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5|回复: 0

[人文]历史上的妈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6 16: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妈祖(960—987),原名林默娘,北宋平安军(泉州府)节度辖下的莆田县湄洲岛之民女,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羽化生天”。

  父亲林帷悫、母亲王氏平生注意积德行善,乐于助人,年纪都在四十有余,虽生了一男五女,单枝难以传宗接代,向观音菩萨祈求再生一男。王氏不久怀孕,降生之时,王氏见到一道光从西北面射人房内,光辉耀眼夺目,香气四处飘荡,久久不散。

  林默娘长大,幼而神异,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务,矢志不嫁,专心致志精研医理,为人消灾防病。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排忧解难,还引导乡人避凶趋吉,有谁遇难, 都乐意找她求助。当时,莆田地区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尽办法施药抢救乡民,果然立愈,乡民感激。

  宋雍熙四年(987年)重阳节,妈祖父兄驾舟北上,遇风暴,林默娘敏感到父兄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

  南宋惠安人黄岩孙主编的仙游县志也说妈祖生前的身分是“巫”。“巫”者,《说文》解释为:“视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后屡显灵应于海上,渡海者皆祷之,被尊为“通灵神女”,庙宇遍海甸。

  宋代以前提到妈祖的显圣,始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感神功,奏上。立庙江口祀之,(徽宗)赐顺济庙额。”其后宋·妈祖的加封原因皆为“神雾神济兴、泉饥”,“以神助火焚强寇(《湄洲屿志略》卷二·封号)。

  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封号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 明·永乐封“天妃”,立庙京师,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封“天后”。

妈祖之成神,和泉州有极大的关系。没有泉州的海外交通,妈神就没有可能成为伟大的神抵。南宋著名学者莆田人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二《南廊》诗,描述泉州当时海外通商的发达:
“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樵耕必业儒。
惟有桐城南廊外,朝为原宪暮陶朱。”

注:桐城:泉州城。原宪:孔夫子的穷学生。陶朱:古大富翁。

  《元史》卷十·世祖纪载:“至元十五年(1278年)八月乙丑(即八月十四日),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此时的局势,张世杰等奉帝南奔海上,元将张弘范率兵追击。据《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载:“至元十六年正月壬戍,张弘范至崖山。……二月癸末……(陆秀夫)负帝投海中。”至此宋亡。元世祖于此时为何以“泉州神女”之名而不以南宋理宗所封“护国助顺协正嘉应善庆显济妃”之号来封妈祖,又去掉“助顺”改为“明著”,并由妃晋为天妃呢?这是有其政治目的,表示元朝不承认南宋的封号,另以“泉州神女”称妈祖,祈求保佑元朝灭宋室于海上。

  乾隆《泉州府志》卷三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录事司一,以领在城之民(府下设录事司等于现在的市设区,说明城区人口增加及经济发达)。县如故。大德元年(1297年)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为治所,辖诸州。”此时泉州行政区的地位大大升高。“辖诸州”包括管辖妈祖出生地兴化军,则“泉州神女”一词,非同凡响矣。《续文献通考》至元十五年条亦称妈祖为“泉州神女”。

  《湄洲屿志略》卷二祀典载:“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封护国明著天妃。诏曰:……腾恭承天庥,奄有四海经,粤若稽古,咸秩无文。惟尔有神,保护海道,舟师漕运,恃神为命,威灵赫濯,应验昭彰。自混一以来。未遑封尔,有司奏请,礼亦宜之。今遣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蒲师文,册封尔为护国明著天妃。”诏书写明妈祖保护海道。

  《元史》卷十一载:“至元十八年(1281年)九月癸酉,商贾市舶物货已经泉州抽分者,诸外贸易止令输税益。”凡在泉州进口已在泉州交纳进出口税的货物,运至国内他处只交行商税而已。此时泉州已等于中国海关的总关。有趣的是这次册封妈祖的钦差大臣,竟是派蒲寿庚之子,时任市舶主管的蒲师文充任。蒲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徒,派一个伊斯兰教徒充当册封道教天妃的钦差,似不相称。如细细一想,派市舶司主官员又属外族的人册封妈祖的,表示这次册封与至元十五年的性质不同。上次元世祖是因海上宫事及政治需要封妈祖的,这次则是从海上交通贸易的经济目的来册封的。所指的“有司奏请”当然指泉州的官方了。

  《元史》卷二十·成宗纪载:“大德三年(1299)二月壬申(即二月二十日),加泉州海神曰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又《湄洲屿志略》卷二·祀典称:“成宗大德三年,加封辅圣庇民。诏曰:利涉洪波,显造化难名之德。尊崇懿号,传神明不朽之荣。申锡宠章,禀为殊典,可加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著天妃。”

