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8|回复: 5

专家警示:还有多少个“舟曲”潜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4 16: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环境监测院权威专家警示:
还有多少个“舟曲”潜伏?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实习生 唐靖 发自北京 2010-08-11 21:19:04 来源:南方周末


■编者按: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等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自1999年以来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鉴于识别难度,至今仍没有完全摸清整个版图的脾性,许多所谓的安全之地却成了重灾区。
依照现有技术、资金和人员配备,国家仅能排查全国1640个县基本的地质灾害隐患,对那些危及人员密集区的距离较远、地表变化并不明显、隐蔽性高的地质灾害隐患,仅靠卷尺、钢直尺等简单工具还无法摸查清楚。

中国2010年上半年地质灾害夺命人数示意图 (肖遥/图)

甘肃舟曲县泥石流现场,消防官兵在为寻找最后的幸存者而努力。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七年前的预警报告
殷跃平刚从贵州关岭特大滑坡现场回京,还未缓过气来,就接到了来自舟曲的消息,他甚至不愿对记者回忆现场,“实在太惨了。”
一个半月前,6月28日,贵州关岭县发生泥石流,近百人被埋。作为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副总工程师,殷跃平第一时间去了贵州灾区前线。
连日来,这个国家应对地质灾害的权威部门,几乎倾巢而出,舟曲灾害发生后,已经紧急派往前线七十余名专家,“不在一线,就在去一线的路上”,地质调查局办公室一工作人员称。
新华社报道称,这是舟曲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起泥石流灾害。如果最终上千失踪者被证实丧生,这也可能是新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在国家地质调查局专家眼中,舟曲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地区,县域内山高沟深,地形起伏强烈,地质构造以遇水即软化、泥化的炭质板岩居多,是国内滑坡、泥石流强烈发育区之一。
中国近年的地质灾害史上,也多有关于舟曲的记录。官方资料显示此次重灾区之一的三眼峪沟曾在1978年、1989年和1992年三次暴发泥石流,造成城区842间房屋毁坏,死伤196人。
这一次,8月7日22时发生泥石流之前,当地已经连降两小时的大暴雨,据气象部门通报,这两个小时总雨量达到90毫米,突破历史纪录。或许正值夜间,这没有引起人们的应有的高度警觉。
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把灾难归结于地质灾害高发区,与汶川地震有关等五大诱因,几乎无法监控。事实上,这一危险地区早在2002年就被纳入甘肃省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实施。
该项目报告于2003年3月完成。南方周末从地质环境监测院权威获悉,这份文图报告对包括本次灾害涉及的三眼村、罗家峪村两处特大级 (受威胁人数大于1000人)泥石流区域在内的1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规模、稳定性、易发程度以及危及对象等均有明确标注。对于这些谷峰高差均超千米,危及16000人生命安全的特大级地质灾害隐患点,报告要求“有关部门绝不能放松警惕,及早落实危害点治理工程资金,预防泥石流的发生”。
甚至在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6月,北京专家组到舟曲调查后也确定,该县有60多处滑坡点,13处滑坡严重,威胁着下游村庄的安全,必须高度关注。
然而,灾难还是在两年后降临了。
报复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博士,多年奔波于中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区,他甚至早有预言,“只要连日暴雨,必然灾害发生。”
他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直言甘南地区积重难返的生态窘境,当地无计划的疯狂伐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不少地方森林资源逐年锐减,生态环境被超限度破坏。而等到地方政府醒悟过来大力植树造林巩固水土时,才发现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想种也种不活了。
此前亦有媒体披露,国家测绘局曾在灾前公布过一份舟曲的航拍图,图中居多的是光秃秃的连绵山峰,而点点绿色只散见于沟坡间。
南方周末获知的一份权威报告《甘肃省舟曲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还显示,在当地,近年来开山修路又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地质灾害。修路需切坡削方,炸山开路,岩体被松动,坡脚遭开挖,从而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或激活老滑坡。
对于这次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三眼峪沟泥石流区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亦早有发现,滑坡体上堆积区呈扇状,向白龙江倾斜,且人为改造强烈,前缘被城区建筑物占用,中、上部大部分地带为耕地,即没有植被。“截止到2003年止,当地群众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行为还在继续,部分地区林线已退至分水岭附近,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地质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地质灾害的发生将更加频繁。”这份报告中如是总结。最终一语成谶。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今年早间受访时还曾说,据其统计,地质灾害中人为活动的因素占到50%以上,尤其是非法活动。
报复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在殷主编的《中国典型滑坡》一书中记录有这样一个例子,位于甘肃永靖黑方台南缘,上覆厚层黄土的顺层岩石滑坡于1995年1月30日发生大规模滑坡,由于成功预报,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2006年5月14日,滑坡再次复活,体积达320万立方米,153间房屋被毁,道路中断。
灾害数字10倍增长的背后
国家减灾委原总工程师李京对此概括为一句话,“高风险的城市,不设防的农村,尤其西部。”他受访时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分布各地的偏远县城及农村因财力、人力、物力不足等原因,往往在灾难预防上力所不逮,而灾难来临时又自身应急乏力,常常不堪一击,甚至是毁灭性的。
