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8|回复: 10

[舞文弄墨] 又读向子期 思旧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7 2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与稽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康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囊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曰: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祖。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日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憨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字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大而长吟。悼稀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

此外转贴:
窈窕好淑女 于 2004年 08月03日 发表
           七、《世说》男人之才子向秀篇



向秀 (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与嵇康、阮籍、山涛、王戎、阮咸、刘伶并称为“竹林七贤”。在《世说新语》里,直接记载向秀事迹的一共有四条记录,分布在《文学》、《品藻》、《任诞》三门里。相对于“竹林七贤”里的其他人,向秀似乎名气不够响亮,《世说新语》里的记载也不很多,但是,千百年的岁月流逝却无法抹去向秀的独特光彩。

  向秀虽然没有完整的文集传世,但是他却是少有的大哲人大文豪。《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第100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记载:“向秀主要著作有《庄子注》,时人称此注“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其好友吕安见此注后叹为“庄周不死矣”。但全作已佚,少量佚文保存在张湛《列子注》、陶弘景《养生延命录》、陆德明《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等著作中。向秀还著有《周易注》,传称“大义可观”,然“未若隐《庄》之绝伦”。该书亦佚,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有部分佚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又有《难养生论》一篇,存《嵇康集》中;《思旧赋》一篇存《文选》和《晋书》本传中。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72,录有上述二文。” 向秀所著一书、一论、一赋三种作品,均是问鼎之作:其《庄子注》开创玄学注《庄》新思路,后人难望其项背;《难养生论》匠心独运,与嵇康难分高下;《思旧赋》更是堪称绝唱,魏晋时期无《赋》与之比肩。

  向秀是个哲人,玄学家。老、庄、周易是谓“三玄”,共同构成了玄学的主题。向秀在对庄子的研究方面,达到了非常精妙的境界,曾经为《庄子》逐篇作注解,都非常贴近庄子的本来奥妙。《晋书》记载:“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但是遗憾的是其中的两篇《秋水》、《至乐》还没有注解完,向秀就去世了。那时候向秀的儿子还小,没有将父亲的注释光扬天下,因此被郭象将文稿窃取,又加上自己的一点解释,就以自己的名义大行天下了。(见《世说新语》中《文学》之17、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其后千百年来,世人一谈到《庄子》的注释就将郭象奉为大家,而忽视了向秀的显著功绩。现代文化史上更有冯友兰先生因偏爱郭象,而专门做过一个很勉强但是影响很大的考证,更使普通读者感到迷糊。这大概是中国文化历史上最著名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例了。

  关于向秀注释〈庄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开始向秀注释的时候,嵇康说《庄子》中的玄妙会被注释给弄得僵滞,以前也没有个好的注解,向秀不如不去注。后来向秀完成了,给嵇康看,才知道向秀的注解使《庄子》的玄理更加美妙了(见《晋书》记载:始,秀欲注,嵇康曰:“此书诓复须注,正是妨人作乐耳。”及成,示康曰“殊复胜不?”又与康论养生,辞难往复,盖欲发康高致也。),对向秀的才识大为叹服。后人在研究魏晋玄学乃至整个老庄思想的时候,都非常重视向秀的思想。他以“无”为“万物之总名”,认为万物都是“自生”、“自化”的,不存在“生生者”或“化化者”。但同时又认为:“明夫不生不化者,然后能为生化之本也”。对名教与自然的看法,他既肯定“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是“自然之理”、“天地之情”,主张“开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事,不苟非义”,由此推及人的社会心理和欲求,如名利富贵等,从而,明显地强调合“自然”与“名教”为一的宗旨,而其中更强调“自然”应更合于“名教”,合“自然”与“名教”为一。魏晋玄学通过向秀所体现出来的儒道两家经典的互解,“不仅使儒道两家的分歧,通过字句上的精心诠释而得以化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儒家经典所蕴涵的普遍性品格得以发掘,幷为经世致用奠定思想基础。”

