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3|回复: 0

“湖大岁月是人生最浓重的色彩”——记湖南大学电气院院长王耀南教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 17: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大岁月是人生最浓重的色彩”——记湖南大学电气院院长王耀南教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f99cd0100dikj.html


耀南,1957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高效磨削数控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智能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输变电与系统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IEEE高级会员,国际自动控制联IFAC 会员,国际国内多家杂志编委。曾先后主持完成20项国家和地方技术攻关重点项目,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发明创业特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著作6部、发表论文360多篇,其中SCI收录36篇、SCI引用175篇次、EI收录109篇,获国家专利11项。湖南省“首届科技领军人”、湖南省最高科技成就奖“光召科技奖”获得者。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及“当代发明家”称号。

“机器不能转,或许就是一个小螺丝钉没拧好;程序不能运行,或许就是漏了一个标点符号。一定要强调仔细,搞研究要的就是仔细,要严谨才能有成果。还有就是不能气馁,这个方法不行,再试一个方法,一个接一个,总有方法是对的。”遇到科研难题,他总是这样告诉自己和他的团队。
围绕他的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光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骨干教师,“当代发明家”称号等等,面对这些荣誉他很平静,也很淡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上下求索是我一生奋斗的事业”。而对于未来,他亦信心满怀,“我们一定要在现有基础上加速前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努力将‘中国制造’转变成为‘中国创造’,从而提升整个国家技术品位。”
“看着你们这些学生,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你们进步了我就高兴,退步了我就着急。”他1995年担任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了30多名博士、80多名硕士,教书育人,不辞辛苦。
他,就是湖南大学电气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王耀南。

“当代发明家”

不久前,王耀南带领的团队又有四项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在这些都带有“自动”或者“智能”字眼的大型装备上,处处显示着“中国创造”的骄傲。
“所谓自动化,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类从危险、污脏、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王耀南曾经这样对一位记者说。为了这个最终目的,他一直在科研一线努力着。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王耀南就开始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不断探索,从“高速灌装生产线智能检测分拣成套装备研制及其推广应用”到工业智能监控软件系统,每一次的科技攻关,都让他在“当代发明家”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严谨,勤奋,不轻言放弃,王耀南在科研中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方法。
“老师很勤奋,有时候遇到煞费脑筋的技术问题,学生都回去了,王老师都会在实验室里一个人钻研,第二天兴奋地像个小孩子一样告诉我们,那个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他的学生秦虹说,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了。
“多年的求学生涯让我形成了一种对科学研究严谨而积极求索的态度和习惯”,王耀南说,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所依赖的就是创新型人才。
在王耀南看来,要做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着对科学、创新执著追求的精神,对问题要锲而不舍,再者是要掌握某一个科学领域的知识结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比较开阔的思维,能够破除因循守旧的陈旧思想,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跳到其他的领域去。“很多大学者、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身上都具有这样的素质”,王耀南说。