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孙文盛也曾公开表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贫困山区,一直是遭受地质灾害侵袭和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统计分析表明,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农村占80%以上。记者查阅2010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发现,21起特大和大型地质灾害中,仅5处发生在城市,其他均在农村。
该通报还指出,全国2010年上半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2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47起,326人死亡、138人失踪,经济损失18.61亿元。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竟是2009年同期的10倍,由此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也大幅增加。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亦坦言,“今年上半年地质灾害形势令人担忧”。
周平根主任分析说,极端气候是引发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而近年来遍地开花的修建水电站、高速公路、铁路,或切坡建楼,都诱发了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正如国土部通报2009年地质灾害时说,“……自然条件变化和不科学的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
还有多少个舟曲?
多灾多难的舟曲注定不会是最后一起悲剧。
南方周末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获知的权威消息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威胁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1200多亿元财产安全,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
根据地质灾害已造成的损失和潜在的威胁性,地质灾害危害性被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大等四级,其中死亡人数高于30人、受威胁人数高于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高于1000万元的地质灾害即为特大级(型)。舟曲显然属于特大级。
周平根主任呼吁,这意味着,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隐患威胁着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他介绍说,这种隐患点重点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份。
如此之多的隐患如同黑夜的潜伏者,随时可能出现,防不胜防。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室主任吴树仁告诉南方周末,依照现有技术、资金和人员配备,仅能排查全国1640个县基本的地质灾害隐患,而对于地下正在孕育的地质灾害,以及可能启动的危险体大小、动向、滑动距离等还没能摸清楚,贵州关岭悲剧就是因为事发预兆不明显,老百姓发现山上落石但未引起足够重视,最终酿成大祸。
自200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09起,但吴树仁坦承,其工作的精度、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因技术、人力、资金、设备等原因,目前,仅能对于隐患点房前屋后墙壁裂缝等这些基本表征查清,但对那些危及人员密集区的距离较远、地表变化并不明显、隐蔽性高的地质灾害隐患,仅靠卷尺、钢直尺等简单工具还无法摸查清楚。
今年6月14日,四川甘孜康定捧达乡金平电站滑坡,工地后方的泥石流沟已经被严密监控,却未料到河沟对岸山坡100米高处,发生高位滑坡,滑坡体飞过河沟压塌了工棚,导致了23人死亡。
比这起悲剧更令地质勘测界震惊的是重庆武隆滑坡。据公开报道,这里曾于1994年、2001年、2009年三次发生滑坡事故,共夺去了169人的生命。
三次事故的爆发地鸡尾山危岩体最早发现于1994年,随之监测预警也建立起来,并将下方场镇整体避让搬迁,前后曾开展了数次排查,但惨剧还是在2009年第三度上演,夺命74条。
曾在三次事故后均抵达重庆武隆的殷跃平后来公开反思既往工作中的不足,原预测发生的是崩塌,实际发生的是滑坡;原划定的危险区域为20多万立方米,实际发生的危岩体有700多万立方米;原预测成灾向东,而实际发生的方向是往北,偏了90度;原预测滑动距离为100米左右,而实际距离达到1500米。
他最后坦言,灾难的数度同地上演,正是由于地质环境基础调查薄弱,缺乏合理成灾模式理论指导所致。
很多时候,地质灾害的不可控性,仍令科学家们束手无措。周平根也承认,虽然自1999年以来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鉴于识别难度,至今仍没有完全摸清整个版图的脾性,所以,也就不可能把所有山都划为危险点。他坦言,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不难发现,大部分被确定隐患点的地方并未出事,而那些没有划入隐患点的所谓安全之地却成了重灾区,这不能不让地质监测专业人员为之伤心。
尽管国家推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机制已有多年,但地方政府仍面临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尴尬。周平根说,据他了解,现在全国大多数的县还没有地质环境监测站,即使设立了这个技术部门,也多因地偏没人去。两年前,四川雅安好不容易招来两个专业出身的大学生,不到一年,他们纷纷考研离开。而国土部门推行的群测群防体系,通常奖励多,惩罚少,难免被基层政府所忽视。
面对如此之境,下一个“舟曲”可能是悬在我们头顶的另一颗炸弹。
发表于 2010-9-15 12: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问题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8: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潜伏就该有防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23: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这环境破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1 23: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这环境破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7 08:06 , Processed in 0.08626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