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7|回复: 2

梦中惊醒 发觉蹉跎了20年(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30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国上有好事者贴了俄罗斯2003年的经济数据,数据是多么好,成长多么快,自由市场经济如何有成效,引得自由市场经济崇拜者惊叹不已。愚是数字游戏门出生,擅长把黄金说成稻草,或把稻草说成黄金,而且还不说谎。俄罗斯如此好的表现,愚偏说不好,还说俄罗斯更加衰落。各位看官,让愚慢慢道来。


要说俄罗斯,先说西班牙。西班牙离俄罗斯远着呢,但数字游戏门不管,先把人绕晕。西班牙曾经是超级大国。西班牙当时出产一种羊,羊毛质量非常好,通过圈地运动和羊吃人,西班牙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当时羊毛与其自己纺织,还不如出口卖的钱多。羊毛主要用来出口,使纺织业及相关技术发展缓慢,使得产业革命没有在西班牙产生。后来,在南美发现金山,与其养羊纺织,还不如去淘金,金山把勤勉精神消灭了。大量金银流入,而生产并没有相应增长,引发通货膨胀,使西班牙的羊毛和毛织物比其它欧洲国家贵好几倍,与其自己做还不如买,这样金山把资本主义的芽给淹没了。到了1820年代,西班牙已经是欧洲的穷国。为了保护自己的纺织和钢铁工业,建立了关税制度。一时间,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但好景不长,由于蒸气船的发明,美国的廉价小麦涌入,使购买力降低,再加上英法的竞争,纺织业破灭了。铁路发明,西班牙在本国技术没有整备的情况下,引入外资修建铁路。由于运输费用大降,外国钢铁长驱直入,到1890年代,钢铁业也被事实上消灭了。没有办法,1891年开始实施事实上禁止进口的新税法。

西班牙在发展过程中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在每个时代都使资源配置最优化,改善了人民生活。但从长的时间来看,却贫穷落后了。对照的倭国,1868年才明治维新,没有资源。打仗掠夺资源,得到资源后继续造枪造炮,继续打仗。人民生活一直很困难,而且还最终战败了。但现在倭国是超级发达国家。对国家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技术才是立命的根本。

绕了一圈,该回到2003年的俄罗斯。2003年是欢乐的一年。中国的胃口变得很大,主要原料的输入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而且是在很高基数的基础上的增长。石油、煤、铁、木材、棉花和大豆等一次原料的价格暴涨,连带航运价格也涨了好几倍。所有靠原料出口的国家,经济上都有很好表现。俄罗斯有石油,巴西有大豆,印度有铁矿石。印度还出现了压船压港,一片繁荣,GDP的增长率好象也创记录,不比中国少。

即使是倭国这种靠制成品出口的国家,向中国出口木材和废纸都有利可图,搞得倭国政府慌了手脚,严禁擅自出口,政府专营。钢铁业也加班加点,向中国出口。在对中国出口的带动下,2003年第四季度,按年率换算的GDP增长率达到了7%,是多年不遇的好年景。

由于收入暴增,中国也不是只吃不拉,大量的工业品涌向海外。2003年也是“三大神器”年,“三大神器”也就是中文三大件的意思。各国人民都享受到了自由贸易带来的实惠,以前只能消费干巴巴的人均GDP数字,现在却可以实实在在把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抱回家。无论是俄罗斯、巴西还是印度,大家都喜气洋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2003年是悲惨的一年。主要工业制成品价格在持续下落。主要工业国的日子都不好过,倭国也不好过,别看有7%的成长率。7%来源于对中国出口,如果中国经济减速,会使倭国经济增长夭折。如果中国经济顺调发展,会动摇倭国经济的根基──制造业,倭国发出了挽救制造业的吼声。

2003年对俄罗斯也是悲惨的一年。所有的增长几乎来自资源和农业。当大家兴冲冲地选购“三大神器”时,国产品牌几乎没有,当中国彩电只卖100$时,国产品牌不好意思卖80$,关门大吉。国产汽车也一样,买新车还不如买倭国的二手车。按照市场经济最优配置原理,皆大欢喜。

