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7|回复: 1

资产管理:发电企业信息化的第一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3 1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减少库存、降低维护费用、合理安排停机和检修,是实现电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因此,企业资产管理(EAM)一经问世就受到这些企业的共同关注,特别是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发电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之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电企业纷纷引入资产管理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王聪生先生长期从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对这些问题深有体会。本期我们特别邀请这位专家对华能福州电厂、大亚湾核电站等几个发电企业的EAM系统进行分析和解剖(详细案例参见C11~C14版),相信他的建议能为更多的发电企业在实施EAM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

电力体制的改革将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完全推向了市场。作为一个电力企业,在安全性、可靠性的约束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已经成为它的主要目标。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重点应从传统的计划生产,逐步过渡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生产,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开源和节流。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开源是指在电力市场交易竞价中,通过科学地分析本厂的发电成本,预测电网的需求,估计同类电厂的报价,从而报出合适的价格,实现电厂售电的优化; 节流是指加强企业的内部科学管理、减少库存、降低维护费用、节能降耗、合理安排停机和检修,实现电厂成本的最小化,从而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对发电企业实施信息化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呢?面对企业的需求和应用,有些IT厂商推出了适合于电厂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解决方案,有些则推出了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实施过这些系统的电厂,其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有一些失败了,有一些成功了。客观地讲,完全成功的案例少,完全失败的例子也不多,那么为什么信息化的过程就不能像传统工艺系统那样,设备安装调试成功,一切万事大吉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信息化的过程不是一个纯技术的工程,而与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人员素质等多种非技术因素相关,因此,信息化工作依赖于IT厂商与电厂在上述几个方面达成共识,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才有望获得成功。我们调研过的成功案例无一例外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工作,注重系统的实用性和本土化,不可使其成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其次,要着力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真正让系统发挥作用,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EAM比ERP更易成功

回顾这几年电力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应该说EAM系统在发电企业的应用要比ERP更成熟一些,这并不能说明EAM就比ERP要好,但可以说EAM在发电企业的实施和应用要比ERP简单、更加实用。EAM与ERP是在同一个时代发展起来的软件产品。ERP的前身是MRPⅡ,EAM的前身则是CMMS(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设备维护管理计算机系统),尽管从字面上看ERP所涵盖的对象和内容远远超出了MRPⅡ的范围,但从根本上强调的都是计划,主要针对的是流程工业和制造业。同样,EAM所涵盖的对象和内容也远远超出了CMMS的范畴,但从根本上都强调管理,主要针对的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方法是以资产、设备台账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可靠性维护等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修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因此,系统是面向内部的管理来展开的。

从上面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发电企业目前阶段实施EAM比较容易实现,这是因为ERP主要针对制造业,强调企业的流程和计划,而发电企业的生产计划并不能够由自己决定,改造生产及财务信息流转环节——也就是通常称之为BPR(企业流程再造) 的工作有较大的难度,很容易由于其他非技术因素使整个系统的实施工作无法开展。同时,当实施ERP系统而没有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时,维护、检修、非计划停机的问题仍会出现,这种情况若不能有效控制,势必会导致过多的维护、修理和运营成本产生,同时也会降低资产的利用率,而过多的未充分利用的资产将会降低总资产的投资回报。相比之下,EAM比较适用于资产或设备密集型企业,其着眼点是帮助企业管理好有形资产,使之物尽其用,当设备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50%以上,生产设备已达到数百万美元以上时,企业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与ERP系统相比,EAM涉及的部门要少(主要涉及设备和物资管理部门)、牵扯流程简单(设备的维修、维护、物资管理为主)、投资规模小,实施周期短、见效快。根据Gartner对近几年国际上已实施过EAM企业的调查表明: EAM可以提高工效10%~20%,,减少库存成本10%~25%,减少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10%~20%,增加设备使用效率20%~30%,使设备生命周期超过10%并使备件库存准确率超过95%,可见其效果十分明显。因此,EAM系统特别适合那些设备品种多、价格高,对设备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的企业。

EAM最适合资产密集型企业

尽管企业资产管理EAM是从CMMS发展起来的,但是在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了一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更加先进。美国Gartner公司对EAM定义为:在资产密集型企业的新建、在建与运行维修中,在不明显增加维修费用的情况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停机时间,增加生产产量的一套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用一句话概括EAM: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企业管理好有形资产(如生产设备、厂房设施、备品备件、材料、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使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物尽其用,安全运行并保证环境不受侵害,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增加企业的效益。EAM具有如下特点:

1. EAM是一个集成系统。EAM可以分成若干模块(部分模块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裁减),模块之间密切相关,设备、维修、库存、采购、分析等相互关联。

2. EAM的维修是个闭环过程。它分为三部分,即维修规划、维修处理和维修分析。维修规划根据设备基础数据和维修历史制定维修目标和计划;维修处理完成计划内和计划外的执行工作,收集维修数据; 维修分析则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把分析结果反馈给维修计划。循环往复,使得维修计划越来越准确,从而减少非计划停机,降低维修成本。

3. EAM遵循“统一管理,分部执行”的原则。在指定维修管理目标、计划和财务预算后,通过EAM下达给执行部门,执行部门反馈执行结果,集成、汇总信息。

4. EAM是管理信息系统,不是设备过程控制系统,也不是一个专家系统。它提供信息的价值在于人们能利用它做出正确的决策或作为优化的依据,来指导管理工作。

总之,实施EAM的目标是在资产密集型企业中,围绕资产从设计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到转让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产运行的可靠性与使用价值,降低维护与维修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次方案评析所选择的四个案例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上述思想和理念,值得与大家交流、研讨。
发表于 2005-7-20 14: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6:23 , Processed in 0.0911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