师者王耀南

从事科研工作之外,王耀南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湖南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院长、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王老师是一位值得敬佩、待人亲切的好老师。刚读研那会儿,想着王老师是电气院的王牌导师,一定给人很威严的印象。一接触就会发现,他亲切得像位慈父。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他常常会拍拍学生的肩膀给以鼓励:‘小伙子,好好干’”。王耀南对待自己的学生很亲切,因此他的学生们至今都始终亲切地称呼他“王老师”。
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老师,他同样用心务实。“一位好的导师不只传授给你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会躬亲示范给你树立一种如何积极学习的工作态度,如何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研究方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这便是王老师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秦虹说。
对自己的学生负责是老师的职责,但同时作为一名院长,王耀南更重的职责则是对一个向来拥有雄厚实力和辉煌成绩的院系负责。
课堂至上,他总是这样严格地要求着自己的教学团队。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院里十分注重对教师讲课水平的指导和培养,不定期举办课堂教学经验交流,观摩会,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小组,为教学质量把关。
科研是工科学院和学生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王耀南也一向注重对学院科研教学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学院建立了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电力推进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几大重点实验室,基本满足了全院教授、硕士、博士生科研工作需求。
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学院的成果和荣誉接踵而至:几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4项、二等奖18项;获得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国防科技攻关项目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6项、“十一五”863计划项目5项,科研成果转化成绩显著。
同时,学院还突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个、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国家培育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新增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生物医学硕士点1个。
师者和学者,繁忙的工作下,王耀南靠“勤”来努力诠释着这两个角色。“除了培养学生的工作,王老师公务也很繁忙,他就是靠着极其勤奋的工作才能平衡一切,在他众多的光环背后,有着常人所做不到的勤奋努力。光有勤奋是不够的”,秦虹说,在跟王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无不被他独到而超前的眼光所折服。
“总体来说,和我们那个年代相比,现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条件优越多了,很羡慕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安定优越的求学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要比我们那个年代更强。”对于当代大学生,王耀南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而当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爆炸的浪潮,很多大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毕业即失业”的恐慌感,在这个被戏称为“文凭贬值”的年代,大学生们该如何主导自己的未来?
王耀南的回答是,“首先,要珍惜大学这几年宝贵的求学生涯,青春只有一次,时间不可逆转;其次,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全面的计划,才能完成好;最后,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要懂得以自我学习为主,重要的是掌握一套学习方法,这将让人终身受益,时间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要集中精力学习最有用的知识与技能。”
“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优越的环境下,更不能丢弃上一代人在艰苦条件下的那种吃苦精神,更要在求学创业的道路上发扬吃苦精神。”同样被王耀南看重的还有80后的这几代的大学生们最为缺乏的吃苦精神。

“人的一生都应该是求学经历”

时间在1989年,这一年的夏天,已经参加工作几年后的王耀南走入湖南大学,开始攻读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以及博士学位。从此,他便与自动化领域结缘。
从履历上看,王耀南的第一学历是华东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而后来却进入自动化的研究领域,“因为发现自己对工业自动化领域很有兴趣”,王耀南这样说。
在国内攻读学位后出国留学,最后回国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同大多数专家学者一样,王耀南走了一条漫长的学术之路。拿到湖南大学的博士学位后,王耀南选择了去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而后他在1998年去了德国Bremen大学BIBA研究所,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获得“德国洪堡学者”称号,期间在Bremen大学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合作从事欧盟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时,任中方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与融合、先进制造装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
2001年,王耀南回国后,一边任教,一边继续自己的“科研之旅”。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系统、电气控制工程以及复杂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
“在热爱的科学领域里做研究能让我感受到无穷的乐趣。”王耀南说,学海无涯形容的好,面对创新,其实人的一生都应该是求学经历,活到老,学到老。

“湖大岁月是人生最浓重的色彩”

对于湖大,王耀南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在湖大求学多年,工作多年,生活多年,这些岁月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最浓重的色彩。”王耀南感慨道。
仔细算来,从读研、读博,到又回到湖大工作,王耀南在湖大已经度过了十余个年头,这些年来湖大几乎见证了他的每一个学术及科研成果,而他也见证了湖大一步步的发展轨迹。
“我非常喜欢湖大这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都美不胜收;无论是学习风气,还是工作风气,都非常良好。千年学府积淀下来的文化和那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在这里学习、工作的人,我当然不例外。岳麓书院正门的对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对这个地方最好的概括。”王耀南坦言他对湖大的喜爱,“能在这里潜心学习、从事科研工作,我感到非常开心。”
除了在湖南大学电气信息与工程学院担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耀南还有很多社会职务——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IEEE高级会员,国际国内多家杂志编委等职。
“常话说:人不是机器,即使机器都需要润滑油。如何高效协调地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张有弛,文武之道。”王耀南很清楚工作忙碌中的自己也需要得到更好的调节。
而一向被王耀南所津津乐道的调节工作繁忙的法宝就是登岳麓山,“湖南大学就座落在岳麓山脚下,略有闲暇的时候,相邀几位同事一起去登岳麓山,是一件令人舒畅的事情,大自然的清新可以让一个人的头脑也变得清新,有时候,边登山边和同事讨论一些问题,在这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环境中,会别有收获。”
一位教授,一所大学,一段并不短暂的时间倾注,这样的情感依赖是湖大许多教授的集体烙印。而对王耀南,则注定成为走在“中国创造”的希望之路上的一种心灵陪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8 06:25 , Processed in 0.07394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