俄罗斯的技术还能吃十余年,如果现在的趋势不能扭转,那么经过十余年的高速GDP增长后,就会成为完全的原材料供应国。当然会属于富裕的国家,因为有丰富的资源,届时人均GDP会达到中国的水平。

以上的数据及资料均来源于近期《倭国经济新闻》的社论及其它一些倭国学者的著书立说。数字游戏门会拉大旗做虎皮,以示权威。并且穿邦后能抵赖。

数字游戏门不仅擅长把黄金说成稻草,或把稻草说成黄金,还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够无耻的。2003年是自由市场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进行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俄罗斯和印度都交出了满意答卷,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愚喜欢说瞎话,说自由市场经济大失败。

贩卖私货前先瞎绕,数字游戏门好手段。学生是应该刷盘子还是读书?这种问题还用问,当然是读书了,这在国内根本就不成为问题。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时刻困扰的问题。首先刷盘子的诱惑很大,以倭国的标准,刷一个小时的盘子,折成RMB大约60元。那么一天是多少,1个月是多少,1年又是多少。而读书则很辛苦,学费高不说,还有读不出来的可能,即使读出来了,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所以很多人干脆选择了刷盘子。选择读书的,也必须刷盘子,因为没有钱。又有新问题,即多长时间刷盘子,多长时间读书。刷盘子的收入是用于读书还是改善生活,比如说买辆车耍耍。用于读书的,还要抵御很多诱惑,为什么自己的生活比刷盘子的差,一旦松懈,原来所读的书白费。有很多问题要考虑。当然,读出来了,找个工作,收入远非刷盘子可比,且很轻松。

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但不是现实。有人是白领,有人是刷盘子的。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是白领,但这种人很少。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就变成白领,这种概率太少了。多数人只能通过自己奋斗成为白领。倭国是个模范生,从穷小子变为白领。祖上没有给倭国任何财产,即没有土地也没有资源,只能靠自己的本领去交换这些,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它也赶上了好时代,当时通信和交通不发达,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国民很难受到物质诱惑,一门心读书,当时读书的形式是造枪造炮打仗。后来,读书的形式变化了,但内容没有变,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由于高超的技术力,从世界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资源,40年代还没有饭吃,到5、60年代家电大普及,70年代汽车大普及。倭国成为富裕的国家,以前的书没有白读。奇怪的是GDP的增长率并不高,所谓高度成长期1961-1975年,平均不到10%。

中国没有那么幸运。可能是祖上还留下家业,有些土地和资源,虽然不多。总在想是不是卖卖地(也就是卖粮食),卖卖资源,就可以了。这种刷盘子的收入也不少,是不是应该改善生活,比如买烟抽,到十里洋场去耍耍,就这样蹉跎了约一百年。其间虽然也想学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学费,没看到产出,也就放弃了。到了3、40年代,中国只能做汉阳造,倭国已经可以做大和、零式,不打你又打谁,即没有本事又空有守着一份家业。

毛泽东高瞻远瞩让中国人安心读书,而不是刷盘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盘子的收入,卖粮食和卖资源,由国家统一管理,充做学费,使国家工业化,而不是购买彩电、冰箱等消费品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GDP。心无杂念,也不攀比邻居的幸福生活。学习成绩也很显著,从几乎零起点起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做出了中国第一台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卫星......,创造了无数第一。完成了倭国明治维新以来近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这些第一,按照经济学原理,是不懂经济,不讲比较效益,是走弯路。但它们培养了无数人才,培育了工业人口和市场。8、90年代家电大普及,现在汽车也开始进入家庭。正复现倭国成长的历程,但倭国却从明治开始读了近百年的书。

