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回复: 1

[史海漫步]九月九日父母必定迎女归 重阳节曾经是女儿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3 0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阳,现已定为我国的老人节,而历史上它曾是女儿节。

  重阳节之所以是女儿节,应当归因于此日的民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归宁就是已嫁之女归省父母,花糕是指掺入干果,插上装饰旗的重阳糕。”刘侗的记载里尚无女儿节的名称,有之,则见于《大兴县志》:“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亦曰女儿节。”明清时北京分宛平、大兴两县,故知京师已有重阳节亦曰“女儿节”的说法。清乾隆时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亦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之家,馈遗酒礼,归宁父母,又为女儿节云。”

  家堂是古时陈设祖宗神主(牌位)之处,以花糕“供家堂即表示祀先人;馈遗(wèi,致送)酒礼必有重阳糕在内,似为姻亲家互赠,而已嫁之女归宁即是节俗,遂称此日为女儿节”。它与重阳的名称来自两个最大的阳数,《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最大最重。

  但女儿节非仅此一个。端午也是女儿节,明代浓榜《宛署杂记》:“宛(宛平县)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亦积压归宁,因呼为妇儿节。”五天中哪天是女儿节呢?该书又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可知只指端午。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条下亦云:“呼是日为女儿节。”七夕又是女儿节,因为乞巧少女之事。加上重阳,就有三个女儿节。

  三个女儿节,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阳数相重,只不过相重的阳数大小之别。这倒并非出于故意安排,它们都不是从阳数上得名的。七夕有女儿节之称,当在最前,其次是端午,最后才是重阳。但从意义上说,端午兼属小闺女,已嫁女,七夕专指小闺女,重阳专属已嫁女,同中有异,相映成趣。
发表于 2005-10-13 12: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比较人性和温馨的一个节日吧,对于中国古代的女性

可是中国女性的温馨太少更多地是和辛酸和苦难连在一起的

从宋代,女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就有人开始缠足了,如等年纪长大脚骨长硬,关节韧带活动性消失之后再裹,不但很难裹小,裹的时候受苦也愈大,所以到了七八岁还能裹得好,十岁以后裹起来就很困难了。一年当中什么时候最适合开始裹呢?因为脚裹上去又烧又热,所以一般都建议到秋季天气凉爽的时候开始裹比较好。清人顾铁卿《清嘉录》说:“八月廿四日,煮糯米和赤豆作团祀灶谓之餐团,人家小女子皆择是日裹足,谓食餐团缠脚能令胫软。”因为裹脚要拜小脚娘,而八月廿四日是小脚娘的生日,所以大部分的女子都会选择那天开始裹足,也有人翻黄历或玉匣记择“缠足吉日”开始缠足的。

http://cul.sina.com.cn/v/2005-10-12/1656143287.html

八月二十四,我原来以为这是一个除了象我这样那天出生的人之外没有人会注意到的普通的日子

没有想到这一天是和无数少女的泪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暗自庆幸我们不是生在那个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3:33 , Processed in 0.06163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