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1|回复: 4

钱学森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个人能抵五个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15: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持人:而此时的中国在导弹研制方面就像一张白纸,许多与导弹相关的词都是钱学森亲自翻译的,他又像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样拿起了教鞭,为新来的大学生们教授导弹概论,在同学们的印象里,这位从美国回来的大科学家不仅知识丰富而且为人谦和,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钱老师经常组织大家开讨论会。钱学森在这些年青的学生们当中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这股热潮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然后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最终根据大家的意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正当钱学森还在给他的学生们讲导弹概论的时候。

  1957年秋,苏联成功的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一个月以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这个标志着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胜利的事实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也开始了导弹仿制工作.

  然而1960年,就在我国仿制导弹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的时候,赫鲁晓夫下令撤走全部苏联专家,并带走了导弹研制中最关键的图纸。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要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的尖端技术,一定要争口气,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立足国内,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导弹搞出来。

  孙家栋:航天事业的发展,当时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两种思想,一种思想感觉很难,能不能办成,很难说,就是对自己信心不足吧,另外一种就想把这个步子,感觉到迈的太慢,这个世界上已经发展到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好像这么一步一步地走的这么慢。

  1962年3月21日,在苏联专家撤走两年后,中国人以并不慢的速度将东风—2号导弹竖立在酒泉发射场的塔架上,随着点火口令的发出,导弹腾空而起。

  孙家栋:当时就在那儿非常高兴地欢呼,再看一会儿,怎么头朝下了,赶快往回跑。

  当时钱学森正座在北京指挥总部,面对这次失败的现实,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他,心情复杂,他受聂帅指派飞往基地调查事故原因。

  钱学森在基地非常仔细的进行了事故勘察,他发现这次失败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没有认清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这时他提出,应该用系统学的概念去处理这些问题。


王永志:他当时给我们举个例子,印象很深,说有一个朋友问他,夏天房间里太热,把冰箱门打开,房间里是不是能凉爽一些?然后他就说,这是不可能的。打开冰箱的门,冰箱门附近可能有点凉意,总的房间决不会凉下来,因为一直不断的向房间里输入电能,电能变成热能,房间的温度总能升高,于是他就跟我们说:搞总体设计的要理解和研究什么问题要从全局出发,从系统上来考虑这个事情,然后再做出决策,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这就是钱学森看待问题的方式,他认为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把握问题,而这样的系统学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962年的冬天到了,这一年的钱学森似乎比以前更加忙碌。

  钱永刚:他忙什么,有的时候偶尔的问一句,一看问这干什么,有那么很少的一两次,一看这个吓得更不敢问,所以真正我也很惭愧,我不是从小对我父亲干什么好像特清楚,就知道他忙。

  1964年6月29日,在经历了失败后的短短两年时间,东风二号导弹顺利发射,这是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中近程导弹。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5: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的回国,立即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这是钱学森当年和毛主席在一起时的照片,也许钱学森并不知道,他的归来使新中国的领导人把导弹研制的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大工程也正在酝酿当中。



人们发现回到国内的钱学森,生活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脱下已经穿了二十年的西装,换上了卡机布的中山装,除了不一样的气质,不一般的学识和不同寻常的经历外,他和普通的中年知识分子没有什么区别,而刚回国时他的身份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那时他的工资是三百多块钱。

  涂元季:刚回国的时候,钱学森又年轻,又看到新中国到处都是新气象,讲这个事照一下,讲那个事照一下,结果一个月下来,买胶卷冲洗照片的钱把他这331.5花光了,从此他们才知道这三百多块前值多少钱,可不能像在美国那样花钱了。

  为了尽快熟悉国内的情况,钱学森接受有关领导的建议,前往当时工业最发达的东北地区进行考察。但在今天看来,这次出行,不管是对钱学森,还是对中国的导弹事业都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旅行。

  钱学森:有一天,突然通知我,说今天晚上你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要会见你,那我去了,陈赓大将就跟我谈谈,他说,谈着他就问我,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中国人怎么不行啊,所以就回答很干脆,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

  这次短暂的会面,似乎只是东北之行中一个愉快的插曲,但与这位年青火箭专家的会面,使中国的军事领导人对导弹的认识变得具体清晰起来。

  1956年2月17日,一份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放在了周恩来总理的写字台上,在这份意见书中,钱学森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的规划。同年十月,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出任首任院长,在当时的中国,钱学森是为数不多的掌握火箭知识的科学家。

  而事实上早在1949年钱学森就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的概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在钱学森这个设计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称为龙的三角翼飞机器,这就是今天美国航天飞机的祖先,而由于钱学森在这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使得他被尊称为龙之父。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5: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而此时的中国在导弹研制方面就像一张白纸,许多与导弹相关的词都是钱学森亲自翻译的,他又像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样拿起了教鞭,为新来的大学生们教授导弹概论,在同学们的印象里,这位从美国回来的大科学家不仅知识丰富而且为人谦和,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钱老师经常组织大家开讨论会。钱学森在这些年青的学生们当中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这股热潮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然后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最终根据大家的意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正当钱学森还在给他的学生们讲导弹概论的时候。

  1957年秋,苏联成功的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一个月以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这个标志着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胜利的事实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也开始了导弹仿制工作.

