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2|回复: 1

[青史微言]孙中山之子孙科晚年跌宕起伏的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6 13: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年春,国民党政权已陷入崩溃前的一片混乱,孙科于3月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后,由广州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他对国民党前途已不抱希望,同时台湾方面既不欢迎他,也不给他发放申请赴美的护照,无奈之中他只得流亡香港和海外。孙科在欧洲、美国前后旅居16年,息影山林,潜心读书,于1965年被邀前往台湾定居,次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在其晚年的最后八年,又开始了颇为忙碌的社会活动,直至1973年9月去世。  

  垂暮之年蛰居海外

  1949年7月,孙科去广州参加国民党非常会议返回香港后,意气消沉,认为“大局已无法挽回”。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飞往台北,没有通知孙科赴台。1950年夏,蒋介石在台湾发起国民党改造运动,也未通知孙科参加,仅由洪兰友向其通报情况。孙科向洪兰友表示,国民党应当改造,但在改造之前应召集全体中央执行委员开会议决才算合法。不久,台湾的报纸便出现了攻击孙科的报道,并风传孙科将来台湾任“副总统”,于是有关方面对孙科来台便竭力防范。孙科意欲申请赴美,但台湾当局不给他发放护照,无奈中只得暂住香港。

  中共方面曾通过相关人士与孙科联络,但孙科对中共及其领导的革命怀有很深的成见和对抗情绪,且对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感到无限痛惜,为此,他断然拒绝了中共欢迎他前往北京的邀请。

  孙科在香港居留期间,因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刺激和国民党前途的黯淡,他对时局深感“悲观”,“情绪非常不好”,以致身心交瘁,对政治及一切事务均表倦怠。在他的宅邸,每天都有流寓在港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叩门拜访,向孙科告贷。孙科每以10元港币打发这些昔日的军政人员,后因人数日益增多,乃改为5元,但前来借钱的人仍持续不断,遂决定尽速离开香港。孙科刚到香港时,即向港英当局申请出国护照,但在1949—1950年间,孙科却为一私人之事所困扰。广东籍某女子声称与孙有染,向台湾和香港两地法院同时控告遭孙科遗弃,要求孙支付一笔数目不菲的款项。此女子得到孙科政敌的支持,其目的是阻止孙科前往台湾。双方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了诉讼,一时闹得沸沸扬扬。港英政府以诉讼未决不得离港为由,拒绝签发孙科的出国护照。直到1950年春,香港法院判决孙科胜诉,他才得以出国。

  1950年秋,孙科携夫人经印度、希腊赴法国,抵达巴黎后,暂住老友、前驻苏大使傅秉常在巴黎郊外的别墅,开始了他晚年流亡海外的岁月,是年孙科60岁。

  孙科虽流亡海外,但起初生活却颇为优渥。1950年他寓居巴黎后,养病之余,经常游历欧洲各国,先后去过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下榻之处则非高级宾馆不住。绮丽的异国风光,丰盛的餐饮,似乎已渐渐洗去孙科多年从政的疲惫。

  孙科在巴黎寓居两年后,决定转往美国。1952年7月,孙科夫人先行离开欧洲前往美国,12月下旬孙科才启程。孙科夫妇住其长女孙穗英家,次年迁居加州洛杉矶西部圣塔莫利卡,在此地居住四年,后迁至洛杉矶南面临海的lagunaBeach。

  孙科在流寓美国期间,台湾的蒋介石对其不闻不问,偶尔有少许大陆时代的故旧前去探访。1961年,陈诚以“副总统”身份访美,也只给孙科打去一个电话而已,并没有专程前往探访,国民党驻美外交机构与孙科也无任何往来。

  大陆中共方面仍惦记着孙科,1956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英国客人马坤,请与孙科有数十年私交之谊的马坤代向孙科致意。周总理说,我们不能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流亡国外,中国政府仍然欢迎孙科先生返国。

  然而,此时的孙科似乎已倦于政治,他对周恩来的口信没有作出回应。孙科深居息影,俨然“闲云野鹤”,在南加州乡间闭门读书,只是生活颇为清苦。已无任何固定收入的孙科夫妇与次子治强一家共同生活,依靠子女的小额接济,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其夫人陈淑英负责烹炊,孙科则收拾洗涮碗碟,洒扫庭除。甚至有一段时间,孙科夫妇因经济窘迫只能吃番薯充饥。然而,他每天仍到附近的图书馆看书,家中也堆满了书籍,完全过着一种普通老人的困窘生活。   

