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3|回复: 1

三著名学者炮轰中国科技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6 09: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著名学者联名抛出惊天言论

  让一般行政人员退出科技决策

  科技行政机构不再管经费审批

  课题资助引入竞争机制

  新快报讯(记者周琼)昨日出版的世界顶级科技杂志《自然·中国之声》刊载了一篇在中国科技界引起巨大反响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的科技部权力之大已严重制约中国科技的进步。文章建议将科技部改为总理科技办公室,不再管经费审批,让一般行政人员退出科技决策;让课题资助引人竞争机制。

  文章由著名海外学者饶毅、中国科技部顾问鲁白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联名撰写。

  文章认为,科技部实际上已演化成一个控制大量科技经费的部门。但由于人际政治在科技界仍起着主导作用,行政官员对科技项目经费分配很难按项目本身优秀程度来确定,使得科技经费浪费与贪污情况无法避免。与此同时,大量科技人才不得不围着行政人员转。“只要科技部继续管理大量经费,就难以避免庸才继续影响或统治科技前沿人才”。

  文章认为,国家对科研课题———尤其是大课题的资助没有引入竞争,只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少数专业人员,内部讨论形成。“虽然让许多人开了许多会,多数都是走过场、无实际效果。最后提出时没有真正竞争,而是科技界少数人进行学术政治的结果。”

  文章呼吁,政府部门当前不应将过多精力投入在确立中长期大课题上。“建立良好的科技体制,让中国国内优秀科技专业人才发挥创造性,专心在他们的专业上作出成就,是比具体科技大课题更重要的课题。”

  精彩言论

  科技界人士不能发挥专业优势就会落入人际政治。

  科技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有像中国这么大权力的科技部……很难理解为何需要以更高的管理成本来管理更少的人员和经费。是因为中国的行政管理人员水平高于美国,从而更有资格来“指导”中国科技人员吗?我们认为这也没有事实基础。

  只要科技部继续管理大量经费,就难以避免庸才继续影响或统治科技前沿人才。

  科技发达国家也有大课题,但是起源不同、方式不同。比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科学家们提出、并经过争论后向政府提出,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时候而提出的,不是政府说有科技经费、科学界就马上有大课题。平时,中国一些部委也每过几年就设立一些计划,通常也是比较大的课题,这些计划多数是官员和行政人员为主导想出来的。

现状篇

  政治与科技关系严重错位

  政科不分

  国家对科技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科技经费的分配体制。中国政治和科技至少在三个方面关系严重错位。

  第一,在国家层面,领导人有时被安排直接参与具体科技课题的选择。这样的微观控制可以引入政治的或非专业的因素。

  第二,科技界人士落入人际政治。部委使专家参与超越其专长范围的评审。比如化学家可以被邀请到一个20个人左右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从一堆包括等离子物理到植物发育的申请中挑选资助课题。因为整个委员会没有任何专家可以判断这些竞争课题的相对优势,“专家”的评估也就很难依据于课题的专业优劣。这样,由部委组织的大课题评审,科技界的人际政治就常常代替专业的标准。人际关系、政治结盟———不管是科技界专业人士之间的、还是专家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必然导致与科技价值无关的随意性。

  第三,各部委中下层管理人员有过度的权力。行政人员常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专家,可以操纵或影响决策过程。名义上的专业人员常无法提供专家意见,也助长行政人员的权力。所以,中国科技人员一般很看重和科技部官员的关系,认为这样的关系对获得大量经费起很重要的作用。

  从海外引进人才受阻

  当科技经费分配机制错误时,就不能充分调动已经在中国的科技人士热心专业、他们的精力就可能被分散到非专业事务上。中国新政府希望推进的招聘也受阻碍,因为可能感兴趣的人难以有信心目前的体制能支持他们进行专业工作。如果人治科技的体制不改,很难想象如何能避免浪费和贪污。

  
  建议篇

  要从人治科技变到竞争优胜的体制,首先必须明确政治和科技的界限,分开政治决定和科技专业决定。“政科分离”要从界定政治领导、专家、和行政人员的作用开始。

  领导人只在国家特别需要时过问课题

  政治领袖可以依据社会需要,参考科技界领导及专家意见,决定国家科技总体经费。政治领袖只有在国家特别需要如国防和紧急情况下才过问具体课题。

  让行政人员回到服务地位

  不能允许各个部门的行政人员控制和影响资助决定,而应该让他们回到服务的地位。

  科技部改为总理科技办公室

  目前的科技部不能有效地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其存在方式使中国科技体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造成中国科技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科技部大体有两大功能:一是统筹科技政策、科研规划,二是组织科研项目、分配科研资金。前一功能由新的总理科技办公室更合适,而后一功能则可分到各专门部委。这样也提高效率,节省国家管理层面的费用。

  科学经费由专门机构管理

  将科技部迄今控制的科学经费分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这样有合理体制的基金管理机构,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直接进行科学研究的部门。而科技部的技术经费则依据专业分到专门部委如农业部、卫生部、信息产业部等等。改革后的总理科技办公室不直接控制大量科技经费,反而可以起现有所有科技机构不能起的作用。虽然从官员管理经费的角度看,权力会减少很多。但是如果从国家科技发展的利益来看,总理科技办公室可以发挥中国目前欠缺和急需的作用:它可以比较不计私利地为总理提供科技咨询,可以为国家利益和科技发展献计献策,可以真心制订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科技政策。如果需要的话,它还可以制订措施监督和检验其它机构经费分配效率和应用效果。对于特别需要协调不同部门的政策和项目,未来的总理科技办公室可以经总理授权进行跨部门的协调。

  课题审批引入竞争机制

  科技管理应该采用“竞争优胜体制”,即真正按照科技项目的专业水平及其意义来进行竞争和选择,使优势课题胜出。

  背景

  《自然·中国之声》增刊

  2004年3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之一———英国《自然》(即NATURE)杂志推出了《中国之声》专刊。专刊中的文章作者均为在美国、英国和中国知名的科研机构任职的华裔高级研究人员。他们分别分别就中国的科研基金问题、人才问题和文化教育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专刊刊出后在中国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据悉,以专刊的形式和篇幅介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这在《自然》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该刊主编菲利普·坎贝尔(PhilipCampbell)博士在说明专刊出版的目的时称,“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以及整个世界的一个主要经济力量”,但“中国尚未充分发挥其科学潜力”,“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增刊来帮助改变其科学研究领域这一很不正常的现象。

  (摘自《自然·中国之声》杂志《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周琼/整理)

  
发表于 2004-12-29 11: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缩影。每次到科技处教务处这些地方总是要忍受很多行政人员的白眼,还不能得罪他们(说不定就是某某领导的老婆亲戚什么的),以后办事就更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23:00 , Processed in 0.09234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