  此次册封,《元史》又重提妈祖为“泉州海神”,较为至元十五年提的“泉州神女”,意义更明确。为什么元朝朝廷不称妈祖为“湄洲神女”或“莆田海神”,而称为“泉州海神”?可见妈祖在元朝的扬名晋爵,都是泉州官方奏荐的成果。宋代凡水旱盗疫之灾妈祖悉皆显灵,并不局限于航海。妈祖的专职海神地位,是元朝封天妃后才正式奠定的。

  《湄洲屿志略》卷二称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遣官致祭天下各庙(妈祖庙)。”从是年八月初一祭直沽妈祖庙开始,由北而南,十月二十祭湄洲庙,十月二十五以祭泉州庙结束,计祭祀十五处妈祖庙。其御祭文随庙而异,皆提其保庇南北漕运之功。湄洲庙是妈祖的降生地,当然要崇祀纪念;泉州庙则是妈祖发祥之处,并且功及海外,庇及社稷,更要崇祀纪念。在当时十五所官方承认的天妃宫中,以泉州、湄洲二庙最重要,故祭祀以湄洲庙、泉州庙结尾。

  “十月二十戊申日,湄洲庙御制文曰:惟乾坤英淑之气,郁积扶舆,以笃生大圣。炳灵于湄洲,为天地广载之恩,为国家弘治平之化。特命巨恭诣溟岛,虔修崇祀,秩视海岳,光扬今古。于戏休哉!”

  “十月二十五日癸丑日,泉州庙御制文曰:圣德秉坤极,闽南始发祥。飞升腾玉辇,变见蔼天章,海外风涛静,寰中麟凤翔。民生资保锡,帝室借匡襄。万载歌清宴,昭格殊未央。”

  从以上两篇御制文的内容分析比较,同样是一尊妈祖神,元朝皇帝对不同庙宇的同样神象,其评价很不一样。对湄洲庙,皇帝只肯定其地钟灵,因而出生了这位神祗,从宗教意义加以颂扬。对泉州庙则认定其“闽南始发祥”的地位,“海外风涛静”的神力以保护海上交通贸易的畅盛。“民生资保锡,帝室借匡襄”,对国计民生江山社稷都需要妈祖的庇佑。从政治经济意义加以表彰。

  历代朝廷和人民历来崇敬妈祖,但有不同角度。

  第一种是信仰的道教化。宋封妈祖为“神女”、明崇祯帝封“清灵普化慈爱应碧霞元君”,清嘉庆皇帝封“天上圣母无极无君”等,都属此类。

  第二种为官爵化。宋高宗封“灵惠夫人”,宋光宗进其爵为“灵惠妃”,元世祖进封“护国明著天妃”,清康熙皇帝封其“天后”,都按照朝廷妇女的封爵而封之。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派郑和、张谦等屡次下西洋,是时泉州仍设市舶司(成化间才迁福州),为朝廷指定的使节出入口岸。万历《泉州府志》卷二十四卷载泉州妈祖庙:“永乐五年,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守官重新拓之,而宫宇益崇。”又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说:\"永乐十三年,少监张谦使渤泥,得泉州发自浯江,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同书又转载《隆庆志》说:“永乐五年,以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守镇宫重新其庙。自是节遣内官及给予事中行人等官出使琉球、暹罗、爪哇、满加刺等国,率以祈祷告祭为常。”

  而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卅二人物·妈祖本传亦说:“明·永乐间,内官甘泉、郑和有暹罗西洋之役。各上灵迹,命修祠宇。”同书卷三谓:“天后庙在湄洲屿。……明·永乐初封宏仁普济天妃,立庙致祭。凡使海外,率皆致祭。”

  据《湄洲屿志》卷二载:“康熙十九年(1680年),神助提督万正色克敌厦门,钦差礼部员外郎辛保等,斋香帛诏诰加封致祭。制曰:……特封尔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又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军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钦差礼部郎中雅虎等,御书香帛,到湄庙致祭,特封天后。”又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天后庙则称:“国朝将军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有助顺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遣礼部郎中雅虎致祭。”泉莆的府志均附有祭文,内容完全一样,可见雅虎之祭妈祖,湄洲宫与泉宫并祭,并非只祭湄洲。另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十三又说:“康熙十九年舟师南征大捷,提督万正色以妃灵有反风之功,加封昭灵显应仁慈天后。”

妈祖进封天后的保荐人及年代显然有两种说法:一是康熙十九年由万正色奏,一是康熙二十三年由施琅奏请。按施琅于康熙二十三年奏文,也提到万正色“曾题请封”,而奏文仍称妈祖为“天妃”,看来两人都有保奏,朝廷也都有加封,但正式封天后时间则是康熙二十三年。不论何人奏请,万正色和施琅都是泉州人,万为清朝克服金、厦二岛,施攻服台湾。妈祖之位到“天后”,皆为泉州人所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3 19:05 , Processed in 0.13694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