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7 21: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才常(1867-1900年)早年就读于岳麓书院。他于中日甲午战后,积极主张变法维新。1897年与谭嗣同在浏阳兴办算学馆,提倡新学,在长沙创办了有“中国近代史第一大学”之称的高等学府--时务学堂。比京师大学堂尚早一年。时务学堂的办学宗旨是:“保国、御侮、创新”,“提倡新学,鼓吹维新”,培养“学通中外,体用兼赅”的新人才。随后,他编辑《湘学报》。次年又创办《湘报》,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与谭嗣同创办南学会、群萌学会,成为南方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维新失败后逃往日本,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接触。1899年,与兴中会毕永年合作,准备联络长江沿岸会党起事。同年冬回国。1900年在上海组织正气会,后改名为自立会,联络长江中下游会党,自任总司令,设总机关于汉口。7月,又邀结社会名流和会党首领在上海张园召开国会,容闳和严复为正副会长,唐才常任总干事。会后赴汉口,组织自立军,任诸军督办,拟于8月9日起义。因待康有为汇款接济,起义延期。8月21日晚湖广总督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他逮捕,次日被害。后来张之洞大肆株连,两湖志士被杀者数百人,其中时务学堂学生近二百人,我每读至此一节,莫不切齿痛恨张之洞,时务学堂未改名求实书院时期仅仅先后招考三次,培养二百多人才,经历这样的浩劫,真是令人惋惜。尽管这样,后来其学生中仍然有蔡锷、范源濂、范旭东、杨树达等十余名对中国有重大影响者,其成才率之高,世所罕见。试想时务学堂学子若没有此一浩劫,不知还有多少著名人物会活跃在近现代史的舞台上。唐才常临难前,赋诗一首曰:“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 他是清末维新派领袖之一,著有《觉颠冥斋内言》,有《唐才常集》。时务学堂的创始人之一也就是岳麓书院的学生,这也说明湖南大学的两大渊源本来就是血肉相连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提到这首《狱中题壁》诗,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诗的作者,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他也是时务学堂的创始人之一。1895年他在浏阳发起成立算学会,1896年任南京候补知府,著《仁学》。1897年谭嗣同回长沙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新政,先后设立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筹办内河轮船、修筑湘粤铁路,开采矿产,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在时务学堂,谭嗣同亲笔撰写一幅对联:“揽湖海英豪,力维时局。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兴”。修筑湘粤铁路铁路对中国南方经济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作用。1898年9月初谭嗣同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与杨锐、林旭、刘光第一起,称军机四卿。9月18日他夜访袁世凯,劝其助行新政。但袁世凯随即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破坏变法后,他“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28日他于菜市口遇害,死前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清末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政治家,其学以“日新”思想为核心,抨击封建专制及其纲常名教,提出“革去故,鼎取新”,反对“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具有冲决封建网罗的斗争精神。他继承岳麓书院先贤王夫之“道不离器”观点,他的学术成就源起岳麓书院先师大贤,进一步说明了岳麓书院与时务学堂血浓于水的关系。他指出“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强调“道必依于器而后有实用”。还指出:“世俗小儒,以天理为善,以人欲为恶,不知无人欲,尚安得有天理?”曾借用物理学名词“以太”表示世界本原,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关联、变化和结合,都是“以太”的作用。又将以太之“用”称作“仁”,以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奉佛教思想为真理。谭嗣同能作诗,富于爱国精神,风格雄健。所著后人编为《谭嗣同全集》。
学界泰斗陈寅恪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大家知道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在近现代中国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吗,知道他的祖父、父亲与时务学堂的关系吗?他的祖父陈宝箴,1894年秋,授湖南巡抚。当时陈宝箴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但他老有所为,老当益壮。湖南巡抚是他一生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官职。在任内他极力整顿湖南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他曾总结:“其要者,在董吏治、辟利源;其大者,在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思想之新,可见一斑。“设矿务局,别其目曰官办、商办、官商合办。又设官钱局、铸钱局、铸洋圆局。……而时务学堂、算学堂、湘报馆,南学会、武备学堂、制造公司之属,以次毕设。当是时,江君标为学政,徐君仁铸继之。黄君遵宪来任盐法道,署按察使,皆以变法为己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事就是陈宝箴以湖南巡抚的名义发布《招考新设时务学堂学生示》,面向全省招生,规定名额120名,第一次招考报名者4000余人。陈宝箴委派熊希龄为学堂总理,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李维格为西学总教习。正准备入湘的梁启超写信给熊希龄等,主张扩大招生名额,于内课生之外,招收外课生,吸收20岁以上青年,使之粗明新学。陈宝箴采纳了梁启超的建议,后两次招考都招收了外课生和附课生,“凡外课附课学生呈札记待问格者,一律批答”。后人自然难以想象一百年多前湖南省生机勃勃的历史,然而,湖南民智大开,面目顿新,领全国风气之先。日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多出自湖南,与此也有莫大的关系。变法失败后,陈宝箴“坐滥保匪人,废斥不用”,不得不还乡养老,两年后病故。他虽然是当时湖南的地方领导,但是对时务学堂的成立贡献极大,也是创始人之一。