但是,现在中国爱刷盘子贪小便宜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在算GDP增长多少,多少年后会达到什么水准。就象刷盘子,一天刷多少盘子,挣多少钱,多少年之后就成百万富翁一样可笑。按照现在的GDP增长率,就是再干100年,也还是二流国家。如果继续读书深造,降低GDP增长率,那么只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流国家,人均GDP也会是一流的。

绕了一圈,该说到俄罗斯和印度。它们的市场经济改革无非是鼓励人民自由地刷盘子,自由地消费改善生活。正好中国开了个大饭馆,生意兴隆,工钱还给的高。打工拿钱,欢欢喜喜把彩电冰箱抱回家。交学费读书?那种没有比较效益的傻事谁干。好在俄罗斯和印度还读过一些书,俄罗斯还有博士水准,让大家还有点悬念。巴西没有读过书,一直洗盘子,大家好象从来就不关心它的GDP增长率,其实它的GDP增长率也是很高的,并且持续了上百年。

倭国虽是模范生,但不敌先生,最终战败。殖民地丧失了,剩余武器被收缴,正在研制的先进武器,如喷气战斗机、导弹、洲际轰炸机等,连同样机、图纸和实验设备等也被美国拆除运走。大量的工厂和建筑被摧毁,战后倭国满目沧痍。从明治开始经历了约100年,又回到了原点。大和虽然沉没,但创造大和的大量熟练技术工人,钢铁、航空、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都完整的保留下来。倭国本就一无所有,唯一的资源也就是人。终战之后,政府的总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就开始运作,规划和协调未来的发展。航空改汽车,军舰改轮船,瞄准镜改照相机。转型需要时间,国际市场开拓也需要时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在家,会消磨掉技术力,尤其是组织纪律性。一声令下,组织去种树,演义倭国版的上山下乡。今天,倭国各地都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水杉,就是当年的杰作。这种水杉现在向中国出口,竟然也是每年春季“花粉症”的原凶。战后食品困难,政府集中有限的粮食给学校发放免费午餐,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被称作“团块世代”,是倭国高度成长期的主力,也是现在倭国经济的脊梁。

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忘我劳动,完成艰难的转型,毕竟是转行。以厂为家,不计报酬,其实也没有报酬,政府没钱,只能保障基本的食品配给,工厂也没钱,倭国生死未卜,怎能计较个人得失。就这样渡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进入50年代,倭国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原料大量输入,各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原来的产业大军又成建制地回到岗位。进入60年代,团块世代推动倭国进入黄金时代。

倭国经历十年不况,还看不到隧道尽头的亮光。NHK经常放送当年再出发的节目。前不久放送了丰田再出发的节目,请了当年的几个技术人员现场作客,讲述当年如何从造飞机转行造汽车,研制倭国第一种小汽车──皇冠,功成名就后竟不计报酬引退。回忆当年的创业,白发苍苍的老人热泪盈眶。

1949年的中国也是一片废墟。所不同的是,国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现代技术几乎为零,只能仿制汉阳造。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满口之乎者也,与现代工业技术几乎毫无关系。祖上留下的土地和资源,人均也不见得比倭国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远见卓识,中国崛起唯一的依靠其实与倭国一样,是人!而不是土地和资源。1949年时点,从人的角度来看,倭国已经领先中国近100年。倭国已基本消灭了文盲,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中国,绝大多数是文盲,极少数的科技人才,包括后来回国的钱学森,也是只读过书,没下过水的,知识分子几乎与工业生产不沾边。如何造就工业化人口是发展经济的最优先的课题,而不是优化配置土地和资源,这一点上毛泽东至少领先现代中国主流经济学家50年。他们还在鼠目寸光地研究该如何优化配置资源。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简单的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中国首先是个学校,目的是改造人。生产,也就是打工刷盘子挣钱,是从属的,只是为了支持学业。所以,在经济方面对毛泽东时代的争论完全是不得要领,无论评价高还是低。