  然而1960年,就在我国仿制导弹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的时候,赫鲁晓夫下令撤走全部苏联专家,并带走了导弹研制中最关键的图纸。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要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的尖端技术,一定要争口气,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立足国内,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导弹搞出来。

  孙家栋:航天事业的发展,当时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两种思想,一种思想感觉很难,能不能办成,很难说,就是对自己信心不足吧,另外一种就想把这个步子,感觉到迈的太慢,这个世界上已经发展到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好像这么一步一步地走的这么慢。

  1962年3月21日,在苏联专家撤走两年后,中国人以并不慢的速度将东风—2号导弹竖立在酒泉发射场的塔架上,随着点火口令的发出,导弹腾空而起。

  孙家栋:当时就在那儿非常高兴地欢呼,再看一会儿,怎么头朝下了,赶快往回跑。

  当时钱学森正座在北京指挥总部,面对这次失败的现实,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他,心情复杂,他受聂帅指派飞往基地调查事故原因。

  钱学森在基地非常仔细的进行了事故勘察,他发现这次失败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没有认清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这时他提出,应该用系统学的概念去处理这些问题。

 
王永志:他当时给我们举个例子,印象很深,说有一个朋友问他,夏天房间里太热,把冰箱门打开,房间里是不是能凉爽一些?然后他就说,这是不可能的。打开冰箱的门,冰箱门附近可能有点凉意,总的房间决不会凉下来,因为一直不断的向房间里输入电能,电能变成热能,房间的温度总能升高,于是他就跟我们说:搞总体设计的要理解和研究什么问题要从全局出发,从系统上来考虑这个事情,然后再做出决策,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这就是钱学森看待问题的方式,他认为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把握问题,而这样的系统学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962年的冬天到了,这一年的钱学森似乎比以前更加忙碌。

  钱永刚:他忙什么,有的时候偶尔的问一句,一看问这干什么,有那么很少的一两次,一看这个吓得更不敢问,所以真正我也很惭愧,我不是从小对我父亲干什么好像特清楚,就知道他忙。

  1964年6月29日,在经历了失败后的短短两年时间,东风二号导弹顺利发射,这是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中近程导弹。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5: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就在三个月后,大漠深处又传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而与此同时,实现两弹结合,使中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导弹核武器的艰巨任务摆在了钱学森的面前。

  这是一次连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感到有些担心的任务,而这个在当初被认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任务,让钱学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如果出现一点失误,就等于在自己的头上扔下一颗原子弹,这伤及到的将是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顶着这样的压力,钱学森在基地上连续工作了一百多天。

  1966年10月27日,亚洲上空爆响了一声春雷,中国的两弹结合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了真正的核武器。外电纷纷评论,罗布泊的巨响震动了全世界,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而在这之后的一九七〇年,当中国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划破天空,飞临北京上空时,成千上万的群众一下子平静下来,大家都侧耳聆听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太阳升的清脆乐声。这也是自两弹以来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又一大贡献,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队伍也磨炼成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作为中国航天事业技术负责人之一的钱学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王永志:钱老就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我建议第二代战略火箭,应该由第二代人挂帅,于是也就是根据这个,当时四十多岁的这些人,包括我自己,开始当总设计师,在这之前,都是一些老前辈们,那些老总们当总设计师,我们顶多是个副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干脆就提出来,干脆人也换代,把总设计师都换成年青的,所以就是非常信任,大胆使用。

  1999年11月20日,神州一号飞船的发射取得了成功,不久后的一天,王永志悄悄来到钱学森家,并请秘书转送给钱学森一份礼物。

  王永志:他的生日的时候,88岁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个什么礼物呢,我想他最关心的就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走的怎么样,所以毫犹不豫地送给他一个飞船,神舟一号的模型。

  但是让王永志没有想到的是,这是钱学森最喜欢的一个礼物,至今这份礼物还被放在他床对面书架上的最明显的位置,每天都能看到。

  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惟一获得此称号的科学家。但钱学森却在发言中说这个荣誉不应只属于我,一切成就应归于党,归于人民。我只是恰逢其时,回到祖国,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回顾:

  1955年,钱学森回国

  1956年,钱学森起早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1960年,中国第一颗仿制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完全自制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同年十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6年,两弹结合成功,中国拥有了真正的核武器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80年,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发表于 2007-12-10 23: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敬仰!
他们是最伟大,最可爱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10:32 , Processed in 0.16293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