陈三立(1858年—1937)是陈宝箴长子,陈寅恪的父亲,与谭嗣同、 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光绪二十一年,其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推行新政。当时,陈三立年富力强,才智奋发,协助父亲办时务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陈氏父子希望“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戊戌政变后变法失败,他被加上“招引奸邪”的罪名,与父亲一起被清政府革职。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中国,徐志摩等由前往上海欢迎,在西湖之畔的净慈寺泰戈尔特地拜晤了陈三立。两位不同国籍的老诗人,通过徐志摩的翻译,各道仰慕之情,互赠诗作。泰戈尔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分,赠给陈三立一部自己的诗集,并希望陈三立也同样以中国诗坛代表的身分,回赠他一部诗集。三立接受书赠后,表示谢意,谦逊地说:“您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是足以代表贵国家诗坛。而我呢,不敢以中国诗人代表自居。”后两人比肩合影,传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他的晚年,年近已经八十遍览了山南山北风景名胜,写下许多诗篇,集名为《匡庐山居诗》,石印成册,以赠亲友。他在庐山小居期间,蒋介石曾到牯岭避暑,很想见见他,特派专人登门联系。他不愿与之交往,对来人说:“我已经是一个不闻世事的世外之人,即使我们会晤了,也没有什么可谈的,我看还是不必来见吧。”因此,蒋介石也只能不便“勉强求见了”。抗日战爆发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本军队欲招致三立,百般游说,他从不理睬。而日本特务日伺其门,他大怒,叫佣人拿扫帚将其逐出。随后,绝食五日,忧愤而死,享年85岁。他与其父同为时务学堂创始人之一,其人格高尚,与时务学堂其他著名人物是一样的。
梁启超(1873--1929年)是康有为的学生,与康合称“康梁”。1897年,他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出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到长沙后,亲自拟定"学约十章",包括立志、养心、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特别强调经世,"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所规定的功课,融中学、西学为一炉,分博通学与专门学,有"专精之书"和"涉猎之书",传授知识与道德并重,强调诱导学生思想,培养自学能力,进行因材施教。次年入京,以六品衔创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因变法失败,逃亡日本。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后,主编《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资产阶段革命派为敌。曾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他组成进步党,1913年,进步党的“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但因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劝说无效,遂反对袁氏称帝,与之发生冲突。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对袁氏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1916年策动其在时务学堂的学生蔡锷组织护国军武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曾任财政总长。在张勋复辟时,他和段祺瑞在天津马厂誓师,反对拉历史倒车的恩师康有为。他晚年弃政从文,先后在清华大学等学校再次执掌教鞭,并巡回天津、南京学府讲学。五四时期,他反对“打倒孔家店”口号,哲学上,宣扬进化论思想,认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又主张“导中国进步当以渐也”,“甚矣变之之难也”。梁启超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具特色。所著编为《饮冰室合集》。作为影响一代人的大家,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用这些给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代青年带来了全新的理想和价值的文字,在“五四”前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还是在中国最早提起马克思的人。
曾经有人说过,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总理是湖南人,最后一位总理也是湖南人。大家都知道后者指的就是大家非常敬佩的朱总理。我们这里每次现场直播他开记者招待会时,电视机周围都会围满一群人,看我们的总理应对自如,妙语连珠,不由得从心中流露出一股自豪感,他也是我们长沙人啊。但是大家对于前者,我看就不是很了解。这第一位总理指的是熊希龄(1870-1937年),1897年他在长沙任时务学堂提调(即校长),他提倡科学,注重时务。后又与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等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积极开展变法维新运。变法失败后,熊希龄也受到了上面“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惩处,从此便匿迹衡阳、沅州(芷江),闭门读书。后来处禁松弛后,熊希龄曾一度赴日本考察教育。1905年随端方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任参赞。次年回国,仍返湖南办学。辛亥革命后,拥戴共和,先后参加统一党、共和党,后为进步党的负责人之一,曾致电袁世凯,促其转变政治态度。袁世凯窃据大总统后,熊希龄历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1913年8月任国务总理。他政治上,旨在贯彻资产阶级法治精神,建立“真正共和国”;在经济上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财政、繁荣经济的计划和基本法令。这与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大相径庭。熊、袁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后熊希龄遂于1914年2月愤而辞职。他为中国的福利事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收养被遗弃儿童,他倡议在北京设立慈幼局。1918年,得政府同意,将香山静宜园改建为慈幼院,以收养、教育受灾的流浪贫苦儿童。他自己掌管一切院务,时间长达20年之久。此外,他还以社会名流身份从事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担任过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长、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由北平到上海,负责战地救护工作。上海沦陷后,欲取道香港返内地,12月5日病逝于香港,享年67岁。遗著在解放前出版的有《香山集》两卷,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熊希龄集》。
黄遵宪(1848—1905年),这个晚清著名诗人也曾在时务学堂与谭嗣同等主讲世界大势及政学原理,宣传变法救亡思想,探讨湖南新政事宜。1895年他加入上海强学会,次年参与创办《时务报》。1897年他署理湖南按察使,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任《湘学报》督办。参与筹办湖南时务学堂、南学会,并聘梁启超主持时务学堂。他还曾任驻日公使馆参赞及驻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戊戌政变后,罢官回籍。他善写诗,主张写诗“不名一格,不专一体”。“我手写我口”,对旧体诗进行改革。著有《人境访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