首先要进行扫盲初级教育。那个时代政治运动不断,读毛选,贴大字报,好象很荒唐。但奇怪的是,中国人读《子曰》两千多年,绝大多数是文盲。读《毛曰》只20余年就扫盲了,真是奇迹。

中国的工业化是漫漫长路。要尽快把工业文明之风吹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工业化训练。被许多人指责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村发展。其实,人就算是机器,没日没夜地干活,中国也打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如多些闲暇时光,学知识学文化,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集体劳动,分工协作,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兴修水利,机械化,电气化。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前行。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平均身高体重得到了迅速增长。而农民也得到了再造,扫除了文盲,接触到了现代的农业技术,学到了科学知识。倭国电视台经常有反映第三世界农村生活的节目。其它国家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非常高(可能土地是私有的原因),轻壮年在田间拼命干活,但非常贫困,没有文化,家徒四壁。而中国农民,积极性差很多,老弱病残干活,因为有各种农机具,轻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多少还有几样电器。但中国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准还停留在毛泽东时代。相比倭国农民,中国农民还算勤快的,但倭国农民非常富裕。

工业的扩张,完全是与经济学原理背道而驰的。在工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但却使更多的人卷入到工业生产之中,已经熟练的技术工人,没有必要积极且重复机械高效率地生产产品,而是带更多的学徒。节省下的时间,学知识学文化,进夜校,搞小发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自学无线电技术,可别小看半导体收音机,当时可是高新技术,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计算机。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获得的知识,比现在拼电脑多多了。看6、70年代的《无线电》杂志,就能清晰体会到这人才的再造。经过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中等教育,中国完成了中级人才的准备,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中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毛泽东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个奇迹。中国几乎所有的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即使现在的神5,火箭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国的这些第一,与世界的先进水准相比是幼稚的,不符合比较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但它们完成了中国高等人才的准备,使中国只能仿制汉阳造一跃进入科技先进国家。在最新技术领域,中国的第一与世界第一诞生的年代相差不远,虽然质量和性能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

毛泽东远见卓识,使中国从目不识丁的文盲,经过小学、中学......,20多年后博士毕业了。倭国是模范生,也经历了近百年,明治年间的倭国人没有看到倭国毕业。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却看到了。毛泽东创造了奇迹,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再造。刚毕业的博士是清贫的,当然不能与刷了20多年盘子的打工仔相比,但前途是无量的。

6、70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国的“团块世代”,在孩提时代就感受到了工业文明之风,读书认字时陪伴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近乎免费地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还受到了很好的职业培训。这代人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绝对数目在世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推动中国的经济列车急行。

毛泽东创造了奇迹,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再造,走完了倭国明治以来近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科技先进的工业国。中国需要从一所大学校向经济体转变。也就是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

改革调动了积极性,开放如潮水般地引进了先进的西方技术,加上工作重心转移,中国的经济列车骤然前行。大量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几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三大神器”的普及,领先名目人均GDP比中国高几倍的国家近20年,人民生活突然间得到了极大改善。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但现在,中国经济列车减速倾向非常明显。怎么办,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改革的攻坚战,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各种彻底改革开放政策纷纷登场。但实际情况是,GDP仍然高速增长,但大多数人的实际所得却下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满在积蓄。

问题出在何处?其实,人的积极性已发挥到极点,在机台上连续工作10余小时,司空见惯。西方先进技术的流入停滞了,只看见外资进入,却没有得到技术,白白打工。只看到GDP增长,却没有见收入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和改革之初完全不同?


