一定要你掏出那一两毛钱来,或者把买好的菜减去一点。年轻人结伴出去玩,总会有人主动买单(但一般不会让女孩子买)。节假日,厦门的青年学生会成群结队到海边烧烤,每个人都会从家里带来好吃的东西,举行杨东平所说的那种北京人最喜欢的“不分你我的共产主义式的野餐”。
又比方说,他们对待新鲜事物,也有北京人那样一种见惯不怪,满不在乎的派头。老外来了不围观,歌星来了不追逐;随便什么事在厦门都形成不了热潮,球迷们包一架飞机跟着球队到处看球赛的事在厦门简直难以想象。然而北京人的这种派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毕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各种各样的活剧都要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北京人可真是什么样的世面没见过,什么样的场面没上过?但即便是北京,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热”,厦门却没有。尽管厦门并没有多大的天地,厦门人也没有见过多大的世面,但这丝毫也不妨碍他们自以为是的信念。当一个外地人向厦门人讲述“外面的世界”时,厦门人会宽容而耐心地予以倾听,然后再总结性地说这不过是什么什么罢 当老师在课堂上讲雪花的六角形美丽形状时,厦门的孩子们会大度地付之一笑,以为那不过是在讲童话故事。这样一种心态实在是耐人寻味的。它常常会使我们这些外地人觉得厦门人简直就是一个谜。奇怪,他们的这种心态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来看看厦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