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4|回复: 7

[法学院] 研究生生活 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 2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助非教程
以前一直再爱晚转的
今天才到这里注册的,感觉这里深刻的多。也专业得多。
到湖大一個多月了,不曉得是什麽原因,沒去上過几节课。不是上网睡觉就是外出
很是迷惘。反正就是听不进课,进教室就烦躁。
这个社会究竟要什么样的人才算成功。人说做能自己的兴趣是最美好··
我理想是做个大的车行,很喜欢修车···
想想今年22,毕业就25了。靠父母养了这么多年。
出来会是啥样
研究生也开始泛滥··
记得以前的我很愤青很有方向的
现在连像样的想法都没了,什么都杂碎了。
司考也没过
······
看里面的好几位师兄貌似混得都很拉风
谁能告诉我研究生怎么过?——实用版的

show me the way!!!!!!!!!!!!!!!!!!!!!!!!!!!!!!!!!!!!!!!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16: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手边的事情撒,,,,,,,,,
发表于 2008-10-3 17: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哪里考来的?
发表于 2008-10-4 17: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握好当下就最好的了,楼主是哪个专业的
发表于 2008-10-4 20: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我也是雄心壮志,后来,俺放弃了,再后来,不学无术,整天混...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9: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79418 于 2010-10-29 13:44 编辑

呵呵 感谢回复
~师兄你说法律,就我们这样的研究生,
毕业都干什么?
公务员,实务,现在的社会风气似乎不值得我们天天抱着著作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
二、对本专业研究生做研究的要求
(1)人文与技术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渊博知识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4)理想精神与务实态度相结合
三、个人管理包括
个人时间管理(PTM)
个人知识管理(PKM)
个人心理管理(PPM)
个人时间管理 (PTM
1、 目标
2、事先规划好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3、分析的工作。将事情一一列出来。没有清单,所有遇
4、到的事情都会改变你自己的运行方向。
5、设定优先次序。
6、专注力。
7、时间期限和奖励。做完一件事情后给自己一点奖励。强迫自己设定期限。
8、工时记录。将时间分配和使用情形记录下来。
9、注意拖延的现象。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对自己说:“立刻去做!立刻去做!立刻去做!”
10、会议。a会议有目标;b有议程;c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11、关键成果领域。导师或者上级期待你完成什么?
12、分批作业。相同的事情累积起来一起做。
13、整洁。清理工作环境,面前只有你现在要处理的资料。
14、连续的工时。60分钟、90分钟的时间。一大早起床5点左右的时候可以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可以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如写报告等。
15、利用零碎的时间。只要花出代价就总会有收获。额外的零散时间,比如上班的路上的时间。
16、准时。
17、简化工作。a,做久一点;b,做快一点;c,做重要的事情;d,做自己拿手的事情;e,少犯错;f,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
18、学会说不。 (学会拒绝,学会接受。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学业!!!不抛弃,不放弃.)
19、平衡。真正重要的事情:身体健康、年轻的心灵、良好的人际关系。
个人知识管理(PKM)
其实质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多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无外乎以下的内容:
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
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
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
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
文件档案管理
个人心理管理 (PPM)
就个人而言,个人心理管理就是经常自我心态调整。知足长乐、量力而行
1、研究和娱乐要相结合
2、凡事都是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要经常有抱怨
3、不要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
4、正确面对困境,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
四、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
(小故事)有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
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张开你的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你会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那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日子久了,也会出现几条路,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标。学会倾听心音,让心来告诉你如何走,就不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流行的热点牵着跑。
五、:如何进入一个研究领域?
进入一个领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的论述专著或教材,比如协作学习,可以看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当你把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再去读这个领域的论文,你就会因为心中有数而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这种工作必须要先做,不可以在网上乱搜论文,否则,你会感到:看了20篇文章,对这个领域的认识还没有形成,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认识还算幸运,有的人恐怕被偏见所引导,还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
六、如何选定一个研究课题
对于现在我们研一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不妨多做一些泛读:
1。浏览各有关协会的网站,看看最近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议题
2。翻翻国内有关的期刊,看看最近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么