  向秀和稽康、吕安同是好友,来往密切。他们经常在嵇康宅前的柳树之下架炉打铁,嵇康掌钳,向秀鼓风,二人配合默契、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向秀还经常去好朋友吕安家帮吕安侍弄菜园子(见〈晋书〉 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可谓情投意合。向秀还在给嵇康的打铁炉烧火的时候,亲眼见证了钟会被嵇康奚落(见《世说新语》中《简傲》之3、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是件重要的事情,它成了稽康被杀头的最初根源,向秀目睹了这一切以及后来发生的一切,这些也影响了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向秀后来为官,也是无奈。他早年淡于仕途,有隐居之志。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后,为避祸计,不得已顺应朝廷威逼拉拢而出仕,先后任散骑侍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但“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晋书〉: 康既被诛,秀应本郡计入洛。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猖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秀乃自此役。)了向秀没有如稽康一样刚烈,他为了保全生命于乱世,只得选择了做官,并且官还越做越大。他曾经也主张无为政治,然而他所主张的无为政治,是“任自然而不加巧”,可是后来,他选择了只做官不做事,成了消极的无为了。但是做官不是他的本意,因此他的内心非常的痛苦。陈寅恪先生说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完全改节自图,弃老庄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但是细读他的《思旧赋》,那种刻骨的痛却在昭示着他的不甘与愤懑。

  《思旧赋》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嵇康、吕安被杀之后司马政权加紧了对向秀的监视,并予以拉拢。向秀因此不得不抱着仕其位而不谋其事的态度赴洛阳应仕。途中路过那片与故友共同隐居的竹林,“日薄虞渊”之际,忽闻“邻人有吹笛者”。笛声萦回山间,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笛声依稀,翠竹依旧,想起和曾经嵇康他们一起纵情竹林的美好回忆,那是多么的美好!如今斯人却已然远去,再不会有那样的雅集。物是人非,向秀悲从心来,写下了著名的《思旧赋》(并序):“余与稽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康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囊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曰: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祖。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日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憨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字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大而长吟。悼稀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向秀把人世沧桑的和怀古伤今的情怀都寄予于笔端,字里行间流淌出对朋友不尽的思念,赞美了亡友嵇康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同时隐晦地表达着对司马氏屠杀俊贤的愤慨。他又由耳畔的“鸣笛之慷慨”,想到了嵇康临刑,“目送归鸿,手军五弦”。由笛声到琴韵, 勾勒出了亡友彻悟命运之后的豁达与从容。短短的《思旧赋》,其中的情怀却是婉转哀怨;情辞深痛的语句里,是一份久远深切的怀念。这篇蕴藉含蓄的短赋,读来令人深感余味不尽,成为了哀悼逝者的千古名作。

  鲁迅在著名《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年青时读《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后来,“民国”的子弹使他读懂了。细读《思旧赋》,在那躲躲闪闪的文字后面,可以感到一种近乎心死的悲哀。它比哭泣更强烈,更震撼。鲁迅先生自己当时处于反动统治“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环境下,正直的人们没有言论自由,自己也只能以隐晦曲折的笔法对烈士寄以深情厚意,并以此控诉当局杀戮无辜的罪恶。他是真正“懂得了”向秀悼念无辜而被杀害的友人的心中的悲愤。“当一个国度中最优秀、最高洁的一帮知识分子都忙于“避祸”、“自保”时,这个时代真的是没有英雄啊——但这不能怪他们,那时候,中国文人受压抑了数百年的心志才刚刚解放出来,它还要再酝酿好几个世代才能“一飞冲天”;那时是魏晋正始、景元年间,距唐朝还有约五百年,“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气象还在蕴积。”
 
  甘露五年,嵇康死;景元元年,阮籍死;太康四年,山涛死;永康元年,刘伶、向秀死……

  2003.6.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7 23: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xxxx年xxx死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20: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的人民日报,我看见了三行字.
发表于 2005-1-18 20: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行字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
发表于 2005-1-23 15: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对同学说
知道最近几天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他问
什么?
我说***死了
他说
死得好,这B我早就想他死了
我很惊讶
他解释
他霸占一方,无恶不做,难到还不该死?
我奇怪了,问
你说的是哪一个***啊
他说,哦,不是***,那可能是我记错了
你说的***是谁啊?
发表于 2005-1-23 15: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

先死后死,长歌当哭,盖棺无论,青史何祭!?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7: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史无名
自有野史流芳
发表于 2005-1-23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再说一件事
有一次我和大人聊天
问他们知不知道克拉玛依大火
他们同样一无所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2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lixunghuan于2005-01-23 22:23发表的:
哦,再说一件事
有一次我和大人聊天
问他们知不知道克拉玛依大火
他们同样一无所知
你和大人?你是小孩子吗?
那事过去多年了......依然折射出人心的暗淡.
发表于 2005-1-24 22: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习惯如此
难道一定要说成年纪比我大的人吗,何况还不准确
大人这个意思就是
上一代人,这里当然不包括知识分子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23: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窃以为用长辈这个词容易理解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13:49 , Processed in 0.07468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