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9|回复: 1

为何要把“活文物”搞成“死文物”:评袁崇焕守墓人的悲哀离去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 13: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看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看到讲述袁崇焕守墓人的故事。佘氏家族十七代人,从明代开始,历经四个朝代、五个世纪,四百多年,经历了八国联军、日寇侵华等多次战乱,为袁大将军守墓的事迹令人感动不已。可以说,这个故事非常典型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表现了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骨子里的英雄情结,表现了民族文化最美好的根基和土壤。它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文物”。那些所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这样的“活文物”面前显得是那么苍白。

可是报道说,就在政府修缮了袁崇焕陵墓以后,却把守墓的佘家人迁离了陵墓。佘家第十七代的袁崇焕墓守墓人佘幼芝面对采访几次流下了舍不得离去的眼泪。她希望能够留在那里住下来,以继承的守墓使命,继续先祖遗愿,持续佘家使命。报道说,最后给佘幼芝安排了一个8平方米的办公室,但是没有取暖设备,人不能在那里生活。

看过这个电视新闻的人统统纳闷,既然没有佘家十七代人的守护就根本不会有袁崇焕陵墓的存在了,为什么国家条件好了,却反而不能在修缮一新的新陵墓给佘家留一个好一点的住处呢?难道那么大的一个文物保护区就不能拿出几十平方米安置佘家?起码看在佘家十七代忠贞不渝的份上,也应该原地奖励人家一套房子了。何况人家只是要继续先祖遗愿,持续佘家使命。那怕是作为一个“活文物”也很好啊。您就把佘家作为袁崇焕陵墓的工作人员使用,岂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起码保留了一个世世代代弘扬民族精神典型的延续性吧?

我看那里有关部门的决策者很不理解佘家十七代人的精神价值的所在,也很不懂得这件事情深刻的文化价值。如果把这样一个“活文物”搞成了“死文物”,可以看作是一种破坏,是对活生生的中华文明遗产的破坏!

有些地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很来劲,如今这么一个举世少有的、真正的、活生生的文化遗产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却不知道珍惜了。真是文盲!
发表于 2005-1-9 16: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9 09:16 , Processed in 0.40428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