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会很自然地有所倾向,再多看看你感兴趣的话题,比较之后,也许就形成了你的论文选题了。

七、学生论文研究和导师的角色作用
有三种指导方式经常被应用:
(1)让学生自己去找感兴趣的领域,自己研究,老师至少给予方法论上的指导
优点:学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帮助老师开拓思路和方向
缺点:大多数学生在研二的时候还没有确定的目标方向,选择方向的过程异常痛苦。学生所选择的领域也许是导师所不熟悉的,为了能够从内容上提供指点,导师也要看相关的文献,如果学生多了,每个人都是一个领域,导师就很难给出专家级的指点,学生也有孤军奋战的寂寞。所以除非学生有非常强烈的意愿,我将不采用此法安排论文了。
(2)学生做老师申请的项目
优点:项目有明确的研究要求,老师能够具体指点,还有同学一起攻关
缺点:因为老师对项目的认识在短期内很难传给学生,因此有可能出现学生总不得要领的表象,造成学生的挫折感。如果老师对项目干预很少,学生就需要自强自立,否则项目的质量和成果、对学生的培养可能都达不到预期。目前我还没有掌握这种方法的技巧,所有的非编程项目几乎都是自己亲历完成,无法借助他人之力,这是以后必须要改进的。
(3)老师表达对某个方向领域的兴趣,学生自由开垦
优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着眼点,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老师因为对该方向有兴趣,也许没有深入,也许过去已经有过积累,所以还能够对学生的着眼点给予建议。学生自由发挥后,往往有出人意表的结果,师生都会因此欣喜。这是我所发现的论文期间师生关系作为融洽的一种合作方式。
缺点:学生仍旧可能感到是在孤军奋战,缺乏交流对手

八、如何得到导师的指导
研究生期间应该开始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所以导师一般采用宽松管理。除了几个重要的时间点老师会主动的找学生以外,其余时间都需要学生主动与老师联系。导师是否真的成为你的导师,完全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同届的几个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数量的指导,这并不是导师厚此薄彼,而是平时交流频度和质量决定的。
1)自觉地将阶段性成果向导师汇报,听听导师的建议,老师也许会从研究方法和细化问题的角度帮助你反思,更多的时候是为你提供其它的数据来源和支持(人力、物力)。
2)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你的看似与你的论文并无关系的事情。老师往往根据对你的直觉认识,认为你合适做什么事情而分配给你一些工作,也许别人对你也是这个印象,也许这是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你的优势。认真地有意识地发展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会使你成为一个有特长的人。
3)和老师的接触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类,正式的需要预约,真的是有事情要讨教。非正式的包括路过老师的门口,打个招呼,闲聊两句。有时候正是这种无心插柳,可能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和资源,也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指点。
4)不要唯导师命是从,有时候导师分配给你某个任务也有投石问路的意思,是因为想发掘你的潜力。所以多和导师交流你的兴趣和想法,可以方便老师分配给你你所想要的机会,做你想做的事情。
九、如何得到导师对论文研究工作的指点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论文,论文可以成为师生之间非常好的沟通载体。很多学都是在最后一个月才把论文交给老师,老师能够做的就只是对论文规范性方面的修改了。但是论文中往往反映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如果能够早和导师沟通,论文时期对自己的训练将会更加富有成效。
建议是:采用原型方法进行论文写作,尽早完成论文的整体框架,在每个版本征求导师的意见。
这样的好处是:导师可以较全面的了解你的想法,从而按照你的思路帮你拔高。相反,如果是零碎的部分去请教导师,导师往往会按照她如何做这个研究的角度给你提出建议和要求,因为两人的知识结构不同,会造成理解认识的误会,而影响论文研究的进展和流畅。
发表于 2008-10-6 22: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17 18:33 , Processed in 0.17500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