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回复: 1

如果义和团知道刀枪能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2 2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SOHU
   群众的爱国热情的持久是需要底气的。

  清末义和团运动可以说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当年义和团甚至见到洋灯、洋磁杯,“即怒不可遏,必毁之而后快。”对通洋语、讲洋话者,“分别差等,列为十毛,必杀无赦。”这种排外情绪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爱国主义火焰因加上迷信的圣油而燃烧得更旺了。”

  可是,载漪、载濂等人以为“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用今天的主流话语来说,就是他们是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的。

  而光绪皇帝在6月17日的御前会议上却认为:“乱民皆乌合,能以血肉相搏耶?且人心徒空言耳,奈何一民命为儿戏?”(《光绪传》第490-491页)

  两种观点截然相反。我们是不是因此就可以说光绪皇帝是个软骨头的卖国贼,敌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力量呢?

  到1900年六月初,北京的义和团人数达10万左右。到底这些要“扶清灭洋”的人牺牲了多少呢?!这是值得每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认真反思的问题。

  事实上,北京失陷前两天,“义和团外乡之人,连夜逃遁,在京之人,改装易服。一日一夜之间,数十万团民踪迹全无,比来时尤觉迅速也。”但是在没有遇到劲敌时,它却是压制国内不同声音和迫害异己的中坚力量。如果一个国家不但不能警惕这种合群的自大,反而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还在爱国的名义下加以利用,实在是没有比这更害国的了。

  倒是被义和团视为“二毛子”的聂士成,虽然愤恨义和团“倡灭洋以酿祸启衅”,但在八里台与外敌苦战,腹裂肠出,英勇殉国!

  我们不妨从义和团与敌人对抗的实际情形来设想一下,如果义和团知道自己的肉体刀枪能入的话,还会那么情绪高昂?

  如果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激昂的爱国热情就会在碰壁之后,旋即变成屈辱的投降忍辱。民气一泄,要鼓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1842年《南京条约》将广州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但广州人就是不让英国人进城,攻击妥协的官员,耆英处死杀了外国游人的乡民,就被骂为卖国媚外的洋奴,前后闹了10多年,1847年英国和耆英约定两年后开放广州城,到了1849年英国要求遵约时,遭到继任两广总督徐广缙的拒绝,而且广州还出动了10万人包围和驱赶英国人。而道光皇帝以为徐广缙有功,封他为一等子爵,而“从此以后,广州人便得意洋洋,自以为‘我十万有勇知方之众’,‘洋鬼子’还不容易对付!”这才是真正的夜郎自大!直到1857年英国打进广州才告结束,并占领了三年多时间。据此有人认为,屈服的是统治者,而不是人民。这是故意无视历史事实。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些一度“众志成城”的“广东人民”又都到哪里去了呢?事实是,民团对于一千个“夷兵”,“畏敌火器,未能力战”!

  就连林则徐同样明白这样的道理。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了广东人痛骂义律的檄文,其中说:“尔自谓船炮无敌,何不于林制府任内攻犯广东?”他们哪里知道,道光二十二年九月,林则徐在去伊犁途中的一封私函里说,中国军队器不良,技不熟,如果还是这样的话,“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他请朋友不要把信给人看。这位自称“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的人,却很爱惜羽毛,生怕遭来非议!而且不但当时的人,就是后世依然有不少人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剿夷”不力。如果朝廷重用林则徐,采取坚决抵抗的政策就会改变颓势,扭转乾坤。

  这足以说明,在一个动不动就把不同意见指责为卖国言论的环境里,所谓的爱国却常常是在害国
发表于 2005-4-12 22: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但沉默能行吗,这本来就是个口号众多的国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21:56 , Processed in 0.0622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