  静极思动赴台定居

  1965年,孙科已经75岁高龄,在他流亡海外16年间,在台的蒋介石政权并没有对他表示出任何关心和重视,孙科也从未返回过台湾。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后,大陆时代众多的国民党元老全被其“悬置”起来,而在历史上多次与蒋反目的孙科更不能在台湾立足。此时的孙科已步入垂暮之年,蛰居海外,虽然清闲,但静极思动,加之在美生活颇为清苦,诸般杂事皆须自己动手,生活上有诸多不便,渐生归台之意。而台湾方面,自60年代初始,孙科的某些故旧也为孙科赴台多方积极活动。1962年“双十”节前夕,中山县籍“立委”刘崇龄向“行政院”提出质询,他说:“哲生先生功在国家,过去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副主席和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最近孙先生于言词之间也怀念台湾的老朋友,同时表露出有思乡之感。”刘崇龄要求当局主动邀请孙科返台。对刘崇龄的质询,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回答说:“政府非常欢迎哲生先生回国,而且在筹备中的第三次阳明山会谈,哲生先生也列入尽先邀请的名单。”不久,孙科的故旧、国民党元老梁寒超等粤籍要人积极活动,为孙科赴台进行各项具体安排。

  1964年由台湾出资,在美组织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并推举孙科任董事长,孙科前往华盛顿参加年会,来往机票及餐宿费用均由该会负责。从此之后,孙科与台湾官方机构重新建起了联系,孙科有意返台,蒋介石也有心欢迎。于是,1965年10月29日,孙科搭机从美返台,在台北松山机场受到蒋经国及2000余人的热诚欢迎,场面之盛大令孙科潸然泪下。从此,孙科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涯,投奔蒋介石统治下的台湾。

  孙科抵达台湾次日,在蒋经国的陪同下,专程从台北乘专机前往高雄蒋介石官邸拜谒。自1949年广州分手,16年后他们在台湾相逢,过往旧事已如昨日烟云,彼此相见甚欢。蒋介石设午宴招待孙科,饭后并邀同车到外面游览风景。蒋并亲送孙科回左营军校寓所。蒋介石还将自己曾住过的阳明山第一宾馆交给孙科及其家属居住,该住所系日式平房,花木扶疏,清静幽雅,孙科在台一直居住于此。

  孙科承蒙蒋介石以礼相邀,便积极投桃报李。一周后,台北举行“华侨救国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开幕典礼上,孙科发表了返台后第一次公开演讲,明确表示全力拥护蒋介石。半个月后,在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大会上,孙科再度吹捧蒋介石,抨击中国共产党。

  返台后的孙科在许多重大场合表明了支持蒋介石的政治立场,这些均被蒋介石一一看在眼里。1965年12月20日,蒋介石正式聘孙科为“总统府资政”,1966年9月1日,蒋介石又正式提名孙科为“考试院”院长,从此孙科又名列台湾党国要人之列。虽然“考试院”院长只是一个闲职,然对于年已76岁的孙科而言,已心满意足了。

  重返政坛披肝沥胆

  在蒋氏父子严密控制下的台湾,孙科以衰老之躯,积极发挥“余热”。1966年10月30日,蒋介石寿辰之际,孙科特撰文《总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为蒋介石祝寿,颂扬蒋介石“继承国父的遗志,完成不竟的事业”,“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其事母孝,对国父忠,于国家民族则显露出大智大仁大勇的德行”。以后凡蒋介石寿辰,孙科都要撰文祝贺。

  在台湾,孙科的另一主要活动是主持和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1966年夏,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运动,红卫兵在“四人帮”唆使下,大肆毁坏中华历代文物、古籍,残酷迫害革命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其野蛮行径举世震惊。与大陆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下的台湾当局对此迅速作出反应。1966年11月12日正值孙中山先生诞辰101周年,位于台北阳明山中山楼的中华文化堂恰于此日落成,蒋介石出席落成仪式,并宣读纪念文,并于同日批准孙科等所提“定国父诞辰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大幕。

