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回复: 4

王幸福的“和谐观”言中法治精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0 1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幸福的“和谐观”言中法治精髓

2005-06-23 10:16:57 新华网 文章内容彩信发送     

--------------------------------------------------------------------------------

  因自费调查暴力征税而出名,被当地一些政府官员称作“刁民”的河南宜阳县农民王幸福,在当选该县高村乡鲁村村委会主任后表示:“我和政府搞和谐不是搞妥协。我现在是,政府做好事我百分之百跟政府站在一起,如果政府办错事,我一样敢去批评政府。”(6月20日《新京报》)

  一个农民能提出如此“和谐观”,让人刮目相看。表明当今中国农民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已今非昔比,不断加速的法治进程已给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乡村社会也在经受民主与法治的洗礼。“我和政府搞和谐不是搞妥协”,极其普通的话语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它表明,官与民、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必须建立在一些不能“妥协”的原则之上,绝非一团和气、和稀泥。

  这种原则,用今天的学术话语表述,就是法治。法治的核心在于制约权力、保护权利,通过给国家权力划定边界,来保护公民权利不受肆意干涉。惟有恪守“法治”,才有社会和谐之道。法治的核心精神,在于依法“治官”、“治权”。因而,官与民、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和谐,关键在于政府及其官员要依法行政,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核心。

  但长期以来,“重国家、轻个人”却是主流的价值取向。特别在个别地方,打着“稳定压倒一切”的旗号,不惜采用高压手段,压制公民的权利要求,以谋求所谓“稳定”与“和谐”。他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不加反省,却对群众合法的上访活动围追堵截,把像王幸福一样敢讲话、敢反映问题的人斥为“刁民”、“无赖”,甚至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打击报复。

  当然,这种以高压求得的和谐,是虚假的和谐,是对法治的亵渎,是对违法的庇护,人民群众根本不买账。正如王幸福所言:“政府做好事我百分之百跟政府站在一起;如果政府办错事,我一样敢去批评政府。”

  我赞叹于王幸福的“和谐观”,他朴实无华的话语中,居然道出了一种法治精神。“我和政府搞和谐不是搞妥协”,简直就是一句现代法治格言。愿它不仅仅属于一个王幸福。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发表于 2005-8-20 12: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好贴!
发表于 2005-8-20 14: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发表于 2005-8-20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时候妥协也是必须和必要的。又要妥协又要和谐。
发表于 2005-8-20 17: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18 16:13 , Processed in 0.06708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