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9|回复: 10

湖南大学果真没文化??(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5 1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缘起是看了廖教授的这篇文章,岳麓书院定位不清,湖南大学更像是个“大闹市”

http://blog.renren.com/blog/329379802/789541610

廖教授有一个观点深得我心,湖大来来往往的汽车太多了,过马路实在太不安全。还有麓山南路上的小偷,哎,不提也罢。

其中又提到另一篇文章,湖南大学没文化——这一篇文章我是看到标题就不想读的。文章可能写得好,也可能写得不好,可能写得中肯,也可能是一顿乱扯,我只有看了文章,才能得出结论,但我不想去看。这个不想去看,不是对廖教授的不尊重,也不是我不分青红皂白的护短。我的私心只是,倘若我也对这篇文章深有感触,也觉得湖南大学没文化,这该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一件事情呢——这样说来,我心里大概是已经承认了,湖南大学没文化。

我心目中最好的大学是西南联大,我想稍微知道那一段历史的人,都不会对此有异议。现在的中国大学,有文化的又有几个呢?嗯,国防科大是有文化,但那是军旅文化;湖大是不太有文化——至少比起当年的岳麓书院,和当年的“国立湖南大学”,那是差远了。

如果我们要从中文系拉出一个人才,和他吟诗作对;又从物理系拉出一个人才,和他讨论弦论,我们大概会大失所望。因为吟诗作对的往往出在理工科,能与你侃侃而谈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常常不是学物理的,因为理工科的写诗就写诗,有感而发,不会顾及格律之类,文科的把物理谈成了哲学,可以不必牵扯上最让他们害怕的数学——这是学习的一种沦落,却和湖南大学的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关系。

因为湖大太过吵闹,所以学生们不能安心学习?

旅一的喇叭声固然响,恐怕比当年昆明的防空警报要平和得多;我们从天马德智去校区上课,蚂蚁出巢一样,比起“跑警报”来,还是从容得多;当年北大校园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现在湖大教室里的课桌座椅却总是空的——学校周边环境的吵闹与否,恐怕不能和学校的学风扯上线性关系。

当然我举西南联大的例子未免太过偏激,首先那本来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再加上当时正是民族危急存亡之机,每个有幸进入高等学府的人都知道自己肩扛多重的分量;而现在,“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这句话并不是人人能解。

我只是想说明,人如果想学习,枪林弹雨之中他也在学习;人如果不想学习,在自习室待上一整天也是玩手机。当时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有的,是学习的时间;现在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有的,是女人胸前的事业线——你要这个年代的人怎么和那个年代的人比?又凭什么说是湖大周边的环境不够好呢?

当年毛主席跑到闹市之中看书,考验自己的定力;现在在江边图书馆,在一九四八年的图书馆,在没有空调只有树荫的东楼,依然有许多安心学习的人,这些地方听不到小贩的叫卖声,这些地方没有游人来问路,这些地方没有穿梭往来的车水马龙,这些地方有我们的“搞学术”的人。

然而走出去,我们看到生活,我们看到社会,我们看到世界,这比那些闭门读书的腐儒,又都好到哪里去了。

和同时期的学校比,湖大不比它们差多少,如果嫌现在学校的学风不好,现在湖大的“文化”不够,只从湖大的环境上找原因,湖大何其冤枉?

客观环境是外因,我们不找内因,只找外因——难道现在学经济的教授,不要学马克思主义的么?

“有文化”的大学,教的是知识;当年的岳麓书院,是道南正脉,教的是“道”,天底下坐而论道的人有几个?如果人人都是读书人,恐怕也不会有那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

现在大学,大多数学生进来,学习的是谋生的技能,要的不是文化,只是毕业后能有一口饭吃——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样,我们需要所有人都能创造财富,不是要所有人都在钻研学术。如果把现在“没文化”的大学里“有文化”的人挑出来,除以现在的人口基数;再把旧时候“有文化”的大学里的“有文化”的人也挑出来,除以当时的人口基数,我相信前面那个数字会更大一些。

当时的教育,是精英教育,现在的教育,是普罗教育。这个“普罗”,是“普罗大众”的意思,proletariat,英语又译为“无产阶级”。

“大学”已经不是原先“大学”的意义,现在的“大学生”也和过去的“太学生”不一样了。当年我们是四大书院之一,现在我们是全国几百所高校之一;当时我们要做的是“传圣贤道”,故一门心思读书即可,现在我们要挑起整个社会的大梁——哪行哪业招工,现在要的不是大学生?如果人人都当陈景润,人人都当牛顿,那谁来运营大小公司,谁来服务社会?

如果把现在大学里出来的跑业务的人,和过去没读过大学的跑业务的人比一比,难道不是现在读过大学的更“有文化”一些?

不同单位的数字不可以比较大小,一千克和一毫米谁大?同样单位的数字,如果不是表征同一个物理量,同样不可比,A 的势能是一千焦耳,B 的动能是两万焦耳,谁的能量大?更不用说,拿电子的自旋,去和光子的能量比大小了。

如果把我们这些进了大学,而不会四书五经,又没有学术成就的人,就说成没文化的人,我也无可辩驳,只是社会需要我们这些“没有文化的人”,这也无可辩驳。

湖大是没有文化了,但这不该问责于湖大的“闹市”环境,甚至我以为,大学教育的普及之下,大学变得越来越“没有文化”也是正常趋势。

再稍微自抬一下身价,就外表而言,湖大看上去还是很有文化的嘛,和平斋旁边的曲径通幽,老图书馆后面的腊梅两支,岳麓书院的“书院八景”——这份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诗情画意的情调,全世界还找得到么?

湖大诸君,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人生第一要务,是养活自己;第二要务,是负担妻儿老小的生活;第三要务,是为民族和国家做贡献,是让自己心里开心。历史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谁要有文化,就让他有文化去好了,我自没我的文化,也不伤害谁。这世界上需要的有文化的人不多,我们遇见了,就好好尊重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学生,难道每个人都要当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吗?
发表于 2011-12-15 20: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妈你今天好活跃====》》不过,欢迎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20: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们的湖大很多不足,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但是切忌过于妄自菲薄……
好歹大家考进来也不容易,不至于 到 没文化真可怕的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20: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说书院的对联是一种文化,有时候我们说毕业季的跳蚤市场是一种文化,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认为写在课桌上的留言也是一种文化。其实,就当下的湖南大学来说,其宣扬的文化底蕴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岳麓书院,来自于湖湘精神。
    我们在探讨“湖南大学果真没文化?”时,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2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有文化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Henny 发表于 2011-12-15 20:33
夜妈你今天好活跃====》》不过,欢迎回来!

不活跃不行啊……刷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1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哓夜 发表于 2011-12-15 22:53
不活跃不行啊……刷人气

= =。。。怎么变成版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23: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四楼看法
我们在研究讨论湖大的时候
已经有一个作为对象的文化了...
文化什么的本来就是源自生活的吧
PS 怎么还是插不了表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23: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LZ说的问题不只是湖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5: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大的文化消逝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2: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文化的问题太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5 20:54 , Processed in 0.06884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