  不久,由孙科领衔,王云五、孔德成、张知本、陈大齐等1500多人联名发出一份建议书。在这份建议书中,一方面表现出孙科等人对中共及其意识形态的强烈对立,对文革活动的谴责,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彼等对恢复保有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强烈关心与责任感。

  在孙科的主持和推动下,在全台湾普遍设立了“文化复兴运动”机构,并在总会下设各种专门委员会,台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也随即整理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中华古籍,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孙科晚年另外一项主要活动就是督促、协调台湾文官考试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他担任“考试院”院长期间,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务人员考试、任用、俸给、考绩等法令及施行细则,如1967年实行的“分类职位公务人员考试法”、“分类职任公务人员任用法”、“后备军人转任公职考试比叙条例”,1969年颁布的“聘用人员聘用条件”,“派用人员派用条例”、“政务官退职酬劳金给予条例”等等。这些法令及条规对台湾行政机构人事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69年8月,孙科应韩国邀请参加韩国国庆纪念,在韩国访问了十余天,并被韩国中央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末,奉派参加菲律宾马科斯总统就职典礼。这是孙科返台后,以台湾官方身份出访的仅有的两次。1970年4月,孙科应当年就读的母校——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邀请,前往旧金山参加母校建校102周年纪念活动,并被校方选为外籍优秀毕业生代表,接受了加州大学颁授的哈斯国际奖。随后,孙科重游美国旧地,对嬉皮士运动蔓延青年间深感不安和不解,他以所见美国嘻皮青年的某些反叛行为表象,认定这场运动具有“复古”的形态。

  1970年孙科已年届80岁,这是他返台定居再任公职的第五年。10月17日是孙科与其夫人孙淑英八秩双寿日,王云五等发起筹备孙哲生博士学术基金以为祝寿,蒋介石夫妇等台湾政要2000余人亲往孙科住所致贺,宾客络绎于道。台湾60多个团体并为孙科发起祝寿晚会,假中山堂“光复厅”举行,场面之热闹,为孙科晚年生活中最富色彩的一幕。进入70年代后,孙科继续参加各种会议,发表演讲,配合蒋氏父子在台湾推行的各项政策。1971年10月28日,孙科主持国民党第十届中央评议委员会临时会议,就台湾国民党政权被驱逐出联合国一事作出两项决定。孙科在开幕词中强调“庄敬自强,处变不惊”,表示要坚定“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的决心,与蒋介石保持完全一致。

  1973年2月5日,孙科邀台湾国民党国史馆馆长黄季陆到其住宅,将一大包文件郑重转交黄。孙科对黄季陆解释,这包文件是不久前从香港带来的孙中山生前给他的家书、手令等真迹。孙科说,他要有一个交待,请黄代为整理,并全部送交国史馆保存,以了其多年的一桩心愿。这包文件共有五类:

  孙中山手令遗墨25件,孙中山致外国友人英文信6件,中山先生手绘民生主义图说一件,中山先生致孙科家书4封,孙科与各方函电一束。

  1973年3月,孙科最后一次参加公开活动,是日为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及台湾植树节,孙科亲到台北中山公园,手植一株连翘树,此后即闭门静养。8月23日,孙科因胃部不适前往台北荣民总院治疗,住院一天后返家。8月26日清晨,突感胸痛,呼吸困难,再入住荣民总院,经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衰竭,至9月13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院,享年83岁。

  孙科逝世时,蒋经国等政要也在场,蒋经国等并亲自参加孙科遗体移灵活动。次日,蒋介石特颁治丧令,称孙科为“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力行三民主义,学术造诣渊深”。蒋介石夫妇并合送黄色菊花所缀成十字架一座以致挽,蒋并特派严家淦、蒋经国等主持治丧。

  1973年9月29日,台湾当局为孙科举行了隆重的主祭大会,除蒋介石夫妇未到场外,台湾全部政要自严家淦、蒋经国以下数千人参加了治丧典礼。一年后,1974年6月1日,孙科灵柩从台北殡仪馆移至阳明山双重溪墓园,入土为安,实现了孙科叶落归根的夙愿。孙科作为一个曾经显赫一时,活跃于中国现代历史数十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从此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来源:《海内与海外》月刊2005年第3期 文/刘庆元
发表于 2005-10-28 20: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57年开始,大陆失去了邀请很多民国元老或是知名学者回来的机会,但对他们个人而言,是莫大的好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5:44 , Processed in 0.0790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