倭国的家电业受到中国企业严峻挑战。但中国企业的技术主要却来自倭国,为什么倭国当年会扶植竞争对手呢。带着这些疑惑询问业内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当年中国已经研制出来了,并批量生产,如果不乘早卖技术,晚了就卖不出去了。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毛泽东时代已经起步的先进技术,大型喷气客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大规模集成电路、CPU......,虽然很幼稚,没有比较效益,却如潮水般引来西方先进技术。既然西方技术那么容易引进,就没有必要自己做没有比较效益的事,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的技术纷纷下马,研制队伍纷纷解散,这是80年代的主旋律。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和平典范一起烟消云散,幸亏火箭和核弹不能引进,要不然全军覆没。

要感谢李灯辉和美国的炸弹,惊醒了梦中人,才发觉自己蹉跎了近20年的岁月,两手空空。李灯辉功不可没,至少应该获得一吨重的勋章。20年是科技人才创造的黄金时代,就这么随风而逝。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是科技界的共识。这次和文革不同,文革是瞎干蛮干,外行领导内行,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对于工程来说,却不见得是坏事,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对人也是提高,干着干着,外行也就变成了内行。但这次几乎被连根拔起,幸亏苏联解体,大量俄罗斯技术和人才流入,中国又开始了50年前的蹒跚学步。对照1999年与1984年阅兵,让无数英雄黯然泪下。

中国的初中级教育也瓦解了。为了提高效率,大量的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他们的技术和组织纪律性消逝在地摊中。在岗的工人拼命工作,却没有时间和能力再学习再教育。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也没有多打多少粮食,其实现在也没有积极性,因为没有比较效益,粮食连年减产,国际市场粮价扶摇直上。农民要么赴闲在家,要么在自动机台上象机器一样干活,却不能获得新知识新文化。幸好学校教育改革的晚,每年还有大量的半人才注入,要不然,经济列车就彻底停滞了。

中国经济列车的实态是,上不能突破,下面临断裂,大量人口不能实现向工业化人口转化。经济列车的发动机──人才,枯竭了。主流经济学家还痴迷于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却没有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巴西一直就是改革开放的,采用的是主流经济学家理想的体制,但却毫无希望。

问题的本质在于,改革开放是很好的战术手段,但提升到战略高度,却是大错特错。如果只计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技术力,中国的经济列车实际已停滞了近20年。高端再出发,会不会夭折?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还在念比较效益的圣经。高端产生拉动力还需要时间,在此之前列车会不会崩溃脱节?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还在唱提高效率的高歌。中国经济列车的前途未卜,是飞跃、崩溃还是平安。

巴西早已建立了主流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所以它的发展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就是刷盘子的命。俄罗斯刚建立理想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定着,它的发展是大致可以预期,未来10余年也还是刷盘子的命,只有少许讨论的必要。刷盘子经济非常好预测,一个小时可以刷多少是固定的,别说预期10年,就是预期100年,小学没有毕业的经济学家都可以胜任。可能是主流经济学家算术太差,把刷盘子经济体制定义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经济体制。

中国的经济列车在僵化的体制驱动下急行,未来的行方如何,是倭国学者爆炒的话题。对僵化体制的研究远没有对理想体制那么轻松,需要大量的数据图表进行比对,得到清晰的认识。这可能已经超过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算术知识,因为愚从没有见过他们如此论述过,可能也是他们急着要体制改革的原因之一。由于所处立场,观察角度的不同,结论大相径庭。主要分三类:

1.中国经济平安顺调运行,那么2020年中国的GDP大致与倭国相当。平淡如白开水,毫无味道。

2.中国的地域差距和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超过一定水准,中国人有《水浒传》的造反情结,是世界上最难管的人民。那么如果遇到金融危机,整个中国会崩溃和分裂,比苏联崩溃更加惨烈。如果被不幸言中,现在真的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3.中国的产业发生飞跃,由蛹化蝶,那么2015年,中国的GDP压倒美国。GDP及增长率,只有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才有可比性,倭国学者非常注意这一点,无论是名目GDP还是购买力平价。否则无法解释人均GDP是中国几倍的国家,现在才普及“三大神器”,且还是中国产的。其实倭国也经历了这个蛹化蝶的过程,1945年一片废墟,1964年新干线开通和东京奥运开催,标志着倭国跨入先进国家的行列。靠刷盘子实现GDP增长,根本就不能实现国家从后进变先进。其实倭国在1945年已经是先进国家,只是还没有实物,但有技术和人才储备,约20年一发冲天。

其实中国70年代末也是先进国家,虽然实物很少,各种技术及人才齐备,与先进国家差距不远,所差的是批量生产的经验与机会,与1945年的倭国非常象。还有比倭国大很多的国内市场。当时的市场结构非常好,大家的收入相差不多,虽然名目收入虽不高,但实质收入高,是购买国货的好市场,也与倭国很象。再加上政府采购和主导,可以很快补足批量生产的经验与机会,再施加改革开放的战术,就能使中国的产业迅速实现由蛹化蝶的飞跃。其实整就一个倭国成长战略的复制,那么到上世纪末,中国就会在GDP上压倒美国。当然刚开始生活改善不快,倭国也是进入60年代后生活才改善的,但会越来越快,一发冲天。毛泽东远见卓识,在70年代初时就已经看到了中国即将毕业,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80年代的改革开放出现了战略偏差。源于自己定位错误,中国虽然清贫,但却已经博士毕业,是先进国家,怎能是刷盘子打工仔可以相提并论,即使当时的打工仔比中国有钱。一算人均GDP比人家少了一大块,着急了,赶快学着打工仔刷盘子打工,也就是改革开放,提出“到本世纪末翻两翻”的奋斗目标,缺乏远大理想。博士刷盘子怎能是普通的打工仔可比,刷盘子的效率高多了,刷一小时的盘子,可比打工仔刷几天。一下子收入激增,原来是刷盘子而不是读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啊,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与众不同。于是把改革开放刷盘子做为经济战略。刚开始博士每天只刷一个小时盘子,生活改善奇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天刷盘子的时间越来越多,收入当然也扶摇直上。学业逐步荒废,单位时间刷盘子的效率下降。约20年后,博士每天已经要刷8小时盘子,由于学业荒废,刷盘子的效率与普通打工仔相差不多,收入增长缓慢。博士着急了,是不是自己刷盘子的积极性不够,于是各种改革措施纷至沓来,每天12,16,或干脆24小时刷盘子方案都出来了。直到现在,这位博士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收入增长的动力。

伟人过早仙逝,使中国强国梦的实现至少推迟了20年,甚至永远失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什么中国和倭国在奋飞的起点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倭国以技术立国,技术力是比GDP更加重要的指标。GDP可能被地震一瞬摧垮,如果技术力还在,则GDP还在。如果技术力被摧毁,多大的GDP也会随风而逝。什么是技术力,有很多指标衡量,如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等,有大量的数据图表。倭国学者做学问时比较喜欢比较技术力,这才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而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也就只会对GDP进行四则运算。

如果只衡量技术力,那么1945年的倭国,1978年的中国,1991年的俄罗斯是先进国家。只是缺少GDP,倭国干脆没有。但倭国却20年间一跃重新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倭国根本没有改革,只贴了民主标签。很奇怪,倭国不是民主自由且市场经济的国家吗?其实不是。首先政府有个总合科学技术委员会,首相也就是委员长。还有个民间组织──产经联,确切的说是政府的政府。产经联会长出镜率不比首相少,且定期给各政党打分并公布,按分发钱。所以,两大党自民党和民主党的纲领几乎一样,分歧仅两点,一是伊拉克,产经联不管。另一个是道路公团的民营化,其实也没有实质分别,民营则是产经联直接经营,国营则是产经联经营政府。产经联里的大财团的产权是模糊不清的,私营的?又不知老板是谁,国营的?连政府都是产经联的。产经联无法无天,要降自己的税率,增加消费税。产经联也不自负盈亏,银行要倒,政府赶快拿钱。产经联要小泉和石原花好几倍的价格购买燃料电池汽车,还乐得屁颠。有不满,连大众媒体都是产经联的,有意见去厕所。产经联还雇佣了一大帮御用文人,研究写作。宣扬自由市场经济的知识分子早被杀绝了。

倭国经济的实质是计划经济,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体制。可偏偏是这种保守落后体制,使倭国迈进先进国家。愚读了很多产经联的御用文人写的书,被洗了脑,现在崇拜起计划经济了。

产经联里的大企业是倭国的基干企业,是倭国技术的精华,是倭国经济的基础和骨骼。如果产经联在,没有GDP倭国也存在,如果产经联不在,再多的GDP也轰然倒地。为什么产经联产权不明,计划经济,因为它不面对普通消费者,只对整个民族,规划整个民族经济的大厦和发展方向,给其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决定这个民族是一流工业国家,或只是刷盘子的脚色。

产经联有几个铁律:如果骨骼没有发育好,即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技术,改善生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场需求也得等待。如果谁敢破坏骨骼,也是对民族的犯罪。骨骼出问题,政府必须出钱修补。这几个铁律在市场经济下是完全不能实现的。

产经联在1945是如何使倭国奋飞的呢。当时特别困难,粮食不足,政府得给学校派免费午餐。大量工人失业,不能使他们荒废,组织上山下乡去种树。组织技术人员准备民用技术,当然开始还不完善,即骨骼没有发育好。市场需求大增,技术遭遇瓶颈,不能满足需求,则坚决压制需求。组织人员攻关,同时向国外敲诈:“你如果不卖,以后就没得卖了”,坚决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就这么骨骼逐步完善,产能逐步增长,在此之前人民只能耐心等待。就这么艰难前行,人民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骨骼逐渐强壮,一飞冲天,完成蛹化蝶。

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他细心体会了产经联的策略,或者穿过50年的时空,细读了产经联的群书。中国要做超一流的工业化国家,打基础和骨骼非常重要,所以倾全力发展基干工业,发展各种尖端技术。在骨骼完善之前人民必须忍耐,抓紧后备人才培育。压制知识分子,打掉一切不合理的杂音,现在消费就是对民族的犯罪。整个操作手法与产经联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产经联用资本,他用权威。他洞察了我们民族的弱点,贪小利,忘大志。

整个20多年中,中国艰难前行,那么得科学,顺利,愚也是最近博览群书才体会到主席良苦用心──中国要由蛹化蝶。就在中国奋飞的前夕离开了我们。中国由蛹化蝶竟要至少推迟20年,甚至永远失去了机会。

问题出在改革开放上。当时已经能够提供消费品,但有技术瓶颈,产能受限制。应该逐步通关,并向外敲诈关键技术,人民继续忍耐,消费带着骨骼逐步完善。应该艰难并痛苦地复制倭国蛹化蝶的过程。结果急功近利,引进大量外国产品,把骨骼给摧垮了。虽然生活暂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脊柱却垮了,造成我们今天白打工,因为没有关键技术。经济发展遇到的危机,竟然想把基础全盘卖掉,中华崛起就要夭折了吗?贪小利,忘大志!!!

1945年倭国再出发,一无所有,但有知识和技术,20年一飞冲天。1949年中国再出发,大脑空空,伟大导师给中华民族注入了知识和技术,在即将蛹化蝶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辜负了他对我们的期望,贪小利,忘大志,前途多磨难,不知道会不会夭折。1991年俄罗斯再出发,抱着金山压断了脊梁,无数顶尖技术人才流落异国他乡。

贫穷是可贵的美德,土地资源钱财是身外之物,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财富,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无论中国今后的行方,不计较个人恩怨,让我们缅怀带给中华民族无穷宝贵财富的伟大导师──毛泽东。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13: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长
从铁血转过来的
我坚持从头到尾看过
文章不错
分析够透彻
但有些地方我认为并不十分准确
转过来并不表示全盘同意作者所说
只是因为对作者提到的这个问题有些疑惑
或说是迷惘
盼望有高手出言指点
发表于 2005-8-30 2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觉蹉跎了20年,me to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21:21 , Processed in 0.16723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